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說散戶炒股不能高拋低吸?

堍堍1


不是散戶們不想做到“高拋低吸”,而是真的很難做得如此完美。如果投資者在每個波段上都能做到高拋低吸,那不僅能做職業股民,而且也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但是,“高拋低吸”這種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而那些股評們每次在評論股市之後,最後結尾的兩句話也就是“高拋低吸,控制倉位”。

事實上,在股市中,真正能做到高拋低吸的,主要是機構投資者,他們擁有大資金和內幕消息,控制著大盤藍籌股,對股指或個股進行控盤,在這種情況下,我的股票和指數我做主,主力機構或個股莊家是可以對市場進行高拋低吸的。而作為普通散戶來說,要想每次都能實現高拋低吸,比登天還難。

首先,在股市需要低吸的時候,往往是股指最低迷時時期,儘管到處都是便宜貨,但是投資者往往不敢再買入,因為股價或指數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所以,在熊市的底部低吸是要有魄力的。

同樣,當股市漲到高位,股指天天上漲,賺錢效應明顯,有幾個人願意放棄貪婪,及時止贏?因為,只要你一拋掉籌碼,手中的股票和指數就會再創新高。正是因為機構投資者在低位和高位進行反方向心理暗示,使得你很難真正做到高拋低吸。

再者,什麼是低吸。從理論上來講,只要股市跌到個股股價低於其估值以下,但是此時低吸也未必是本輪熊市的真正底部,因為在你看來是已經見底了,但是股市或者個股下面還可以創出新低,最終你會發現看似地板價之外,還有地下室,還有十八層地獄。另外,本該在低吸的時候,很多股民卻在做割肉的事情。

最後,如何做到高位拋籌也成問題。高位拋籌恐怕就連李嘉誠都做不到。因為,李嘉誠有句名言,他說只賺利潤最豐厚的那一段收益,至於魚尾行情是要讓給別人去做的,他永遠不賺資本市場最後一分錢。從目前來看,即使是遇到大牛市行情,在持籌碼方面也很難持到最後,因為很多人都在半路把拋籌拋掉了,後來發現牛市大漲,也已經晚了。

至於說散戶在短線炒股能否達到高拋低吸的境界,我覺得那隻能是博弈了,而博弈的結果,肯定是十博九輸。而能夠在長期價值投資方面,真正能夠做到“高拋低吸”的人很少,真能做到熊市底部買一點,牛市行來時賺一點就不錯了,即使像巴菲特那樣的高手,也無法做到“高拋低吸”,而是在相對低的地方買進,相對高的地方出售,永遠不會賺取兩個極端區域利潤,因為這太難賺了。


不執著財經


剛炒股的時候,常常可以聽到高拋低吸這句話,乍一聽的確有道理,但是經過多年的實踐並結合周圍人的例子,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高拋低吸對於散戶來說就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如果一個散戶長年高拋低吸,基本賺不了什麼錢,我說說我的幾個觀點:

1、股票短期的波動有很大的隨機性,想要預測明日的漲跌和算命沒有什麼區別,如果每天都能準確的知道明天股票是漲是跌,那麼不出三年你就能成為全國首富。

2、高低難以衡量,即使運氣好猜中了漲跌也無法準確的知道到底什麼是高位?什麼是真正的低位,散戶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好不容易抓住一隻牛股,賺了50%,覺得已經很高了,拋出等它回調再進入,拋出後該股一路上漲,最終漲幅超過3倍,悔恨不已。在下跌途中,覺得已經跌了很多了,盲目抄底,結果底部以下還有底部。記住一句話,一個個股在下跌了80%以後抄底,如果最終比原價下跌90%,那麼你的損失是50%!

3、信息相對閉塞,我們常常說市場有效性假說,但這只是理想狀態而已,在我們這個市場只是部分有效,一個股票的股價,並沒有充分反正市場上的全部信息,所以很多消息並不被散戶所知曉,在這種情況下盲目去做T,高拋低吸,成功率非常小,還要為遊資和機構接盤。

4、摩擦成本大,雖然現在券商成本已經比當年便宜了很多,但是頻繁交易一年下來,手續費會讓你吃驚,結合前面所說,如果勝率勉強能維持在50%,但一加上手續費,總體還是虧損居多。

5、技術分析不靠譜,技術分析最大的危害就是有時真的有效,回測總能找到有用的圖形做佐證!最後你會把虧損怪罪於自己學藝不精!

