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柳州銀行被拍賣,蓄戶存款怎麼辦?

用戶5121999296369


銀行還是銀行,只不過銀行的股東變更而已。對於儲戶來說,可以稱作為無感,就是不需要有任何感覺,也不會有任何感覺。

柳州銀行此次股權被拍賣,也是有著前因後果的。在這裡不能展開來說,最主要就是原股東利用銀行股東身份,在裡面做了很多事兒唄。終於善惡有報,現在受到懲罰了,那麼他也不可能再做股東,監管和當地政府也要求他出售唄,這樣可以讓柳州銀行經營平穩穩健,不要出任何風險。


在我們的監管還不到位,缺失之前,做銀行的股東,可以得到很多的資金扶持和各項貸款優惠。但是隨著監管越來越嚴格,股東想在其中謀利,也是越來越難。如果不是第一第二大股東,那每年唯一的權利就參加股東大會,有可能舉手投票,發表自己的看法也不會影響任何決定。能分到紅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分不到紅也無可奈何。

所以很多銀行的小股東的股權,其實是一件很雞肋的事情,聽上去挺風光體面,但實際不能參與經營,不能得到實惠,想出售股權還必須提前得到監管的同意,以及大股東和當地政府的首肯。所以很多小股東在掛牌出售股權時,經常會出現流拍局面,最主要原因就是如果銀行不分紅,也無法使用銀行的資源,僅僅是一項長期投資而已。

過去很多中小城商行的股權非常搶手,最重要原因就是當成為銀行的股東之後,可以拿到銀行的低息貸款,可以突破銀行的風控要求,展開更多同銀行的業務合作。也就是說可以謀取到除正常投資收益之外其他的潛在收益。但是這就造成了很多銀行經營風險頻繁爆發,侵佔銀行資產,損害存款人利益。目前監管對於股東行為管理非常嚴格,小股東已經沾不上任何光了,所以股權出售也不足為怪了。



銀行的股東發生變更,對存款人和儲戶沒有任何影響,存款仍然受到存款保險保障制度的庇護。記住,中小城商行、農商行發生的任何大事都不是由股東決定的,而是由監管當局以及當地政府一起決定的。所以如果相信監管的保護和力量,那就不用再在意所謂股東的變化。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讓我教你怎麼看透金融邏輯和理財中的所有門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


勻楓財技大兜底


聽到這個消息,有錢的朋友們是不是覺得可以買家銀行玩玩了。我們先來看下具體情況:

柳州銀行成立於1997年3月28日,原名柳州商業銀行。是一家由地方財政、地方優勢骨幹企業發起組建、眾多企業和個人投資入股成立的地方股份制銀行。

阿里司法拍賣平臺顯示,廣西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將於12月21日至22日對三筆柳州銀行股權進行拍賣。三筆股權分別來自三家不同的企業,分別持有1.1億股、1.1億股和3000萬股,合計2.5億股,起拍價合計8.35億元。

三份股權司法拍賣公告中,均後附柳州銀行“為配合中美天元刑事案件執行”向柳州中院出具的該行每股淨資產情況說明。

所以說,本次並非拍賣柳州銀行,而是柳州銀行少部分股權,並不會對柳州銀行整體經營產生實質性影響,儲戶可以放心存款安全。另外,目前我國已出臺存款保險制度,安全更加有保障。因柳州銀行屬於地方性銀行,對地方經濟具有重要影響力,可以預測本次拍賣可能由柳州國資背景出資購買,以保證股權不被分散,也有利於下一步對柳州銀行的整頓。經過此次事件,也希望柳州銀行能吸取教訓,加強整改和內控管理,依法合規經營,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




閒雲公子


柳州銀行被拍賣?小心被柳州銀行告你造謠!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澄清一個事實,前幾天柳州銀行2.5億股股權被司法拍賣,但這並不代表柳州被拍賣,股權拍賣和整個銀行拍賣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所以大家不要混淆了。

我們現在簡單的瞭解一下事情的經過。

根據柳州中級人民法院發佈的拍賣公告顯示,柳州銀行被拍賣的2.5億股權來自三家公司,分別是玉林神州商貿,廣西海生藥業,南寧金馬製藥這三家公司。

至於為什麼柳州銀行這2.5億股會被司法拍賣,這就跟前幾年發生的一個重大案件有關,那就是中美天元刑事案件,當時這個事件在全國影響都是挺大的。

柳州銀行剛成立的前幾年,中美天元實際控制人吳東通過個人關係,通過一些違規操作獲得了柳州銀行的股權,這些股權分佈在吳東控制的2家公司當中,這2家公司分別是玉林神州商貿有限公司、廣西海生藥業有限公司。在2011年到2016年期間海生藥業,神州商貿一直都是柳州銀行前10大股東之二,最高峰的時候,廣西海生藥業公司持有柳州銀行的比例達到9.67%,玉林神州商貿持有柳州銀行的股權比例達到7.9%億,整個公司股權加起來的比例接近18%。

在成為柳州銀行的大股東之後,吳東在柳州銀行有相當大的話語權,然後通過廣西中美天元公司以及控制的38家公司以及他人名義,通過篡改貸款主體及擔保公司的財務資料,虛構抵押物,設立虛假抵押等手段,以銀行承兌匯票貸款,信託貸款,信用證流動資金貸款等方式騙取銀行貸款,前後共計變的貸款超過400億元,這些貸款資金由中美天元實際控制人吳東統一調配和指揮使用。

這裡面柳州銀行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吳東控制的中美天然先後從柳州銀行騙取貸款金額達到313億。而這個貸款詐騙案之所以被披露出來,原因是2014年5月10日下午,柳州銀行董事長李某當街被砍,最後被鑑定為重傷2級,隨後這個事情才浮出水面。

這個案件經過多年的審理之後一直沒有結果(估計案件比較複雜,據說跟某個大人物有關),直到2019年才正式落下帷幕。經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終審,被告單位中美天元集團被以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罪判處罰金10億元,以單位行賄罪判處罰金400萬元,數罪併罰決定執行10.04億元。而主犯吳東則以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罪、單位行賄罪數罪併罰,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並處罰金2億元(這個刑事處罰是不是太輕了?)

