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詳解桂陵之戰,“圍魏救趙”背後的地緣邏輯

詳解桂陵之戰,“圍魏救趙”背後的地緣邏輯

中央之國的形成 [第102節]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詳解桂陵之戰,“圍魏救趙”背後的地緣邏輯

關於齊魏之間的這場“桂陵之戰”到底是怎麼打的,甚至龐絹有沒有參與,一直都是爭議不斷。《史記》、《戰國策》、《孫臏兵法》等都各有不同。其中一致的內容是,魏國派軍圍困了趙都“邯鄲”,然後齊國派遣了一支部隊,偷襲魏都“大梁”,而後在“桂陵”伏擊了輕兵回援的魏軍,並大獲全勝。這也就是所謂的“圍魏救趙”。

一般作為一個經典故事,也就簡述個過程,最多再點出上述三個關鍵地點就行了。不過我們所希望瞭解的就要深入一些了,第一步,我們需要知道這三個地點,都分別處於什麼樣的地緣位置。

首先是邯鄲,這個趙國都城的位置應當是十分明確的。即使沒有我們之前的分析,大家也應當知道它的位置,因為它的名字二千多年來都沒有什麼變化。如果從劃分地理單元的角度來看,無論黃河怎麼流,邯鄲城都是處在河北平原中部偏南的位置。

而魏都“大梁”,基本就是現在開封的位置了。不過想去開封看魏都遺風的朋友肯定會失望的,因為你肯定在開封城內外找不到任何魏人的遺蹟了。造成這種結果是因為,處在中原之中的開封城,在歷史上雖然多次為都,但也多次為黃河所淹。每發一次大水,舊有的城址建築就基本上被黃河所帶的泥沙所覆,之後回來的人又在被淤高的地面上重新建城,二千多年前的大梁城,已經被壓在好幾層的城址之下了。至於說開封城為什麼那麼有吸引力,我們在分析魏、韓在中原的地緣結構時,會著重分析的。

詳解桂陵之戰,“圍魏救趙”背後的地緣邏輯

需要說明的是,現在的開封城,北面是黃河,但在先秦時,黃河走的是“漢志河”道,大梁城的北面是濟水(這段濟水河道與現在奪濟入海的黃河並不重合,位置再偏北一些)。也就是說,大梁城是處在河、濟之南,是標準的中原腹地。當魏軍想從河北平原的邯鄲城,快速回師地處中原的大梁城,他們就必須穿越西“河濟平原”,如果不想經過這塊四戰之地,魏軍只能向東繞行至河、濟相交點的西側,南渡黃河到虎牢之東,然後再沿濟水南岸到達“大梁”城。

這種走法一是繞遠,二是要經過韓國的控制區。倒不是說韓國會伏擊魏軍,只是完全沒有這種必要罷了。因為魏國既然在河北平原和中原,都控制有土地,他們當然沒有理由不在河濟平原佈局,為自己打通一條戰略通道的。正如我們之前的分析的那樣,西河濟平原的西半邊,已經大部為魏國所控制了。

因此對於齊軍來說,料定回援的魏軍會直接穿越河濟平原到達大梁,並不需要特別的智慧。由於邯鄲城與大梁城基本上處於同一經度,因此魏軍的回國路線大體會呈一條南北向的直線。只不過由於渡口和道路的選擇,並不會就是一條筆直的道路罷了。

齊軍所選定的伏擊地點“桂陵”(現河南省長垣市西北)就是在河濟平原之上,如果觀察桂陵的位置,是處在邯鄲與大梁之間的連線偏東的位置。屬於理論直線與實際道路之間的正常誤差範圍內(至於為什麼在看似一馬平川的河濟平原上,會出現這種偏差,我們在馬陵之戰中會有解讀)。

