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一個被廣德志書所有遺漏的進士

李宣猷,大明廣德州(今安徽廣德市)人 ,天啟年間知大同府蔚州(今河北省蔚縣),“由舉人知州事”。(參考:清吳廷華、楊世昌《蔚州志補(卷一)》)

一個被廣德志書所有遺漏的進士

李宣猷在職時,多有政績,曾經平方俟德之亂。公元1621年,“揀水妖人方俟德(有志書曰方侯德)於蔚焚香聚眾,約日舉事,改元龍靜,知州李宣猷設計擒之,餘黨潰散,居民得安。”(引自:慶之金、楊篤《蔚州志補·卷八十七》)

一個被廣德志書所有遺漏的進士

文昌帝君祠在蔚州城北即鼓樓(建於洪武十六年),李宣猷留有《登文昌閣》詩:“影入層霄勢欲浮,漠南全勝一尊收。桃花旭日峰巒靚,壺水晴雲氣色秋。桑柘萬家 新雨露,絃歌十里古風流。德星今夕看重聚,不數當年河朔樓。”(引自:清吳廷華、楊世昌《蔚州志·卷六》光緒版)

一個被廣德志書所有遺漏的進士

《廣德州志》載:“李宣猷崇祖十一年(1638年)貢生”;《太學進士題名碑錄》:“李宣猷,廣德州民籍”;《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賜特用出身二百六十三名》:崇禎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賜特用出身。

根據史料我們可以看出,李宣猷是中了舉人後就步入仕途,進一步恩貢,最後才“特招”進士。《太學進士題名碑錄》中雖有李宣猷是進士記錄,但不是真正考取的,因此廣德歷代志書中進士名錄沒有其文字記載就不足為奇了。

一個被廣德志書所有遺漏的進士

另外:根據《宣化府志·卷八》“李宣猷,臨邑(今山東德州)人,萬曆任(沒有說明任什麼職務)”。這與《蔚州志》所記李宣猷在任知州時間不同,所以這個臨邑人李宣猷與廣德人李宣猷是不是同名同姓,還是史料記載有誤,需文史愛好者進一步考證。(作者:徐厚冰)

一個被廣德志書所有遺漏的進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