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沙退綠進“土生金”

今年秋天,在山南市扎囊縣雅魯藏布江北岸的億利防沙治沙經果林裡,成片的桃樹、蘋果樹、杏樹紛紛掛果,為當地群眾帶來了不菲的收入。

以前這裡的環境可沒這麼好。扎囊縣地處雅魯藏布江寬谷兩岸,風大、灘多,沙荒地連綿起伏,群眾深受沙害影響,是深度貧困縣之一。

為了改善雅江北岸的生態環境,助力貧困戶脫貧,扎囊縣因地制宜,堅持走“生態+扶貧”的發展路子,建設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億利山南沙漠經濟扶貧項目、西普高效農業產業園等,在雅江北岸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實現了防沙造林和扶貧助困雙贏。

2017年3月,中國菸草總公司定點產業扶貧項目——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落戶扎囊縣阿扎鄉。兩年多來,科技扶貧種苗科研區、科技扶貧種苗示範區、生態修復示範區3大園區相繼開建,包括育苗溫室、種子加工車間、種質資源圃、藏草博物館在內的各項設施逐步投入使用,一個集科研馴化鄉土植物、科學引種、生態修復和脫貧增收為一體的生態基地在雅江北岸日益壯大。截至目前,該基地通過科技栽培和精細化管理,累計栽植常綠喬木、落葉喬木、果樹、花灌木及科普類溫室熱帶苗木共計251.94萬株,片片綠洲開始不斷“佔領”沙荒地。

不僅如此,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秉承“科研與修復”並舉的原則,與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引入、採集、選育、開發利用100多種優良牧草資源、30餘種藏藥品種,同時還上線了大數據平臺,實現“大生態”“大產業”“大民生”互通互聯,讓科技成為雅江北岸治沙造綠的底色。該基地還致力於吸納當地貧困戶和大學生就近就便就業,並對他們進行技術培訓,把當地群眾培養成科技種樹能手。

“以前,家裡5口人就靠我和妹妹種地、喂牛羊來維持,一年下來只能勉強餬口。現在,我和妹妹都在基地工作,每天有150元工資,離家近,還能學到種植技術。”阿扎鄉張達村貧困戶次仁白瑪在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的植物分苗擴繁溫室大棚裡工作,她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藏草基地項目開展至今,累計帶動12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吸納5名當地大學生成為技術員和資料員,每年為近700人提供短期務工機會,項目完全建成後還將吸納200人實現長期穩定就業。

雅江之畔生態產業興旺,沙退綠進“土生金”,群眾生活越來越美。在桑耶鎮,億利山南沙漠經濟扶貧項目在防沙治沙、營林綠化、產業扶貧、經濟帶動等方面同樣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

作為生態修復領域的行家裡手,億利集團通過建設集生態觀光、科普宣教、旅遊採摘為一體的經果林綜合體,打造千畝精品甘草種植示範區,運用“水汽法”專利造林技術對江北沙丘地帶進行喬、灌、草綜合治理改造,建設高海拔沙旱生植物苗圃和千畝牧草示範區,實施移民搬遷與生態職業教育扶貧等舉措,讓綠色產業成為扎囊縣江北發展的強勁動能,從而逐步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走進億利扶貧新村的生態技能培訓室,從扎囊縣吉汝鄉易地扶貧搬遷而來的扎西旺傑正在認真聽億利集團技術員講解沙地柏種苗培養技術。他說:“自從搬到億利扶貧新村,我們不僅過上了新生活,還有技術員教我們種植技術,我要加緊學習,掌握好技術,多種樹,把村莊綠化好,把村裡的經果林產業經營好。”

作為創業型生態產業的代表,西普高效農業產業園同樣為扎囊縣江北地區綠色發展貢獻著力量。

該項目通過土地流轉、“企業+農戶”的方式,打造了集休閒觀光、溫室林果種植、花卉培育為一體的現代化生態農業園區,其所產出的西瓜、葡萄、高原車釐子暢銷拉薩、山南,甚至還賣到了香港,真正讓沙荒地變成了“綠蔭場”和“聚寶盆”。

草木綿延、黃沙遠去、產業興旺、群眾笑開顏……在“生態+扶貧”產業的帶動下,扎囊縣雅江北岸的綠色發展之路正越走越寬。(記者 劉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