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萬里江山全靠撿?為何有人說清朝的“得國”過程太過4容易?

作為我國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清朝從建立的那一刻開始就備受爭議,除了所謂的正統問題,清朝的得天下難易程度也被後人爭相評判。

萬里江山全靠撿?為何有人說清朝的“得國”過程太過4容易?

而所謂清朝“得國太易”的說法,最早源於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

話說1867年7月21日,那是一個夏天,曾國藩和他的幕僚趙烈文夜間暢談,這個手眼通天的幕僚拋出了一系列高論,尤其是“清朝不出50年必然完蛋”的大膽論斷。

他說:“天下治安一統久矣,勢必分剖離析。然而主德隸重,風氣未開,若無抽心一爛, 則土崩瓦解之局不成。我估計,異日之禍,必先顛仆,而後方州無主,人自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在曾國藩驚詫之餘,他又說:“君德正,然而國勢隆盛之時,士大夫食君之祿報君之恩已經很多。本朝創業太易,誅戮又太重,奪取天下太過機巧。天道難知,善惡不相掩,後君之德澤,未足恃也。”

於是曾國藩服了,趙烈文舒暢了,清朝“得國太易”的說法也流傳開來了。

雖說不知道這種密談如何會傳諸後世,趙烈文的神奇能力靜夜史也深信不疑,但“得國太易”的說法,終歸是太過武斷。

萬里江山全靠撿?為何有人說清朝的“得國”過程太過4容易?

畢竟,“得國”不僅僅是登上金鑾殿,它需要完成的副本太多,除了社會秩序的重新整合,民族關係的嫻熟處理,更重要的是,它需要完成各板塊的重新統一,即開疆拓土。而在開疆拓土方面,清朝的“得國”一點兒都不容易。

話說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在中央集權方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特別是八股取士的盛行,幾乎將天下所有知識分子都收入囊中,而這些知識分子對專治皇權制度的死心塌地最終也成為明朝萬劫不復的重要推手。

萬里江山全靠撿?為何有人說清朝的“得國”過程太過4容易?

因為他們擁護的專制皇權,可以是老朱家的,也可以是老李家的,更可以是愛新覺羅家的,所以當這些地主士紳階層對明朝徹底失望,又因為李自成集團的“追餉”運動而傷透了心時,他們對清朝的支持也就成為清朝順利入關並奪取中原的重要保證。

從這一點上看,清朝能夠順利入關並穩坐北京城的確太過容易,但也僅此而已。因為拿下北京並不等於拿下中原,更不等於開拓一個面積達1316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帝國。

總說清朝得天下太易,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清朝的人數之少是世所公認的,以區區10多萬八旗子弟征服2億多人的中原王朝理論上難度很大,但實際時間很短,所以顯得太過容易。

萬里江山全靠撿?為何有人說清朝的“得國”過程太過4容易?

但如此稀少的人口,又怎能馬不停蹄地發動“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系列屠殺?甚至將富庶的天府之國殺得地廣人稀?所以答案就是包括洪承疇、吳三桂等漢人鷹犬是清朝平定中原並屍橫遍野的重要因素。

而僱人辦事,就要出讓利益,於是有了尾大不掉的三藩,並出現了長達8年的三藩之亂。

某種程度上說,清朝之所以得國很易,是因為它把矛盾後延,但這樣的矛盾不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只能愈演愈烈,當前的臺島也是一樣。

萬里江山全靠撿?為何有人說清朝的“得國”過程太過4容易?

而解決了中原,作為漁獵民族出身的清朝還需要解決蒙古這個遊牧民族問題。雖然1635年擊敗漠南蒙古後清朝成為蒙古各部的共主,但不是所有部落都心悅誠服,比如騎牆的漠北喀爾喀蒙古,野心勃勃地漠西準噶爾汗國,它們是清朝的主要對手。

1691年康熙舉行多倫會盟將漠北蒙古納入版圖後,清朝和準噶爾汗國的戰爭前後持續了70年,直到1759年清朝消滅準噶爾汗國並徹底平定天山南北方告落幕。

而因為對廣大蒙古地區的征服,清朝徹底將蒙古高原、西域及青藏高原的廣大地區納入版圖,佔據了幾乎東亞全部的大陸板塊。雖然這些板塊毫無疑問是秦朝以來歷朝歷代篳路藍縷辛勤開拓的結果,但如果沒有清朝的整合,今天的它們不會留在96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之內。

萬里江山全靠撿?為何有人說清朝的“得國”過程太過4容易?

而除了對中原地區的整合,對蒙古的征服,清朝作為半隻腳跨入世界近代史的專制王朝,還必須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尤其是沙俄在北方的蠶食。而經過康熙雍正兩朝的不懈努力,清朝通過1689年《尼布楚條約》和1727年《恰克圖條約》,最終確定了清俄邊境的東段和中段,為抵禦沙俄南下發揮了巨大作用。

所以可以說,除了直接江山變色的隋朝,沒有任何一個王朝的得國是容易的,而即便隋朝也需要完成消滅陳朝統一華夏的歷史重任,一句“創業維艱”實非虛言。

而清朝的“得國”,自然也並不容易!

萬里江山全靠撿?為何有人說清朝的“得國”過程太過4容易?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