綜上所述,我認為散戶投資股市,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參與,最好選擇指數型基金,比如滬深300,上證紅利等,跟隨市場平均收益,長期來看10-12%還是有的。


資本冤大頭


為什麼散戶不能高拋低吸?這話不能說死。

一、散戶短線不能高拋低吸

散戶短線之所以不能高拋低吸?

一是容易上當。這裡的短線,包括一週內或者當日內的高拋低吸。主力短線給散戶看到的都是"假象",不是誘多就是誘空,尤其有點k線基礎但又不太精通的散戶很容易上當,而這部分散戶,通常有90%以上。如果短線高拋低吸,牛市容易踏空丟掉籌碼,熊市容易追高被套牢。

二是成本較高。千分之一的印花稅,加上萬5左右的手續費和過戶費等,一個完整買賣,大概總費用在千分之二。如果總資金20萬,一個月全額做5次,一個月1%,12個月大概12%。也就是說,粗算下來,一年要有12%以上的收益。自己才能盈利。

三是搞壞心態。頻繁短線交易,最後的成功率基本上只有50%左右,而且,就算50%的成功率,就算一個10%漲停,皆一個10%跌停,就不算上面的費用,總資金也會越來越少。這樣心態就越來越壞,人煩躁了,思考總結問題也少了。

二、散戶中長線可以高拋低吸

這裡說的中線,就是按照持倉起碼一個月以上的操作。

具體來講,就是可以按照30日或者60日均線,做中期波段。按照120日或者250日,做長線波段。

為什麼?因為主力中長期趨勢不容易作假,主力中長期的意圖很容易辨別。短期,因為主力的"誘多或誘空",加上散戶貪婪恐懼心理放大作用,很容易上套。當然,中長線買賣的拐點,也不要太精確,做到"精準買賣",是很困難,也不可能達到的。
上圖是上證日k線圖,結合均線和趨勢線,其實中線的買賣點大概位置還是比較明確的。我說過了,"精確做不到的。多看看30和60日均線,就按照這兩根做,上圖下跌趨勢買賣點就基本清楚了。如果再結合其他技術指標做中線,一般問題不大。

至於想做短線的"高拋低吸",就容易迷失方向。

三、散戶高拋低吸注意問題

一是認清大趨勢。就是中長期趨勢的方向,這個特別重要,因為這涉及到下面講的部分。

二是控制倉位。中長期趨勢向上的牛市,可以重倉。中長期趨勢向下,只能輕倉或空倉。比如,目前就屬於熊市,中長期趨勢向下,無論如何,總倉位一般不要超過30%。

三是把握好買賣點。上圖示意了熊市中長期趨勢的買點和賣點,就在趨勢線與k線相交處。再三強調,這隻能是大概,做不到精確。所以,買點和賣點,要耐心等待,等待這個拐點的到來。拐點的時間,一般我們斐波那契數列,空間除了技術分析外,一般用到黃金分割率計算,趨勢線和布林線上下軌也可以參考。

四是注意嚴格紀律。上面說的每一條都是紀律!其次就是要嚴格控制止盈止損。如果按照拋棄短線主力"假象",做中長期波段,失誤的概率較小。只要嚴格執行中長期趨勢線或均線被突破就止損或止盈,一般都會取得正收益。經驗多了,自然熟能生巧。尤其是牛重轉換階段,一旦看錯,就要果斷止損,或者等到趨勢明確後再進入。

道理易懂,做到很難。做不到知行合一,那就自己要想想辦法了,那是看這篇文章解決不了的。人性,是個長期修煉的過程。

掛一漏萬,不喜勿噴。

謝謝閱讀,謝謝點贊,關心轉發和收藏。請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或者關注我後私聊討論。


