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西湖別墅勾起塵封往事,蔣介石與楊虎城的杭州故事

杭州北山路100號,西湖著名景點“麴院風荷”對面,有一幢老房子,名叫“東山別墅”。杭州電視臺挖掘人文歷史,曾經展開追蹤報道,確定它最早的主人是國民黨愛國將領楊虎城,但很遺憾,據筆者考證,楊虎城似乎一天也沒住過。事情的來龍去脈,還得從頭說起。

1893年11月26日,楊虎城出生於陝西蒲城縣孫鎮甘北村一戶農民家裡,早年成立過以劫富濟貧為宗旨的中秋會,俗稱“刀客”。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楊虎城參加陝西民軍,投身辛亥革命。1915年參加討袁戰爭,歷任陝西靖國軍支隊司令、第三路軍司令等職。

西湖別墅勾起塵封往事,蔣介石與楊虎城的杭州故事

楊虎城的中國國民黨黨員證

1924年初,楊虎城加入中國國民黨,孫中山親自為他辦理正式入黨手續。翌年擔任國民軍第3軍第3師師長,他竭力擁護孫中山的“三大政策”,聘請共產黨員魏野疇擔任三民軍官學校政治部主任。目睹反動軍閥的黑暗統治,又受轟轟烈烈的革命浪潮鼓舞,楊虎城揮毫寫下:大陸沉沉睡已久,群獸無忌環球走。骨髏壘壘高太華,紅潮澎湃掩鬥牛

1927年秋,直魯聯軍反擊國民軍聯軍,楊虎城第十軍撤往皖北一帶尋求補給。南京政府聞訊,極力拉攏楊虎城,希望他實行“清黨”,逮捕軍中共產黨員。楊虎城拒絕實行,但為擺脫困境,暫時離開了部隊,答應先往南京“聯絡感情”。到達南京後,楊虎城並未與軍政高層接觸,而是選擇上海、寧波、普陀、杭州玩了一圈。關東漢子第一次踏上江南土地,美麗的西子湖令人流連忘返。

西湖別墅勾起塵封往事,蔣介石與楊虎城的杭州故事

民國時期的杭州西湖

1937年3月,時隔十年之久,楊虎城再度來到杭州。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之後,張學良失去人身自由,東北軍內部矛盾激烈,陝西軍隊何去何從?蔣介石目標很明確,“對楊仍宜寬宥,不加譴責,惟勸其離陝辭職”;“應先氣其自動離陝,勿調其部隊為妥”。

3月29日下午。楊虎城首先問蔣:“委員長身體好些了吧?”蔣答:“腰痛漸漸地好了,不要緊,我對身體上的折磨,向來能忍耐,吃一點苦,不算什麼,我向來對人寬大,不記舊怨,以往對人,你們是全知道的,不必多說。但對部下,過於信任,以致發生這次事故,使各方面受到損失,我身為長官,自覺不足為訓。”

西湖別墅勾起塵封往事,蔣介石與楊虎城的杭州故事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上海街頭的遊行活動

蔣介石接著又指桑罵槐地批評張學良,“張漢卿常對我說,有他老子,他跟著他老子走,沒有他老子了,他跟我走,現在他竟如此,你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隨即話鋒一轉,“張漢卿這樣一個人,虎城竟跟著他一路走,仔細想想,能對得起誰!辛虧還沒有荒謬到底,假如後來不肯回頭,還能有今天嗎?”

第十七路軍駐南京代表李志剛陪同楊虎城杭州見蔣,他後來回憶說:“宋美齡一再上樓拿蘋果和梨子給在座的人吃,楊虎城目光下視,默不作聲。蔣介石最後表示,唐生智也曾背叛過我,但他真誠悔過,我還是照樣信任他,這是我向來的作風。”

西湖別墅勾起塵封往事,蔣介石與楊虎城的杭州故事

著名愛國將領楊虎城

3月31日中午,蔣介石又見楊虎城,據蔣日記,“詳告其個人之利害與以後之出處,諷其自辭離陝,以誠待彼,諒彼亦無可奈何也”。結束談話,楊虎城對李志剛透露,蔣問他經過這次事變,情感上是否覺得有不方便處,沒等楊回答,蔣就搶著說,在事變中各級人員對你是有不滿情緒的,你繼續任職,在情感上有些不便,不如先往歐美參觀一個時期,回來再任職,出國費用可由公家負擔。

4月上旬,楊虎城返回西安,開始部署陝西軍政善後事宜。蔣介石同意撥給旅費十萬元,陝西軍隊交由楊的親信第三十八軍軍長孫蔚如負責,但不得隨意擴充軍部。28日,楊虎城正式請辭本兼各職。塵埃落定,蔣介石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楊虎城辭職照準,彼猶思戀棧,然其勢已不得不去,此亦政策成功之一徵也。”

1937年11月底,楊虎城從歐洲返回祖國,七七抗戰的怒火早已燃遍大江南北。此時,美麗的西子湖畔警報不斷,“東山別墅”並未完全竣工,隨著杭州淪陷及長達八年的全面抗戰,直到1948年,國民政府才把地契頒發到楊家手裡。然而,楊虎城一天也沒能住上,他回國後不久即被軟禁,1949年9月慘遭國民黨特務殺害。

西湖別墅勾起塵封往事,蔣介石與楊虎城的杭州故事

東山別墅今貌

1948年底,“東山別墅”終於迎來第一位主人——武漢行轅副主任孫蔚如。在楊虎城眼中,孫蔚如“深沉穩練,工於心計,馭下寬厚溫和,兼收幷蓄,託以重任,當不辱命”。事實證明孫蔚如說到做到,抗戰時期始終保持與中共的友好聯繫,有力維護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孫蔚如出生於1896年1月31日,陝西長安人,1913年入西北大學預科,1915年畢業於陝西陸軍測量學校,1916年加入中華革命黨反對袁世凱,1918年參加靖國軍反對段祺瑞,靖國軍失敗後追隨楊虎城,歷任團附、教導隊長、支隊司令等職。1927年後任第十軍參謀長、暫編第二十一師參謀長、第十七軍第十七師師長等職,成為楊虎城麾下最為得力的幹部。全面抗戰時期,孫蔚如的部隊驍勇善戰,被稱為“中條山鐵柱子”,但由於不是蔣介石的嫡系,屢遭縮編。

西湖別墅勾起塵封往事,蔣介石與楊虎城的杭州故事

孫蔚如

抗戰勝利後,孫蔚如擔任武漢行轅副主任孫蔚如,眼看國共內戰的硝煙逼近華中,孫蔚如舉家遷入杭州。南京政府搖搖欲墜之時,蔣介石動員孫去臺灣,周恩來也託人帶話:“請孫將軍無論如何設法留下來。”1949年4月中旬,孫蔚如在中共地下組織幫助下,順利轉移上海安全住所,並在那裡迎來了解放軍入城。

1950年春,孫蔚如移居北京,旋即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58年10月當選第四屆中央常委),晚年擔任陝西省政協副主席、陝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等職。1979年7月,孫蔚如帶著一生的遺憾——未能營救楊虎城脫險,病逝西安,享年84歲。

參考文獻

1、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楊虎城年譜》,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年版。

2、 靳英輝、李長林編:《孫蔚如將軍》,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陝西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回憶楊虎城將軍》,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蔣中正日記(非賣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