02.14 在遵義一個鄉鎮發現清朝時期古牌坊,上面還刻有“聖旨”牌匾!

在遵義市龍坑鎮西側,有一座上了年頭的古老牌坊豎立在雜草叢中,這塊古牌坊建修於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距今有已124年的歷史,仍保存完好。

在遵義一個鄉鎮發現清朝時期古牌坊,上面還刻有“聖旨”牌匾!

龍坑古牌坊

這座石牌坊坐北向南,由四柱三門五樓結構組成,高14米、寬10米,頂樓簷下刻有龍鳳圖案的“聖旨”豎匾,中間的牌匾則刻了“樂善好施”四個大字。

在遵義一個鄉鎮發現清朝時期古牌坊,上面還刻有“聖旨”牌匾!

上面刻有樂善好施字樣

在遵義一個鄉鎮發現清朝時期古牌坊,上面還刻有“聖旨”牌匾!

牌坊上有聖旨字樣

在舊社會,立牌坊純粹是為封建統治者歌功頌德。牌坊上面的石刻藝術卻非常精彩,它完全是由白砂岩砌成的,完全可以想象當年的建造規模。

在遵義一個鄉鎮發現清朝時期古牌坊,上面還刻有“聖旨”牌匾!

龍坑古牌坊

讓人稱奇的是牌坊完全採用了仿木工技法的效果,並且仿得非常逼真,初看會認為是座木牌坊。

牌坊的雕刻十分精美,不僅有動物、山水、神獸、書法,還有武士頂盔摜甲、按箭引弓等圖案,主題的背景上香菸嫋嫋、亭榭浮影、流雲拂瓦,非常細膩傳神。

在遵義一個鄉鎮發現清朝時期古牌坊,上面還刻有“聖旨”牌匾!

牌坊上面的雕刻

更令人稱奇的是石頭雕花大量的模仿了木雕上常用的鏤空雕效果,從雕刻的技法上看,其熟練的運用了高浮雕、淺浮雕、透雕、圓雕、陰刻等技法。

在遵義一個鄉鎮發現清朝時期古牌坊,上面還刻有“聖旨”牌匾!

牌坊上面的雕刻

石柱上依靠的石鼓甚似隆隆有聲,仔細瞧瞧鼓中似乎也有戲。亭臺樓閣中演繹著千百年來耳熟能詳的人生大戲,呼之欲出。或裙帶凌風飄卷,或眉目傳神,或舞蹈戲獅。

在遵義一個鄉鎮發現清朝時期古牌坊,上面還刻有“聖旨”牌匾!

牌坊上面的雕刻

牌坊上的碑文記載:遵義縣原有湘川、培英等三座書院,後“煅於兵燹,基址無存”,記名總兵何行保捐銀六百兩,於城南購置書院一所,以復培英之額。

何行保是當時的遵義總兵,現在的沙鹽路飛天步行街一帶,以前叫何家巷,曾經是何行保的官邸。

在遵義一個鄉鎮發現清朝時期古牌坊,上面還刻有“聖旨”牌匾!

牌坊上面的雕刻

根據清政府規定:“凡士民人等捐錢贍族或修橋樑道路,實於地方有裨益者;或捐銀至千兩以上者,請旨建坊,給予‘樂善好施’字樣等語。”鑑於何行保捐款修復培英書院,遵義知縣李兆梅呈請貴州巡撫轉奏清廷,准予為何行保建坊。

龍坑古牌坊於1982年列入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