投資悟道


以前小學教材有一文章,叫小馬過河。媽媽讓小馬去送一袋面去對岸,小馬到了河邊,剛要過河,松鼠說我一個兄弟就這樣淹死了,水很深。小馬不敢過河,這個時候老牛來了,說水很淺,都還沒有沒過我的膝蓋。小馬不知道怎麼辦,最後回家問媽媽,媽媽說,你自己去試下不就知道了嗎?這個股市告訴我們,任何人的建議,你必須根據自己的情況做下測試,否則很難體會或者掌握股市裡面這些別人給你的建議。散戶炒股能不能高拋低吸,這要根據你的情況來。

一、高拋低吸是主力做的事情。

高拋低吸,能做到的,最精確的,必然是控制盤面的人。高拋低吸是主力做的事情,散戶去做,難度無異於很大的。稍不留神就會造成低賣高買。

你像這個分時圖,可能一天都會橫在均價上方的,但是明天低開的概率很大的。你需要今天這個位置賣出,明天早上低開後整回來。同時還要冒著萬一漲停,就追不回來的可能性。如果這個位置,所有的散戶都做了高拋,那麼主力就無需洗盤了,直接漲停的概率極大。如果這個位置,所有的散戶都不賣出,那麼主力明天就要洗盤,明天直接低開。所以高拋低吸是在主力的專利,是少部分的人的專利。

二、散戶在大量買入,主力才有高拋的機會。

主力高拋,那必須有散戶買入,主力把籌碼給了散戶,這個時候散戶成了接盤俠。

三、散戶在大量賣出,主力成了接盤俠,那散戶怎麼可能有低吸的機會呢?

散戶如果都在大量賣出,主力拿了籌碼,還有必要再打壓股價。

四、只有少部分散戶高位賣出了,才可以有散戶的高拋低吸。

散戶在某個位置少部分出局了,主力也沒有獲得高拋的機會。所以主力才會給低吸的機會。

綜上訴述:如果所有的散戶都去高拋低吸,那麼就會出現集體踏空;如果所有的散戶都不高拋低吸,主力為了震盪籌碼才會有高拋低吸。所以,高拋低吸只適合部分散戶的交易行為,散戶整體是無法做高拋低吸的。因此散戶不能高拋低吸是對的。但是少部分人可以去做這個事情。


李曉光


說真話,講乾貨!高拋低吸聽著感覺挺好,請告訴我哪裡是高我來拋,哪裡是低我來吸,這不可笑嗎?整天一幫號稱大師的講課,說什麼要高拋低吸,這就是廢話,還有什麼逢高減倉,第二天直接跌停了,請問還逢高嗎。真想止損,唯一正確的方式就是馬上砍掉,如果講逢高的話,請問你知道後面有高點為什麼不再買點呢?所以說作為散戶來講,整天被莊家割韭韭菜,還要被這些所謂的大師來忽悠一遍,真是股市就是社會啊,就是這麼的現實!騙子喜歡上過當的人,這種人更容易受到忽悠。所以說不要再做那個容易受傷的女人。

真像題目所說,你能知道高在哪裡低在哪裡,估計這個世界都容不下你了,你得上火星去交易了,地球上這些東西對你來說太簡單了。所謂高拋低吸,現實版卻是很多人玩成了高吸低拋。這些你不得不承認。

做股票!沒什麼好說的,就是跟莊操作,尋找主力的重倉股,在調整結束之後買進,就這麼簡單,千萬不要再把精力拿去搞什麼指標了,說句實在話,你研究什麼指標也不如去研究莊家資金的運作思路。這才是股市的根本。都會說順勢而為,順誰的勢?就是要順莊家的勢。


A股小散課堂


不是說不能高拋低吸,而是過於頻繁,或者週期太小的高拋低於難以把握。所以操作的難度非常大,那麼還不如建議別做!

舉個例子吧,在股市裡通過高拋低吸來做到精準踩點入市和賣出的概率非常低,因為大部分的投資者包括機構都不可能預測出一個準確的位置。所以如果你進行過多的高拋低吸,可能只是增加你的操作成本,失去你原本的優質籌碼,甚至出現賣了漲,買了跌的情況!

