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泗阳:共建食品安全城市 筑牢“舌尖美味”堤坝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品安全涉及人类最基本权利的保障。安全是食品消费的最低要求,也是食品消费的最高要求,关乎百姓的健康甚至生命,食品安全重如泰山。

保障食品安全,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和各级政府、有关监管部门的法定责任。近年来,泗阳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特别是2017年泗阳县获得全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县以来,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将保障食品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加强统筹协调,抓好从田头到餐桌的链条监管,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使全县食品安全现状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

泗阳:共建食品安全城市 筑牢“舌尖美味”堤坝

县委书记徐勤忠在城区农贸市场调研食品安全工作

围绕农产品生产环节 一着不让抓监管

关注畜禽养殖,严格规范用药。针对农兽药隐形添加、高毒限用农药违规使用等情况,在全县开展畜禽养殖环节,开展兽用抗生素滥用专项整治。规范用药、动物疫病防控和无害化处理宣传活动,印发《告知书》1000份,让养殖户了解安全用药常识以及有关要求,做到施药不滥用,选对品种。组织全县畜禽屠宰、生产、经营单位,签订承诺书1000份,进行常态监管。对养殖场设施“一对一”监管,规模养殖场每月监管一次以上,在监管过程中发现问题,督促立即进行整改。

关注生猪养殖,严格检疫检测。针对生猪养殖专业户,为了养出瘦肉型生猪,容易在饲料中非法添加“瘦肉精”的情况。监管部门建立“瘦肉精”整治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瘦肉精”监督检测工作经费和监管责任,制定《养殖和屠宰环节“瘦肉精”例行检测方案》,确保全县规模养殖场,每月抽检面达到10%以上,产地检疫批批检,生猪屠宰厂和交易市场每天抽检屠宰量和交易量5%以上,要求企业落实“瘦肉精”和非洲猪瘟自检制度。

泗阳:共建食品安全城市 筑牢“舌尖美味”堤坝

县委副书记、县长马伟到农贸市场检查食品安全工作

关注生鲜乳汁,严格质量管理。生鲜乳大多是孩子和老人的饮用品,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老人和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在生鲜乳行业管理方面,重点在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方面。开展生鲜乳收购站规范化建设,统一收购站生产检测记录档案,提升生鲜乳收购站监管水平。在规范生鲜乳收购站管理方面,对生鲜乳收购站定期进行监督检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与全县4个生鲜乳收购站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从落实主体责任上保证生鲜乳质量。

关注水产品种,严格监管添加。在水产品安全监管上,重点检查养殖户,是否在水产品中存在违法添加行为。对全县渔药店、规模养殖场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全县养殖场、渔药店的“养殖生产记录、养殖用药记录、销售记录、产品标签”及渔药、渔用饲料生产投入品市场、违法添加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销售等情况。同时积极配合省市做好水产品质量抽检的现场监管工作,先后检查渔药店5家、养殖场8家,未发现使用违禁药物。通过不间断检查,进一步规范全县水产养殖业用药行为,保障水产品的食用安全。

泗阳:共建食品安全城市 筑牢“舌尖美味”堤坝

泗阳县2019年食品安全工作推进会现场

围绕食品生产环节 一腔热血抓监管

服务生产企业,突出产业升级。组织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教育培训,提升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在产品品质和服务上狠下功夫。要求加强出厂检验和监督抽检,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创新监管思路,把产品质量提升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提升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让优质的产品全民共享,增强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

泗阳:共建食品安全城市 筑牢“舌尖美味”堤坝

副县长魏国检查农贸市场农产品质量

服务特色企业,突出品牌创建。开展品牌提升行动,稳步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构建以区域品牌为龙头,以地理标志农产品、绿色食品为基础的“1+N”品牌运营体系。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开展品牌评选活动,提升以桃果、肉禽、大米、食用菌、果蔬等为代表的泗阳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食品生产企业,全面推行风险分级管理,风险分级评定完成率达100%。

服务作坊企业,突出标准示范。制定《泗阳县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办法》和《泗阳县食品小作坊三年提升计划》,促进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实施“小作坊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和小作坊目录,实行公示制,接受群众和监管部门的监督。加强对食品小作坊的创建培训、日常监管、监督抽验,选取泗阳膘鸡、刘大烤鹅等具有泗阳特色的食品经营户,带头建设小作坊示范点,以点带面,年内建设50家食品小作坊示范点,全面提升食品小作坊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泗阳:共建食品安全城市 筑牢“舌尖美味”堤坝

服务加工企业,突出打假治劣。在食品生产环节开展“利剑行动”,继续做好乳制品、大桶水等专项整治的同时,重点开展白酒生产企业专项治理,在中秋、春节等重要时段,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酒类包装非法回收,斩断犯罪链条,消除白酒行业“潜规则”,促进酒类行业健康发展。

