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空地一體卻力量分散:空中的一把“雙刃劍”

文 |任堅

1939年9月1日戰爭爆發時,波蘭空軍擁有128架P.11戰鬥機、30架P.7戰鬥機;86架P.37轟炸機、153架P.23偵察轟炸機(包括後備機),此外還有一些偵察聯絡和訓練飛機。作戰飛機的基本編制是中隊,戰前波蘭統帥部把5個戰鬥機中隊編成用於首都華沙防空的驅逐機旅(52架P.11和P.7),其餘各中隊分別編入陸軍各集團軍,協同陸軍作戰。轟炸機部隊編為最高統帥部直屬的轟炸機旅(共9箇中隊,其中4個P.37中隊、5個P.23中隊)和各集團軍配屬中隊,這樣6個集團軍和納雷夫集群各有1個偵察轟炸機中隊、2個戰鬥機中隊和2個觀察機中隊,但由於缺乏飛機從未足編。

這種做法的優點是試圖達到一定程度的空地一體,但實際上大部分波蘭戰機缺乏無線電設備,難以達到德國閃電戰或二戰後期美軍那樣的空地協同水平。缺點顯而易見,本已有限的力量分散攤薄,對優勢敵人形不成合力進行有效對抗。德國空軍投入波蘭戰役的一線作戰飛機超過1300架,全部是代表當時先進水平的戰鬥機(Bf109、Bf110)和轟炸機(He111、Do17及少量Ju88),還有為閃電戰而生的俯衝轟炸機Ju87“斯圖卡”。波蘭最先進的戰鬥機P.11c的最大飛行速度(375千米/小時)還趕不上最慢的德國轟炸機(He111的最大飛行速度405千米/小時),爬升率和火力也遠不如德國戰鬥機,但採用海鷗翼的P.11的水平機動性出色,只要不與德機進行垂直方向的能量作戰而引誘敵機進入水平纏鬥,也不無勝機。

空地一體卻力量分散:空中的一把“雙刃劍”

波蘭空軍的“海鷗”戰鬥機

德國空軍歷經西班牙內戰的洗禮,發展出閃電戰戰術,還握有先發制人的優勢,作戰飛機數量對比超過三比一,還有跨代的質量優勢。在地理上德國從北、西、南三面呈包圍之勢,東面是剛與德國暗籤瓜分波蘭條約的宿敵蘇聯,只有東南的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尚算友好,即使如此,羅馬尼亞也還是在德國的壓力下禁止波蘭訂購的法國MS406戰鬥機過境。這些戰機是意識到戰爭迫在眉睫的波蘭當局應急的外購戰機計劃的一部分,其餘還包括英國“颶風”和“噴火”戰鬥機以及費爾雷“巴特爾”輕型轟炸機,美國的塞維爾斯基P-35戰鬥機也到波蘭進行過展示,但遠水不解近渴。頗為諷刺的是,戰爭爆發時僅有一架外購戰機到貨,居然還是同為軸心國的意大利Cant Z.506水上偵察轟炸機!

在這樣捉襟見肘的條件下,波蘭空軍也只能因地制宜地進行針對性的備戰,訓練重點在於利用疏散機場體系進行作戰,這是波蘭軍方清醒地預計到的未來作戰環境。這些臨時機場並不具備維修和支持連續作戰的能力,油料和零備件也幾乎沒有,可以說是雙刃劍,既避免了戰機一開戰就被敵集中殲滅而無機可用,但也導致頻繁轉場,後勤保障難以跟進,致使許多戰損飛機被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