案件結果出來之後,這個曾經一度轟動全國的貸款詐騙案也開始了清算工作,吳東控制的中美天元旗下的三家公司所持有的柳州銀行正式被法院拍賣。其中,神洲商貿持有的柳州銀行11000萬股股權將以3.674億元起拍,摺合3.34元/股;海生藥業持的柳州銀行11000萬股股權也將以3.674億元起拍,摺合3.34元/股;金馬製藥持有的柳州銀行3000萬股股權將以1.002億元起拍,摺合3.34元/股。

本次拍賣的股權佔柳州整體股權比例很小,不會影響柳州銀行的正常運營。

對於柳州銀行股權被拍賣,可能很多柳州銀行的用戶都會擔心,柳州銀行把股權都賣出去了,那是不是意味著經營出現問題了呢?那用戶的存款還能保證安全嗎?

實際上本次拍賣的這些股2.5億股權佔柳州銀行的股權比例是比較小的。根據柳州銀行的財報顯示,柳州銀行目前的總股本是45.72億元,那麼被拍賣的這2.5億股佔到總股本的比例只有5.47%,對於柳州銀行總體來說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實際上目前柳州銀行在經過這次貸款詐騙案之後,經過了一系列的整改,目前持股比例超過5%以上都是國有企業。

而且從柳州銀行的財務數據來看,當前柳州銀行業績增長還是比較理想的,根據柳州銀行2019年半年財報顯示,今年1~6月,柳州銀行營業收入達到16.80億元,同比增長達到39.56%,實現淨利潤3.9億元,同比增長5.78%,截止2019年6月末,柳州銀行總資產為1306.18億元淨資產為152.85億元。

從柳州銀行的整體運營情況以及資產實力來看,本次股權拍賣對柳州銀行來說不會有什麼影響,用戶的存款還是可以正常的存取,該幹嘛幹嘛去。

我們再來延伸一下,假如某個銀行真的被拍賣了,那用戶的存款該怎麼辦呢?

目前在銀行存款的都是一些普通老百姓,真正有錢人畢竟是少數,所以大家對自己的存款都是比較關心的,安全是永遠是第1位。假如某一天某個銀行真的因為經營不善導致被拍賣了,那用戶的存款怎麼辦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我國的銀行監管非常嚴格,各大銀行基本上不可能出現倒閉被拍賣的情況,所以擔心銀行倒閉的客戶大致可以放心。

另外如果某一天真的有那麼一家銀行,因為經營不善已經無可救藥了,非得走到破產拍賣的地步,那用戶的存款仍然是安全的,這種安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如果銀行因為經營不善面臨重大風險之後,監管部門肯定會介入,然後對這個銀行進行資產重組。重組之後,面臨破產的銀行資產和負債都會併入到實施收購那家銀行當中,這樣企業和用戶的存款也會轉到實施收購的那個銀行裡面去,用戶的存款不會有什麼影響,有可能連賬號都不用更改,只需要到銀行變個手續就行了。

第二、即便某個銀行資產很爛,沒人願意接受重組,但個人用戶50萬之內的存款也不會有什麼風險,因為我國有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個人用戶50萬之內的存款即便銀行破產了,也可以無條件的拿回來,而支付這個錢的是存款保險基金委員會。

第三、所謂瘦子的駱駝比馬大,即便有些銀行因為經營不善真的破產了,但是他們仍然有一些資產可以拍賣,這些資產包括用戶的貸款以及他們自身的一些硬資產,這些都可以變賣用來償還用戶的錢,而根據目前各大銀行的不良資產率來看,很多銀行通過拍賣資產之後,完全是可以覆蓋所有個人存款的。


貸款教授


聽到這個消息,有錢的朋友們覺得是不是可以買個銀行玩玩了。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柳州銀行:柳州銀行成立於1997年,前身是柳州城市合作銀行,2010年更名為柳州銀行。它不僅入選廣西企業100強,也是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

柳州銀行隸屬於柳州市金融投資發展集團,後者是柳州市國資委監管的柳州市屬地方國有獨資企業。因此柳州市屬國有資本對柳州銀行有最終控制權,柳州銀行應視為國有企業。但柳州銀行有非國資性質的股東存在,因此不是國有獨資銀行。該行2019年半年報顯示,該行業績態勢良好,今年1至6月,該行完成營業收入16.84億元,同比增長39.56%;實現淨利潤3.90億元,同比增長5.78%。截至2019年6月末,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4.40%。

阿里司法拍賣平臺信息顯示,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將於12月21日至12月22日在淘寶網網絡司法拍賣平臺公開拍賣三筆柳州銀行大額股權。

