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現在價值100萬的房子,10年後會“升值”還是“縮水”?

給你100萬,你會拿來幹嘛?

我覺得有3種可能。

1,大部分人會選擇買房。過去20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房產是保值增值的最佳載體。

2,少部分人會選擇投入股市,不管“搏一博”的結果最後是不是“單車變摩托”。

3,還有人可能會拿去創業,只是在最近幾年的大環境下,敢這樣做的,可以稱之為“真的猛士”了。

問題是,100萬能買來什麼房子?

這個問題放到3年前,在一般的2線省會城市,買一套80平米以內的小兩居是沒什麼問題的,在老家的地市或縣城,輕鬆拿下大3居,裝修、傢俱、稅費全算下來,也會有盈餘。

現在卻是另一番景象。

以各城市二手住宅平均掛牌價計算,100萬在一線城市中,除廣州外,可購買面積均少於20平方米,連半地下的那種一居室都買不到,可以直接排除。

2線城市中,因為南北、東西之間巨大差異,呼和浩特、太原、南昌等地肯定無法跟蘇州、杭州的房價一樣,100萬可購買面積不等,在20-140平方米範圍之內。

現在價值100萬的房子,10年後會“升值”還是“縮水”?

三四線城市中,像環滬的崑山、南通,環京的燕郊、固安,環深的珠海、中山,可購買面積也就在50平米左右,至於中西部的三四線城市,可購買面積範圍在60-203平方米之間,地域廣闊,懸殊也非常大。

一句話總結:100萬的房子,只能在弱2線省會買小戶型,3線以下城市也只是勉強安家而已。

那麼,現在買以上這些價值100萬的房子,10年後,從投資的角度去考慮,會“升值”還是“縮水”?

先談談未來10年,房地產可能會出現的3個趨勢。

1,生育率下降、老齡化加速的人口形勢,會對購房需求造成衝擊。

人口專家梁建章和黃文政認為,2018年1.46的總和生育率中,還有約1/4可歸因於“二孩堆積”,去掉該因素,自然生育率僅1.1。

今年的數據還沒出,估計好不了多少,按母嬰行業觀察之前提供的數據,截止11月17日,也只有1000多萬新生兒,下降的可能更快。

社科院前幾個月發了一篇報告,其中預測到:2050年,老年人會達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當現在的70後乃至80後都步入老年生活,房子不會成為這類人的優先選擇,養生、健康、養老的壓力更大,房子大小,房價多少並不重要。

現在價值100萬的房子,10年後會“升值”還是“縮水”?

而生育率降低,又會進一步擠壓“剛需”的購房可能性,年輕人越少,可供繼承的房子越多,買房的動力自然也就越小。

2,未來10年,房地產行業不可避免的會面臨“規模瓶頸”。

何為“規模瓶頸”?

一個行業飛速發展20年,人均居住面積已經達到40平米以上,居民槓桿率達到了60%以上,城鎮化率達到了55%以上,千億房企、地王四處湧現,年成交額接近16萬億,這是行業的“藍海時期”。

未來10年,房地產行業必然會面臨“天花板”,這是由行業發展規律決定的。

安居房產研究院在《2019年三季度樓市總結報告》中指出:商品房銷售金額或將在2019年達到頂峰。

地產大佬孫宏斌也在前段時間的演講中說:未來樓市已經沒有增量了,將圍繞15萬億上下波動。

而左暉的判斷更悲觀,他認為”整個新房市場,未來5年會從15萬億萎縮到12萬億甚至會更小”。

3,貨幣與樓市的關係將得到徹頭徹尾的“改變”,資金不再青睞房地產。

1990-2000年,廣義貨幣M2增加了8倍,用CPI衡量的物價,上漲了101%。

從2001年至2018年末,18年的時間裡,M2增加了11.5倍,但CPI上漲不足50%。

也就會說,過去這些年,流通中的貨幣雖然增加了很多,但我們的物價其實並沒有增長太多,反而保持了長期的平穩。

現在價值100萬的房子,10年後會“升值”還是“縮水”?

這些新增的貨幣,大部分都流入到了房地產之中,這也是過去這些年房價上漲的原因。

但是,從2017-2018年的表現來看,包括銀行貸款、理財、信託在內的幾乎所有渠道,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貨幣總量在減少,流入房地產的資金也受到了嚴格的監管,房價自然沒有持續上漲的動力。

以上這3個趨勢,分別是:人口購房需求、樓市行業規模、貨幣流入房地產,這三個要素,既是過去10年助推房價上漲的主要變量,也是未來10年制約樓市擴張的“掣肘”。

明白了這個大前提,我再來說說10年後,百萬房產會面臨的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假如這套百萬房產,目前位於弱2線省會,或者是大都市圈周邊的三線城市。

未來10年,雖然“升值”的可能性很小,但隨著軌道交通逐步覆蓋,省會城市對於省內地市、縣城的人口吸引和流入,大都市圈周邊的城市可以享受到一定的資源外溢,尤其是長三角和珠三角這樣的地區,房屋價值大概率不會“縮水”。

第二種情況:如果這套房子買在了偏遠四五線城市的新城區,大概率會“縮水”。

今年我們看到的鶴崗、玉門等地,房子賣出“白菜價”,其實並不稀奇,未來10年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多。

現在價值100萬的房子,10年後會“升值”還是“縮水”?

原因在於,人口常年淨流出的同時,中西部、東北、西北的不少城市,依然在不停的建造新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5月,中國縣及縣以上的新城新區數量總共超過3500多個,如果加上2017、2018和今年的數據,這個數字應該會將近4000個。

從1998年的房改開始計算,21年的時間,達到了近4000個城區的規模,假設年均增加190個,未來十年,會增加1500-1900個左右的新城區。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趁著棚改貨幣化的威力,很多中小城市的新區房價高企,但是,長期來看,購買力不足的前提下,百萬房產“縮水”的可能性極高。

其實,現在的100萬,要不要拿來買房子,董明珠的一席話可以給我們“啟發”。

現在價值100萬的房子,10年後會“升值”還是“縮水”?

之前在接受採訪時,董明珠就說過:我看一個員工如果一年給他15萬的年薪,10年150萬,20年300萬。每年15萬,員工也存不下來什麼錢,但他成為了一個房奴,他每天焦心的就是我什麼時候能把這房錢給還掉,他怎麼可能愉快?他怎麼會有幸福感?從我2012年當時推動一人一房,到今天推動兩房一廳,人人都有,退休了就給你。

一人一套房聽起來很“理想化”,卻是未來的趨勢,並不說說免費發房子給你,而是實現“居者有其屋”,降低買房的難度。

比如三四線城市現在供需錯配,房價過熱,未來10年逐步迴歸理性,置業難度會降低,比如一二線城市房屋供給不足,就大力發展租賃房、保障房,零門檻落戶,同樣可以使剛需族有房可住。

經濟學家管清友今年預測稱:無論是1998房改至今,還是2008年至今,房地產其實是按金融機構的模式發展的,槓桿撬動資金,快速擴張。展望未來,監管會更嚴,房地產會從金融行業的模式,轉向製造業模式,開發商拿地都需要自己的資金。

管清友的意思很明確,以後開發商的槓桿沒有了,過去20年的房產快速升值時代,也已經離我們遠去了。

對絕大部分中小城市來說,現在的百萬房產,樂觀一點看,10年後可能還值100萬,保守一點看,到時候縮水30%-40%都是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