服务新设企业,突出营商环境。开展产业提优行动,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简化许可流程,压缩办事时限,积极创优营商环境。制定并落实“互联网+”形势下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大“局地共建”力度,进一步完善全县食品产业业态,着力扶持互联网供应链企业在我县设立的团餐原材料采购供应项目,提升供给质量,满足消费提升需求。

泗阳:共建食品安全城市 筑牢“舌尖美味”堤坝

县政协副主席、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袁广利检查超市食品安全情况

围绕食品流通环节 一如既往抓监管

聚焦流通领域,实行分类管理。开展食品销售企业信用分类分级管理,督促食品流通销售单位建立健全制度机制,食品销售单位信息公示率达到100%。开展快检工作质量提升行动,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开展畜禽水产品、危害肉制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百日行动”。开展过期食品、冒用品牌、虚假标识、非法添加等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突出加强对肉类及制品、调味面制品、食用油等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品种的隐患排查,落实产品下架、封存、召回、退市登记程序和不合格食品无害化处理措施,净化食品安全环境。

泗阳:共建食品安全城市 筑牢“舌尖美味”堤坝

聚焦农贸市场,实行智慧监管。按照《宿迁市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导则》要求,坚持“设施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超市化、保洁常态化”标准,通过制定方案、对外招标、严格施工、督促进度,对上海路、文城路、广源、江淮、桂庄小区等5家农贸市场,进行提升改造,使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智慧菜场”软件系统进入运行,实现智能化监管。积极稳控非洲猪瘟疫情,组织各相关部门开展抽检、检查、执法等工作,顺利通过疫情解封验收。

聚焦重点区域,实行有效监督。突出农村、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车站码头等重点区域和批发市场、大排档、快餐店等问题易发、多发场所和部位,严把食品质量准入,对糕点(月饼)、保健食品、水产品、粮、油、肉、禽、蛋、奶、酒类等节日消费量大的重点食品品种,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禁销售来源不明的野蘑菇、野菜、野果、河豚鱼等国家明令禁止性食品,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治,打击销售、使用无合法来源食品及原料的违法行为,打击经营侵权仿冒和“五无”(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食品生产许可、无食品标签)食品违法行为,打击经营“两超一非”(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劣质食品行为,严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围绕餐饮经营环节 一以贯之抓监管

规范饭店酒店,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日常管理,严格检查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凉菜制作、生食海产品加工、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洗涤剂管理和使用、食品留样等重要环节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大中型餐饮服务提供者,登记相关的聚餐准确时间、数量、参加人数等信息,严禁餐饮单位超负荷接待就餐人员。对承办大型聚餐单位,进行随机抽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防止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规范农村聚餐,强化备案管理。县食安办制定《泗阳县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对承办农村“红白事”集体聚餐者,抓住帮办厨师“牛鼻子”,实行统一登记。“帮办厨师”体检培训合格后,所在乡镇食安办发放“备案凭证”,定期公示,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备案登记等管理制度,加强现场检查和指导,严防发生群体性聚餐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规范小餐饮业,强化后厨管理。对小型餐饮单位、烧烤摊、校外托管机构“小饭桌”“大排档”等小餐饮经营从许可登记开始,采取样板式培训,后厨实行“七统一”模块化管理,逐步改进小餐饮“散、乱、差”现象。

规范学校餐饮,强化有序操作。要求全县各学校严把食材采购关、检测关、加工关、饭前尝餐关、食品留样和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关。采购大宗食材,严格执行索票索证制度,发挥食材快检设备作用,按照相关标准认真检测。对加工过程进行监督,学生就餐前,值班干部先行尝餐,评价饭菜质量,反馈意见。严格按标准配备食品留样,填写留样记录。按照流程餐具消毒。学校建立食品安全管理网络,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状,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护苗行动”。积极探索学生小饭桌管理规范和机制建设,形成有效的小饭桌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规范各类食堂,强化示范引领。县食安办积极打造各类“示范食堂”,市场监管局联合教育局举办“星级学校食堂”评比,在全县61所中小学学校食堂设立食品安全检测室。在企业(工地)食堂,严格许可,加强日常监管,明确食堂十项重点管控措施。民政局会同市场监管局联合制定敬老院食堂标准,实现了全县养老机构食堂建设规范化、标准化。

泗阳:共建食品安全城市 筑牢“舌尖美味”堤坝

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加强监管责任重大。监管部门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扎实抓好食品安全工作。持续治理“餐桌污染”,大力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推进网络餐饮“e治理”和“互联网+”监管,严厉打击各类不法经营行为,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强化源头环境治理,提升市场检测水平、拓宽监督举报渠道,织密从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监管网,全力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周相文 赵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