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兩件流失的隋唐千年文物即將從土耳其“回家”

兩件流失的隋唐千年文物即將從土耳其“回家”

當地時間25日,土耳其文化和旅遊部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阿納多盧文明博物館,向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移交了兩件中國文物,這是土耳其根據國際公約首次向中國移交在土境內的中國文物。

兩件流失的隋唐千年文物即將從土耳其“回家”

即將“回家”的這兩件文物分別是唐代石窟寺壁畫和北朝晚期至隋代隨葬陶俑,距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都屬於中國法律法規規定的禁止出境文物。它們為何流落海外?又如何踏上回家之路?

兩件流失的隋唐千年文物即將從土耳其“回家”

據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鄧勵介紹,大約是去年這個時候,土方發現了這兩件文物。作為和中國一樣的一個文明古國,同時都面臨著文物流失海外如何追回的任務,因此土方通過外交渠道和中國有關部門進行了溝通。在兩件珍貴文物返回祖國的過程中,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兩件流失的隋唐千年文物即將從土耳其“回家”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以及2009年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土耳其共和國政府關於防止盜竊、盜掘和非法進出境文化財產的協定》,兩國有關部門共同努力,協助這兩件千年國寶返回中國。

土耳其文化和旅遊部長埃爾索伊認為,這次合作可以為世界其他國家做出榜樣。他認為這將推動兩國在包括文化和旅遊在內多領域的關係發展。

讓更多流失文物踏上“回家路”,還需付出更多努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世界各國公私單位收藏的中國文物總量超過1000萬件,因為牽扯到各方利益,文物返還之路困難重重,期待未來伴隨中國和各方合作的不斷深入、全球治理體系的不斷優化,會有更多的流失文物踏上“回家”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