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很多人給孩子報課外班,課外班知識對他確實有幫助,如果孩子不想上課外班,我們應不應該順著他的意思?

小小嫻


孩子不想上課外班,如果家長強逼孩子去上,不僅不會有什麼效果,反而會激發孩子強烈的逆反心理,甚至厭學棄學或鬧出什麼事來。這不是危言聳聽!

如此說來,孩子不想上課外班,家長就應該順著孩子的心意嗎?

不!如果僅僅這麼做,那未免太簡單了!

一個真正對孩子負責的聰明家長,是不會如此簡單行事的!

這個負責任的聰明家長會問孩子:“你為什麼不想去上課外班?”

然後他和孩子坦誠交流,反覆探討,最後達成一致意見:去,或者不去。

去,孩子自覺自願,家長花錢也高興;不去,孩子和家長都不覺得有什麼損失和遺憾。

為什麼如此?聽我給你詳細道來。

1、孩子不想上課外班,有可能是孩子學習能力很強,成績優秀,完全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保持在班上或年級的前列,所以他認為沒必要浪費那個時間和花冤枉錢。

2、孩子成績不錯或者較優秀,而家長給他報的這個課外班,孩子認為培訓內容他已經會了,或者認為這些內容他自己可以通過複習來解決,所以沒必要去上。即使要上,也應該上培優班。

3、孩子課業負擔重,學習壓力大,老師佈置的作業都做不完,沒時間、也沒精力去上課外班。

4、孩子學習態度有問題,不喜歡學習,甚至厭惡學習,就喜歡玩,喜歡上網和打電子遊戲,一說到學習就不高興,就發脾氣,叫他去上課外班,他想去嗎?

因此,孩子不想去上課外班,家長應該弄清其中的原因,不能說孩子不想上家長就順著孩子的心意。家長應該根據自己平時對孩子的瞭解,通過和孩子坦誠的溝通,判斷孩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再通過和孩子的反覆探討,判斷孩子需不需要上課外班;如果要上,應該上哪種水平的課外班?如果孩子確實是課業負擔過重,沒時間、也沒精力去上課外班,家長就應該幫助孩子找到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如果孩子真的是學習態度有問題,不喜歡學習和厭學,沉迷網絡和電子遊戲,家長逼他去上課外班也沒用;家長要做的是,要耐心的教育和引導孩子,讓孩子明確學習的目的,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幫助孩子戒除網癮和遊戲癮。

以上就是一個負責任的聰明家長在聽到孩子說不想上課外班時應該做的,而不是簡單地順從孩子的心意。


聖山翁


我是一個老師同時也是一個家長,孔子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我始終尊重孩子,只是提供建議,讓孩子學會判斷與選擇。培養孩子獨立選擇能力,開始孩子不願意,我就沒有氣強求,當孩子需要的時候我大力支持,學習效果果然大幅度提成。我的理念不要強迫孩子去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知道他認為有必要,再去做,會事半功倍。

教育需要等待,孩子的內心思想也在不斷髮展變化,只有尊重孩子及其成長規律,教育才有效果。

當然強制下也許會有效果,比如朗朗的父親,但朗朗只有一個,不可複製。可是我們剝奪了孩子的自控自己人生的權利,將來對孩子的成長不利,不要做一個控制型的家長!

孩子是父母的,更是社會的。

最重要的是他的人生屬於自己。讓孩子學會選擇比一時成績的得失更重要!



術道教育


孩子上課外班,無非興趣班和提分班,孩子不想上,要仔細分析原因後再決定。首先是興趣班,確實是孩子曾經感興趣的,那要多和孩子溝通同時旁聽一兩次課觀察孩子上課的狀態,瞭解具體情況,是孩子興趣轉移還是老師的原因?孩子有可能因為一些很小的事暫時排斥去,而這些原因可能被我們會忽略掉的,孩子也不會說的,比如有的孩子可能就因為被別人撞了一下,別人沒道歉,而課堂上那個孩子還被老師表揚了,這種小事就很有可能導致孩子心裡變化,而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告訴家長的,所以我們要多和孩子溝通。培養髮展孩子的興趣,對孩子成長是很好的。溝通後如果孩子還是很排斥,那就暫時停上,但要觀察孩子,比如停了繪畫課後還是經常自己畫畫,那就考慮換一家機構學習。

其次是提分班,這個估計很多都是家長要求孩子去上的,如果孩子在年級保持前面,又很排斥上額外的課,可以停下。在外面補課,不是為了提分(當然提分了更好),主要目的有兩方面,一是要孩子把薄弱的知識點給補回來,第二最關鍵,就是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如何發現自己的薄弱項,如何自主的彌補自己的薄弱項(比如自己找類似的題型來練習)。只有學會了學習方法,才能穩定的提高。所有的學霸最重要的就是有好的學習方法,有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如果孩子已經學會了自主學習的方法,已經有了好的學習習慣,在外面上課是可以不必要的。外面上課會照顧很多不同基礎的孩子,你的孩子可能正是因為很多知識已經掌握,所以反而不想去。如果是這樣反而不如找一些專題(針對孩子的弱項)的網課或者自己收集一些專題給孩子加強會更好。


那魚


這是很多家長都會面對的問題。

其實,從道理上講,一個小孩正常滴參加學校學習就可以了,其他的時間應該讓孩子自己選擇來安排和支配。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講,玩就是一種學習,而且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人們應該發現很多成人之所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都與其小時候的玩有很大關係的,會玩的小孩長大後也都會比較適應現實生活,而一些單純重視知識和學校學習的人並沒有太大的成就。

關於課外班的問題,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協商,並從真正的需求出發,有需要、有幫助、有效果、有能力就去參加一下。否則,不去參加也沒什麼大問題,家長不必對此事過於糾結。


弘道


如果孩子能跟得上老師講的內容,學習成績也還可以,那我覺得如果孩子不想上就不要強迫,即使孩子硬著頭皮去了效果也不如自願的好。如果孩子的成績有所下滑或者孩子自己反應跟不上老師講的內容,那可以側面告訴孩子,其實可以去上補習班,這個時候孩子往往才是願意的。只有孩子自己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努力的彌補,而不是不情不願的浪費時間在補習班。


小璐夫人


找一下孩子不想上課外輔導班的原因。

如果不上課外輔導班,讓孩子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家長來輔助執行。

先讓孩子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如果自己的方法不行,相信他也不會太牴觸去課外輔導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