現在的問題並不在於齊軍所選定的伏擊點在哪,因為當你料定了對方的行軍路線後,自然能夠找到合適的點進行伏擊的。問題的關鍵在於齊軍是如何到達桂陵,並在對方不知曉的情況下設立伏擊圈的(要知道“桂陵”所處的位置,是處於魏國的勢力範圍之內);另一個問題是佯攻大梁城的齊軍,是如何快速穿插至大梁城下的。而兩個問題的解決,則需要另外兩個末落貴族,衛國和宋國站出來說話了。

我們知道,在最初的時候,衛國才是西“河濟平原”的控制者。而後來,這個末落貴族在晉國以及他的第一繼承人——“魏國”的擠壓之下,已經逐漸縮小了自己的控制區,或者說是向黃河之南的衛都“濮陽”一帶收縮。到了戰國後期,衛國甚至只剩下都城濮陽了。

雖然我們不能確定在桂陵之戰發生時,衛國在都城之外,還剩下哪些控制區。但魏國已經對衛國形成了包圍之勢是可以肯定的,就象魯國事實上也處在齊國的包圍之中一樣。無論衛、魯兩國當年是否風光過,處在這樣一個地緣位置中都不會感覺到舒服。積極的與包圍它的其他大國結盟,以圖避免被完全吞併的命運都是必然的選擇。而在齊魏之間發生戰爭時,衛國則選擇了站在齊國一邊。就象如果其他國家進攻齊國本土的話,魯國人一定會加入反齊聯盟一樣。

因此所謂的“桂陵之戰”,只是當時所發生的,一系列的關聯戰役中的一場罷了。魏軍在和齊軍對抗時,也在與衛國作戰。無論處在濮陽西南部的“桂陵”,是屬於誰的實際控制區,這種膠著混戰的狀態,都為齊軍提供了機會。(沒有類似長城的嚴密防線,要想在那些城邑中穿插並不是件難事)。

如果從距離上來看,在桂陵設伏的齊軍,應當是從進攻平陵的齊軍中分出來的。不過這支齊軍從哪裡來的並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魏國在西河濟平原的控制區,並不穩定,齊軍的確具備條件,伏擊回師的魏軍。如果實際這套作戰方案的是魏國,而攻擊的對象是從燕國回師臨緇的齊軍,就沒那麼容易成功了。因為齊軍如果從燕國撤回的話,他們所經過的是東“河濟平原”的腹地,孤軍深入的魏軍基本沒有機會在齊人的眼皮底下設伏。

當齊軍有機會切斷魏軍的歸國路線時,擺在齊軍面前的另一個問題是,齊軍怎麼能夠一路無障礙的跑到大梁城下,而這次輕裝奇襲的軍隊,真的有能力攻破大梁城,並且讓之前淡定的魏軍主力回師大梁嗎?

我們仔細觀察一下齊、魏之間的地緣格局就會發現,即使齊軍能夠乘西河濟平原一片混戰之機,在其中穿行自如,而它們要兵臨大梁城下時都會碰到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渡過濟水。你很難想象作為大梁城北部屏障的濟水,魏軍不會在渡口上佈置軍力。

換句話說,如果齊軍希望從河濟平原南渡濟水,直擊大梁城的北側時,魏國很容易將他們擋在濟水北岸。大梁城也不會受到真正的威脅。這樣的話,齊軍還不如老老實實的攻擊“平陵”,以圖將自己的實際控制線推進到菏、濟之交處。而如果戰爭只是在河濟平原上膠著的話,對於魏國來說,只是隔靴搔癢,並不至於讓他們放棄即將到手的肥肉。

現在齊國需要有新的盟友了,這個盟的地理位置應該接近魏國在中原的控制區,並且要與魏國有無法調合的地緣矛盾。其實第二點是多餘的,因為在那種亂世,兩個相鄰的國家一定會有地緣矛盾的,更何況是在沒有明顯地緣分割線的中原地帶。這個國家很容易找到,並且和齊國暫時沒有直接的地緣矛盾,它就是那個自視有“五千乘”實力的宋國。