本批待拍的柳州銀行股權來自於不同的三家企業,分別是玉林神洲商貿有限公司的1.1億股、廣西海生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1.1億股、南寧市金馬製藥廠有限公司持有的3000萬股,起拍價分別為3.674億元、3.674億元、1.002億元,合計金額達8.35億元。若以柳州銀行45.72億元總股本計算,本次將被司法拍賣的三筆股權佔該行總股本的比例約為5.47%。顯然,若有競拍者一舉將這些股權悉數收入囊中,將會成為該行持股5%以上的股東。

在三份拍賣公告中,柳州銀行均表示是“為配合中美天元刑事案件執行”向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具的每股淨資產情況說明。

所以本次拍賣的不是柳州銀行,而是柳州銀行約5.47%的股權。估計本次競拍者會是柳州國資背景企業,柳州地方政府會盡量保證股權不會被分散出去,這也有利於下一步對柳州銀行的整頓。所以說,即使柳州銀行股權被拍賣,也不會對柳州銀行經營產生較大影響,況且我國已設立存款保險制度,儲戶存款是有保障的。這次拍賣對柳州銀行也是一個警示,希望吸取經驗教訓,杜絕類似騙貸案件的發生。




閒雲公子


中央已允許銀行倒閉破產,那儲戶的存款該怎麼辦?看完心裡有底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手機支付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流,像支付寶這類的APP不僅可以付錢,而且把錢存進餘額寶中,還會有利息。但是隨著手機支付的興起,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種手段來騙取你手機裡的錢,基於安全考慮,還是有很多人選擇把錢存在銀行卡中。

在廣大的老百姓眼中,把錢存進銀行卡中,是最安全可靠的,認為銀行倒閉這件事是不可能發生的。但事實上,中央是已允許銀行是可以倒閉破產的,而且銀行倒閉這個現象並非沒有發生過。早在1998年海南發展銀行僅成立不到三年的時候,就宣佈破產倒閉了,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家倒閉的銀行。

因為當時的存款保險制度還不完善,導致很多人的錢現在都還沒有還清。那麼在很多人生活中是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畢竟是關乎錢的大事,很多人就好奇,如果銀行倒閉,那儲戶在這個銀行的存款該怎麼辦呢?接下來讓我們都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015年,中央就**《存款保險條例》,這個條例的推出,就意外著中央是允許銀行破產倒閉的。這麼說很多人肯定不理解,簡單來說,如果一家商業銀行因為各種問題而導致破產倒閉,國家是不再對銀行進行信用擔保、不再為銀行及儲戶兜底。這麼一來的話,我們存在銀行的錢也是有風險的。

但正是因為**的《存款保險條例》,是要求每個商業銀行都必須向保險機構繳納一定比例的保險費,用保險費做為銀行存款的保險金。也就是說銀行出現破產的情況,保險機構會對存款在50萬以下的儲戶進行全額賠償,但是存款超過50萬的,最多也只能得到50萬的賠償。那麼那些超過50萬存款的土豪們可要擔心了。

大多數人以前都覺得,存在銀行的錢利率雖然不高,但至少銀行是安全的,不會倒閉,那都是有國家作為強大的後盾,但是現在可就不一樣了。不過大家也不必擔心,至少我們的四大行是屬於國家性質的,存在裡面的錢還是可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的。

《如果銀行倒閉破產,那儲戶的存款該怎麼辦?》 :如果銀行破產倒閉,買理財產品的本金是不是拿不回來了?

什麼是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指的是商業銀行自行設計併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在這裡銀行賺取的是手續費以及理財資產的超額收益。

對於銀行來講,理財就是“受人之託、代人理財”,因此我們購買理財,相當於我們委託銀行幫我們投資,投資的虧損或盈利要我們自己承擔,銀行不負責任,不構成對我們的負債,理財為銀行的表外業務,不計入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什麼是存款?

存款就是我們把資金存入銀行,銀行支付存款利息給我我們,同時把我們的資金拿去放貸,賺取利息差;相當於銀行向我們借錢用於盈利,這時候銀行構成了對我們的負債,因此存款屬於銀行的表內業務,計入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銀行破產

銀行破產,代表的入不敷出或者資不抵債,銀行吸收存款屬於負債(欠儲戶的錢);發放貸款屬於資產(借錢給融資者),當出現大規模的不良貸款時(也就是放出去的貸款收不回來),那麼就會出現資不抵債,一旦此時出現小規模擠兌,那麼銀行基本就破產倒閉了。銀行破產倒閉要對儲戶負責,因為有《存款保險條例》,可以保障儲戶50萬元以內的損失。

但對於理財產品,銀行不用負責,理財也不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但這並不代表銀行破產倒閉,理財資金就一定會虧損,因為我們的購買的理財資金,銀行是投放到各個市場上的金融產品中去的(比如債券、票據、買入返售資產、定期存款等等),只要投資的產品,最終都能按時兌付本息,那麼我們的理財就可以按時贖回,只有當投資的產品出現虧損時,我們的理財才會虧損。

總結

當然,現實中只要銀行倒閉,一般理財都會出現一定的虧損,一則銀行經營倒閉,證明管理者、投資者水平一般,因此理財的投資可能也一般般;二則理財產品一般會少量配置定期存款,該部分存款正常均為本行的存款,所以如果銀行倒閉,我們投資的理財一般會出現少量的虧損。

《如果銀行倒閉破產,那儲戶的存款該怎麼辦?》 地方商業銀行如果倒閉了,大額存單會怎麼樣?

說實在話,你這個有一點點杞人憂天。

地方商業銀行倒閉的可能性?

