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用益-信託經理參考:信託違約的重災區在哪兒?

一、信託動態

信託主動尋求合作 優質私募產品成信託FOF最愛

近期,不少信託公司正與私募基金洽談合作,構建信託主動管理的FOF產品成合作的主要模式。而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以主動管理見長,因此信託公司選擇從做FOF這種分散風險同時又有優勢的產品入手。與此同時,信託亦頻頻與量化私募合作,其模式則是量化私募直接成立產品,由信託計劃投資私募基金。

點評:資管新規出臺後,很多傳統業務受限,倒逼信託產品的淨值化轉型,這就要求信託公司不斷提升主動管理能力。信託與量化私募的合作,實際上是由於非標的不可持續性和非標規模壓縮後的現實需求,而量化私募的較多產品可替代信託的類固收產品,兩者較為契合。

■ 規模一年陡降2萬億:多家信託公司收緊股票質押融資

根據Wind數據統計,2019年以來,共有54家信託公司開展了448筆股票質押業務,質押股數為374.46億股,質押日參考市值約為1953.07億元,質押股份最新參考市值約為3890.12億元。相較前兩年,今年信託公司參與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業務熱度的下降較為明顯。通過梳理Wind收錄的中證登數據,全場質押存量規模,由2018年8月高峰時的6.6萬億元,下降為目前的4.4萬億元。也就是說,與2018年最高點相比,全市場股票質押規模已下降超過2萬億元。

點評:股票質押業務的風險主要來自:一是股市下行帶來的市場風險,目前股票質押風險仍相對較高;二是經濟下行壓力下企業經營風險增加,資金鍊緊張。當前,信託公司的股票質押業務規模不算大,儘管個別項目出現風險事件,但行業的整體風險依然可控。

二、市場觀察

■ 三季度信託行業數據解讀

近日,中國信託業協會公佈3季度信託公司主要業務數據。業內人士對部分數據進行了解讀。

主要觀點:

1、通道業務加速瘦身。在監管趨嚴的環境下,通道業務的高速增長難以為繼,過去依賴通道業務躺著賺錢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復返,伴隨而來的是規模急劇縮水、艱難轉型的陣痛,去通道正處於“加速進行時”狀態中。數據顯示,自2018年一季度起,投向金融機構的信託資金環比增量即進入負值區間。截至三季度末,本年新增投向金融機構信託規模為3234.29億元,在新增資金信託中佔比為9.76%,環比減少5.79%,同比減少19.69%。

2、業務“風向標”發生變化。三季度以來,地產信託業務受限後,信託機構的業務“風向標”明顯發生了變化,信託公司投向基礎產業的政信項目數量明顯增多。自監管政策接連出臺以來,尤其房地產調控效果最為顯著,投向房地產的信託資金餘額為2.78萬億元,較二季度減少1480.67億元,環比下降5.05%,這是自2015年四季度以來,首次出現新增規模的環比增速負增長。在此背景下,信託投向基礎產業趨勢回升。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投向基礎產業的信託資金餘額為2.86萬億元,在資金信託中佔比15.45%,同比增長5.55%。三季度新增規模為1396.02億元,同比增加60.34%。

3、關注集中到期兌付壓力。中國信託業協會分析稱,短期兌付壓力仍須重點關注,尤其是四季度最後一個月信託項目到期兌付的規模比較集中,資金流動性管理尤為重要。從風險規模來看,前3個季度末的風險規模分別為2221.89億元、2830.59億元、3474.39億元。到2019年3季度,風險項目規模為4611.36億元,環比增加32.72%,增長額度達到1136.61億元,超過千億元。

4、信託業結構性調整深化。中國信託業協會分析稱,嚴監管的力度和效果正在逐步顯現,信託業轉型發展開始進入結構性調整的深化階段。2019年3季度末,事務管理類信託餘額為11.60萬億元,規模延續2018年以來的持續下降態勢,較2季度末減少0.82萬億元,環比減少6.58%,佔比降至52.75%,較2019年2季度末回落2.37個百分點。融資類信託與投資類信託規模佔比規模相當,差異進一步收窄。融資類信託規模為5.27萬億元,較2季度末上升7.22%,佔比23.97%;投資類信託規模為5.12萬億元,較2季度末減少1.44%,佔比23.28%。

5、房地產信託4年來首現增速負增長。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投向房地產的信託資金餘額為2.78萬億元,較二季度減少1480.67億元,環比下降5.05%,這是自2015年四季度以來,首次出現新增規模的環比增速負增長。

信託違約的重災區在哪兒?

日前,如是金融研究院發佈的題為《信託“黑名單”:信託違約機構及產品全梳理》報告統計顯示,在國內68家信託公司中,除紫金信託和天津信託2家國企系公司,無公開違約信託,剩餘66家信託公司均有違約項目,合計414只信託違約或延期。

主要數據:

1、自2014年以來,數十家信託機構集體踩雷14家上市公司或擔保方,分別為凱迪生態、南京豐盛、東方金鈺、佳兆業、河北融投擔保、中科建設系、龍力生物、海航系、中弘系、青海省投、閩興醫藥、重慶典雅地產、五洲國際、富控互動。

2、27家央企系信託公司均爆出違約。其中違約項目超過10個以上的有,英大信託,旗下13筆信託資金違約。XX信託,旗下共14只信託違約;中建投信託,旗下共10只信託違約,以及中信信託,據公開市場信息,旗下有 10只信託違約。

3、在國企系方面,28家央企系信託共26家違約 ,除紫金信託和天津信託2家尚未爆出違約,剩餘26家均有違約項目。其中,重災區在8個項目以上公司包括,長安信託、陝國投、山西信託、國聯信託,廈門信託,旗下分別有9只、10只、11只、8只、9只信託違約。

4、在民營系的11家民營信託機構無一倖免。

5、信託計劃都附帶足值的增信措施,如第三方擔保等,基本都能保障受益人的財產安全。通常對於未能如期兌付的信託,信託公司一方面與委託人溝通協商延期;另一方面通過與債務人談判、尋求第三方企業債務重組、通過司法途徑處置資產等方式變現資產,儘快向委託人兌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