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七仙女”領頭人李玉環:群眾的事兒都是大事兒

人社服務標兵

人社標兵 | “七仙女”領頭人李玉環:群眾的事兒都是大事兒

李玉環

河北唐山豐南區大新莊鎮

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服務所所長

“七仙女”領頭人

群眾的事兒都是大事

“有啥事找玉環,一定能解決。”

“給咱上門辦事,就像親閨女回家一般。”

……

在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大新莊鎮,一提到“玉環”和她的“七仙女”團隊,很多人都想拉著記者嘮上幾句。他們口中的“玉環”,正是大新莊鎮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服務所所長李玉環。

李玉環所在的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服務所業務覆蓋大新莊鎮62個行政村、5.7萬人。大新莊面積139平方公里,南北兩端相距25公里,村居坐落分散,社情民意複雜。穿行於大新莊村村落落,李玉環和她的六位女同事,用貼心的服務、溫暖的微笑,把“七仙女”團隊打造成當地響噹噹的人社服務品牌。

李玉環始終認為:社保無小事,群眾的事兒都是大事。2018年以來,李玉環帶領“七仙女”團隊完成了全鎮31021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47568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收費及日常管理工作,參保率達到100%。

打造一個“微笑”團隊

2012年,剛剛從大新莊鎮政府宣傳辦公室調入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服務所擔任所長的李玉環,第一感覺就是社會保險工作政策性強,直接面對群眾的切身利益,是對從業人員能力的巨大考驗。“當時我有些迷茫,工作千頭萬緒似乎無從著手。”

李玉環深知一個人的能量是微弱的,眾人划槳才能開大船。她積極動腦筋想辦法,努力打造一個優質團隊。邊學邊幹,把每個人都鍛鍊成為業務能手,這是李玉環給自己定的一個目標。

人社工作無小事,李玉環處處做“有心人”。每次去上級人社部門辦事,李玉環總要帶著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到每個科室挨個“串門”諮詢,再把得到的第一手政策信息帶回來和姐妹們分享。

“沒有辦完的業務要寫在便籤上、貼在電腦前,隨時提醒及時辦理,免得一旦忘了,讓老百姓再跑冤枉路。”每逢週五,李玉環都要帶著姐妹們利用下午業務量較少的時間,在服務大廳裡學習政策,交流工作中的小竅門。

“我們還把每項業務的具體經辦流程逐條描述、編印成冊,每個姐妹手頭必備。”

在李玉環的帶動下,姐妹們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有活力。王海平從開始的不敢上手做業務,到現在成為鄉親們口中“拿啥啥中”的業務骨幹;李豔豔從剛開始時的“網盲”,到如今能準確處理經辦的每一條數據……

“七仙女”常常“自嘲”:我們都是“女漢子”。在她們共同的記憶裡,2016年春節是一個極有紀念意義的日子。

這一年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與城鎮居民醫保合併的第一年,要在一個月之內完成合並任務,工作難度可想而知。李玉環把“劃片包村、先易後難”作為工作手段,把“五加二、白加黑”作為工作節奏,她和姐妹們吃住在單位、工作在崗位。沒有時間到食堂就餐,就買來成箱的方便麵,隨便吃點;中午不能到宿舍休息,就在辦公桌上打個盹。白天,面對諮詢的群眾她們耐心解答;夜晚,她們挑燈酣戰,把審核通過的參保信息認認真真錄完,經常鏖戰到天亮。

她們就像旋轉的陀螺,在整理資料、核對信息、分發票據中來回穿梭,在鄉間小路、集市街道、群眾家中不停奔走。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參保繳費任務圓滿完成,參保率達到100%。提起當年的情景,李玉環百感交集:當最後一筆數字錄入完畢,我們姐妹們擁抱在一起,笑聲哭聲一片。當時正值春節,我們拖著疲倦的身體、看著滿天的煙花、趕著與家人團聚時,心中五味雜陳。


人社標兵 | “七仙女”領頭人李玉環:群眾的事兒都是大事兒


如春風化雨,“七仙女”以暖心的服務,成了當地群眾的“貼心人”。見到每名服務對象,她們都是一張笑臉、一句問候,“微笑七仙女”已成為大新莊鎮人社服務品牌。

攜手同行,“七仙女”同歡樂,共成長。在李玉環的幫助和介紹下,王海平、李豔豔和佟雪蓮三姐妹於2018年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

