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慕尼黑慘案”背後的真相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11名以色列運動員被恐怖分子殺害,為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蒙上了恐怖的陰影。事件發生後,西德政府封鎖了所有相關的檔案資料,使事件的真相變得撲朔迷離。2012年,德國政府應《明鏡》週刊的申請,解密了一批相關檔案,終於打開了歷史大門的一道縫隙。

“慕尼黑慘案”背後的真相

站在陽臺上的恐怖分子

奧運村的凌晨災難

1972年9月5日凌晨4點,慕尼黑奧運會即將進入第11個比賽日,奧運村像往常一樣安靜。奧運村圍牆外出現的9名“運動員”似乎並沒有破壞這個寧靜的夜晚,他們身著運動套裝,手裡拎著運動包,門口的幾位保安沒有對他們的身份產生懷疑。一個名叫阿布·達烏德的“運動員”在目送8名同伴翻越2米高的鐵絲網圍牆進入奧運村後,隨即乘出租車離開了。

進入奧運村的8個模糊身影,“輕車熟路”地來到了31號公寓門口,摸出了一把鑰匙打開了公寓大門。隨後,這8個人把找到的11名以色列運動員集中到一個房間裡。衝突中,以色列運動員溫伯格、尤賽夫·羅曼諾被射殺,其餘9名以色列運動員束手就擒。

這8個不明身份的襲擊者是誰?為何要深夜潛入奧運村殺人?他們和這些以色列運動員有什麼深仇大恨?

經調查,潛入奧運村的這8個人全部來自巴勒斯坦恐怖組織——“黑九月”。在1967年6月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佔領了整個巴勒斯坦地區,迫使50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流離失所。部分激進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逐步結成聯盟,他們以約旦為基地,製造了多起針對以色列的恐怖活動,極大地影響了約旦的國際形象。

1970年9月,約旦國王侯賽因下令驅逐在約旦的巴勒斯坦武裝人員,但遭到巴勒斯坦方面的強烈抵抗,數千名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死於這場衝突。為了紀念這起發生在9月的事件,1971年9月一支以發動襲擊和執行暗殺任務的秘密部隊——“黑九月”正式誕生。

巴以雙方的衝突由來已久,為什麼這群恐怖分子非要選擇在奧運會期間下手?奧運會的主辦方西德政府在巴以之間又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呢?這就要從本屆奧運會的籌辦說起。

仇恨的淵源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是繼1936年柏林奧運會後,德國第二次舉辦此項盛會。為了成功舉辦此屆奧運會,西德奧組委在硬件和軟件方面進行了精心的籌備。而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西德在政治上所作的努力。時任西德政府總理的威力·勃蘭特,憑藉高超的政治手腕,極力消除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對峙,在訪問波蘭時,在猶太人紀念碑前的“驚世一跪”,為西德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認可。

在這樣的氛圍下,無論是哪個國家或組織都希望參與這屆歡樂、和平的盛會。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巴以雙方。

與其他國家的奧運代表團相比,以色列人踏上德國的土地,彷彿多了一份沉重,因為這片土地曾經沾滿了猶太人的鮮血。但是西德政府所作的努力,贏得了以色列的信任,以色列毅然派出了到當年為止規模最大的體育代表團,這一充滿善意的舉動贏得了全世界的讚揚。也正因如此,這支由42名成員組成的代表團從一開始就吸引了世人的眼球。

但反觀巴勒斯坦,雖然也很想參與到慕尼黑的盛會中,但巴勒斯坦的申請—直沒有得到國際奧委會的回應。

這邊,巴勒斯坦苦苦申請卻毫無結果,那邊,以色列卻收穫了全部的讚美和祝福。兩方的巨大反差就此成為了恐怖組織仇恨的引線,“黑九月”恐怖組織領導人之一阿布·達烏德便策劃了文章開始時的這起恐怖行動,他們要讓全世界的人們都聽到巴勒斯坦的聲音。

拙劣營救

恐怖分子開出了他們的條件,他們要求以色列政府在9月5日中午12點前釋放關押在以色列監獄的234名巴勒斯坦囚犯,否則就要槍殺人質。

被稱為“以色列母親”的以色列總理戈爾達·梅厄夫人是著名的鐵腕人物,其態度也意料之中的堅決——“決不向恐怖分子妥協”。但以色列政府願意向西德派遣特別行動小組協助解決此次事件,由於西德法律不允許其他國家的軍隊在德國本土開展軍事行動,因此,以色列的建議未被採納。

西德準備的第一手方案是武力解救人質。為了不被恐怖分子察覺,慕尼黑的警察穿著鮮豔的運動套裝,偽裝成運動員,進入了恐怖分子藏身的31號公寓準備伏擊。但警方的行動卻被電視臺的轉播車傳到了世界各個角落,當然也包括恐怖分子所在的奧運村31號公寓,西德政府只得被迫放棄這一計劃。

