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東方智庫丨莫迪還是拉胡爾,印度大選誰將勝出?


東方智庫丨莫迪還是拉胡爾,印度大選誰將勝出?

世界最大規模,而且有可能是耗資最巨的大選,即將在印度全面展開。

雖然距離4月11日的選舉正式開始還有一週,但印度已經籠罩在濃重的競選氣氛之中,參選各黨都在進行最後的博弈,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媒體紛紛派出記者,前往印度報道,有的甚至開始對印度大選進行網絡直播。

東方智庫丨莫迪還是拉胡爾,印度大選誰將勝出?

納倫德拉·莫迪

執政黨人民黨主席、現任總理納倫德拉·莫迪,最近一段時間深入到一些關鍵邦的城市和鄉村,大力宣揚在其領導下的印度經濟社會和民眾生活發生的鉅變,千方百計拉近與各階層選民的關係,深情描繪在其繼續領導下印度的種種美好前景。當然,莫迪所到之處不忘對其競爭對手進行有力的抨擊。

4月3日,莫迪在印度東北部的一次集會上發表講話稱,“自1947年獨立以來一直主導印度政治的國大黨,沒有解決印度的問題。一個家族統治這個國家55年了,但他們仍然不能聲稱他們完成了印度所有的工作。而我在這還不到5年的時間裡,即使不能說我做了所有的事情,但我是一個喜歡挑戰的人。如果我接受一項任務,我要確保它按時完成”。莫迪大聲呼籲,印度選民給他更長的執政時間。

“擅長於尋找莫迪政府弱點,不斷譴責其經濟改革負面影響”的國大黨主席拉胡爾·甘地,也在全力以赴、馬不停蹄地奔波於印度各地,一方面繼續專挑莫迪政府的毛病,以煽動選民對人民黨政府的不滿情緒,同時積極宣傳自己的經濟社會政策主張。在他看來,莫迪治下的印度幾乎一無是處、一片糟糕,唯有自己上臺執政,印度才能走向光明。

而其他的參選政黨,則對莫迪政府和拉胡爾領導的國大黨都進行攻擊。印度社會民主黨(BSP)領導人瑪雅瓦蒂,在印度東部奧里薩邦首府布巴內斯瓦爾舉行的一次集會上警告選民:人民黨及其主要競爭對手國大黨“都很腐敗”,都不值得信任,選民不能把選票投給這兩大黨。

東方智庫丨莫迪還是拉胡爾,印度大選誰將勝出?

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現有人口13億多。在這個聯邦制國家,議會實行兩院制,即分為聯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此次大選是人民院的選舉。人民院共有545席,每5年舉行一次選舉,選舉中贏得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有權組建內閣。

目前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在下院中佔據多數席位,屬於第一大黨。莫迪在2014年5月26日在新德里正式宣誓就任印度聯邦總理,倘若人民黨在此次選舉中獲勝,莫迪將連任總理。

印度選舉委員會3月10日宣佈,此次印度議會下院選舉將於4月11日至5月19日分7個階段進行。按計劃,要到5月23日才能完成計票並宣佈選舉結果。

從選舉情況看,印度這次大選與5年前有較大的不同,一是註冊選民大約有9億人,比2014年大選時增加了8430萬人;二是2018年印度內閣作出了一項新的決定,將選民的投票年齡從原來的21週歲降至18週歲,從而大大增加了選民數量。因為選民數量龐大,又分散在全國眾多的邦,選舉委員會計劃在全國設立100萬個投票點,以儘量縮短選民等待投票的時間。

從外媒的報道看,處於國家變革中的印度選民相當活躍,加上印度媒體很發達,選民參選熱情很高。很多人迫不及待地站出來為大選投票,對國家政治和政黨作出自己的選擇。

如此大規模和長時間的大選,自然費用很高。據印度一些選舉研究機構估計,此次大選有可能超過美國2016年大選的65億美元,高達68億至70億美元。是否值得如此花費,只有印度人自己知道。

