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三亞第一,海口第二!2019最佳候鳥城市排名出爐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發佈了《2019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為日漸盛行的候鳥式養老提供了具有科學依據的城市選擇。

該指數由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發佈。

三亞第一,海口第二!2019最佳候鳥城市排名出爐

三亞東岸溼地公園。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報告指出,根據聯合國的標準,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或者65歲老人佔總人口的7%即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按照這一標準,中國 1999 年已進入老齡化階段。

  考慮到候鳥式養老在冬季以避寒為主要目的,該報告以最冷的一月份日平均氣溫10攝氏度為門檻(個別略低於10攝氏度),在南方的海南、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和雲南六省區選擇了51個城市進行評價。

三亞第一,海口第二!2019最佳候鳥城市排名出爐

  總體上看,排行榜中的城市都可以作為候鳥式養老的冬季棲息地。但綜合其自然和社會經濟指標,各個城市之間仍然存在一定差異。從前十名城市看,排名靠前不僅是因為其冬季溫暖,還得益於它們良好的交通和醫療條件等。

三亞第一,海口第二!2019最佳候鳥城市排名出爐

三亞灣日落時分,紅霞滿天。海南日報記者張傑 攝

  報告分析,三亞位居最適宜老人冬季棲息的目的地之首,乃因其冬季溫暖的氣候以及優良的空氣質量,自然指標得分在所有城市中佔據領先地位。

  由於緯度較低,三亞市一月最低氣溫得分位列第一,一月空氣質量和地表水體質量均名列第三,自然條件優勢非常明顯。不僅如此,三亞的醫療條件優越,每千人病床數和每千人醫生數均位列第二。據介紹,綜合上述特徵,三亞可以算是最適合發展候鳥式養老城市。

  位居第二的海口也因為適宜的冬季氣溫、良好的空氣質量獲得了較高的自然指標得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