中國的銀行,至今只有兩家破產倒閉的歷史,分別是海南發展銀行以及河北肅寧尚村農信社,而且海發行還不是因為經營的問題而倒閉的。

1、海南發展銀行

1998年海發行倒閉關門,且倒閉最主要的原因是整合令,當時海南有很多信用社因為高息攬儲經營不下去了,最終被一紙政令合給了海發行,正是這次兼併將海發行推向了倒閉。海發行為了應對合並後的問題,對外宣佈之前這些信用社高息攬的那些存款,最終只能以央行標準利息支付,這導致大量儲戶不滿,進而要將錢取出來。從開始的個人儲戶演變到企業儲戶。海發行為了將影響降低,限制每人每天取款次數和額度,但這種限制被解讀成海發行沒錢了,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取款大軍中,包括定期存款。

大家都知道,金融機構最怕擠兌,而海發行遇到的就是擠兌。最終海發行還是沒能頂得住擠兌,倒閉了。

2、河北肅寧尚村農信社

2012年,河北肅寧尚村農信社被批准破產,成為全國首家被批准破產的農村信用社。早在2001年河北肅寧尚村農信社就因為資不抵債停業了,但直到2010年銀監會才批准其實施破產。從停業到最終破產走過了十多年時間。尚農社產破產並沒有引起太大社會反應,也沒有欠儲戶的錢,只是欠了四家機構的錢。尚農社的破產很大一部分也是歷史遺留問題再加上經營不善導致,好在處理的結果並沒有牽涉到儲戶。

因此,可以說商業銀行在我國就是經營最為穩妥的企業,相比全國4000多家銀行業機構,這個破產的比例可以忽略不計。

大額存單會怎麼樣?

先明確一點:大額存單雖然高息,但並非就是就非法攬儲,大額存單本質上屬於定期存款,和我們存的普通定期存單是一樣的,之所以要加上大額兩個字,主要是因為大額存單的起存點較高,達到了20萬元,而普通定期存單為50元起存。

2015年,我國正式實施《存款保險條例》後,還是有很多人都不明白究竟有哪些影響。最簡單來說,就是這個條例規定了,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也就是說如果銀行倒閉了,你存在銀行的存款(定期、活期)均可以獲得保險公司賠付,但最高為50萬元。

PS:額外要說一點的是,只有存款才賠付,而銀行理財產品、銀行代售理財產品(黃金、基金、外匯等)出現兌付危機是不會賠付的。

即使哪天地方商業銀行真的倒閉了,只要你的大額存單會不超過50萬元,你依然可以獲得全額賠付,超過部分看銀行的清收情況。

《如果銀行倒閉破產,那儲戶的存款該怎麼辦?》 在同一個銀行存款,夫妻名下分開各存50萬,銀行破產了該賠多少?

在同一個銀行存款,夫妻名下分開各存50萬,銀行破產了該賠多少?大多數人都想錯了

吸收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都應當參保,保險覆蓋的範圍既包括人民幣存款也包括外幣存款;既包括個人存款也包括單位存款;在不超過範圍內的本金和利息都在保護範圍之內。保險費用由投保的銀行金融機構繳納,存款人不需要繳納此筆費用。但是出於客戶的這種擔心您可以每個銀行存40萬左右,因為如果存50萬那麼利息部分就沒法得到保證只能保證本金不受損失,而存40萬左右那麼產生的利息也在50萬最大額度的保護範圍之內。

因為銀行已經破產,換句話說,就是已經資不抵債,這樣銀行的債權就轉移到保險公司身上。保險公司負責儲戶存款的賠償,然後保險公司再根據最後破產清算的財產,進一步核算儲戶的利息。因為銀行破產清算、所有的財產拍賣之後,要優先保證保險公司已經賠付的儲戶存款。按照正常來說,銀行破產基本上就是資不抵債,在資不抵債的情況下,顯然銀行破產清算之後的收益,不夠銀行賠付儲戶存款,以及其他欠款。這樣就不可能有剩餘資金,用來支付儲戶的存款利息。

而且,你還可以到不同的銀行以你子女的名字、雙方父母親的名字去存款,都可享受50萬元這樣一個鉅額賠付的政策待遇。我想這樣的話,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家庭,你的存款應該不會受到多大損失了。但有一點我得提醒朋友你,要隨時關注國家存款保險制度的修訂和完善,說不定哪一天國家會將這個漏洞堵上,要求家庭存款或夫妻共同存款不超過50萬元或100萬元,那麼這就影響大了去了。對很多人可能會在存款上導致損失的可能。

銀行是如何空手錢生錢的?

銀行憑什麼付給儲戶利息呢?錢難道不是印鈔廠印出來的嗎?銀行怎麼能創造貨幣供給呢?