而大週期的高拋低吸可能會比小周的的更容易一些,一旦你看到了把握較大 的,並且是大面積的套牢盤,那麼就完全可以逢高逐步賣出,做一次所謂的高拋低吸!因為套牢的區域面積越大,時間越久,也就說明了壓力越重,短期內直接突破的概率非常小!

那麼做高拋低吸一定要記住幾點:

第一就是不要滿倉做,要逢高一步一步的減倉,不能貪心!因為誰都不能跑在最高點,所以逢高減倉可以大大提高你賣出的成本,更有效的完成高拋低吸!

第二就是一定要留住底倉,高拋低吸最容易被騙的就是籌碼,而牛市裡決定你盈利多少的最重要因素也是籌碼!所以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貪圖小利,把籌碼全部交給了機構和主力!


當然了,如果是底部區域的上漲,就不要在做所謂的高拋低吸了,因為很容易成為韭菜!在投資中不要幻想做完美主義,莊家洗盤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預計的,不要因小利益耽誤大行情,不要因小變動迷失大方向!一旦你的高拋低吸失敗,就會讓你的籌碼稀少,甚至影響你的心態,到時候追漲買入,其實等同於讓前期的高拋低吸化為烏有!所以對於大部分散戶的建議就是:別做!

⭐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琅琊榜首張大仙


說散戶不能“高拋低吸”,我覺得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任何人都很難通過高拋低吸賺錢;二是散戶尤其更不行。

一、 對“高拋低吸”的解讀

“高拋低吸”,從字面上理解是選擇在股市的高點賣出,而在低點買進,好不好?當然好,這幾乎是每個投資者的夢想,甚至包括那些股神。

二、 “高拋低吸”行不行得通呢?

既然高拋低吸這麼好,為什麼有的人不選呢?為什麼大多數人無法通過這個盈利呢?

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真的太難了,“妾身真的做不到啊!”,股市的起起落落,究其原因紛繁複雜,誰又能精準預測呢?無數專家、無數股評,也沒有誰敢說能精準預測的,這還不說明問題嗎?

三、 難道面對股市波動我們就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嗎?

股市的漲跌短時來看是很難預測的,但長期來看還是有規律可循的,畢竟“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個經濟學原理可不是憑空造出來的,看看無論是發達國家的股市,還是我們只有不足三十年的大A股,都不是一點規律都無跡可尋的。A股高點到過6000點,低點不足1600點,簡直是天地之別,高低差別這麼大、時間跨度這麼長,我們並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的,你說呢?

四、 散戶的特點及優勢和劣勢

散戶,這個詞代表著什麼呢?代表著資金少、信息少、沒有專業的研究機構支持、也無法像機構投資者一樣可以直接與上市公司管理層溝通,抗風險能力弱更是我們最致命的短板;當然,優勢是決策靈活、動作快,瞬間可以滿倉、瞬間可以空倉。說實話,優勢真的不多,想破頭我也想不出還有多少優勢,雖然彼得林奇推崇備至,但我覺得更像是鼓勵。

還是說說“高拋低吸”吧,雖然個股每天波動較大,但對大盤來講,股市每天1%的漲跌就不算少了,就算我們有神仙指點,每天做好了有幾個點的收益已經非常好了,但作為我們散戶,收益可能僅僅比手續費略高一點,這還是我們理想的堵對的結果,如果賭錯了呢?後果兼職不堪設想啊!

五、 我們普通人該怎麼辦呢?

作為我們普通人,本金有限,又不想像賭博一樣為了尋求刺激,過把癮就死,畢竟大多數人還指望著通過股市來致富和養老呢!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讓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股市雖然不斷上躥下跳,讓人眼花繚亂,但並不是沒有任何規律可循的。我們想想,股市既不可能是天天牛市,也不可能是天天熊市,圍繞價值波動是必然規律,那有沒哪個指標來表徵股市價值呢?

