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慶餘年》是一本“青年改造世界”指南

作者|謝明宏

平淡已久的年末劇集市場,終於迎來了無需反覆追問“爆了嗎”“身邊有人看嗎”的真爆劇,還是熱度、口碑兩不誤那種。

儘管和如今不少古裝大劇一樣也是突定檔、冷啟動,但11月26日在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平臺首播當天,《慶餘年》就成為微博、知乎、虎撲、豆瓣等各大論壇的熱議話題。不論是貓膩原著的大IP,陳道明、吳剛等老戲骨,還是張若昀、肖戰這樣炙手可熱的鮮肉,亦或是李沁、宋軼、辛芷蕾、李小冉這樣的美人如雲,由騰訊影業和新麗電視聯合承製的《慶餘年》確實有足夠理由未播先紅。

《慶餘年》是一本“青年改造世界”指南

不過,很快大家就發現:這個《慶餘年》,和想象中也太不一樣了吧!

自從《慶餘年》開拍消息傳出,外界對其的定義就是精良厚重、沉鬱大氣的“正劇風”。此前放出的海報和預告片,更加深了這種印象。而我們看到的——居然是一部笑點密集的古裝爽劇?

主角範閒停不下來的腦洞和文藝梗,為劇集市場帶來了久違的笑聲和新奇觀劇體驗。一見入坑、毫無門檻的追劇自然爽,但硬糖君這樣的非原著黨就好奇了:男頻“名著”《慶餘年》原來是這樣一部“爽文”?

顯然,編劇王倦在改編中為貓膩原本就詼諧的筆觸增加了更多輕鬆元素。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原著的“啟蒙”內核和片方對小說的多視角詮釋下,《慶餘年》又絕不是氾濫的“爽劇”。

《慶餘年》是一本“青年改造世界”指南

範閒始終在雨打浮萍似的尋找“自我”與“世界”的微弱聯繫。在豐滿的世俗品性之上,他去經歷去體驗去白手起家。於是,在看似無厘頭搞笑的劇情中,我們更能體會到“理想主義與務實衝動”之間的厚重。

有著通俗、商業的外表,內裡則是情懷、理想乃至價值觀傳達,輕鬆的低進入門檻+深度的情感體驗,男頻劇這次還真找準路子了。

關於理想的兩條道路

少年意氣,揮斥方遒,《慶餘年》的引子很有意思。文學史專業的學生張慶,用現代觀念剖析古代文學的論文不被葉教授認可。於是他寫起了小說,借用範閒的故事來闡述論點。

在這樣的雙層架構中,範閒既有自我觀念,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張慶的影響。認為人人平等,故而看不慣跋扈的管家;心懷公理正義,故而要拉絕境中的滕梓荊一把;反對父尊子卑,故而要求冤枉弟弟的父親給對方道歉。

《慶餘年》是一本“青年改造世界”指南

越是差異,越是詼諧。處處對比,張力十足。《慶餘年》以現代青年視角敘述古代故事:既形成了虛實相間的時空對照,又產生了古今相對的思想碰撞。

時空對照,製造了層出不窮的腦洞與文藝梗,極大地延展了劇集的可看性。比如範若若從範閒身上學來的“更新”和“浪漫”。當範閒嘲笑她是“智商盆地”時,範若若反問:“何為智商,何為盆地?”

《慶餘年》是一本“青年改造世界”指南

範閒的無奈在於現代語彙的“雞同鴨講”,而他的可愛在於願意讓古代人接觸更先進的思想理念。他既可以像古人,為被貶低的《紅樓夢》鳴不平,說出“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的驚人之語。也可以像現代人,和父親、姨娘聯袂奉獻親戚大型尬演現場,讓弟弟懷疑人生。

而思想碰撞在淺層是笑點,在深層就是對人性及社會制度的哲學思考。小到下人甘心被奴役的質疑,大到對整個社會公義和封建皇權的反思。葉輕眉留在鑑查院門口的話,是開化民智的“啟蒙”宣言。而範閒的覺悟,是現代青年改造生活的勇氣。

“我希望慶國之法,為生民而立,不因高貴容忍,不因貧窮剝奪,無不白之冤,無強加之罪,遵法如仗劍,破魍魎迷崇,不求神明。”走出鑑查院的那一刻,範閒看著街上的各色人等,時空頓時凝滯:他終於明白了母親宏大的誓願與艱難的夢想。

