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美國擺開陣勢要和伊朗硬碰硬,關鍵時刻,鐵桿盟友卻紛紛跑路

伊朗在1月8日採取了代號“烈士蘇萊曼尼”的反擊行動,美國在伊拉克境內的軍事基地遭到“起義-1”型導彈(Qiam-1)和“法塔赫-110”型導彈(Fateh-110)的猛烈襲擊,伊朗媒體宣稱襲擊行動殺死80人,德黑蘭還警告稱,如果美國企圖回擊,則美國本土也將成為報復的對象。顯然,“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被殺一事,已經成為美伊局勢進一步惡化的導火索。駐伊美軍不得不轉入戰備狀態,並且已經開始轉移至敘利亞與伊拉克邊界附近的軍事基地。


美國擺開陣勢要和伊朗硬碰硬,關鍵時刻,鐵桿盟友卻紛紛跑路

就在駐伊美軍如臨大敵之際,其他一些國家在伊拉克的駐軍,實際上也面臨著巨大考驗。由於美國襲擊蘇萊曼尼的行動未經過伊拉克政府允許,因此現在的伊拉克,也已經拒絕繼續被外國駐軍所佔據。之前,伊拉克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已經建議議會中止與美國主導的國際聯軍的合作,並要求結束外國軍隊在伊拉克的駐紮。伊拉克議會對此給予支持,伊拉克議會法律委員會成員、議員阿馬爾·阿爾·希布利(Ammar al-Shibli)明確聲稱,“伊斯蘭國”已經被擊敗,伊拉克現在不再需要部署美軍。

面對伊拉克的“逐客令”,美國相當不滿,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要對伊拉克施加前所未有的制裁,並且還拿美軍駐伊拉克基地說事,他要求伊拉克首先付清基地費用。不過,對於急於和美國撇清關係的其他一些國家而言,伊拉克的“逐客令”似乎是來之不易的“救命稻草”。據媒體報道,雖然德國防長克蘭普-卡倫鮑爾此前否認撤軍,但是在當地時間1月6日夜間,卡倫鮑爾和外交部長海科·馬斯已經宣佈將撤離駐伊拉克的部分軍隊,隨後德軍連夜行動,當地時間1月7日凌晨,位於巴格達以北營地的32名德軍士兵,已乘飛機前往約旦。此外,駐紮在巴格達“反IS聯盟”總部的3名德軍士兵也與其他美國士兵一起在夜間進行了轉移。

美國擺開陣勢要和伊朗硬碰硬,關鍵時刻,鐵桿盟友卻紛紛跑路

按照卡倫鮑爾的說法,如果伊拉克堅持不再保留外國駐軍,則德國將會把全部軍隊撤出伊拉克。當地時間1月7日,英國國防大臣本-華萊士也做了相似表述。而且,英國現在已經將駐伊朗和伊拉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減少到最低水平。另外,加拿大和克羅地亞,也都有自己的撤軍計劃。而在1月8日美國駐伊拉克基地遭到伊朗導彈猛烈襲擊之後,澳大利亞也開始考慮從伊拉克撤軍的問題。澳大利亞外交部長佩恩(MarisePayne)已經表示,一旦伊拉克議會通過法案,澳大利亞將不得不考慮被迫從伊拉克撤軍的可能性。

雖然這些國家普遍以伊拉克的決定作為撤軍理由,但是在眼下伊拉克已經成為美國和伊朗相互攻擊的舞臺的情況下,美國的盟友們選擇撤軍,顯然是有意主動迴避風險。畢竟這一次的禍端是美國自己闖下的,與美國的盟友們關係不大。對於這些國家而言,與其繼續冒著巨大的風險與美軍“並肩作戰”,還不如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找個理由趕緊躲遠一點。

美國擺開陣勢要和伊朗硬碰硬,關鍵時刻,鐵桿盟友卻紛紛跑路

事實上,現在就連美國的鐵桿盟友以色列,也已經開始有意和美國劃清界限。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1月6日就已經明確表示,以色列並沒有參與暗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的行動。內塔尼亞胡聲稱,“蘇萊曼尼之死是美國所為,不是以色列乾的,以色列不應捲入其中”。而且,內塔尼亞胡還特別要求以色列安全內閣成員不要就這起事件向媒體發表任何聲明。顯然,以色列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此不再跟著美國起鬨。既然以色列都如此,那麼其他國家遠離美國就是必然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