建立一個有戰鬥力的“圈子”

“協辦員是我們開展工作的主要幫手,他們都是替老百姓辦事兒的,把協辦員服務好,也就是把群眾服務好了。”這是李玉環的心裡話,也是“七仙女”的工作守則。

“上次我們村會計帶著1000多張票據來辦理醫保業務,到服務大廳的時候都快下班了,玉環二話不說,馬上幫我們把票據一張一張核對好了。等我們辦完事,天都要黑了。”服務大廳裡,正在和村協辦員一起辦業務的大新莊鎮李公道村書記李維秀告訴記者,“每次來這兒辦事,甭愁找不到人,不管幾點,只要打個招呼,多晚都會有人等著我們。玉環她們個個業務門兒清。”

在62個行政村建立村協辦員制度,是大新莊鎮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服務所的一個工作創新。李玉環介紹說:“為了便於工作,我們在微信上建立了一個勞動保障事務群。62個村的協辦員和我們七姐妹全在群裡。不論是政策信息,還是工作任務,我們都是第一時間在群裡發佈。62個協辦員也建立了一個以本村村民為成員的社保工作群,村民也會第一時間瞭解到我們的政策信息。微信群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

“每次有重要任務,玉環她們都會把需要什麼材料、怎麼辦講得明明白白。”在李維秀身旁,剛剛辦完農村合作醫療相關業務的新一村協辦員李國成接過了話茬,“我們都願意跟著玉環工作,她辦事牢靠。”

人社標兵 | “七仙女”領頭人李玉環:群眾的事兒都是大事兒

的確,每次上級部門下達重大任務後,李玉環她們都會快速做好準備工作,給協辦員打印表格,分發相關數據,再統一召開培訓會,統一逐項對所有協辦員進行培訓。接受過培訓的協辦員回到村子裡後,很快就能投入到具體的工作中。

和社保所的七姐妹一樣,62個協辦員每人手裡也都有一本辦事手冊,這個手冊是適合社保所經辦業務的。另外,李玉環還專門給協辦員們製作了他們專屬的辦事指南。這個手冊適合村級協辦員給百姓辦理具體業務,操作性很強。

以“七仙女”為軸心,大新莊鎮的勞動保障微信“圈子”,讓當地百姓切身體會到了“最多隻跑一次”的便利。

給百姓送去貼心的溫暖

2016年的一天,剛剛走進單位大院上班的李玉環看到一位老人滿臉通紅,手拄一根木棍顫巍巍地要上臺階,嘴裡還語無倫次地說:“我的錢沒了,你們得給我找回來。”

把老人接到群眾來訪接待室,李玉環搬來凳子,倒上一杯熱茶,讓老人慢慢放鬆下來。仔細詢問後李玉環才知道,由於老人沒有聽到村裡廣播通知,沒能及時換取新存摺,導致養老金沒辦法領取。老人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已經停發4個月了,他的兒女又在外地工作,只好自己找上門來了。李玉環立即與村上核實,之後開車拉著老人一起來到當地郵政儲蓄所,幫老人辦理了新存摺,支取了急用錢,又把老人安全送回了家。

老人拉著李玉環的手激動地說:“真是太謝謝你了!比我親閨女都親!”那一刻,李玉環的心暖暖的,發自肺腑的一句“謝謝”是群眾給予她的最美獎賞。

在李玉環七姐妹工作的服務大廳,這樣的事屢見不鮮。每次面對村民,“七仙女”始終把微笑掛在臉上。

“閨女,今天又來照相啊?”記者跟著李玉環來到大新莊敬老院,身後一位老人笑著打招呼。“這閨女可好了,上次給我們照相不要錢,照完相後每個月就能領錢。”這位老人患有輕度老年痴呆症,他所說的照相,其實是李玉環上門來為他們辦理領取養老金的資格認證手續。

2018年6月,李玉環和姐妹們去敬老院為老人們集中辦理社會保障卡,沒想到最簡單的拍照卻成了最難的步驟。“這裡住著80多個老人,其中絕大部分患有智力疾患,溝通很困難,一張符合辦卡要求的照片往往要拍幾次甚至十幾次才能完成。”李玉環說,“正是因為如此,為這些老人悉心辦事,更能體現人社基層工作者的責任擔當。”