有,這個指標就是股市市盈率和對應的PE百分位。

怎麼理解市盈率呢?市盈率指在一個考察期(通常為12個月的時間)內,股票的價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一個公司的市盈率只能反映這個公司的價值在股市上是否受到了高估,無法反映整個股市的情況,而大盤整體市盈率圓滿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大盤市盈率就是判斷大盤當前是處於高峰還是低估的有效指標,A股成立以來,2007年牛市時對應的上證市盈率最高曾達到創紀錄的70倍,2015年牛市時大盤市盈率也接近30倍,而目前市盈率只有13倍。

那又怎麼理解PE百分位呢?就是把指數歷史上的PE數據進行排列。假設PE百分位是30%,就是表示有30%的時間高於歷史數值,有70%的時間低於歷史數值。百分位是與歷史上的估值水平作為對比,所以時間權重對PE百分位影響很大,指數成立時間越長,相對越準確。而當前反映A股滬市的上證180指數是37%,反映整個A股大局的中證500的PE百分位是18%,說明我們的風險遠低於機會。

我想,通過這組數據,大家一是看清了我們現在是處在熊市還是牛市,二是也可以看清我們現在的風險到底如何,應該說,在當前的時點,買入雖然不一定肯定賺錢,但賠錢的概率更低,這就夠了,因為股市說到底就是賭概率,因為沒有什麼是一定的。

我覺得我們普通人應做到一下四點:

1、 要能靜下心,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誘惑

我們不但要承認我們的弱小和能力方面的差距,更要有堅定的定力,要明白股市生存危險重重,作為我們小散戶,謹小慎微、平心靜氣才能活的更久、也才能活的更好,不要被別人的快速暴富攪亂了心神。

2、 要認清當前大勢,明白當前股市所處的定位。

通過我們對當前股市市盈率和PE百分位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到,相對歷史數據,當前的機會要大於風險,只要我們堅定投資、有打持久戰的決心,取得理想的收益是有很大概率的,這一點我們不能因為近期股市低迷而受到影響,其實從另一方面來講,正是因為前期的低迷,所以使得我們現在更安全了,雖然說目前我們處在股市的“黃金坑”還過於武斷,但風險已經基本可控了。

3、 要穩健投資,穩紮穩打

投資是一項長期的事業,我們要承認,我們不具備預測股市的能力,當前的歷史低位並不能代表將來一定不會出現比現在更低的點,因此我們要穩紮穩打,不要想著“一把梭”,到時真有了更好的投資機會的時候我們卻“沒子彈了”,豈不是更讓人懊悔,我們的股神巴菲特,經常手持大量現金,就是為了在有好機會時不會出現“沒子彈”的情況,連股神都不敢託大來全倉買入,我們就不能這樣了,你說呢?

4、 要放下包袱,堅定信心

我們雖然不能預測股市,但我們明白價值規律時一直存在的,有了這個信心,我們就能更加氣定神閒,雲淡風輕,微笑著等待我們財富的降臨。

以上是我的個人意見,不足之處請大家指正,也誠懇歡迎大家批評!


九九尊者財經沙龍


這個什麼謬論?散戶怎麼就不可以高拋低吸嗎?只能說散戶高拋低吸比較難把握,把握不好容易導致虧損加大或者很容易丟失籌碼而已,所以沒有一定的把握儘量少做高拋低吸。


炒股高拋低吸是一種最常見的短線投資者的風格,實現短期快速盈利的目的;再有就是高拋低吸也是股票被套後的一種降低成本解套的一種方法。

為什麼散戶不能高拋低吸?

(1)因為有些短線股民從經過高拋低吸的操作出現虧損很大,已經經歷過高拋低吸這種血的教訓,告誡你炒股不要去高拋低吸而已,希望你不要走他的老路,但並不能代表所有散戶都不能高拋低吸操作!

(2)因為有些股民股票被套,利用高拋低吸來降低成本,但由於把握不好,最終高拋低吸操作失敗,做波段做丟了;所以從中得到經驗,高拋低吸不好把握建議你儘量不要高拋低吸操作,也不是說就散戶一定不能高拋低吸操作。


(3)因為炒股高拋低吸確實要有很強的炒股能力才能把握好,股票漲不封頂,跌的與無底,你怎麼知道股票哪裡是高點,哪裡是低點,既然高點和低點都不知道談何去做高拋低吸呢?只能越做虧損越大,所以也是忠心的建議散戶不要做高拋低吸,如果有能力的人還是適當可以高拋低吸操作的!