什麼叫貨幣?我們說貨幣就是同時具有這四種職能的物品:第一,交換媒介;第二,價值貯藏;第三,計量單位;第四,延期支付。只有同時具有這四種職能的物品才叫貨幣,缺一種都不叫貨幣。從表面看,這是一些理論知識,但只要你清理思路,仔細想想,其實貨幣的每一種職能都在告訴你一條理財的思路:怎麼樣使你手中的錢保值,變得更值錢,還能賺更多的錢。這可是一門不小的學問。

由於貨幣所具有的延期支付職能,在人們之間產生了商業信用,出現了相互賒欠的行為。隨著信用行為的增多,在大量信用的基礎之上,出現了一箇中介機構來從事貨幣的存貸業務,讓人們都遵守信用制度,這個中介機構就是銀行。銀行的出現,在更廣泛的基礎上創造了信用,使人類社會加快了發展的腳步。

銀行是人們理財的一箇中介機構,儲戶把錢存入銀行,可以獲得一定的利息收入。那麼銀行憑什麼付給儲戶利息呢?為什麼儲戶取出的錢要比原來存的多一點呢?因為儲戶把錢存入銀行以後,銀行又用更高的利息把它貸出去,讓那些借款人去賺錢了。當他們把錢還回來時,付給銀行的利息要高於儲戶的存款利息。銀行就是靠高貸低收,從中賺取差價生存的。當然,現代銀行已經有個更多的金融服務功能和更多的收入渠道。

但我們要抓住最根本的東西:在現代社會,貨幣供給是有銀行創造的。這一點大家很難理解,所有人都要問,我們手中的錢難道不是印鈔廠印出來的嗎?銀行怎麼能創造貨幣供給呢?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銀行究竟是怎樣創造貨幣供給的。

當儲戶把錢存進銀行的時候,銀行不可以把這些錢全部貸出去,因為如果銀行要把全部存款貸出去,當儲戶取錢的時候,銀行就沒錢支付了。銀行當然希望把錢貸出去越多越好,因為貸出得多,收回的貸款利息就多,銀行盈利就高。可是當大家都去取款的時候,銀行沒有錢意味著什麼?所有的儲戶都會恐慌,他們全跑到銀行去提錢,就會發生擠兌現象。因此,各國中央銀行都規定了一個法定儲備金率,即商業銀行不能把儲戶的存款都貸出去,它必須按比例留下一部分作為儲備金,強制性地存入中央銀行,以防萬一儲戶來提款時,銀行要有錢付給客戶。

那麼,銀行到底應該留多少儲備金呢?它只能準備一部分,不可能把存款全部作為準備金,否則銀行還怎麼賺錢呢?銀行是靠存款和貸款之間的利息差來生存的。不同國家規定的中央銀行法定準備金率是不同的,即使同一個國家,不同時期的規定也是不同的。如果中央銀行規定法定儲備金率是10%,就是說儲戶存了100元,商業銀行必須把其中10元繳存到中央銀行;如果準備金率是20%,商業銀行就必須繳存20元,這就是法定準備金。

我國的商業銀行也要繳存法定準備金。當儲戶到路邊某個銀行去取錢時,銀行一定得有錢給他,銀行要是沒錢,它就得去中央銀行或者找其他銀行拆借,無論如何得兌現儲戶的錢,這就是銀行的信用。銀行為什麼能找中央銀行去借呢?因為它在中央銀行存放了發行準備金。

好了,現在我們來看銀行是怎樣把錢創造出來的?

假設我國的法定準備金率是20%,一個儲戶將1000元存入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必須把200元留下來交給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它就只能貸出去800元了。有個人正好去中國銀行借800元,他要買一臺錄音機。到了商場,他把錢交給櫃檯,商場又把這800元存入它開的開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當農業銀行收到這筆錢的時候,這800元不能都貸出去,必須把其中160元上交中國人民銀行,它只能貸出去640元。這時正好有人想買個復讀機,去農業銀行借錢,當他借到640元后,到一家超市買了復讀機時把640元錢交給收款臺,這家超市又把這640元存入開戶的中國建設銀行。建設銀行接到這筆錢後,還要把20%的法定儲備金交到中國人民銀行,他只能貸出去512元。如此下去,儲戶的1000元存款通過銀行系統不斷的存貸而放大,最後變成了多少錢呢?在賬面上銀行新增存款是5000元,新增貸款是4000元,貨幣總量增加了5000元,法定儲備金是1000元。通過這個例子你就可以知道錢是怎麼從銀行創造出來的。中央銀行並沒有多印一張鈔票,錢是怎麼就多出來這些呢?這就是銀行通過信用活動創造出來的。所以,商業銀行具有創造貨幣供給的功能。

最初的1000元是儲戶存進去的。然後每發生一次存款行為,銀行都要把法定儲備金交給銀行,如此下去。初始的1000元放進銀行並沒有增加貨幣總量,只是該儲戶的現金變成了活期形式。但是後來銀行存款的總量為法定儲備金。這個過程說明了什麼?這個過程創造出多少貨幣?貨幣供給增加了4000元,貨幣總量增加到原始資金量的5倍,這個例子假設的法定準備金率為20%。如果法定準備金率是10%呢?就是10倍,初始的1000元會變成1萬元;要是5%呢?就是20倍,初始的1000元就變成2萬元。這時候我們就看清楚了錢究竟是誰創造出來的。現代社會流動的資金是在銀行創造的,銀行通過什麼來創造貨幣呢?它通過信用在創造貨幣供給,這些貨幣叫做信用貨幣。我們日常用的鈔票確實是印鈔廠印出來的,但是作為全社會的貨幣供給,卻是銀行通過信用創造出來的。

只有通過銀行的信貸活動所創造的新的存款,才是現有貨幣量的增加。所以,當大家把錢存進銀行的時候,經濟就可以開始加速了。因為你把錢放進銀行,銀行把它貸給別人,別人再放進銀行,銀行接著再貸出去。就這樣,一筆錢一直這樣存貸下去,貨幣供給量可能成倍地增加,經濟規模和增長速度可能成倍的放大。這就是所謂的“乘數效應”。