《慶餘年》是一本“青年改造世界”指南

但同樣具有現代思維的葉輕眉和範閒,卻有不同的改造理念。這種人格分野,不僅讓角色生動,也讓其傳達的理念深刻。

理想化的葉輕眉,有大人物的孤傲,她想以一己之力改變世界。我生有涯願無盡,心期填海力移山。

世俗化的範閒,則具有小市民的普遍性。他善於運用“韋小寶”的智慧自保,但最終還是選擇了“陳近南”的大義,為世人尋一份公道。

從葉輕眉到範閒,我們看到的是理想主義的最終妥協,還是紅塵俗客的內心堅守?而這也是每個現代青年都在面臨的抉擇。

眾生百態,古今同此一理

如果說《紅樓夢》是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那麼《慶餘年》就是現代青年的理想圖鑑。從範閒到各色人物的塑造,看似輕鬆的劇情下,回答的是“人生應該怎樣度過”的嚴肅命題。

“小姐身子丫鬟命”的林婉兒,弱不禁風的外表下,卻有敢於打破封建婚姻的勇氣。她說:“若非良人,我寧死不嫁”;即便決定退婚,也選擇當著對方的眼睛直言。

《慶餘年》是一本“青年改造世界”指南

滕梓荊因打抱不平而得罪權貴,心灰意冷的他卻沒有對以怨報德的老夫婦下手。範閒洞穿了滕梓荊的內心,“你說你心冷了,其實並沒有,這就是我幫你的理由。”看似紈絝的範思轍,被範閒看出算術上的天賦,並正告父親,弟弟的斂財是下意識地想親近範建戶部尚書的職業。

《慶餘年》是一本“青年改造世界”指南

典型人物凝練了典型意義:範閒是理想主義者的最後一絲底色,他的怯懦與反抗讓人感同身受;

葉輕眉是女性獨立和參與社會改造的“擬態抒寫”,要權利,先自立;

慶帝集中體現了封建皇權“制度性”悲哀。隨著劇情的推進,慶帝在精神上的“死亡”,本身就是現代意識對落後制度的“宣判”。

此外五竹的外冷內熱,陳萍萍對葉輕眉的守護,言冰雲的家國大義,都在傳遞逆境中的人性之美,讓觀眾在鏡中照見自身。上至天子朝臣,下至販夫走卒,《慶餘年》橫截面式的人物體系,恰似社會觀察的顯微鏡。區別於現實,又包含芸芸眾生。

而讓觀眾稱奇的頂配選角,“老中青金字塔”式的演員構成,讓最終呈現和角色設定一樣充滿現實層次。

戲骨陳道明出山再演帝王,一邊吃餛飩一邊就能問得官員心虛下跪;吳剛於榮光傾力加盟;張若昀李沁等實力小生小花薈萃,還網羅了新頂流肖戰,進一步放大了戲劇張力。

《慶餘年》是一本“青年改造世界”指南

“精分”而不割裂,也是《慶餘年》的差異性優勢。配合劇情的臺詞融匯古今,文處皆古言,白處讓人捧腹;劇情以範閒為明線,以葉輕眉為暗線,展現了慶國的山河畫卷與社會民生,縱橫北齊和南楚,具有史詩般的恢弘氣質。

恰如巴赫金對“創作想象基本出發點”的論述,“它絕不是貫穿觀察者情緒的抽象景觀,而是人類歷史的一隅,是濃縮在空間中的歷史時間。”因此,《慶餘年》“自然地理空間+人文地理空間”的雙層結構,無疑為我們營造了家和故鄉的感覺。

《慶餘年》是一本“青年改造世界”指南

範閒傳抄優秀的古典文學,說到底只為尋回精神故園。這也是為什麼看到婦女抱著小孩賣《紅樓夢》讓人感到“詭異般的親切”,以及聽聞郭保坤禁書時“出離憤怒”的原因。《慶餘年》流淌著傳統文明的血脈,那是我們骨子裡丟不掉的東西。

IP擴容,騰訊繫帶飛男頻?

《慶餘年》開播前,因為相似的宮廷朝堂、皇家父子故事背景,常被拿來與先一步播出的《鶴唳華亭》作比。真等追了幾集,群眾一拍大腿:

這歡快感,怎麼倒像和《從前有座靈劍山》才是“親兄弟”?