印度的選情一向比較複雜。除了鉅額花費,還有安全等方面的很多風險。在競選和選舉期間發生政治暗殺、謀殺等重大惡性事件,在印度並不鮮見。2013年,在動盪不安的印度中部恰蒂斯加爾邦準備舉行地區選舉之際,有25名國大黨政客,在行進途中遭到叛亂分子的伏擊,被全部殺害。

在2014年的上一次大選中,有24名獲勝候選人被控謀殺或謀殺未遂。印度政治人物遭謀殺的新聞,在印度不時爆出,人們對此記憶猶新,因此也增添了不少人對此次大選的安全擔憂。

在印度,政治是一場危險的遊戲。過去,曾有總理被暗殺,政治要人的車隊遭到伏擊,政黨官員受到攻擊……如今的候選人們不願冒任何風險。

在印度旁遮普邦的一間汽車修理廠,修理工們正在為汽車裝上防爆門和防彈擋風玻璃,他們最近一直在全力工作——因為大選迫在眉睫。

東方智庫丨莫迪還是拉胡爾,印度大選誰將勝出?

據來自新德里的消息說,最近印度的一些政界人士,在忙著“定製裝甲車”,或將自己的坐車進行防彈防爆改裝。位於旁遮普邦賈朗達爾市的一家汽車廠,專業裝甲車的訂單量在不斷增加,工人們都在趕著給政治人物改裝防爆越野車。有的汽車廠,改裝訂單應接不暇,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國的大選中實屬少見。

雖然此次參選的印度政黨和競選人非常多,但從目前情況看,就印度聯邦層面而言,競選主要是在執政的人民黨和最大反對黨國大黨之間展開,而最激烈的較量則主要是在莫迪和拉胡爾之間。其他候選人勝出的可能,近乎奇蹟

東方智庫丨莫迪還是拉胡爾,印度大選誰將勝出?

拉胡爾·甘地

莫迪與拉胡爾,有著天壤之別的出身。1950年9月17日,莫迪生於孟買邦(現為古吉拉特邦)瓦德拉嘎鎮,祖上三代都經營當地的一個小雜貨鋪,在家裡六個孩子中排行老三的莫迪,從小就幫父親打理雜貨鋪和賣茶,過著比較清苦的生活。但也正是這樣的出身和經歷,磨鍊了莫迪堅忍不拔的意志和艱苦奮鬥精神。莫迪從小愛讀書,據說當時他把當地一個小圖書館的書全部讀完了,而且莫迪從中學時代起就“偏愛辯論和戲劇表演”,而這些特質使得莫迪日後在應對媒體和開展政治外交活動時遊刃有餘。

可以說,莫迪是從印度的“草根”,一步步躍升到印度總理的塔尖的,其間有著不同尋常的政治經歷,因而善於應對各種複雜局面。他從小就非常有主見,但又懂得韜光養晦。在其總理任上,莫迪巧妙而又妥善地處理著印度的各種對外關係,除了與巴基斯坦,目前印度與世界和地區大國,都保持著比較平穩的關係。

莫迪上任以來,大刀闊斧地推進印度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改革,包括力排阻力,推出“印度製造”“廢鈔令”“商品及服務稅改革”等。在科技和軍事領域,莫迪的雄心也很大,不少媒體評論說,改革成了莫迪在印度的代名詞。

此次大選,莫迪可謂志在必得。莫迪作為印度總理,相比於其他競選人,擁有很多獨特的資源和有利之處。從政績看,莫迪手中也握有好幾張牌,如印度經濟,這幾年增長較快,2018年印度GDP達到了2.71萬億美元,排列世界第七位,直逼英國。特別是印度的經濟增長率,去年高達7.4%。對印度而言,也算是個奇蹟。莫迪公開宣稱,他要將印度經濟帶入世界前五。

東方智庫丨莫迪還是拉胡爾,印度大選誰將勝出?