警方的後手方案是與恐怖分子談判。危機處理小組向恐怖分子承諾,如果釋放所有人質,西德政府可以支付鉅額贖金,並保證恐怖分子安全離境,但遭到恐怖分子的拒絕。最後,西德政府只能答應9月5日晚派兩架直升機將恐怖分子和人質運往菲爾斯滕費爾德布魯克空軍基地,那裡的跑道上已經停好了他們需要的波音727飛機。

9月5日晚10點左右,恐怖分子劫持9名人質登上了德國政府準備的兩架直升機,直到此時,警方才搞清楚原來恐怖分子有8人,而不是他們原來估計的4人。但這時,警方犯了一個極為致命的錯誤,竟然沒有把這一重要的情報通報給在空軍基地機場埋伏的同伴。

警方手裡只剩下最後一張牌,就是在機場內突襲來解救人質。這時,機場內已經埋伏好了狙擊手,但由於西德憲法限制軍方參加此類行動,因此,警方佈置的五名狙擊手只不過是平時愛好射擊的普通警察而已。

到達機場後,2名恐怖分子去檢查他們即將“乘坐”的波音727飛機,就在他們返回直升機的途中時,危機處理小組的默克突然命令一名離他最近的狙擊手開了第一槍,但不幸的是這一槍只是打傷了其中的一個目標。

機場內頓時槍聲大作,戰鬥—直持續到9月6日凌晨,這時雙方已經激戰了一個多小時,恐怖分子感到活著逃出去的機會非常渺茫了。隨後,災難發生了:一枚手榴彈炸死了一架直升機上的4名人質,另一架直升機上的5名人質則死於恐怖分子的槍下。

戰鬥結束了,8名恐怖分子僅有3人存活,而被恐怖分子劫持的9名以色列人質卻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這起事件就這樣以悲劇收場了。事後,全世界輿論譁然,紛紛指責西德政府,認為是他們的失誤導致了慘劇的發生。而西德政府對任何指責都是三緘其口。

西德政府可以搪塞,但以色列政府卻不能坐視不管,1972年9月8日,就在慘案發生的第3天,以色列政府率先用軍事行動作出了回應。以色列空軍發動了第三次中東戰爭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同時轟炸了巴解組織在敘利亞境內7個、黎巴嫩境內3個游擊隊營地,200多名巴勒斯坦人被炸死。9月16日,以色列3個裝甲縱隊越過邊境進入南黎巴嫩,攻擊並摧毀了至少130座懷疑住有巴解組織好戰分子的房屋,造成60多人死亡,100多人受傷……

解密檔案,揭露部分真相

“慕尼黑慘案”發生後。全世界都希望聽到西德警方的解釋,但遺憾的是,40多年過去了,人們始終沒有聽到令人滿意的回答。

應《明鏡》週刊的申請,2012年德國聯邦安全局(BFV)解密了一批檔案,這批解密檔案中,有當時西德多特蒙德警察局及杜塞爾多夫的情報機構給西德警方發的傳真,西德警方的分析材料、相關人士回憶錄以及“黑九月”恐怖分子與德國極端勢力來往的信件等。

其中一份傳真顯示,多特蒙德的情報機構曾經為西德奧組委設想的“21種突發狀況”中,就曾預計到了巴勒斯坦人將對以色列運動員實施恐怖襲擊。而警方在調查後認為,巴勒斯坦人連找住址都要尋求當地人的幫助,不可能有策劃恐怖活動的能力,因此,情報機構的警告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警方忽略了。

西德外交部的一份解密檔案也證實了西德政府曾經得到過加強奧運安保的建議。這份檔案表明,就在“慕尼黑慘案”發生的三個星期前,一名巴勒斯坦線人曾向西德駐黎巴嫩的外交機構告密,稱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會對奧運會下手。而西德外交部也把這份線報向當局作了彙報,並建議“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保衛奧運會”,但沒有引起西德當局的重視,當局沒有采納這個建議。

如果上面兩種情況能得到西德當局的重視,這起慘案完全有可能避免。(來源|《讀者報》 作者|胡明浩)

“慕尼黑慘案”背後的真相

走過萬水千山

我依然眷念您

歡迎訂閱2019年《讀者報》

郵發代號:61—98

訂閱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當地郵政所訂閱

2. 關注“讀者報官方微信”,進入微店下單訂報

3.淘寶店鋪: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

4.《讀者報》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userid=357720529&wfr=wx_profile_wxh5&share_relation=fe55d9279dc1de63_791158084_2

5.《看熊貓》雜誌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2441465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