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小麥返青什麼時間澆水最合適?為什麼?

草原上的興安


小麥是一個高耗水農作物,其生長離不開水的滋潤,傳統的小麥生產觀念是:肥大水足能高產,乾旱缺水就減產。



對於春季澆返青水,最佳灌水期的選擇要參考具體條件,冬春乾旱多風,起身期0-20釐米土層水分已經虧缺時,播種期偏早,冬季凍害嚴重需加大前期生長量時,均採用起身期灌水。春季多雨年份,土壤水分不虧缺可在孕穗期灌水,一般降水年份可灌拔節水。

具體來說,小麥冬前未冬灌,或冬灌過早,冬季雨雪又少,土壤嚴重失墒,土壤水分持水量低於60%時,要灌返青水。



返青水一般應在土壤5釐米深,地溫連續5天左右穩定在5℃以上時進行,如果土壤鹽鹼重,第一遍水後一星期內灌二水,將鹽分壓到耕作層以下。返青水不宜過大。

如果冬季雨雪少,開春後經過風吹日曬,表土層失墒嚴重,但下層土壤墒情又較好,可鎮壓提墒,不要灌返青水。


澆過返青水的麥田,選擇適期劃鋤,一可除雜草,二可提高地溫,三可防散墒,利於小麥順利返青。


悠然見東山


首先得說小麥澆反青水.沒有決對準確時間,因南北方氣溫編差較大,所以各地區小麥反青時間都不同,以華北為例,一般小麥澆反青水約3月中下旬,小麥澆反青水.須要注意以下要點,看天時,看地勢,看土壤墒情如何,看麥苗反青情況等.而決定澆小麥反青水,

(看天時),10釐米深土壤地溫升到5度可適時澆反青水,同時也要聽.看天氣預報有無寒流,澆水後地溫降低,避免發生倒春寒,造成小麥凍害,影響小麥正常生長髮育造成減產,(看地勢),地勢較高可適時早澆反青水,地勢較低窪地塊應宜延遲澆水,(看土壤墒情),如土壤墒情較妤宜延遲澆小麥反青水,甚至不澆水.直至小麥拔節前澆水,避免小麥生長過旺,造成後期小麥發生倒扶現象,使小麥產量降低,(看麥苗反青情況),年前麥苗沒有澆防凍水,入春後乾旱少雨,麥苗株.棵又較稀,反青生長勢差,應適時澆反青水.並追施少量尿素,每畝施氮肥10公斤左右,有助於麥苗反青生長髮育,總之小麥澆反青水需要因地制宜靈活進行。



微笑117359766



做自已想做


小麥澆不澆返青水,與當時的墑情有關,如果不是土地含水量很低,不用澆小麥返青水。如果土地含水量低,天氣預報近期又沒有明顯的降水,要適時澆返青水,澆返青水一定要等天氣不結冰時再澆,返青水如果不躲開冰凍期,不但會延緩小麥返青,而且還容易把小麥芽芯的嫩葉凍壞。所以一定要等天氣不結冰再澆返青水。

澆水時一定不要大水漫灌,用節能噴灌管進行噴淋。時間以澆透水為宜。注意儘量少盤壓麥苗!

今年中原地區不須要澆返青水,土地含水量完全能保證小麥返青的需要!



痴騎朽翁


問題:小麥返青什麼時間澆水最合適?為什麼?

你好,我是衛農,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可能沒有統一的答案。原因就是各地的氣候環境不一樣,春季氣溫回升時間不一致,小麥返青的時間就會不相同,一般來說大多應該在2月底到3月的下旬左右。但是早春氣溫,忽冷忽熱不穩定,早晚溫差又比較大,澆返青水要注意天氣變化和氣溫,避免凍傷了麥苗。



對於小麥澆返青水的問題,澆與不澆要根據土壤墒情來定,如果土壤墒情比較好的話,就可以不用澆,或者適當推遲澆返青水。如果是冬前搶墒播種又未冬灌、土壤有些失墒的麥田,小麥苗情發育較差的麥田等,這些都是應該澆返青水的。



澆返青水的時間,應該在日平均溫度達到了3度以上,且氣溫比較穩定的時候,才可澆返青水。需要注意的是,北方一些地區,春季氣候往往是多風少雨的,還容易發生倒春寒。如果在早春澆返青水過早的話,極容易降低麥田的溫度,會對小麥返青生長造成不利影響,甚至還會因突降冷空氣造成小麥凍害。所以,對小麥澆返青水的問題,一定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切不可盲目行事。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1、小麥在返青時,成長狀況比較好,沒有呈現乾旱或許苗弱的狀況,這時候,就能夠恰當晚灑水,由於正本小麥的成長的就還好,這時再灑水(或施肥)的話,會導致小麥旺長,後期呈現倒伏的狀況。

2、年前在耕種時,墒情欠好,搶墒耕種,而且又沒有進行冬灌,這種狀況下,小麥到了返青期,往往是呈現苗弱的狀況,就要及時灑水了(找個溫度平均在5度以上的氣候)。

3、年前耕種比較晚,整地質量較差,一起又為了下雪前趕時刻耕種的,不必想,這時候的小麥看著和他人家的能差一截,而且看著也欠好,發黃發蔫等,這種狀況的,要趕忙灑水,而且恰當進行追肥(尿素10-15斤/畝即可)。

4、地裡墒情較好,小麥長勢旺盛,沒有呈現欠好的狀況,就能夠不必澆返青水,假如真想澆,比及拔節後也能夠。




賀修紅


小麥澆返青水也得先看看小麥的長勢和土地的墒情再來決定什麼時候澆水!