聽起來好像是個數字遊戲。但是仔細想一下,當我們每個人真的去銀行取錢的時候,銀行應該有錢,我們應該能取出來。是的,因為這並非純粹是數字的虛增,而是在每一個環節上都有新的財富創造出來,為別人提供了服務,獲得了報酬;而那些從銀行借錢的人,他最終也要通過自己的經營活動獲得利潤,才能再把這筆錢還給銀行。所以,這裡每一個環節都在創造著財富,都在增加著財富。那麼銀行通過信用機制創造貨幣供給,也是實實在在的。

因此,銀行的信譽越好,它創造貨幣供給的能力就越大;一國的法定準備金率越低,銀行創造的貨幣供給就越多。這就好比一個貨幣的水龍頭,當法定準備金率降低時,水就會流出來;當法定準備金率提高時,資金之水就開始被抽走。明白了這一點,你就會知道為什麼中央銀行調整法定準備金率會發揮出很強的調控經濟的作用,可以牽一髮而動全身。同時還能明白,現代社會的經濟是一環一環扣在銀行身上而加速運行的。當有一天大家都不到銀行存錢,或者把錢從銀行取出來放到自己床下藏起來的時候,整個經濟的鏈條就斷掉了。

你看,在微觀上行得通的事情,在宏觀上也許就會產生一場災難,最後的結果很可能連藏在床下的錢也不值錢了。因為那時的經濟可能早就癱瘓了,物價已經漲到不知哪裡去了。這是因為,我們社會的貨幣供應是在銀行循環往復的存貸過程中創造出來的,信用一旦崩潰,猶如電路掉閘,整個經濟生活都會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銀行倒閉了,我們存銀行裡的錢還有嗎?

我們對銀行有著天然的信任感。認為只要把錢存進銀行裡就不會出什麼事情了,據瞭解有信息說現在允許金融機構有序破產,如果銀行真的倒閉了,那麼我們的錢跑到哪裡去了呢?

根據存款保險規定在銀行倒閉後,保險機構向儲戶索賠50萬元,即使你在銀行存的大於50萬,你也就只能獲得50萬的賠償,超出的部分一律不予理賠,這只是針對存款,銀行的一些理財產品也是不會理賠的,而且企業存款也不在理賠的範圍之內。

小夥伴們不必擔心太多。中小銀行倒閉後會被其他金融機構接管。到時候會連本帶息的給你錢的情況也是有的,只不過有些少而已。

很顯然國家不再是中小銀行破產而兜底了。如果對每個銀行都進行兜底的話,可能會讓一些銀行變得更加的肆無忌憚,所以小夥伴們在存錢的時候要注意了,大額的存款最好是以50萬為單位,分別存入有保證,為了適應資管新規,銀行做出了不少調整和變革,在新的環境下,並不是把錢投進銀行就百分百安全了。作為普通投資者的我們,在買銀行理財的時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很多人認為把大部分錢放在銀行,他們相信銀行是不會倒閉破產的,不過銀行破產也不是不可能,從2015年5月1日起,《存款保險條例》正式開始施行。《條例》明確規定,銀行也是可以破產的。其實銀行破產倒閉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一次是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海南發展銀行因為不良資產比例大、資本金不足,信譽差等原因發生了擠兌現象,在耗盡了準備金和國家34億元的救助金之後仍未能擺脫困局,最終宣佈破產。

  如果銀行破產了,你必須知道的4件事!

  1、存款保險制度是為銀行破產準備的,以前咱們國家銀行是不會破產的,就是破產,也有國家兜底,以後,沒這個福利了,一旦某個銀行破產,你的存款能不能取得回來,可就另說了。

  2、 最高賠付50萬

  《條例》明確規定,一旦銀行破產,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

  3、銀行理財產品不受保護

  如果銀行破產,你在這家銀行的理財產品,不管多少,都不會有全額賠付的,甚至本金都有可能拿不回來。依此類推,你買的基金託管在這家銀行,你的證券保證金託管在這家銀行,甚至你買的餘額寶在這家銀行協議存款,都不能算是存款,不適於存款保險制度。能收回多少,全看該銀行清算結果了。

  4、保險公司會賠償不高於50萬

  意思就是說一旦銀行破產倒閉,條例規定最高限賠付的50萬。其實就是保險公司賠付的而不是銀行。

  選擇適合自己的銀行理財產品才是更正確的做法,因為每個銀行所發行的理財產品都是有差別的,大家要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去選取真正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才是正確的理財方法。 

 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債務違約潮來襲,銀行破產率會持續上升嗎?

如果債務違約潮來襲,銀行破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其實早在199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我國就出現過兩起銀行破產的先例:一個是海南發展銀行,另一個是河北省的一個縣級農村信用社,而在目前的銀行存款保險制度背景下,銀行破產已經有了法律依據,而且為了防範銀行破產所帶來的風險,監管部門早已在做相關的防範工作,例如:

一、實行銀行存款保險制度:

2015年,央行頒佈了《存款保險條例》,該條例已於2015年5月1日起實施,《條例》中明確提出,如果銀行破產,儲戶最高可獲得賠償50萬元,該《條例》的實施,使銀行破產有了法律依據,也是對以後可能存在的破產案例放遠於未然!

二、2018年資管新規規定:銀行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保息!

前段時間央行發佈了金融系統的資管新規,新規規定,銀行的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保息,所以,錢放在銀行做理財也不一定就是非常安全的。

三、放開外資持有銀行股份的最高比例限制:

以前為了防範金融風險,對外資持有中資銀行的股份有最高比例限制(單個外資機構不得超過20%,多個外資合計不得超過25%),現在是完全放開,沒有限制,這也是繼之前允許私營企業開辦銀行後銀行系統對資本的進一步放開!

