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博士緊缺,為何越來越多的碩士卻不願繼續讀博?

餘仲文


以我個人經歷來簡單談談,目前碩士論文就讓我比較頭痛,而且我這對口專業考博學校很少,很難考,考上也不好畢業,加上年齡等現實考慮,因此目前不計劃著再考博


小川風雨斷腸人


從我自己經歷來談談:我目前剛剛研究生畢業2年,運氣比較好,進了一個高校,本來想著邊工作,邊繼續考個博士,可是現在慢慢滴,這種想法越來越淡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讀博期間壓力真的很大,我對象目前正在讀博,有時候論文來了,經常晚上失眠,論文送出去,那個等待過程也是煎熬的。二、現在的論文難發表,早些年讀博的人少,論文要求比較低,這幾年論文要求越來越高了。三、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考科研的,論文這個東西對於一些人來說,相對簡單,但是對於一些人來說,哪怕一天24小時都做實驗室,也是寫不出來什麼的。四、現在博士的待遇也沒有很好,博士就業時會有一筆安家費,但是如果沒有選擇讀博,這三年也可以掙到這個安家費的錢。五、一般讀博的年紀都特別大,尤其是對女生,非常不利於以後找對象。我說的可以並不是很全,只是發表我的一些看法。


蝦米老師vlog


拿我自己舉個例子,活生生的例子,我一個高中玩的比較好的同學,沒上大學,自己乾點小生意,五年之內在青島買了兩套房,當然,貸款還沒還完,不過也差不多了,那時候房價一平6000。我去年博士畢業,來青島高校工作,房價漲到了三萬一平,我目前連首付也拿不起,然而我那高中同學目前已經是600多萬的身價。自己考慮考慮吧,勸人讀博,天打雷劈。


DespacitoCharlie


博士畢業出來最年輕的也要28了,30歲畢業很正常。對於一個男生來說,事業未定,婚姻怎能提前定下來呢?當時我身邊也有博士在讀把婚結了,前提是,父母已經將他的後顧之憂全部考慮在內了。

比如房子給他買好,結婚幫他也張羅好,只要兒子安安心心把博士念出來,全家支持,做他的後防線。很多男生博士沒畢業之前,兒子就出生了。只有這種情況,讀博士的壓力會小很多,全家人一起陪讀,共同承擔他的生活煩惱,打消他的經濟壓力。那又有多少個這種情況呢?

不排除還是有部分,家裡人沒有太多能力供他深造,他靠打零工負擔自己的博士學費。全家又對他寄予期望,至於談對象、結婚、買房子這些事情想都不敢想,35歲之前都不能保證成家,壓力太大。那些一門心思鑽在學術上,所選的專業碩士畢業不被認可,比如醫生、大學老師,博士是起步,沒有討價還加的餘地。

無論是從個人家庭、就業現狀,必然很多人就會終止讀博,碩士畢業25抓緊工作,這也是對的,幸好也沒有那麼多人讀博,否則人人讀博眼球博士又要不值錢了,也降低了博士的含金量,未來就業更加雪上加霜了。

本科就業、碩士就業、還是博士出來的最終都要根據自己的家境、所選專業去做出最終決定,並不是每個博士畢業都是心甘情願的讀出來,有時候也是麼有辦法的事。


閃亮金星


我看了樓下老師的回答,非常感概。

我來說幾個我身邊人的例子吧。我工作第一年在高校做財務,和我一起入職的一位孟老師,同時也是剛開始讀博,電子工程信號分頻研究,我大學共任職6年,離開時他博士仍未畢業,他跟我說他是北方的一所大學畢業,科研能力較弱,論文發表也很難。一直讀到33歲才好不容易畢業。說心裡話為了一個博士學位枉費了青春其實是可惜的。

我的一位好友,姓李,文學碩士學位,後來去美國讀心理學博士,結果沒畢業就回來了,問題一樣,論文能力太弱。

雖然我本人沒有讀過博士,但和碩士不一樣,論文可以由導師指導完成。只要老師有辦法,基本能過。但博士不一樣了,那是需要實打實的學術功底的,搞科研項目成功還好,能發表點有實際價值的論文,搞不成功,等於寫總結教訓,導師不一定喜歡不說,沒有科研經費,你連生活都困難,又要這個博士學位有何用處呢?第三,博士畢竟是學術頭銜的金字塔頂端,不是那麼容易的,碩士已經是精英人才了,又何必強求都要去讀博呢?


