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半个喜剧》:特立独行还是趋炎附势,我们能做真正的自己吗

《半个喜剧》,这个标题让千空君思索良久,何为半个喜剧?另一半是悲剧吗?还是说就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亦或是说人生有喜有悲,虽说标题是半个喜剧,但背后已经囊括了整个人生,半个喜剧也指整个人生。

《半个喜剧》:特立独行还是趋炎附势,我们能做真正的自己吗

刚看完这部电影,觉得有点乱,主旨略微模糊,导演是想反映人性的复杂,还是阐述社会的问题呢?影片充斥的问题非常之多:户籍、工作、婚姻、小三、家庭、友谊、利益、尊严……全部杂糅到一块,反而让最后孙同在利益和尊严之间的抉择有些淡化了。所以比起影片想表达的主旨,本人更喜欢影片中代表的4种不同的人物性格。

《半个喜剧》:特立独行还是趋炎附势,我们能做真正的自己吗

人物性格一:任素汐饰演的莫默,中产阶级,特立独行者。这是个敢爱敢恨的角色:当她发现郑多多是个渣男时,恨不得立马拿起刀去洗刷自己的屈辱;当她发现自己的真爱时,即使孙同母亲反对,她也想尽力改变自己的形象。在她眼中,生活并不是我改变不了世界只能改变自己,而是面对不符合道德标准的东西,就不应该苟同。她的这种行为方式我相信是大多数人喜欢的,但也是大多数人所做不到的。

《半个喜剧》:特立独行还是趋炎附势,我们能做真正的自己吗

人物性格二:刘迅饰演的郑多多,中产阶级以上,纵欲者。这是个试图为所欲为的角色。骗女主,坑朋友,甚至在即将与未婚妻完婚的情况下与其他女性勾三搭四,这已经不是用一个渣字就可以形容的了,大家还记得有个女的来参加他的婚礼时送了一句“真是垃圾”给他吗?这个女的就是开头从他房间里出来的那个,导演在布局上还是很深刻的。

《半个喜剧》:特立独行还是趋炎附势,我们能做真正的自己吗

人物性格三:孙同的母亲和裴经理,趋炎附势者。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会失去很多东西,比如尊严。孙同的母亲对社会认知很清晰,哪里资源多,就往哪里挤,毕竟一个户口,可以给家族未来的繁荣打下基础,即使受到再大的侮辱,逼自己儿子干不愿意干的事情,也可以心安理得,理由是:为你好。是啊,大多数的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是吗?裴经理我就不多言了,是个会审时度势的场面人。

《半个喜剧》:特立独行还是趋炎附势,我们能做真正的自己吗

人物性格四:孙同,摇摆不定者。为何叫摇摆不定者,相信看过电影的朋友应该都能体会到。有一个细节能非常明显地体现这一点,孙同本想高高兴兴地告诉郑多多他和莫默恋爱了的事情,可郑多多一句:我不允许任何人碰我的东西。他就屁也不敢放了。好可悲啊,喜欢高璐不敢说,喜欢莫默还是不敢说。可偏偏有喜欢的欲望。人这一辈子,最难控制的估计就是欲望了。孙同穷吗?其实不穷的,在他自己的家乡,他母亲帮他解决了大部分年轻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房子。可他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想要的,是北京的房子。突然想起之前看的一部电影——《学区房72小时》,讲述的是一名教授为了学区房在上海风雨飘摇的故事,即使是一名有300万存款的人,在这种大城市依然活得如蝼蚁般,想想孙同的处境,亦是如此。不过人只要有欲望,我想不管在哪都不会满足的。

《半个喜剧》:特立独行还是趋炎附势,我们能做真正的自己吗

人物性格五:高璐,洁身自好者。除了好看,高璐的人物形象我相信大家很难拿出一个具体的词形容她。在这里本人给出了洁身自好这个词,主要是因为她发现郑多多的丑陋后拒绝了结婚。当然,洁身自好是需要资本的,比如高璐的好看。

《半个喜剧》:特立独行还是趋炎附势,我们能做真正的自己吗

人类的社会太过复杂,我相信大多数的我们都是像孙同一样的摇摆不定者,但真的要做选择的时候,我们能否做出像孙同一样的选择,让自身的灵魂进一步升华呢?——千空 2020年1月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