但是,隨著銀行系統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銀行作為一個市場主體也將逐步退出由國家背書的傳統,逐漸走向市場化運作,那麼,銀行如果是經營不善破產也就很正常了!尤其是對於一些中小型的私人銀行來說,更是如此!

四、去槓桿、降低銀行系統風險的準備:

這兩年,我國對房地產行業實行了去庫存、對金融行業去槓桿、對煤炭鋼鐵水泥等產能過剩行業去產能,一方面是為了防止房地產泡沫過大危害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實際上也是在降低銀行系統的的風險,將房地產的風險逐漸與銀行剝離,而不是捆綁在一起,這樣即便以後房價下跌也不會對銀行造成太大的衝擊!

綜上所述,如果債務違約愈演愈烈,銀行自身如果不做好風控的話,破產也就不奇怪了,國家早已做了許多這方面的準備!



雨涵美食


柳州銀行並不是被拍賣,而是拍賣柳州銀行當中的三大股權,柳州銀行不存在任何問題的,儲戶的存款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即便是因為此次事件柳州銀行,發生破產倒閉儲戶也不用擔心存款安全的,因為只要是經銀監會,審批通過併成立的合法合規的正規銀行,均是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的,也就是說即便是銀行發生破產倒閉,保險基金公司也是會在第一時間賠付於儲戶存款,所以說即便是銀行出現問題也不用擔心存款是否安全。



那麼為何拍賣柳州銀行三大股權?

從拍賣文書當中不難看出,拍賣柳州銀行三大股權,其主要原因與中美天元刑事案件有關,那麼中美天元刑事案件又是什麼那,其實也就是在2014年5月發生的中美天元騙貸事件!

此次事件在2018年11月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被,廣西中美天元集團、被告人吳東等13人騙取貸款、被告人吳東、朱錦華單位行賄一案,經查明騙取銀行420億餘元貸款,至案發時109億餘元未結清。 吳東名下的廣西中美天元集團及其操控的38家公司通過篡改財務資料、虛構抵押物等騙取銀行貸款,將資金轉入名下控制的多個資金池公司與私人賬戶後,以關聯的公司對外投資等公司的名義歸還貸款。通過這一系列操作,中美天元從多家銀行,共貸款394筆,共計420億元,其中柳州銀行在內,所以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通過,阿里拍賣對外公開拍賣三大股權。



  • 南寧市金馬製藥廠有限公司持有的柳州銀行3000萬股股權,起拍價1.002億元。
  • 玉林市神洲商貿有限公司持有的柳州銀行11000萬股股權,起拍價3.674億元。
  • 廣西海生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柳州銀行11000萬股股權,起拍價3.674億元。
  • 合計金額高達8.35億元。

此事件對於柳州銀行有影響嗎

對於柳州銀行來說拍賣股權其實也就是更換了,原有的股權持有人,並不是一次性兌現8.35億元,對於柳州銀行正常經營是沒有太大影響,不過三大股權被一家公司或個人購買後那麼也就成為柳州銀行一大股東,經後的發展方向可能會有變動,不過也不會有大的變動。

這裡普及下存款保險條例,凡是經銀監會審批通過併成立的銀行,均是合法合規受國家法律法規保護的正規銀行,推出的存款產品均是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柳州銀行是1997年3月28,經銀監會批准成立的合法合規的正規銀行,所以說儲戶不用擔心存款問題。



友情提示: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做合格網民


綜上:此事件簡單來說也就是拍賣,柳州銀行的股權對於就有銀行來說,並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也就是把股權持有人變更為其他人持有,柳州銀行不會發生破產倒閉的,各位在柳州銀行存款的儲戶大可放心,即便是柳州銀行有問題也有存款保險條例保障也不用擔心存款安全。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全部分享與觀點,希望能夠幫助到你「點贊關注」哪方面有遺漏留言評論交流。11:20

福星卡匯


看到這個標題嚇一跳,乍一看銀行被拍賣了,我們儲戶的存款可能就沒有了,但實際情況不是這樣,因為柳州銀行拍賣的是股權,不是破產清算,柳州銀行換了幾個股東而已,對用戶的儲蓄存款不產生任何的影響。

事件背景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將於12月21日~12月22日在淘寶網網絡司法拍賣平臺公開拍賣三筆柳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柳州銀行”)大額股權,本批待拍的柳州銀行股權來自於不同的三家企業,數量分別為1.1億股、1.1億股、3000萬股,起拍價分別為3.674億元、3.674億元、1.002億元,合計金額達到了8.35億元,佔該行總股本的比例約為5.47%。

正常拍賣股權是不會對儲戶存款產生影響的,但是如果是銀行破產清算,會對儲戶產生影響。

銀行破產清算,儲戶受影響嗎?

如果銀行是破產了被拍賣,存款是會受影響的,為什麼呢?因為銀行破產了會進入破產清算,資產在償付清算費用、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後,剩下的資產優先償還儲戶的存款,儲戶的存款受不受影響,取決於兩個方面?