小U的流浪生活


讀博壓力大,一是科研壓力,二是經濟和家庭背景壓力。我當時有兩次碩博連讀機會都放棄了,一是岩土工程專業發SCI確實難,傳統的研究方向就更難了(導師是大牛、idea多本本多的除外),順利發文章的話碩博連讀6年拿到博士學位,文章卡殼可能就要延期了;二是讀博補貼雖然較高,但平時花銷之後也所剩無幾了,存不了多少錢,父母都是農民的,每次回家多少會有些負罪感,看到高中同窗買房買車結婚也會掠過一絲慌張。我和我同門都是貴州人,但讀研前他父母已經幫他在貴陽觀山湖區買了兩套房子,而我書學費還要靠國家國家助學貸款,所以他讀博就沒有什麼負擔了。

如果條件允許,我非常建議讀博,博士層次比碩士高太多了。另外,看看每年各地人才引進福利,博士安家費就是碩士的數十倍,還有其他補貼。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我計劃條件好點了讀個在職博


曉浪師兄


以前也不願意吧,尤其是對於出去以後薪水比較高的計算機系,通信等比較熱門的專業,願意讀博的還是比較少,不說現在,以前也是如此。

我91級本科,95碩,那時的情況就是如此 教師薪水不高,生活清貧,看看大學裡那些教師,為分房,常常計算自己那一點點積分,每次分房,都是滿肚子希望,滿心的失望,無他 狼多肉少而已,讀研時,去過一個老師的家,前幾年他就已經是院士了,而他當時是副教授(那個時候,教授還沒氾濫,含金量很高的,尤其是90年代前面五年一般一個系也就有一個就不錯了),就一間房,狹窄擁擠。。。這還是學校裡面的骨幹中青年教師,大有前途的副教授,也只能這樣,何況那時候的講師?

那時候,分房要看工齡,職級。我們的教育投入,當時在世界上都是排名很靠前的,只不過是倒數,現在,呵呵,也不高,只是條件比以前好多了,還是佩服日本,明治維新時代就一直大力投入教育,教師地位高。而我國,現在地位高的是公務猿,令人嘆息。

那時候,學習好的,想致力於科研讀博的,都出去留學了。我們還是想掙錢,人,總是吃飯,成家的吧,沒有多少人願意象自己的老師一樣,每次分房機會,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失望,那是科研工作者的悲哀,誰也不想老是體會這種悲哀。

所以,我們大多都奔著薪水高一點工作去了,也有去航天院所的科研單位的,大多還是奔著著名外企(那個時候,精英學生才有機會),工資高的民企和效益好的國企,至少也要選擇城市,比如北京上海,解決戶口問題。

然後就是,沒人讀博了!當然讀博的去海外名校了。然後我們就一個個地被問:

想讀博嗎?

不想。

留校讀博,可以去香港大學一年。

不想。

然後,又問:想去中科大讀博嗎?他們學校和我們學校關係很緊密,他們的老師對我們的學生還是比較信任的,願意招收我們的學生。

不想。

想去xx學校讀博嗎?不想。

多了這麼多年的書,掙錢養家,是那時我們最迫切的願望。

當然,現在想進一個一般的學校,據說都要名校海龜,博士優先。

世事如棋。


流浪在遠方的憂傷


其實很簡單,博士讀出來,能走的路就很窄了。除非去科研機構,進了一般企業很難適應魚龍混雜的工作環境。我們單位每年也有博士願意來,薪水也就比碩士高一點,但壓力山大啊,大家都看博士能帶來啥效益,結果基礎工作不願意做,創新工作一兩年也不出成績,大家都覺得還不如招個本科生,至少工作有人做,每天覺得他們可尷尬


JohnDickie


理由很簡單,因為讀博士成本高且風險大。很多碩士同學,理性的權衡利弊後,放棄了。我自己輔導過很多碩士同學,糾結過是否讀博士的問題。

第一, 讀博士畢業很難,正常畢業更難。

尤其是理工學類,比如生物、醫藥,經常要延遲半年到兩年才能畢業。為什麼?因為實驗做不出成果,因為論文發表不了。在科學實驗中,意外太多了,最開始設定的假設很可能最後被推翻。而且是否有足夠的實驗器材,有時也是問題。

