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聽」主動吸引鳳凰來,13家民營企業走進臨港新片區

受市經信委邀請,今天上午,全國部分知名民營企業走進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舉行座談會。會上,各民營企業負責人共同為新片區的發展建言獻策,也為更好優化營商環境提出真知灼見。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出席。請聽上海電臺駐臨港記者趙宏輝發來的報道。

「听」主动吸引凤凰来,13家民营企业走进临港新片区

參加這次座談會的13家民營企業來自不同領域,既有信達生物、 恆瑞醫藥等生物醫藥企業,也有中科創達、博眾精工等智能製造企業,還有均瑤集團等服務業企業。齊聚臨港新片區,企業家們聊些什麼?雲南白藥董事長王明輝說,他們正考慮在上海落地新的研發項目,而新片區的支持政策和產業條件正讓他眼前一亮。

王明輝說:“上海是吸引高端人才的一個最佳的平臺,在這裡來配置資源,無論是效率還是配置的效果都是最佳的。臨港新區剛才介紹的這些政策,可以說除了眼前一亮,還心裡一動,就是像為我們企業在度身定製。”

興奮、激動,是在場許多企業家聽到新片區特殊政策時的感受。大華股份董事長傅利泉說,新片區要進一步築巢引鳳,不僅要用優惠政策來吸引人,也要靠營造氛圍來留住人。

傅利泉說:“我們企業最關心的就是能夠怎麼樣留住人才。這些研發人士集聚到臨港,它的條件是否已經相對成熟,包括一些交通、住宿等等。這個人才的氛圍,我覺得最關鍵。”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圍繞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上海率先在全國出臺了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27條,並把“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列為了今年的重點工作。而臨港新片區也已排定今年的工作表,將推動100項創新成果落地,加快構建核心產業的“四梁八柱”,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產業生態。恆瑞醫藥副總裁戴洪斌建議,作為制度創新的試驗田,新片區也可以發揮優勢,來加速資源要素的集聚,他舉了一個例子。

戴洪斌說:“醫藥的創新產品它是需要國家來審批,有沒有可能新片區作為先行先試,在這邊設一個新藥的審評中心,可以把整個華南的新藥的審評就交給這個中心來審。如果在這方面有所突破,我認為對全球生物醫藥是很有吸引力的。”

「听」主动吸引凤凰来,13家民营企业走进临港新片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