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我若成佛,天下無魔”後一句是什麼?並非抹黑,是大聖的前半生

“我若成佛,天下無魔”後一句是什麼?並非抹黑,是大聖的前半生

西遊記中孫悟空都是以正義,專打世間不平事的形象,“我若成佛,天下無魔”這句話便是對孫悟空人物刻畫的真實寫照。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還有後半句:“我若成魔,佛奈我何?”這句話時完全對西遊記中孫悟空人物的反面刻畫。所以大家認為這句話都不是對孫悟空的寫照,甚至人們認為這是後世小說家對孫悟空的一種抹黑,但是小編認為並非如此。我若成魔,佛奈我何?其實正是大聖親半生的真實寫照!

“我若成佛,天下無魔”後一句是什麼?並非抹黑,是大聖的前半生

小編覺得“我若成魔,佛奈我何”這句話,就是對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之前的一個寫照。因為孫悟空在斜月三星洞學成之後,他的師傅都看出了孫悟空的想法,便對他說,你出去之後別給其他人說我是你師傅。回到花果山,孫悟空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花果山死敵混世魔王給收拾的服服帖帖。後來給自己自封稱號齊天大聖,這個稱號恰恰證明了“我若成魔,佛奈我何”這句話,孫悟空是要與天鬥,是要與這世間為敵。

“我若成佛,天下無魔”後一句是什麼?並非抹黑,是大聖的前半生

孫悟空在自封了稱號後,便覺得自己的行頭太過寒酸,與自己的名號不相稱,在自己猴子猴孫的建議下便打起來東海龍宮的主意。隨即便起身去了東海,到了東海之後,龍王也看出來了孫悟空並非凡人,所以給了孫悟空一套華美的行頭。因為孫悟空還不滿足,所以龍王便想為難孫悟空一下,直接把他帶到定海神針旁說,你若能拿的走便是你的。萬萬沒想到,孫悟空直接把定海神針拔地而起。隨後龍王苦苦哀求孫悟空,孫悟空話不分說,直接帶走了金箍棒。

“我若成佛,天下無魔”後一句是什麼?並非抹黑,是大聖的前半生

孫悟空後來就回到了花果山,突然想到自己倒是獲得了長生,自己的猴子猴孫卻還是肉身凡胎,便立即動身去到了陰曹地府,起初閻王爺還覺得,你一個小妖怪憑什麼對我地府之主呼來喝去。孫悟空當即掏出金箍棒,一陣拳腳過後便就服服帖帖的,任由孫悟空在地府胡鬧。最終讓孫悟空把自己猴子猴孫的名字,都從生死簿中劃去。隨即閻王一看這下可如何對玉帝交代,便啟奏玉帝請求降罪石猴,推卸責任。

“我若成佛,天下無魔”後一句是什麼?並非抹黑,是大聖的前半生

玉帝得知此事後,一個小小石猴怎麼就能攪動東海、大鬧地府,便讓太上老君去招安。臺上老君掐指一算便知孫悟空來歷,看在和自己同出一脈的關係上,同時也是為了孫悟空好便將孫悟空招了過來,可是玉帝狂妄自大,只給了一個小小的弼馬溫的官職。這下孫悟空就不願意了,當即造反,大鬧蟠桃會、推翻八卦爐。到後來招致玉帝報復,然後請出如來佛祖鎮壓。最終大聖被壓五指山下500年,再出來已沒有孫大聖只剩孫行者了!

“我若成佛,天下無魔”後一句是什麼?並非抹黑,是大聖的前半生

現觀整個事件好像是孫悟空被逼,然後與玉帝發生矛盾,在小編看來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故事。在孫悟空學成下山那一剎那,他就是魔,他就是要反了這個天。所以說我若成魔,佛奈我何,是孫悟空前半生的寫照,孫悟空的前半生就是一個魔!我若成佛,天下無魔,這便是小說家杜撰出來的形象,也是大聖的後半生,屈服的後半生!不知道你對西遊中孫悟空的形象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對小編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歡迎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