我2019年輔導了一位生物女生,讀到博士最後一年,因為實驗總做不出來,就調整了實驗用品的使用量,結果為此和老師發生矛盾。最後在筋疲力盡的情況下,黯然的放棄學業。但是這樣也就等於她讀博的三年時光,變成了沉默成本。

第二, 讀博士是將一門學問往深了鑽研,不僅難度大,也容易疲憊。

讀博士,是將一門專業,往最前沿,最深刻的地方鑽研。而任何一門學問到了前沿地方,都有不確定的領域,也都有派別之爭。那麼就要想要自己的方向,這是一種冒險。簡單說,讀博士,這的體會到了“以有涯之人生,探究無涯之學問”的處境。

這就會讓很多在碩士期間就感到壓力較大的同學,直接放棄。

第三, 讀博的收益,與碩士畢業後工作三年的收益權衡問題。

不要以為博士必然好就業。公司裡面能夠與博士對應的崗位並不多,招聘量也不大。所以博士畢業後,如果不選擇高校或研究機構,而是進入公司反倒有一絲尷尬。當然大規模的集團公司,會有自己的研究室,甚至是研究院還好,而中小規模的公司,其實日常招聘根本不考慮博士學位的應聘者。

但是碩士畢業求職對應的崗位則有很多,而且工資也不低。那麼三年後如果得到一次晉升,其社會地位和前途都是很不錯的。可是博士畢業後求職,既要面臨求職的不確定,也要面臨自己明明27、28歲了還沒什麼積累的尷尬。所以我覺得,能真正讀博的,得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最後,說了這麼多讀博的風險。我更想說,高處就算不勝寒,也有別樣的風景。

如果看到這篇回答的人想要讀博,就拿出決心和毅力來。而我,今年38歲的為好優姐姐,還有一個野心,我希望自己能在45歲的時候,讀下博士來喲,大家可以做個見證哦。


為好優姐姐


現在的博士待遇有多好?

可以說,研究生再多讀這幾年博士,待遇是非常好了。華為之前也是百萬年薪聘請博士,為什麼到研究生,很多人就沒再往上唸了呢?

1、寬進嚴出

考博的難度其實並不大,院校和研究所招收的博士名額也比較多,屬於比較容易考上的。但想要順利畢業就沒有那麼重要了。很多人都聽說過博士延期畢業的事情,其實這算比較平常的事情了,博士想要順利拿到畢業證並不容易。博士必須要拿出一定的科研成果,論文要達到數量和質量的要求,接受學校和老師的雙重考核。很多博士感到壓力,不能如期畢業。學校也做了一些改進措施,比如延期畢業學年時間,對一些博士進行淘汰。所以不少碩士可以讀博,但擔心不能如期甚至正常畢業。

2、學業壓力

博士期間是比較繁忙的,有大量的科研項目要做,還要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論文發表的期刊質量要求高,沒點學術和科研成就的人根本完成不了學業要求。讀博期間的學業壓力很大,不僅給自己帶來很多壓力,甚至難以正常畢業。

3、生活狀態

博士的學業任務很重,一些博士需要幾天待在實驗室做研究,生活是比較枯燥的。平時的空閒時間不多,而且接觸的人也比較少,只有導師、同期博士以及研究生,交際圈比較小,生活比較乏味。一些碩士不喜歡科研和學術,自然不願意繼續讀博。

4、就業前景

博士學歷很高,但就業選擇機會並不多。如果你選擇的專業好,也許還可以找到一些企業,可以做研發工作。博士科研學術能力強,但並不一定符合企業的招聘要求,博士的工資水平又比較高,很多企業乾脆就不招聘博士了。

很多博士畢業後,只能繼續留在研究所做科研,過著比較枯燥的生活。現在博士想當大學老師也沒有那麼容易了,很多院校的要求很高,需要留學經歷或者要求清華北大等名校畢業,一般的博士只能去一些一般的大學做老師。

5、年齡壓力

很多研究生畢業,已經26、27歲了,讀完博出來,就有三十歲了。而這個年齡的同齡人已經成家立業,孩子都可以上小學了。現在在職讀博的機會很少,這就需要博士一直在學校和研究所學習,收入也不是很多。很多人覺得,年齡太大,耽誤自己的人生髮展,還不如早點成家立業。

總來來說,讀博不只是看書考試那麼簡單,只有那些真正喜歡科研的人才可以寧心靜氣在學術和科研的海洋裡遨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