作為中原地區的東部大國,宋國與任何想在中原有所作為的諸侯,都有可能發生關係。最早的時候,東進的鄭國可以說是他最大的敵人。雙方的地緣分割線,基本上就在雙方的中間線上。大梁城所處的位置,是雙方的爭奪區。不過中原國家的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當那些邊緣大國穩定住自己核心區的結構後,便紛紛到中原來試水。

如果說晉人的主要開拓方向,還在河北、河濟兩平原,齊國由於泗東諸國(包括魯、莒等國)的存在,暫時還無法真正在中原立足的話。已經基本控制了淮河南北的楚人,則是中原國家最大的敵人了。在春秋後期,楚人已經在鄭、宋兩國之間撕開了一個口子,甚至已經滲透入了河濟平原。而之後所發生的事,我們昨天已經說過了,三晉又將楚人趕了出來,楚人向中原及河濟平原拓展的突出部,基本為魏國所佔據了。

既然魏國人插了進來,宋國西線的敵人,也就由楚變魏了。在魏國定都大梁後,他們也開始一如楚人那樣的,越過了宋人所希望建立的泓水——渦水防線,進逼宋人的核心區——睢水流域。而在桂陵之戰前,魏國已經在睢水西岸佔據了宋人兩個重要的城邑,一個叫作襄陵,一個叫作儀臺。前者的位置在現在的睢縣,後者則是在商丘市的東南側(虞城縣的西南側,很多方家認為,“儀臺”是在睢水的東側,不過我個人認為應該是在睢水的西側,即宋國還是能夠保有睢水防線)。

魏國的這種做法,等於讓宋國的都城睢陽直接處在第一線,基本沒有緩衝的餘地了。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宋國人在南線泗水西岸的彭城(現在的徐州市)建立了新都。當然,這並不代表之前的都城睢陽被放棄了。事實上在戰國時期,雙都城是非常常見的。在這兩個都城中,可能最終會隨著形勢的變化,側重於某一個都城。但只要不是一方被攻破,另一個都城在它所屬板塊中還是處於地緣中心的位置。

宋國在自己疆土的南方建立新都,一方面當然是為睢陽城作備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為是為了應對楚國的地緣壓力。因為沿泗水而上,也一直是楚人想做的。提升彭城的政治地位,有利於集中人力物力,增強防禦力量(如果有部分貴族生活在此,彭城被輕易放棄的可能性就會變小)。

對於宋國來說,遷都也好,雙都也罷,都只是一種被動的防禦。如果有可能的話,宋國當然還是希望能夠讓魏人遠離自己的都城。在魏國尚還強大時,要想完成這個心願就必須藉助外力了,而這個機會就在齊國圍魏救趙時出現了。按照現在的話說,就是共同的理想讓齊、宋兩國走到了一起。

關於“桂陵之戰”有爭議的地方是在,齊國最初發動攻擊的地點是地河濟平原的“平陵”,還是在睢水西側的“襄陵”(不同的史書,有不同的記載)。有的人認為這兩個地方可能是一個地方。不過現在一般都認為,這兩個點都是齊軍攻擊的對象。如果從地緣格局上來看,這種可能性的確是最大的。齊國聯合衛國在河濟平原發動的戰役,可以說是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攻取那個戰略重地“平陵”,另一個則是尋機切斷魏軍的歸國路線。

當然,因為孫臏在一篇有回憶錄性質的《孫臏兵法》(“禽龐絹”篇)中說,攻平陵從本來就是祥攻,甚至一開始就選了兩個最弱的將領去送死。其實從戰役計劃的制定來看,無論《孫臏兵法》是孫臏本人,還是他的粉絲寫的,這種說法都有粉飾的意思在裡面。對於一個優秀的參謀來說,在制定計劃時更多的是有多種方案,在第一方案無法執行時,需要有第二方案替補而上。