《慶餘年》是一本“青年改造世界”指南

說來也巧,騰訊影業還同為這兩部劇的攢局者。儘管定位和體量不同,但從最近這兩部熱播男頻劇,還是能看到騰訊影業對男頻ip的一些共性處理手法。

男頻大IP的影視改編難不必硬糖君多說,撲街的也不在少數。除了比較常提到的男頻架構帶來的製作難度、小說劇集不同的性別市場定位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是——

內容的代際變化。

我們熟悉的大IP多形成於網絡文學發展早期。十年前的網文IP,別說改編成影視,即便是再放在今天的網文市場,也未必能取得和當年一樣的成功。

早年網文中最常見的那種“逆天改命”的憤怒感、挑戰感,如今年輕讀者是不怎麼買賬了。苦大仇深的不要,搞笑吐槽才是王道。

《從前有座靈劍山》和《慶餘年》先後成為同期網劇收視冠軍,大家在感慨男頻劇終於崛起的同時,應該也注意到了:兩部劇都走的是輕鬆、活潑的路子,而不是我們通常對男頻劇理解的逆襲、復仇主題和沉鬱格調。

《慶餘年》是一本“青年改造世界”指南

這幾年也出現過一些製作精良的男頻劇,但艱深的對白、緩慢的節奏、壓抑的劇情實在讓人有些難“入戲”。你也不能強迫觀眾抱著學習的態度來追劇吧?依硬糖君看,既然是大眾文藝,可看性永遠是第一位的。

而輕鬆詼諧,無疑是提高可看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再具體而言,《從前有座靈劍山》在改編中加重了感情線的戲份。不管是粉哪種類型,總能找到心儀的。

《慶餘年》則更強調了群像戲。在男頻標準的少年成長線之外,全明星陣容的古裝男女群像如時代風俗畫鋪陳開來,總有一個抓住你的心。

通常來說,標準的網文小說都是圍繞主角進行單線敘事的。在影視改編中加入多視角敘事,無疑就加大了多元適應觀眾需求的贏面。而《慶餘年》現代思維和古代制度的碰撞則打破了內核的單線性,觀眾既津津樂道於機智的包袱,又自覺認同主人公價值的取捨、臨難的抉擇。

《慶餘年》是一本“青年改造世界”指南

一連兩部男頻劇雄起,除了內容層面的路線校正,開發流程的變化也不可忽視。不同於此前大量男頻劇都是影視公司買斷小說版權開發的模式,《慶餘年》是典型的IP“回家”。

《慶餘年》的小說版權,早年賣給了深藍影視和華娛時代。騰訊影業對於《慶餘年》的版權是從2018年3月開始生效,但在2017年騰訊影業就與前版權方溝通共同開發;隨著戰略合作伙伴新麗加入一起成為聯合承製方,再加上閱文是小說IP的源頭,才有了我們如今看到的騰訊影業、新麗電視、深藍影視、閱文集團、華娛時代、海南廣電共同出品的《慶餘年》。

我們不說誰更有匠心這些虛的,不管對於騰訊影業還是新麗、閱文,手中的大IP是一個長線生意,這就足以讓他們更加兢兢業業給我們拍劇以及後續開發了。

針對《慶餘年》,騰訊影業就同時啟動了影視改編和遊戲開發。目前,同名手遊《慶餘年》已同步開啟預約,區別於早年的單純授權模式,本次從劇遊聯動到人物設計都全部打通。對於標準的影視公司,做劇本身就是變現環節。而對於“不孤立做影視”的騰訊影業,影視化不只是為了 “圈粉”,更希望以劇集的形式為IP的用戶情感做增值;而更長的產業鏈條也讓其在前期更用心地進行完整的規劃——畢竟不是一錘子買賣,這可以看作是騰訊影業基於騰訊新文創生態,以多種形式為IP的粉絲情感及商業價值增值的一次實踐。

《慶餘年》是一本“青年改造世界”指南

怎麼明明是個“好故事的誕生”,最後又讓硬糖君歸結到“商業價值”這種“俗物”上了。看來硬糖君縱然魂穿也只能做範閒,當不成一代女神葉輕眉了。但不管怎樣,一起追劇才是硬道理!來,今晚就約一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