早茬口種植的小麥,比如玉米和花生茬

這樣田地種的小麥基本上在陽曆3月初的時候就可以澆水施肥了。還是要關注一個星期內的氣溫變化情況!最好是在白天氣溫達到12℃的時候在開始澆水施肥。我們這裡的老百姓澆返青水都是採用的漫灌的方式。由於早茬口種植的小麥在冬季的時候長勢較好,應該適當的蹲蹲苗所以澆返青水的時間可以往後推一推,如果天氣比較乾旱的話也可以提前一個星期澆返青水。



晚茬口種植的小麥,如朝天椒茬和紅薯茬

這樣的小麥由於種植的時間比較晚,在冬季的時候麥苗也是比較弱。所以這樣的話我們一般都是在陽曆2月下旬溫度達到12℃的時候就開始給小麥澆水施肥了!本身就苗弱所以提早澆水施肥就能夠讓小麥快速成長一點。


豫東小農


正常的年份,小麥返青一般不需要澆水。因為經過冬天低溫的凍給,表層土己經細化,均勻地覆蓋在小麥根部,對固定植株和鎖住土壤水份大有好處。按照常規,這一時段土壤並不缺水。當然,各地區情況有所不同,可能也有例外。乾旱年份,由於冬季雨水少,土壤缺水,返青時水分跟不上,對小麥生長非常不利。所以返青時及時補水很重要。補水時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採取噴灌。或者用土法進行浸漫麥壠,浸透後把多餘的積水排空。儘量不要用大水潑澆,那樣的話可能澆不勻澆不透,也會一定程度破壞土壤表層結構,對小麥生長產生不利影響。好了,盡作參考。


志氣強大1120388


小麥返青澆水什麼時候最合適在具體時間上沒有固定的規矩,通常是視苗地的墒情而定的。而土地墒情是由冬小麥解凍的時間決定的。在我國冬小麥種植的北方地區,土地的解凍時間由東向西逐漸延遲,在西北地區的平原地區,冬小麥種植地的完全穩定的解凍的時間是在穀雨節上,高海拔的山地完全解凍要到立夏節上或更遲,東部地區土壤解凍的時間要早一些。因此冬小麥返青澆水的時間不完全相同,只有一個普遍遵循的原則視土地墒情決定適宜的時間。冬小麥種植一般都是冬季漫灌過冬的,第二年春季氣溫升高時,地面溫度開始上升,冰凍的土地開始從上往下消,在這個過程中,冬小麥地裡的水份含量不會大量流失,墒情保持一直很好。在苗地徹夜消透後,土壤水份上蒸下滲,土壤水份含量消散開始變快,但初時土壤水份含量仍能滿足麥苗返青生長的需要,也不必著急澆水。在土壤徹底解凍後,地下溫度逐漸上升,麥苗開始進入快速生長期,此時苗地開始出現輕度乾涸現象,這個時候是最好的澆水時間。當然這些是普遍情況而言的,各地區有各地區的耕作習慣,而這些習慣又來自各地區的客觀實際。各地區的耕作習慣都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檢驗,所以冬小麥返青澆水的最佳時機應以當地習俗為準。


老百姓寧


小麥返青什麼時間澆水最合適,為什麼?

這個問題得具體看地域及田間的墒情而論,由於我國南北方小麥種植區溫度差距,具體開始返青及澆水時間可有不同。再就是看麥田土壤墒情,冬季雪水大小而決定早澆晚澆或暫時不澆。

我們這邊(河北石家莊地區),在2月下旬~3月上旬進入返青期,為期20天左右。冀南略早,中北部略遲。通常整地、播種質量好的、苗齊苗壯的、田間相對持水量大於60%以上、尤其是適期澆灌凍水或雨雪量大的正常麥田不需要返青期水肥管理!對於未澆矇頭水或出苗水、以及澆凍水偏早的地塊宜採用鋤劃保墒。



需要水肥管理的主要是以下五種情況:

(1)受凍害嚴重的麥田;(2)因整地質量等問題,遇冬旱已出現黃苗、死苗的麥田;(3)播期過早、播量過大、冬前旺長、越冬後苗情極差的麥田,在澆水施肥前還應該用耙子摟除幹葉,清壟;(4)貧瘠地、底肥施用量不足,春季嚴重脫肥的麥田;(5)種植不抗病的品種,初生根因感紋枯病、根腐病等已喪失吸收功能的麥田,澆水可刺激生根發育。


以上5種麥田返青期開始、氣溫大於3°C以上時就可澆水,並結合澆水畝施尿素5~10公斤。白天澆、宜澆小水;氣溫不穩、寒流頻襲時勿澆。並此後加強管理要一促到底。晚播麥墒情不足時返青中後期開始水肥管理。冬季乾旱時返青期最易生髮紅蜘蛛為害,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

為什麼要視情況澆水呢?主要節省投資成本,在不影響小麥目標產量的情況下,節約水費投入。返青期未澆水到起身期第一次澆水的,結合澆水畝施尿素20~25公斤。



起身期管理:我們這邊起身期在3月20~25日,為期10~15天。此時,小麥生長由匍匐轉為直立,起身後期畝莖數達到峰值。

水肥管理:墒情好、群體足的正常麥田起身期仍不需水肥管理。需開始水肥管理的有如下情況:(1)畝莖數50~60萬、單株莖數3個左右的晚播麥,若前期土壤水分適宜,起身期前後開始澆水追肥。


(2)未澆凍水、前期生長正常的麥田,冬春季乾旱年份,起身中前期開始澆水追肥。

(3)水利條件較差地方的正常麥田,起身後期即可開始澆春季第一水,並結合澆水追肥畝施尿素20~25公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