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突發!合肥某房企破產,老闆被罰,法律訴訟達85條

突發,人民法院公告網發佈:合肥一家房地產開發商公司宣告破產!


突發!合肥某房企破產,老闆被罰,法律訴訟達85條



NO.1

合肥一家房企破產,市監局兩次審查都失聯

老闆被列入失信執行、限制高消費名單


這則發自人民公告網的破產文書顯示,肥西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了合肥明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破產清算


突發!合肥某房企破產,老闆被罰,法律訴訟達85條


公告顯示,肥西人民法院將於3月6日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


另外,據企查查顯示,該房企於2010年11月24日成立,迄今為止,算算有9年了!



另外,根據企查查該房企頁面顯示,存在法律訴訟85條,公司相關執行人被列為失信執行人,公司法定代表人也是最大股東,被同時列入失信執行人以及限制高消費名單



此外,企查查顯示,合肥與肥西市監局今年曾兩次審查該房企,但均因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繫

”,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頗有限遺憾,這樣一家公司卻在經營的第十個年頭,面臨破產清算。


NO.2

合肥某盤直降20萬,分銷脅迫樓盤漲佣金

市場“凜冬已至”?


合肥明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破產並不是唯一的,今年合肥有多家房企宣告破產,比如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國開置業有限公司,國購商業發展有限公司。


突發!合肥某房企破產,老闆被罰,法律訴訟達85條


此外,人民法院公告網的破產文書頁面已達31頁!意味著今年已有469家房企宣告破產!


房企破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但大批房企紛紛破產,外部原因就顯得尤為突出了。


1、行情差,有盤直降20萬!

以合肥來說,今年的房地產市場在下半年進入下行期,彷彿去年同期的場景再次上演,但沒了一批低價限價盤走量,市場原形畢露。



根據同策數據顯示,合肥10月部分樓盤加推信息顯示,大部分樓盤開盤去化都在50%以下,僅賣一成的並不鮮見。


如此局面下,降價打折就成了常態,比如這兩天鬧得很兇的某盤,就是因為中介在朋友圈傳出其房源85折開賣



還有長豐某項目,最近推出幾套特價房,

總價相比原價最高降了20萬!


2、分銷“一統江湖”,買房人最吃虧

市場的另一個反應便是,各樓盤的帶客變得艱難。不少樓盤全靠分銷引客,有的樓盤甚至還未首開就已經上了分銷。



貝殼合作的新房樓盤顯示,差不多快要“一統江湖”了……


必須肯定的一點是,像鏈家、德祐這類中介渠道,依靠廣撒網的門店進行無孔不入的地推,對於一些潛在的購房者確實會產生一定效果。


但同時,某些樓盤項目難賣,對分銷依賴過重,導致雙方角色轉變。據我瞭解,濱湖某項目就被分銷要求提高佣金到

3%



惡性競爭也由此產生,有樓盤為提高業績,與競品競爭,提高佣金比例,令中介們導客傾斜。


羊毛出在羊身上,渠道佣金和營銷費用佔比例過大,開發商勢必會在其它地方找回來,剋扣成本,精裝標準降低,對於買房人終究有害無利。


就此現象,安徽房地產商會發出規範新房渠道分銷佣金的通知,要求降低至2%。


突發!合肥某房企破產,老闆被罰,法律訴訟達85條


出發點很好,畢竟只顧眼前利益,對於中介門店本身的長遠發展也並不利,希望能實行下去。


3、調控縮緊,購房意願下降

今年下半年調控縮緊是這輪行情走低的至關因素。


一方面,房貸利率始終居高不下,尤其是在實行了LPR新政後,針對房貸有相對獨立的加點方式,使得房貸基本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另一方面,中央一再重申“房住不炒”,如此調控下,房價很難有良好的預期,再加上二手房放貸週期變長,使得部分以投資目的購房者意願降低,

從而明顯影響了整個購房市場的活力。


4、融資難,銀保監嚴查資金流向房地產

融資難也是開發商面臨的一大困境。


同策研究院數據顯示,其監測的40家上市房企,在10月完成融資金額235.82億元,環比大幅下跌65.80%!


央行公佈的數據則顯示,房地產領域貸款增速則連續14個月回落。



銀監會今年更是嚴查銀行資金流向,如北京銀保監局就連開6張罰單,4張針對的問題涉及房地產,包括兩家銀行和兩家信託機構。


上海、深圳、廈門等城市,均因為有銀行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被銀保監重罰!


如今已是年末,頗有“凜冬已至”的味道……


NO.3

房企大批破產,明年樓市該如何走?


超400家房企破產,對於房企自身當然很難,但長遠看,對於整個市場會產生怎樣的結果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種導向:


1、房地產市場趨向集中,打擊野蠻式的增漲


房企大批破產,既有市場的原因,但也凸顯出了叢林法則。


就比如合肥明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其註冊時間為2010年,也就是說,其經歷了2015、2016年的樓市大漲,也經歷了調控三年的急轉直下,不同階段考驗的是管理者的決策。



市場好的時候可能阿貓阿狗都能上陣,也可以想見在那一時期,成立的大大小小開發商數不勝數,現在則是到了優勝劣汰的時候了。


能留下來的開發商都是戰勝了週期的贏家,能推動市場的前進。


2、大魚吃小魚,合併重組成為常態


日前,融創153億收購環球世紀及時代環球各51%股權,展現了房地產行業頭部房企的實力。


突發!合肥某房企破產,老闆被罰,法律訴訟達85條


還有萬科,一邊喊著“活下去”,一邊卻不斷擴大自己的土地倉儲。


這樣的現象會很常見,大魚吃小魚本就是自然規律,有些時候也是很多小開發商的最好出路。


3、逼迫開發商改善經營,要走質而不是走量


開發商拿地買房,最終的指向還是購房者


而市場銷售疲軟就使得開發商必須要專注於購房者根本的需求,品質就顯得尤為重要。


突發!合肥某房企破產,老闆被罰,法律訴訟達85條


尤其是現在的市場上,改善住房需求的比例上升,這些買房人對於房屋質量,小區環境,物業服務會更加關心。


於是我們也可以看見,像綠城、萬科這類房企,

從一開始就注重於需求端,從而積累了良好的口碑。


4、明年小幅回暖,熱門區域房價漲幅坐實


目前來看,部分城市,比如最近佛山,還有天津、上海等部分區域,調控不同程度鬆綁。


明年的市場可能會有小抬升,既是政策的原因,也有整個市場需求量的集中釋放。



當然,不會很過分,調控還是很嚴的。但熱門區域房價,比如濱湖省府,最近明顯漲了,到明年的話會漸漸坐實。


買房人真的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抓緊看房。


結 語


經濟學家馬光遠說,“未來中國將只有20%的開發商活下來,80%的開發商都會死掉!


也許是危言聳聽,畢竟市場不能一家獨大,有競爭才能保持良好秩序,才能保證買房人最大利益。


當然,現在遠沒有到那個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