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少了喬治盧卡斯的星戰 也少了分傳奇色彩——《天行者的崛起》

著名的電影《星球大戰》系列,終於在今年迎來最終章《天行者的崛起》,不過就本片的故事塑造來說,可能會是部令許多老粉絲心情五味雜陳的收官作。

少了喬治盧卡斯的星戰 也少了分傳奇色彩——《天行者的崛起》


由迪士尼製作的《星戰》七~九部曲,一向以反抗軍與帝國殘黨第一軍團的交鋒為故事主軸,上集也有了重大轉折:第一軍團領袖史諾克身亡。大反派提前退場固然有開創性,但也帶來最終章缺少強力反派的棘手問題,於是過往星戰反派的重新迴歸,就成了本片的解決方案。

預告片與官方劇情簡介,都明示了前銀河帝國統治者皇帝帕爾帕廷會在本片再度登場,這麼做對於過往《星戰》六部曲的結局而言,其實是一種諷刺,使反抗軍在六部曲結尾的勝利失去重大意義。不過導演J.J.亞伯拉罕也算有難言之隱,畢竟他並未參與上集的製作,某種程度上其實有被迫替人收拾殘局的無奈。


少了喬治盧卡斯的星戰 也少了分傳奇色彩——《天行者的崛起》


讓帕爾帕廷歸來或許有非戰之罪的成分,但具體的處理上,則有挑戰過往六部曲的基本設定之嫌。以往按照星戰之父喬治‧盧卡斯的設定,阿納金天行者是“天選之人”,肩負毀滅西斯尊主帕爾帕廷、使原力重新恢復平衡的天命。J.J.亞伯拉罕對於帕爾帕廷歸來的具體處理,及後續如何擊敗帕爾帕廷的塑造,其實違背了此一精髓,可想而知,勢必會有許多粉絲拒絕買帳,讓本片一開始就揹負了不利因素。

《天行者的崛起》中,也可看到導演試圖對此前七部曲、八部曲的缺點進行修正。最典型的例子,當數千年隼號與鈦戰機的交戰,以往前兩部電影,這類情節的塑造均太千篇一律,了無新意,這集兩種太空飛行器的交手過程則有了明顯的創新,讓人耳目一新。


少了喬治盧卡斯的星戰 也少了分傳奇色彩——《天行者的崛起》


片中也創造了一些全新的電影元素,如對於帕爾帕廷所在地的塑造,就頗有黑魔法、邪惡特質等黑暗元素的風貌,凱洛倫前往當地探索的過程,氣氛的營造也有出色水準。電影中,展現出了新穎的原力技能,並在片中幾度發揮重要作用,也屬值得肯定的亮點。

不過就敘事層面而言,《天行者的崛起》則有較明顯的問題,電影主角們的冒險經歷了多種不同的舞臺,雖然為故事帶來多樣性的風貌,但在節奏上明顯過於倉促,不利於觀眾吸收劇情,且部分情節鋪陳得較粗糙,或缺少較具體的闡述。在電影的剪輯上也較為凌亂,在敘事層面上有明顯的加強空間。


少了喬治盧卡斯的星戰 也少了分傳奇色彩——《天行者的崛起》


本片也試著處理七部曲曾埋下的伏筆,即凱洛倫轄下的“武士團”,這支精銳部隊以往僅在回憶片段短暫亮相,來到本集才真正在故事中登場、發揮作用。不過電影並未交代武士團的詳細背景,有關他們的作戰情節,也安排得極為短暫,恐怕未能真正滿足觀眾的期待。


在反派第一軍團陣營中,赫斯將軍以往是唯一登場的高級將領,這回則有多位第一軍團高級將領集體亮相,甚至還出現層級更高者——忠誠將軍普萊德。如今其餘領導層姍姍來遲地登場,就整個《星戰》後三部曲整體來看,會有角色戲份分配不均的瑕疵,至少位居要職的普萊德應更早登場。不過赫斯將軍在本集的戲份則有不同風貌,一度成為意外之喜,只可惜戲份實在過少,喪失了讓角色變得更有層次感的機會。


少了喬治盧卡斯的星戰 也少了分傳奇色彩——《天行者的崛起》


身為本集初當場的新角色,普萊德本身的亮點其實有限,僅比赫斯將軍多了分穩重,個人能力與角色特質均無突出之處。此一角色本應可用更具魅力的索龍元帥來替代,該角色為《星戰》中的頂級軍事天才,若能登場絕對能讓電影觀賞性提升好幾個臺階,無奈始終被排除在電影計畫外,令人惋惜。


光劍戰鬥一向是《星球大戰》電影必不可少的元素,本片的相關戲碼都體現在蕾伊與凱洛倫的對決。兩位要角的戰鬥不只一場,交手的過程有打出基本的可看性,算是合格的戰鬥場面塑造。不過與以往六部曲的著名光劍戰相比,觀賞性則相形失色,較為可惜。


少了喬治盧卡斯的星戰 也少了分傳奇色彩——《天行者的崛起》


蕾伊等反抗軍要角與反派的總決戰,自然是電影的壓軸。就兩軍交鋒的部分來說,本片的戰爭戲碼較雷聲大雨點小,表面上雖然規模宏大,雙方參戰數量十分可觀,但並未真正打出龐大軍隊交戰的氣魄,以系列的最終章的標準而言,戰爭場面的水準並未達標。而有關如何真正殺死大反派帕爾帕廷,過程則顯得過於快速,並未營造出足夠的戲劇張力,同樣顯得可惜。就最終結局來說,其實也有著故事難以切題的問題,無法真正讓人感受到“天行者的崛起”,尤其女主角蕾伊的關鍵臺詞更顯得突兀,違背一般世俗認知,恐怕會帶來兩極評價。

少了喬治盧卡斯的星戰 也少了分傳奇色彩——《天行者的崛起》


老角色中,盧克‧天行者與萊婭公主在本片雖然戲分不多,但都稱得上量少而質精,其中有關兩人過往的回憶片段,更是精華中的精華,足以讓老粉絲熱淚盈眶,在滿足粉絲的情懷上展現了誠意。在本集首度迴歸的蘭多‧卡瑞辛則較中規中矩,發揮了該有的價值,但整體亮點不如盧克與萊婭。

上一集《最後的絕地武士》在粉絲中引發極為兩極的評價,這也讓《天行者的崛起》揹負了極大壓力,全片也不難看出導演J.J.亞伯拉罕試圖力挽狂瀾的努力,只不過他交出的成績單,努力的態度雖可給予肯定,但過程中仍有諸多敗筆,以至於未能真正做到扭轉乾坤。


少了喬治盧卡斯的星戰 也少了分傳奇色彩——《天行者的崛起》


《星球大戰》總共經歷了三階段的三部曲,本片與其餘兩個三部曲的收官作《西斯的復仇》、《絕地歸來》相比,也可看到明顯差距,無法如兩部前作般,營造出史詩等級的收尾效果。


整個七到九部曲,《星戰》之父喬治‧盧卡斯其實完全被排除在電影製作外,其構思的故事大綱更直接被片商捨棄。不難看出,《星戰》若少了喬治‧盧卡斯,其本應帶有的魅力也跟著失色。相信對許多老粉絲而言,讓喬治‧盧卡斯迴歸擔任《星戰》電影的製片,應是共同的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