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烏雲壓頂,黑天鵝來臨?


烏雲壓頂,黑天鵝來臨?


一、烏雲壓頂

最近,美聯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貝萊德等主要都發出了有關美國公司債務日益增加的警報。一看下圖,嚇一跳,非金融部門的企業債佔比已經超過之前的巔峰!美企掀起債務狂潮,至2019年中,非金融企業借款已飆升至創紀錄的9.95萬億美元,佔GDP的47%

烏雲壓頂,黑天鵝來臨?

上圖,對股市投資者,意味著什麼?

1、2001年債務高點:互聯網泡沫破滅,納指下跌一年半,最大跌幅67%;道指下跌三年,最大跌幅超過35%(美股損失8萬億美元)。

2、2008年債務高點:住房泡沫破裂,全球性金融危機。納指下跌一年,最大跌幅56%。道指下跌一年半,最大跌幅近55%(股市損失22萬億美元)。

當下,泡沫無處不在,何以安生?


二、果真如此嗎?


1、為什麼美企發債氾濫?

發債成本太低了!

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才1.84%(下圖)。多年的低利率,2019年美聯儲2次降息,低通脹,美企奔走在借貸路上。

金融危機後,在銀行貸款越來越不容易。而且,銀行的貸款利率也不低。聯邦基金利率1.5-1.75%,CPI 1.8%, 銀行貸款基礎利率4.75%。9月,投資級債券的平均收益率只有2.77%,為什麼不抓住時機發債?

烏雲壓頂,黑天鵝來臨?

2、為什麼投資者競相買美企債?

投資者苦。收益率為負的債券已超過17萬億美元。

到今年8月,全球已有34個發到和發展中國家加入“降息俱樂部”。伴隨著降息潮而來的,是各國債券收益率下行。因為降息週期常於經濟下行期開啟,經濟動能減弱、全球貿易形勢不穩定、英國脫歐問題懸而未決、企業盈利前景掣肘股指上升空間等問題,一些投資者湧進長期債券中避險,導致負收益率債券全球盛行。很難想象,收益率為負的債券已經超過17萬億美元。尤其是歐洲和日本,在負收益率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而全球增長的不確定性,疊加貿易緊張局勢,各國央行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的概率依然看長。投資者因預期債券收益率將進一步下降而購買債券,推波助瀾。

烏雲壓頂,黑天鵝來臨?

烏雲壓頂,黑天鵝來臨?

3、美企業債,風險有多大?

美國企業債,一般企業用途:包括股票回購、股息支付、營運資金融資和收購。

對於大部分美國投資級企業,投入資金回報率是要遠高於企業債利率的。1992-2006年(待更新),美國各產業平均投入資本回報率

ROIC中位數是15%。

烏雲壓頂,黑天鵝來臨?

從投資級別的債券看,雖然槓桿率有上升,但是企業利息覆蓋倍數(息稅前收益/應付利息)接近10,遠大於國際公認的觀察值3。

烏雲壓頂,黑天鵝來臨?

從信用息差角度看(圖來源CICC),安全。

烏雲壓頂,黑天鵝來臨?

4、美國股市估值:道指PE估值19,納指31.7,安全區間

借鑑國金估值圖表(2003年以來):納指處於中位數;標普500合理區間;道指超過中位數,離最大值相差13%

(核心資產避險情緒)。

需要指出的是,無風險利率對估值的影響大。而無風險利率這16年的下行,以上並未反應,所以可以更樂觀些。

烏雲壓頂,黑天鵝來臨?


三、對股市投資啟示

烏雲壓頂,是經常會發生的現象之一,做好預防,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黑天鵝事件,是出乎你意料,也極其罕見的事件。當下,對美企債大可不必危言聳聽。

結論,一如既往,投資者自己下。提示:抱緊弱週期;抱緊現金流強勁、低負債企業。

當你看到巴菲特手上現金越積越多(1200億美元+,蘋果才2100多億美元),全球負收益率債券已經超過17萬億美元時,作為普通投資者,你還有什麼理由往高槓杆、經濟強週期的企業衝,你要思考的是,當數年一次的市場脆弱性來臨時,我作了何種應對?!


風險提示:

(1)經濟不景氣加劇,債務激增及信貸質量下降;(2)貨幣政策轉向,利率上升;(3)企業債信用惡化,波及股市等金融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