散戶能不能做高拋低吸是因人而已的,但說散戶不能做高拋低吸這是錯誤觀點,如果做好了高拋低吸也是一種炒股盈利見效最快,同時也是降低股票成本的很好方法,對於高拋低吸操作是針對個人而定,只能說大部分散戶把握不好高拋低吸操作,大部分人都建議儘量別高拋低吸,避免股票做丟了。


老金財經


這個問題專業性太強!

本來前幾天看見有人提問,為什麼散戶一買就跌?

所以想專門寫篇文章介紹一下,主力資金是如何操盤的?以解大家之惑,無奈寫起來還挺麻煩,因為學習ps畫圖還沒學會,總感覺表達不夠明白。所以暫時就先放下了。

實際上散戶一買就跌,與高拋低吸都是會面對同一個問題不能夠解釋?

什麼是高?什麼又是低?拋了以後又如何進場?怎麼低吸?

面對以上困惑,即使職業操盤者也很難給出明確的說法,何況散戶?

價格從A點到B點的過程中,是進二退一?還是進三退一?或者進三退二?

相信沒人解釋的了。因為兵無常形,水無常勢!也就是說價格的波動不是由某一個人就能夠決定的。

也可以這樣說,要做好高拋低吸,就要先解決以上的困惑?

所以說,面對以上的困惑解決不了,就很難做到高拋低吸!


股票外匯財經官網


很遺憾,不僅僅是散戶,研究表明:人類只有選股的能力,沒有預測未來低吸高拋的能力。巴菲特說:"我從沒見過能準確預測股市漲跌的人。"低吸高拋的本質和拋硬幣決定買賣差不多。可怕的是很多人認為自己算命準確率還比較高。


01 理論上能做到,現實中很難

高拋低吸從理念上是沒問題的,但在實際運用中對高點和低點的把握卻是個難題。

多數散戶口口聲聲高拋低吸,實際操作中往往是大盤上漲時看到別人賺錢了,就興沖沖地進來買股票;大盤下跌時看到別人都在賣,也趕緊跟著賣,生怕比別人跑得慢,這樣做就成了高買低賣,與高拋低吸背道而馳。這種“羊群效應”,是多數散戶虧錢的主要原因。

那麼,有沒有一些高拋低吸準則可以參考呢?有的,但是這些準則也僅供參考。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02 高拋低吸的黃金原則

①把握節奏,逢低介入。

因為大盤處於反覆築底的過程當中,所以股指非常的不穩定,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出現恐慌性的拋盤,逢低介入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②注重輪動,精選個股。

近段時期通過對市場的觀察,我們發現板塊輪動這種模式,在市場中時常像海浪迭起,經久不衰。像是從農業股到新能源、鉀肥概念股,都顯示出這種海浪般的規律。所以,選擇機會介入新崛起的部分概念股,是獲取短期收益的一個好方法。

③適可而止,逢高賣出。

所謂的波段,就是某隻股票在一定時間內的高價和低價的差。無論是在牛市或者熊市,市場都會有這樣的機會,但是市場的機會總是提供給那些反應敏捷、判斷正確的投資者,提供給那些善於把握好波段的人。在大盤還沒有連續放出上攻的成交量時,逢頂背離賣出是較理性的抉擇。

④觀測趨勢,控制倉位。

波段操作的最大特點就是不能滿倉操作,在大盤還沒有反轉之前,就只能當一名“游擊隊員”。在平衡市的短線資金可以控制在30%左右,在市場反覆走強的時候可增加到50%以上,若近期股指放量突破短期箱體上沿就是三千點一線,就可繼續追加倉位。

⑤知己知彼,靈活操作。

短線投資者關心的是分時K線、日線;中線投資者關心的是周K線、月K線,像是60日均線;長線投資者關心的是半年線、年線。短線投資者的特點就是講究的就 是一個“快”字,但是中長線投資者可以做較大的波段。所以,應該依據自己的特點和市場的中期趨勢來把握好波段操作的節奏。

看完文章,你覺得對你有幫助嗎?如果還有疑惑,可以在評論區裡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