  • 存款到期本息不大於50萬

存款到期本息不大於50萬,由存款保險條例保護,所以說存款到期本息不大於50萬是不會有任何風險的。

  • 存款到期本息大於50萬

不大於50萬部分由存款基金賠償,大於50萬部分,再分兩種情況。

(1)銀行償還必須的費用後,資產大於所有儲戶大於50萬部分的存款本息之和,每個儲戶的存款都是得到保障。

(2)銀行償還必須的費用後,資產不大於所有儲戶大於50萬部分的存款本息之和

一般情況下,按照儲戶投資的本金比例來進行清償,舉個例子,清算完相關的費用之後,銀行的資產剩餘80萬,所有儲戶投資的本金總額是100萬(除去每個人的存款保險基金賠付的50萬),其中一個儲戶投資的本金是40萬,那這個儲戶得到的償還金額是40/100*80=32。


互金圈


真的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剛一看到你這個標題,著實把我嚇了一大跳,以為柳州銀行除了什麼事情,再仔細瞭解一下,原來只不過是柳州企業的部分股權被拍賣而已。

2019年12月21日,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淘寶網司法平臺,公開拍賣三筆柳州銀行股權,累計2.5億股,合計起拍金額達到了8.35億元,佔柳州銀行總股本(45.72億股)的5.47%。

為什麼會被拍賣?

目前我國無論是上市的銀行還是未上市的地方銀行,其股權都不是以往早期的政府獨資,自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之後,基本上每家銀行都有引入眾多的民間資本,我們以泉州銀行為例,通過官網查詢,泉州銀行目前的最大股東為泉州是國資委,但是2-10的股東中卻有多家民營企業(比如股東2、4、5、6、7、9、10),持有的銀行股權是有價值的,平時可以按照股權獲得分紅,甚至參與銀行的經營。但當某天這些銀行持股人出現風險時,比如經營不善破產倒閉,那麼債權人在追償時,法院就會拍賣倒閉企業名下的資產用於償債(這資產既包括車、房等,也報告股權、知識產權等等)。


因此柳州銀行的股權被拍賣並非什麼大事,這只不過是其股東中的個別企業或者個人出現問題,資產被法院查封拍賣而已。這並不是個人,在淘寶的司法平臺上,很多地方銀行都有股權被拍賣的情況。

儲戶的存款怎麼辦?

個別股東的股權被拍賣,對於銀行的經營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因為銀行的大股東基本都為地方國資委或者地方政府控制的國有企業,對於銀行而言,個別的股東股權被拍賣只不過是換一個新的股東而已,當然如果被拍賣的股權份額足夠大,可能對於銀行未來的經營方向有一定的影響(股份足夠大,一般可以派人進入董事會)。

此外就算是柳州銀行破產倒閉,對於大部分的儲戶而言,也沒有影響,因為按照《存款保險條例》的規定,在50萬元的本息範圍之內,即使銀行破產倒閉,儲戶也可以獲得存款保險基金的快速的理賠。


鯉行者


柳州銀行被拍賣,蓄戶存款怎麼辦?樓主用詞不準確,是銀行部分股權被拍賣,銀行股權被拍賣,跟儲戶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柳州銀行的前身是1997年3月成立的柳州城市合作銀行,1998年5月更名為柳州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10年9月更名為現名,在廣西主要城市設立121家分支機構。

本次柳州銀行股權拍賣是一種被動式拍賣,是“為配合中美天元刑事案件執行”而進行的股權拍賣,有三筆股權,數量分別為1.1億股、1.1億股、3000萬股,起拍價分別為3.674億元、3.674億元、1.002億元,合計金額達到了8.35億元。柳州銀行股本總額增至45.72億元,本次拍賣的2.5億股佔總股本的5.4%,如果一個投資者獲得持股將超過5%,就可以成為八家持股5%以上的股東之一。

柳州銀行屬於股份制銀行,沒有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國有資本佔比也不大,絕大部分股權為法人資本所持有,股權較為分散,是柳州市極為重要的地方銀行,屬於城市商業銀行。、

股權拍賣不會改變柳州銀行的現有經營管理,所以對柳州銀行客戶沒有任何的影響,就像A股銀行股一樣,股份天天在交易,但不會影響到儲戶利益,柳州銀行不是上市公司,股權交易沒有進行競價交易,

對於股權交易,儲戶沒有必要在意,不會影響到柳州銀行的穩健經營。


杜坤維


還好被拍賣,不然儲戶總有一天更慘!另外,這個提問已經有傳謠嫌疑了,銀行股份拍賣和銀行被拍賣是一回事嗎?

簡單說說柳州銀行股份被拍賣怎麼回事吧,就是當地某家族企業勢力過大,旗下關聯企業通過非正當手段獲得了柳州銀行18%的股份。

如今,這個家族企業在當地犯了刑事案件,公司騙貸幾百億的事情也暴露了,所以現在持有的柳州銀行的股份也拿出來拍賣,也算是打黑除惡。

這家族企業為何要處心積慮當柳州銀行的股東?自然是為了“抽水”方便,炮製假材料從柳州銀行刷了三百億貸款出來,銀行成了他家提款機。

柳州銀行高層有人發現了問題,拒絕再為該企業提供貸款,於是家族企業有人惱羞成怒,僱兇砍了柳州銀行董事長三刀造成重傷。

柳州銀行在這件事情上是沒有錯的,拒絕為騙貸供血,是對儲戶負責。

這案子判了,網上報道很全,兇手不過判了五六年,故意傷害罪,嗯,不是故意殺人罪。

對於柳州銀行來說,這股份只是一小部分,拍賣股份其實就是換了股東而已。

至於儲戶的存款,存款都是銀行上了保險的,五十萬以內本息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