而攻擊平陵可以說就是第一方案,如果取勝了,齊國的控制線將向西推進,並讓齊國在西河濟平原地緣博弈中取得的主動權。在這種情況下再乘勝追擊,爭取控制整個西河濟平原,不僅能夠為自己步步為營的延伸控制區,更能迫使孤軍在外的魏軍,回救本土。

而一旦攻擊平陵的計劃不順利,齊軍就必須選擇另一個攻擊點,以逼使魏軍回援了(在平陵失敗,可以被說成是故意示弱於魏軍)。這個第二方案實際上是和第一方案一起實施的,即齊宋兩軍一起攻擊被魏國所佔的襄陵。對於宋國來說,攻取襄陵的理由實在太充分了。

詳解桂陵之戰,“圍魏救趙”背後的地緣邏輯

一方面是因為襄陵位於睢水上游,是宋國應對魏國的橋頭堡;另一方面則是,這裡是宋人心目中的一代“仁”主——宋襄公的陵墓所在。無論宋襄公在後世的評價如何,也無論那個霸主的含金量如果,他畢竟曾經讓宋人風光過。因此宋人奪回襄陵的迫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而對於齊軍來說,幫助宋國奪回襄陵,並不是他的目的所在。這只是讓宋人無條件的倒向齊國的一個手段。對於制定戰術的孫臏來說,圍攻襄陵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東側,接近魏都大梁。當齊軍借幫助宋國奪回襄陵之由,進入宋國時,濟水已經不能成為大梁城的天險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很清楚了。在攻擊平陵的戰事未取得預定效果後,在河濟平原的齊、衛兩軍的戰術重點已經變成如何牽制住在河濟平原的魏軍,以讓齊國主力在桂陵設伏。而與此同時,圍攻襄陵的齊軍,突然派出一支機動部隊(以戰車為主),快速行到大梁城下,以對魏國都城造成直接威脅。

如果參照晉陽城三年不破,邯鄲城被圍攻一年才被攻破的案例,齊軍想攻破大梁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齊、宋兩國從側翼攻擊魏國防禦力較低東部,並且可以很快機動至大梁城下的能力,不可能不讓身在魏都的貴族們感到擔心。更何況魏國在河北平原的戰事已經取得了重大的成果,邯鄲城在魏軍圍攻了一年之後,終於被攻破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北伐趙國的魏軍主力,不回援都城的話,是存在很大政治風險的(被君主認為尾大不掉是很危險的),或者說魏軍和都城裡的貴族們都不能冒這個風險。

當魏軍開始輕騎回援時,齊國的伏擊戰就有機會上演了。最終,齊國雖然沒有如願取得平陵,宋國也暫時沒有拿回襄陵,但齊國救趙的戰略目標卻達到了。魏軍回援的主力在桂陵讓齊軍全殲(孫臏的說法是抓住了龐絹),隨後被迫退出了邯鄲城,與趙國簽訂漳水之盟,表面上恢復了“哥倆好”的關係。

桂陵之戰的勝利,對於華北平原的地緣格局有著重大影響,一則是避免了魏國繼續做大;二則保全了趙國,繼續在北線牽制魏國;三是提升了齊國的戰略地位,讓齊國有信心直接參與中原爭霸了。

詳解桂陵之戰,“圍魏救趙”背後的地緣邏輯

當然,魏國的這次失敗,並沒有傷及它的地緣結構,也還沒有從本質上削弱魏國的實力。而齊國在一擊成功後,也還沒有實力在桂陵一帶建立自己的據點。雙方還需要有一場新的戰爭,來讓雙方達成新的地緣平衡,這場更具標誌性的戰役就是“馬陵之戰”,也是我們明天分析的方向。

注:前面所附的'桂陵\\馬陵之戰示意圖'只是從網上所找的,以供大家參考,所標誌的攻擊路線,與我今天的分析略有不同。還有其他人做的圖,也一併附上供大家參考。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