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人工在漲,地皮在漲,材料在漲,請問房子還會跌嗎?

閒聊八卦人情風氣


面對國內經濟承受巨大下行壓力,以及各地房地產市場低迷,房價下降預期在上升,部分二三線城市給房地產鬆綁了。於是,一些專家喊出,近20年來,人工在漲,地皮在漲,材料在漲,請問房子會跌嗎?於是很多民眾覺得,專家的話講得很有道理,看來國內房價似乎只能漲,不能下跌了?

其實,房價漲跌與成本關係並不大。最好的例子是看糧價。如果僅看售價的話,糧價這二十年來也在微幅上漲。現在超市大米的價格還是在2元錢/斤。若是扣除這二十年的通脹率,糧食非但沒有漲價,而是還下跌了。不管怎麼說,這些年來,糧價還是比較穩定的。

事實上,在這二十年中,糧食成本也都在上漲,農藥、化肥、種子都在漲價,耕種時僱用農機、水、電、收割機時使用農機、工人,這些都要花錢,都是糧食的生產成本,但是糧價並沒有因此而大漲,種糧一年下來還可能出現虧本,這才導致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不高。

那麼,同樣是成本上升了,為啥房價漲了,而糧食生產成本上升了,糧價卻漲幅非常有限呢?肯定有人會說,國內糧食便宜,糧價不漲,除了國內糧食連續豐收之外,每年進口大量低價糧食,使得糧食多了,糧價自然就漲不上去了。但你想沒想過,中國各城市的房屋空置率是20-30%,遠超國際警戒線,同時,中國有6500萬套空置房,未來房子多得住不完,為什麼房價就不能下跌呢?

現實情況是,國內的房價和糧價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政策層面的影響。對於糧食來說,民以食為天,這是剛需,所以國家對糧食管控得非常嚴格,糧價就很難上漲了。而反觀國內房價漲了二十年,無論是國內的GDP增長,還是地方的土地財政,都需要房地產市場保持長期繁榮穩定。

而近年來,隨著未來經濟轉型,以及出於防控房地產金融風險的需要,中央政府將退出依賴房地產拉動GDP增長,各地方政府也會減少對土地財政的過多依賴。近期要求開徵房產稅,打擊投機炒房需求的呼聲越來越高,未來投機炒房需求將退出。高房價已經逐步失去政策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本輪房價上漲到現在已經三年半了,一些前期庫存較高的城市,都已經去化了大量的商品房庫存。前期房地產的最熱門城市對商品房的需求趨於飽和,一些家庭擁有三套以上的房源,並不稀奇。同時,隨著大中城市出生人口的大幅減少,二胎政策應者廖廖,中國老齡化社會已經到來,長遠來看,社會對購置商品房的需求正在全面退潮。

所以,未來房價將取決於供求關係,買房的人多了,商品房價格上漲,賣的人多了房價就下跌了。沒有人在乎成本是多少,房地產去槓桿、擠泡沫,迴歸居住屬性已是大勢所趨,而對於那些叫嚷著房價不會跌的炒房者和開發商來說,現在還不如趕緊降價促銷,及時回籠資金,保存房價上漲的果實,這總比長期放在手上僵持著要好得多。房地產非理性繁榮期已過,只有住房不炒,才能可持續發展。


不執著財經


個人觀點:不用過分憂慮,雖然蓋樓的原材料在漲,但,樓價已經漲不動了,樓房需求早已經飽和,必然出現下跌狀況,樓房需求飽和了,說明,蓋樓的少了,蓋的少自然原材料需求小了,原材料用的少,供應方便會競相壓價!



用戶夢易成


來和你聊聊房子漲不漲價吧!

說個簡單的道理,房價在5000以內的城市,確實這些成本增加,還是蠻有影響開發商利潤的,畢竟人家賺的也不多,但大城市動輒幾萬十幾萬一平的,這點兒上漲的材料費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還有房價的構成:土地款,稅收,資金成本以及建築成本,這四大塊佔到了總成本的80%以上,其實最貴的是前三,建築成本並不是最主要的,蓋房子能花幾個錢!

