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看完這篇再去買葡萄酒,你能避開99%的坑

1 注意看背標上註明的灌裝地點/灌裝者

一般來說生產者/酒莊自己灌裝的酒會比酒商灌裝的品質好一些,但如果是比較便宜的酒,酒商灌裝也沒有罪,而且也合理解釋了它為什麼便宜,它並不是坑貨。

肯定很差的是一些明明灌裝地在中國國內,卻假裝是外國酒的產品,特別是如果它還取了一個容易跟外國知名品牌混淆的名字,那麼這瓶酒99.9%是劣質山寨酒,絕對不值得買,不管標的什麼價。

看完這篇再去買葡萄酒,你能避開99%的坑

2 避開那些酒精度數明顯不合理的

我絕對不是說酒精度越高酒越好,兩者之間並不是正比例關係。但是酒精度要在合理範圍內。一般幹型靜止酒的酒精度在13-13.5,冷的地方出的酒會比這低一些,熱的地方會高一點。但是如果酒標上標的產地是一個氣候溫暖陽光充沛的地方,結果出來一款靜止的幹型酒,酒精度在11-12度,那多半就是摻了水的。

注意,我指的是幹型酒,同樣的葡萄品種同一個產地,甜型酒和起泡酒酒精度比干型酒要低,這是完全正常的,因為甜型酒保留了部分糖分沒有轉化成酒精,而起泡酒用的葡萄收的比較早,含糖少。

看完這篇再去買葡萄酒,你能避開99%的坑

3 避開包裝過分浮誇的

包裝浮誇,深底重瓶酒標還燙金的那種酒,價格沒譜的酒,都是垃圾酒的重災區。而包裝簡約而有格調價錢也不過分的酒,一般差不到哪兒去。當然任何事都有例外,但是從概率上看這個說法沒有錯。

如果是氣泡酒和甜酒,包裝炫一點還可以理解,但是所有那些名莊的乾紅,真的 從 來 沒 見 過 有誰會去搞個暴發戶風格包裝的。

看完這篇再去買葡萄酒,你能避開99%的坑

4 不要對國貨有偏見,現在很多國產酒都挺不錯的

但是也別買太貴的,因為現在國產酒的價格和品質之間基本上沒有相關性,買貴的也是白花錢。

看完這篇再去買葡萄酒,你能避開99%的坑

5 注意看背標,正經葡萄酒的成分只應該是葡萄汁和二氧化硫,有些酒表面上看著好像是正經葡萄酒,仔細一看成分是:食用酒精,食用色素,二氧化碳,濃縮果汁…

如果你本來就是要買這種,那算我沒說,但是, 這種根本不是葡萄酒!這叫“露酒”或者“預調酒”

看完這篇再去買葡萄酒,你能避開99%的坑

6 避開價格完全不合理的

比如,一個“冰酒”零售價標一百塊錢上下,那肯定成本都不夠。冰酒是要在零下八度葡萄部分結冰之後壓榨,因為水分被固定在結晶當中,被壓榨出來的實際上是濃縮了的果汁。這樣一來出汁率低,二來工藝複雜,怎麼可能便宜賣給你?這麼便宜的“冰酒”,你喝到的甜味大概是廠家額外添加的果葡糖漿或者糖蜜的味道(注意是糖蜜不是蜜糖,它是蔗糖加工過程中生產的便宜的有甜味的副產品),那我請問你一年到頭喝咖啡用代糖是為了什麼?!你如果想喝糖水自己去買瓶乾白來兌雪碧不行嗎?非得讓廠家給你兌?

還有另外一種不合理,就是把明明不值錢的酒,超高價賣給你。很多賣家真的幹得出來的。比如把拉菲的副牌按正牌價格賣,或者把羅斯柴爾德家旗下入門款的酒按拉菲的副牌賣,反正酒標上都是八星八箭是五支箭。如果你真的對葡萄酒不怎麼懂,對酒和賣家都不是真的瞭解,那250元以上的幹型酒就別買了。就算賣家靠譜給你的是實價,你也不見得會覺得幾百塊的酒比幾十塊錢果香濃郁簡單討喜的入門級酒好喝,因為那些很好很貴的酒,對不懂酒的人來說真的不怎麼好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