在大新莊敬老院,幾乎每個人都得到過李玉環的幫助。2017年9月,李玉環通過業務系統核對,發現60歲老人裴自桐由於沒有辦理退休手續,無法領取養老保險待遇。循著系統提供的信息,李玉環主動上門為老人辦理了退休手續。

“老人無兒無女,還患有智力障礙,越是這樣的人,越需要我們的幫助。”為了辦好相關手續,李玉環跑銀行、跑財政,全程包辦,最終趕在當月養老金髮放前,為裴自桐老人辦好了各項手續。“早辦一個月,老人就能早一個月領到養老金。”

2018年9月,住在敬老院的趙程亮精神病發作,被緊急送往市區醫院住院治療。然而由於他還沒辦好社保卡,報銷醫藥費成了大問題。隨行的敬老院工作人員撥通了李玉環的電話。“當時醫院只給了一天時間,如果逾期還沒有辦好社保卡,住院費用就納入自費。對每人每年只有8000元補助的敬老院來說,這可是筆不小的負擔。”李玉環說,“社保卡需要市社保中心統一製作,如果按照正常程序,肯定不趕趟。”

“這時候的時間可真的就是金錢了。”李玉環當場向相關業務部門反映情況,拿上所需材料,趕到唐山市社保中心申請加急製作社保卡。最後,趕上了趙程亮住院看病,趙程亮花費的1萬餘元也經醫保經辦機構報銷了近7000元。

人社標兵 | “七仙女”領頭人李玉環:群眾的事兒都是大事兒

李玉環七姐妹人人心裡都裝著鎮子上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定期走訪已經成了她們的習慣。大佟莊三村的孟祥愛一家,因丈夫突發腦溢血、兒子先天性聾啞、女兒上大學等原因導致家庭貧困,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不久前,孟祥愛的丈夫去世,而她也在一次勞動中意外摔倒,傷勢嚴重。李玉環跑東跑西幫著她辦理入院轉院手續。等孟祥愛出院後,李玉環隔三岔五就要去看望,這一家人成為“七仙女”重點幫扶的對象。

為企業提供有“溫度”的服務

為企業發展做好全方位的就業服務工作,也是李玉環七姐妹的日常工作。

2013年,剛剛開始創業的唐山市豐南區鼎晨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立霞找到李玉環,諮詢創業擔保貸款事宜。“要不是玉環帶著我去跑創業貸款,我連門都摸不到。那筆貸款幫助我有了現在的發展規模。”在張立霞的記憶中,是李玉環帶著她一個一個部門跑,辦結一項一項手續,最終跑下了貸款。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張立霞的合作社成員也從最初的5戶,發展到如今的103戶。

2017年8月,唐山市夢牌瓷業有限公司在大新莊鎮組織籌建第四工廠。眼看工廠已經竣工、設備到位,但由於工人短缺,半年多過去了,車間遲遲不能開工生產。“剛建成那會兒,我們車間只有4個人,整個工廠也就有20來人,那還怎麼進行生產?”夢牌瓷業第四工廠燒成車間主任回憶說。

夢牌瓷業在大新莊鎮屬於龍頭企業,新廠遲遲不能開工,對當地的經濟發展影響不小。經過調查,李玉環發現當地群眾對瓷業的理解還停留在以前的活兒髒、活兒累、活兒重的誤區中。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李玉環發揮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服務大廳的力量,發動各村廣播宣傳、帶領企業人資部門到集市集中宣講、協調周邊縣區人力資源等方式為企業招聘員工。

“如今企業都已經是現代化生產了,絕大多數重體力勞動都已經用機器替代了。”宣傳奏效了,他們為企業招聘員工400餘人,解了燃眉之急。

一心為群眾,十幾年如一日,李玉環七姐妹兢兢業業的工作精神得到了群眾和上級部門的高度認可,她們所在的服務所先後獲得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2014-2016年度“優質服務窗口”、豐南區“優質服務窗口”等多項榮譽稱號。李玉環個人也連續多年受到“豐南區政府嘉獎”,2017年度榮立“豐南區政府三等功”。

展望未來,李玉環說道:“在逐夢的路上我一定不負群眾期盼,繼續努力奔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