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山西長治一容易唸錯名的縣城,是精衛填海誕生地,境內還有不周山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所以也成為了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如今抖音、快手有很多的段子用來調侃外國人學漢語的窘迫狀態,我國的漢語往往一個詞或者一句話用在不同的語境就會有不同的意思,不瞭解中國的文化歷史與沒有足夠的中國文化底蘊,真的是學不會漢語,當然了,這些已經屬於漢語的進階課程了,單就是漢語當中的多音字就已經把老外搞得焦頭爛額了,而且對於一些縣市當中如果有多音字,就連中國人如果不瞭解當地的歷史文化也極有可能唸錯名字,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山西長治市的一座縣城,它的名字就是多音字,如果不是山西人,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怎麼念,這個縣城就是長子縣。

山西長治一容易唸錯名的縣城,是精衛填海誕生地,境內還有不周山

那麼首先問大家長子縣到底是念chang還是念zhang呢?是不是有點懵啊?其實如果用詞語的方式理解起來,它的名字一點也不難,長子不就是大兒子的意思嘛?所以長子縣念zhang。那麼大家就會為什麼要取這樣一個不好聽又容易唸錯的名字呢?因為這裡是上古時期堯王大兒子丹朱受封地,所以被稱為長子縣。

山西長治一容易唸錯名的縣城,是精衛填海誕生地,境內還有不周山

長子縣歷史悠久,這裡流傳有許多膾炙人口的華夏傳說,這裡是著名神話傳說精衛填海的誕生地,而且長子縣曾經還是一國之都,在東晉十六國時,慕容永據長子稱帝,為西燕國都。

山西長治一容易唸錯名的縣城,是精衛填海誕生地,境內還有不周山

長子縣地處太嶽山脈與上黨盆地的過渡地,屬於純正的黃土高原區,這裡地表形態複雜多樣,溝壑縱橫,尤其是縣境西部山地高峻,峰巒疊起,整體地勢西高東低,沿太嶽山脈由西向東傾斜。受地形地貌的影響,當地的農業並不發達,植被種類主要由沙棘、酸棗以及耐旱的中藥材如黨參、黃芪、蒼朮為主。

山西長治一容易唸錯名的縣城,是精衛填海誕生地,境內還有不周山

貧瘠的土地再加上乾旱缺水的氣候與水文,導致長子縣經濟發展一直處於落後狀態,雖然長子縣經濟不夠發達,但是山高谷深,峰巒疊起的地理環境卻孕育出了長子縣絕美的自然風光,再加上悠久的歷史與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長子縣的旅遊資源非常的豐富,這裡有松柏簇擁的古雅而幽靜的崇慶寺,還有長治市範圍內建築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佔地面積最大的古寺廟群法興寺,除了人文景觀外,長子縣還有發鳩山、仙翁山、羊頭山等秀麗壯美的自然風光,

尤其是發鳩山,大家可能還不知道,神話中傳說的共工撞到的不周山就是發鳩山,山由三座主峰組成,奇峭的山峰逐次排列,像三尊傲立蒼穹的巨人,蜿蜒南北,雄偉壯觀,山頭霧罩雲騰,翠奔綠湧,頗有仙境氣勢。

山西長治一容易唸錯名的縣城,是精衛填海誕生地,境內還有不周山

如今的長子在國家與政府的支持下大力發展電商農業,並且積極促進當地工業的發展,加大力度發展旅遊業,逐漸了擺脫了貧窮落後的局面,近年來,長子縣被列為“全國文明縣城”、“中國宜居宜業典範縣”,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可以看到這個文明古國重新綻放自己燦爛的光輝。

山西長治一容易唸錯名的縣城,是精衛填海誕生地,境內還有不周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