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蔣勁夫被爆再次家暴外籍女友:親密關係中,這三種人一定要遠離


這兩天,微博連續爆出了兩起讓人氣憤的家暴事件,前有網紅播主宇芽被前男友家暴數次,後有男明星蔣勁夫再次家暴女友。

其中 這個話題已經不夫家暴#這個話題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去年,他因毆打日本女友也在網絡鬧得風風雨雨。昨天晚上,蔣勁夫新的外籍女友在社交平臺上爆出被其家暴,文中多次提到蔣勁夫的暴力行為。

這也難怪網友們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家暴行為只有零次和無數次。是什麼讓曾經受人歡迎的演員變成了這樣呢?

蔣勁夫被爆再次家暴外籍女友:親密關係中,這三種人一定要遠離

而看了宇牙曝光的被家暴的視頻,心理非常不適,既心疼作為受害者的宇牙,也好奇那個施暴的男性,人生到底經歷了什麼,讓他變成如惡魔般的存在?

蔣勁夫被爆再次家暴外籍女友:親密關係中,這三種人一定要遠離

因為沒有更多詳細的資料,所以我不會貿然分析一些施暴男性是否是反社會型人格,或者是否具有精神病性的人格狀態,也不想探究為什麼宇芽作為受害者,在第一次遭遇家暴的時候,沒有及時報警。而是想通過這件事,提醒廣大讀者,生而為人,我們都渴望愛與被愛,但在尋求愛與被愛的路途上,一定要學會保護好自己。

在親密關係中,如果遇到以下三種人,一定要及時遠離。

1、家庭暴力的人

“家庭暴力”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它不僅僅指在家庭中遭受軀體虐待,還包含了冷暴力式的精神虐待,以及很多人難以啟齒的性虐待。

  • 軀體虐待主要表現為對受害者身體進行毆打,造成身體淤青,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殘疾或死亡;
  • 冷暴力式的
    精神虐待主要變現為長期忽略另一方的存在,以拒絕溝通的方式來回應關係中的一切問題;
  • 性虐待表現為一方具有重口味的性偏好,比如要毆打才會產生快感等,通常對方被動配合,導致自己被傷害。(為了提升性趣的情趣活動不在此列)

遭遇家庭暴力而不抽離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人格不獨立,經濟不獨立、或者被施虐者培養出了“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從而有了受虐傾向,等等。但不管是什麼原因,都要提醒自己:家暴,必須零容忍,因為長期的家暴,最終結果不是在精神上摧毀你,就是在身體上摧毀你。

生命很長,世界很大,不要讓自己本可以很美好的人生白白送給傷害你的人。

蔣勁夫被爆再次家暴外籍女友:親密關係中,這三種人一定要遠離

2、持續貶低你的人

持續貶低,作為一種隱形的暴力,在關係中也很常見。

比如,曾經就有女性朋友和我吐槽:“談戀愛之前吧,我覺得自己哪兒都挺好,可是談戀愛之後,總覺得自己哪兒都不對,哪兒都差勁”,如果你在親密關係中有這樣的感受,就要警惕自己是否遭遇了關係中的隱性攻擊和暴力。

貶低,在關係中也分為直接貶低和變相貶低,比如:

  • 直接貶低,對方可能常常會說“你不行”、“你不好”、“你就拉倒吧,別費勁了”,等等,總之,在關係中,對方不但很少稱讚你,還總是無意識地打擊你,讓你時時懷疑自己;
  • 還有一些人可能不會直接貶低,但會採取一些被動攻擊,比如:
  • 你約Ta,Ta本來答應了,但關鍵時候就爽約;
  • 你熱情地發信息,Ta總是象徵性地回覆“嗯”、“好”,卻從不主動和你交流;
  • 你明確提出自己的情感需求,但對此Ta不做任何回應;
  • Ta從來不說你不好,但總是把你和其他人比較,說其他人更好;等等。

無論是直接貶低,還是被動攻擊,長期的後果就是讓你體驗“我很差勁”、“我一點都不重要”、“我真的很不行”,這會一點一點摧毀你的自信,讓你的生命缺乏閃亮的光澤。

遇到這樣的人,要及時躲開。不管你有多不完美,都要牢記:你有很多閃光點,值得被更好的人珍惜對待。

蔣勁夫被爆再次家暴外籍女友:親密關係中,這三種人一定要遠離

3、極度自我中心的人

在親密關係中,極度自我中心,也是一個比較危險的大坑。

不能否認,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自我中心的偏好,比如在關係中會衡量自己的得失、在關係中會尋求自我的存在感,等等。比較健康的自我感,是既能夠照顧好自己,也能關照好對方;既能追求自我實現的價值感,也知道不以傷害對方利益為前提。

但有一種不太健康的“自我中心”,在這種人格結構的心靈地圖上,“他人”不會作為一個真正的人而被尊重和被看見,而是僅僅是實現自己利益的一種工具,不僅僅是對待普通朋友如此,對待身邊的親密關係,如夫妻、父母、子女,依然如此,這就是過度的自我中心了。

與這樣的人建立關係,你會體驗到持續的被剝削感,包括物質剝削、精神剝削等多種形式的剝削,你很難體驗人際關係中那種溫暖和愛的感動,而是被冷漠和工具化充斥的冰冷感覺。

當然,需要強調的是,大家要謹慎對號入座。另一半如果偶爾表現出自我中心或者貶低否定,屬於情緒波動的正常範圍,但如果持續穩定地表現出類似特質,你就不用手下留情了。

蔣勁夫被爆再次家暴外籍女友:親密關係中,這三種人一定要遠離

4、寫在最後

作為女性,自身帶有的母性特質,很容易在親密關係中被激發。越是糟糕的異性,越是容易激發女性自身的母親特質,甚至有些發展出渴望保護對方、拯救對方的“拯救者情結”。

在親密關係裡,女性該學會很重要的一課,就是要警惕自己的“拯救者情結”,不要讓自己天然美好的母性,成為他人可以傷害你的弱點。

我們當然要以最大的善意和這個世界相處,要有力量去愛他人,但是我們也要時刻提醒自己:當我們善待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同樣渴望被這個世界善待;當我們愛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同樣渴望被愛。

如果善意和愛,換來的是傷害,請學會果斷離開。

——the end——

作者簡介| 楊思遠,又名拉姐。心理諮詢師,專欄作者,追求有用的反雞湯主義者,擁有積極態度的悲觀主義者。已出版書籍《別讓壞情緒,毀了你的人生》,噹噹網、京東有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