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孩子四五天甚至十天不拉大便,掌握2個方法,濡養脾胃、補充津液

孩子四五天甚至十天不拉大便,掌握2個方法,濡養脾胃、補充津液

文 | 郭莎拉

小豆子10個月了,添加輔食以後大便頻率開始降低,入冬以後,大便的頻率就越來越低,越來越低,有時候四五天,最長的時候有10天。

現代醫學對於攢肚子和便秘有一定的區分,對於攢肚子現代醫學要強調的特點是:

1.大便是軟的,沒有結塊的。

2.量不是很多,這個量就是平常一次拉的量。

3.拉的時候不難受,不費勁。

4.攢肚子那些天裡面肉長的很快。

5.經常發生在未添加輔食之前純母乳餵養時期。

現代醫學對攢肚子的定義是一種發育過程中的生理現象,原因是消化能力提高,能夠對母乳充分消化吸收,產生的殘渣變少,不足以形成排便。也就是說,是因為母乳消化吸收的太好,就沒有大便產生

來具體看小豆子的消化情況。

1.看他的舌苔有厚膩。有積滯。

2.拉大便的時候費勁,不怎麼放屁。

3.粑粑是軟的成型的黃色的。

4.睡眠沒有受到影響。

5.手心略有溼熱。

6.開始添加輔食了,包括一些好消化的米麵製品等等。

7.入冬以來開始大便頻率下降。

按照標準來說,這個不是攢肚子。

他大便拉的比較費勁,沒有屁,說明他的胃腸道的推動力是不足的,大便是靠氣血推動代謝的, 就像一艘船在河道中形式,如果沒有人划槳,這個船就不會前進。氣足夠的時候,正常的大便會拉的很爽快,而且每個孩子每天都應該有一些屁,有屁說明了這個孩子的身體是在正常運行的。

苔厚膩,手心溼熱,這是有溼的表現,也就是身體裡是有垃圾的。如果是攢肚子,那不會有舌苔膩,和手心溼熱的問題。

有朋友會問,如果是積食的話,那為什麼大便不是乾硬的

?嘴巴不臭?每個孩子積食的時候,表現出來的形式是不一樣的,小豆子的大便不臭不硬,睡覺可以,說明的是肚子裡有垃圾,但是垃圾還沒有特別多的程度。

有一個關鍵詞是,入冬以後,大便頻率降低,在感到寒冷的時候,我們的氣血運動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在小月齡的寶寶身上,由於胃腸道本身還在發育之中,所以,可能就會有消化和排便的問題。就好像是一艘在河道行駛的船隻,當水面結冰的時候,就會行駛的速度慢下來。

這樣的便秘不算是病,但也可以幫助處理的。小豆子的情況,寒的部分更多,那麼既然是寒,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兩個方向,一是幫助提高胃腸道的動力,一是用食療的方式增加津液濡養脾胃。

推拿可以做的是:

1.運八卦,一歲以下的寶寶每次100-150下。

2.揉肚子:順時針,用手掌根部帶動腹部的皮肉按摩,不要再皮膚上面摩擦,那個是沒有用的。

3.清大腸:一歲以下的寶寶每次100-150下。

4.補脾:一歲以下的寶寶每次100-150下。

熱敷肚子

不會推拿的媽媽還可以給孩子熱敷肚子,增加孩子的胃腸動能。可以用熱水袋,或者紅豆包,粗鹽包。把粗鹽或者紅豆縫進一個布袋裡面,要裝的滿一點飽和一點,放在微波爐里加熱一兩分鐘,熱了以後放在孩子的肚子上熱敷,要注意溫度,不要太燙。

很小的寶寶在添加輔食初期都多多少少會出現大便頻率降低的情況,這是孩子的消化系統在適應食物時候的正常的表現,我們可以給孩子一些機會去鍛鍊對食物的消化能力,但是有時候也需要稍微幫助一下。如果是很多天不拉,也可能會影響到整體的發育,便秘的時候,免疫力低,也容易生病。

經常喝米油通便很好,又濡養脾胃,又補充津液

說來,米油還是一箇中藥的藥名米油為煮米粥時,浮於鍋面上的濃稠液體,具有補腎健脾,利水通淋之功效,主治脾虛羸瘦,腎虧不育,小便淋濁。初添加輔食的時候,如果遇到大便多天不拉,就可以熬米油喝。大寶寶們有常年的便秘問題的,溼疹問題的也可以喝。

選米:用大米或者小米都可以,或者大米和小米混合。大米可以買東北的米,東北地區的大米蛋白質含量較高,出油比較好,小米可以考慮山西或陝北的小米,蛋白質含量較高,出油好。南方的大米小米也可以。

比例如何?如果是用北方的大米小米,米和水的比例可以是1:8,如果是用南方的大米小米,水和米的比例可以是1:6或1:5。

孩子四五天甚至十天不拉大便,掌握2個方法,濡養脾胃、補充津液

怎麼熬?最好的熬米油的方法是用明火,鐵鍋熬煮,大火燒開,轉小火後不斷的攪拌,直到上面的汁濃稠為止。當然也有懶人的方法是,用電壓力鍋,把米浸泡在水中兩個小時以上,煲40分鐘出鍋。除了上面的那些米油之外,如果還需要,還可以用漏網把粥裡面的油過濾出來。

孩子四五天甚至十天不拉大便,掌握2個方法,濡養脾胃、補充津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