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小木匠遺孀:每年詢問案情,欲向勞榮枝索賠,為何她“最命苦”?


小木匠遺孀:每年詢問案情,欲向勞榮枝索賠,為何她“最命苦”?


隨著女魔頭勞榮枝的落網,20年前7人命案的諸多細節,再次被人們覆盤揣摩。據悉,1999年7月,法子英與勞榮枝綁架殷建華,用殺死無辜“小木匠”陸中明的方式恐嚇對方。說到底,“小木匠”是無辜的。不過,20年前“小木匠”的代理律師稱,被害人遺孀20年來獨自撫養3個孩子,每年都要來詢問案件進展,在得知勞榮枝落網後,家屬欲向其索賠(民事索賠)。


這裡有必要贅述一下,“小木匠”的無辜。1999年6月底,法子英與女友勞榮枝到合肥,預謀綁架殺人。7月22日,法子英在白水壩一電焊門市部訂製鋼筋籠。勞榮枝用化名在合肥某歌舞廳“坐檯”,物色到綁架對象殷建華。當天上午,勞榮枝打電話誘騙殷建華至其租房處。法子英手持尖刀逼住殷建華,將其手腳捆綁鎖進鋼筋籠。為使殷建華相信其是綁匪,並儘快交出財物,法子英以有木工活要做為名,將“小木匠”騙至其租房處捆綁後,當場用尖刀猛捅小木匠陸中明的腹部、背部,並將其頭顱砍掉,之後將屍首放入冰櫃存放。


坦白講,從法子英和勞榮枝的作案邏輯上來講,就是不分是非,不講道理的。就“殷建華”而言,他屬於“色迷心竅”的結果。可是,對於“小木匠”而言,他就是為幹活掙錢,卻不料成為綁匪的恐嚇工具,著實是無辜的。20年過去,他的3個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但是,他的不幸慘死卻給家庭蒙上永遠的灰暗。


當然,勞榮枝的落網,算是對“小木匠”的一種告慰。但是,他妻子的苦命底色,卻是永生的。要知道,對於一個沒有“正當職業”的家庭婦女,養大3個孩子是有多麼不容易。當年法子英被抓後,雖然得到應有的審判,但是,卻因其“身無分文”,民事責任沒有得到兌現。


所以,20年來,對於小木匠的妻子而言,除卻為自己的男人感到悲痛,同時也為沒有得到應有的賠償感到無奈。甚至,對於普通人家(經濟層面的考量),可能實質性補償更能撫慰失去的傷痛。畢竟,對於一個女性來講,在沒有特別好的保障下,養大3個孩子,最需要的“就是錢”。


由此,也能理解,為何20年來,小木匠的妻子,每年都會詢問案情,並且在得知勞榮枝被捕後,渴望得到一定的民事賠償。因為,對於她的生活之苦,只有她自己知道。所以,比起告慰丈夫的亡靈,她最需要的就是實實在在的賠償,而這背後的苦衷,值得玩味兒,也值得深思。


“丈夫被奪命時,她還不到30歲”。這對於任何已婚女性來講,都意味著是永生之痛。尤其,自己還帶著3個孩子,就更加顯得“無法選擇”(改嫁)。所以,我們強調“小木匠的遺孀最命苦”,這可能是對她最好的詮釋。


就如當年媒體的宏大敘述一樣,小木匠確實是家中的頂樑柱。所以,這再次實證,小木匠被奪命後,他的妻子被迫承擔起養家的責任。3個孩子,還有老人,這對於一個小媳婦,肯定是異常艱難的。還好,20年來,她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充滿希望,將孩子養大成人。


他的丈夫雖然只是一個木匠,但是本分求生,卻值得尊重。只可惜,命運和他(她)們開了個天大的玩笑。遇上法子英和勞榮枝,他(她)們的命運從此就被改寫。本應該可以過上憑本事兒吃飯的日子,卻被兩個惡魔徹底打碎。


只是,就當年小木匠的妻子而言,她的丈夫被無辜殺害,兇手並沒有悉數落網,賠償一分錢沒拿到,那種無奈的心情兒,僅靠感同身受是無法理解的。並且,在20年前,一個女性要是亡夫,並且還帶著娃,人生幾乎是無望的。


好在,她沒有被完全壓垮,而是迎著殘酷的結局,始終相信正義的存在。20年如一日,她關心丈夫的案情發展,卻也在時光的消磨中,悄然走向中年。一個“小媳婦”到“中年大媽”的蛻變,這絕對不只是20年的時間的問題,其中的苦累肯定超乎想象。


我們可以想象,她和“小木匠”的孩子,肯定會為擁有這樣一個偉大的母親,而感到欣慰。說實話,有太多家庭,會因一方的離世瞬間塌塌。而最受傷的就是逝者和孩子。所以,人們常說:“死了誰,哭了誰”。大抵,就是要強調“現實的無奈和人性的殘酷”。


所以,別厭惡貧苦境遇下的“實用主義”,因為不經歷苦難,就不知道人性的複雜性。很多人在聽到小木匠遺孀的“索賠意向”時,會強調她的“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並且,民間也有一套說法,就是太看重“錢”,而不看重“義”。


事實上,作為“小木匠”的妻子,已經做得很好。她把孩子帶大,把老人照顧好,這其實已經足以告慰“小木匠”。無論如何,“小木匠”的妻子都算是正義的。她提出索賠,她渴望勞榮枝落網,這對於一個失去丈夫的女人來講,本就無可厚非。


雖然,20年前那種悲痛之感可能已經消散。但是,對於真實的生活來講,是應該被補償的。我們雖然總提倡正義比補償更重要,但是,回到貧弱的世界裡,可能補償比正義更實在。因為,她的家庭,確實需要錢,並且小木匠的慘死,在當時來講,除卻給家庭精神上的沉重打擊,經濟上也是徹底坍塌的。


熊培雲在《慈悲與玫瑰》中寫下,無私心即無道德,如果關心自己的利益是罪惡,那麼活著本身就是罪惡。這句話用來描摹“小木匠妻子”的掙扎,似乎再恰當不過。她沒有錯,一切都是法子英和勞榮枝的錯。所以,她應該被支持,被理解。


說到底,符號比肉身更沉重,壓得肉身喘不過氣來。“小木匠”已經離世20年,可她的家人卻永生難以抽離悲痛。說到底,“無辜的死”最揪心,這對於至親至愛來講,更是如此。所以,對於勞榮枝被捕,也算是一種終結的儀式,起碼從精神上可以緩和“小木匠”家人的悲痛。


每個人都是無數因果關係的一環,每個人所能決定的,也只是自己能控制的事情。至於最終的結果是好是壞,很多時候,還是要看整體上的因果造化。就如“小木匠”而言,他分明是去修窗戶的,可卻成為法子英和勞榮枝的綁架工具,被殘害,被肢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