中國的房子吧,其實除了居住屬性還有金融屬性,但凡帶了金融屬性的東西你就不能用成本來算了這個道理應該都懂!

房子的漲與跌,最主要看供需關係以及城市發展,淨流入人口的城市,想跌,難,就比如一線城市對全國人流的引流,省會城市對地市人流的引流等!

中國的樓市是計劃經濟不是市場經濟,這一點很多人想不明白,真是市場經濟一個縣城裡十幾個樓盤哪裡會有價值哦?政策才是影響樓市的關係,你試試像00年一樣降息30個基點,放開限購限貸限價,別說漲價,翻倍都有可能!

還有就是城市規劃,舉個簡單的例子,長沙和南昌,長沙要比南昌人口多,經濟好,發展快,但房價南昌要比長沙高的多,為什麼?長沙城區面積大可以蓋房的地多,外加政府控制的好,自然價格不會高,南昌城區就那麼大,雖然人口比長沙少,但人均土地面積要比長沙少太多了,所以房子貴,同樣的道理去看看浙江麗水和浙江其他城市,麗水經濟倒數,房價正數!

我是大白,關注我👉 每天分享房子那點事兒


大白話聊房產


答:短期會漲,長期不會跌。

我的理由:

1.大家在分析房價的時候,在分析建築成本,人工成本,我覺得這是捨本逐末,這個成本現在房價中佔比非常小,特別在一線城市。

2.房價高低不符合市場經濟需求,而是成了貨幣的替代物,有點向黃金的意思,因為在中國人眼裡,那是保值增值的東西。

3.房價的罪魁禍首是地價,因為地價佔了太大的比例,特別是一線城市,我覺得這個不合理,但是他卻合理的存在了。

4.短期內大家手裡有錢還不知道幹什麼,貨幣貶值速度又快,為了資金安全和不受到貨幣貶值的影響似乎買房就成了最靠譜的投資,最終把住房硬生生的給推到了流通性商品,成了硬通貨。

5.房價不敢快速下滑,還有一個最主要原因,就是社會恐慌和銀行收款危機。

從政策上來分析,房價長期不會下跌。


熙熙火


任何商品的上漲與下跌,都不取決於它的成本是多少。而價值才是衡量價格的唯一標準。

房子漲跌要看一個城市核心的競爭力,城市的規劃,經濟,人口的流動情況。

內在價值巨大,房價一定是上漲的。

相反,內在價值很小,房價不但不會上漲,還有下跌的可能。

這城市沒有吸引力,主要的購買力都流動到其他城市,才會促使房價下跌。

而現在高鐵的快速建設,也加快了這種人員流動的速度。

所以未來的房價一定是分化的。


81大白話


人工在漲,材料在漲,請問鶴崗。



要認真的生活


肯定還會跌,只是利潤空間少一點罷了,要不然恆大,碧桂園那些房地產大佬為何降價?


WY隨風


這個主要看供需關係!成本是價格因素之一,但不是決定因素。說得再細緻些,房子是多了,但是高質量的高需求的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多,三四五六線城市的房子是多了,一二線城市學區房地鐵房、商業配套生活配套好、教育醫療交通資源豐富的地段房子還是有需求市場的,而且沒見下降多少。真正要下降的是毛都不長的地方除了樓啥也沒有,靠著天天說故事,鬼影都沒有,這樣的話炒房子的轉手就會跑,要小心了。地段因素還是排名首位。


志強78465851


房子的建造成本一般不高於3000一平,土地出讓金折算按總價÷面積除以容積率。這是成本。


用戶5133764861031


房子也是商品,市場是不在乎你的成本的,就像糧食,不管你的生產成本漲了多少,漲與不漲,價格就在那裡。那就是市場決定的,房子也一樣,價格上不去就是上不去,不賣你可以壓在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