但莫迪也不是沒有被拉胡爾攻擊的“軟肋”。雖然近年來印度經濟發展較快,但一些媒體評論說莫迪的經濟成就和政策,沒有普惠印度民眾,一些邦的農民抱怨獲益不多。正是由於這些原因,莫迪的人民黨在去年印度幾個地方邦的選舉中失利,讓莫迪感到意外和焦慮。另外,近年來印度的失業率較高,也引起一些人的不滿。這些都成了拉胡爾攻擊莫迪的依據,也是莫迪在此次大選中必定要經受的考驗。

拉胡爾的出身,剛好與莫迪相反。比莫迪年輕近20歲的拉胡爾,出身於印度乃至國際上赫赫有名的尼赫魯-甘地家族。他是前印度前總理英迪拉·甘地的孫子,前總理拉吉夫·甘地和印度前國民大會黨主席索尼婭·甘地之子。

拉胡爾14歲時,祖母英迪拉·甘地遇刺身亡;21歲時,父親拉吉夫·甘地被刺身亡。拉胡爾出身顯赫,從小過著極其優越的生活,但祖母和父親的遇刺身亡,給他帶來了巨大的陰影。拉胡爾從小在保鏢的嚴密看護之下成長,飽受孤獨,有著對政治和家庭痛苦的回憶。

東方智庫丨莫迪還是拉胡爾,印度大選誰將勝出?

英迪拉·甘地

作為甘地家族的第四代傳人,拉胡爾有著明顯的政治家基因。在特殊的家庭遭遇和印度政壇的腥風血雨中,甘地從被動到主動,在政治鬥爭中逐步得到了歷練。他在當了一段時間的國大黨副主席後,於2017年12月16日被推舉為印度國大黨的主席。

此次代表國大黨與莫迪較量,拉胡爾也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有印度國大黨廣泛的政治社會基礎和傳統勢力的支持。他的一些競選主張,受到了人民黨反對勢力的歡迎。但一些評論認為,拉胡爾提出的主張,更多是一種承諾,不像莫迪,有實際的執政經驗和政績可支撐。

不少評論認為,甘地帥氣、溫文爾雅,也比較沉穩,而且其身後有一大批甘地家族的忠實勢力在為他出謀劃策。

印度此次競選,可謂緊張激烈,除了傳統競選手段外,把社交媒體也利用得淋漓盡致。莫迪和拉胡爾,都是推特和臉書的高手。莫迪堪稱社交媒體的“狂熱愛好者”,據報道他在推特上擁有4800多萬的粉絲,在全球政要中僅次於美國總統特朗普。

上月13日,莫迪一天之內就連發了29條推特,並在發文中@政要、體育人士、電影明星等,試圖把印度選民儘可能地拉到自己一邊。兩天後,莫迪又刻意更改了自己的推特用戶名,在名字前面加上了印度語“守望者”一詞,自稱為“堅定地為國家服務的守望者”。

東方智庫丨莫迪還是拉胡爾,印度大選誰將勝出?

而曾經在哈佛大學就讀的拉胡爾,也在不停地發推特和臉書,希望在印度社會大眾特別是年輕人中搶奪擁躉者。但相比較,目前拉胡爾的粉絲與莫迪還有很大差距。

莫迪和拉胡爾的社交媒體競選,已經驚動了推特和臉書的總部。4月1日,臉書一下刪除了數百個與印度大選兩大主要政黨有關的可疑賬戶和頁面,理由是這些賬戶和頁面,存在著“協調一致的虛假行為”。臉書網絡安全政策部負責人納撒尼爾?格萊赫稱,他們發現有些人“使用的是虛假賬戶”。

印度競選,已進入到白熱化的關鍵階段。此次印度大選,究竟是莫迪連任,還是拉胡爾上位,成了最大的看點和懸念。從一些民意調查和預測看,莫迪的支持率較為領先,還有不少評論認為,就個人執政魅力而言,老道的莫迪恐難有人能與其匹敵。

但也有分析認為,如果莫迪的反對派們在最後關頭為了某種目的聯合起來,一致對付莫迪,對莫迪也將是一大考驗。莫迪還是拉胡爾?究竟誰能勝出?還要5月23日才能終見分曉。(本文作者為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


東方智庫原創稿件受法律保護,歡迎轉載並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授權專用)。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東方網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