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太極拳術的習練三步驟:樁功、走架、禪修,三位一體無法切割


太極拳術的習練三步驟:樁功、走架、禪修,三位一體無法切割

宇宙永恆的本體,不是意想中的無極,不是概念,凡是腦子裡蹦出來的大都是妄念幻覺,尊重身體的法則,進行太極拳心性養生引導,展現人生大自在。

太極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智慧結晶,是遠古天人交感的甘露,是古往今來帝王將相處世治國的信念和修道者的信仰。太極拳非純粹一種拳術,是智慧動態在生活中的導引,是為人處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藉助太極拳的鍛鍊,讓身體成為智慧的載體,有利於修身和安養。太極拳之所以稱之為國術,是得到社會民眾及武林界的高度認可,同時造就成為武林中一顆明珠,璀璨閃光。

太極拳術的習練,可分為三步驟:第一步,樁功;第二步,走架;第三步,禪修。樁功、走架、禪修,三位一體無法切割。

如何覺悟去體驗樁功、走架、禪修?

現代人心性浮躁,按照古人那種方式去鍛鍊,只能是望洋興嘆,但世間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竅訣和契機。根據筆者對太極樁功、走架、禪修的體驗和覺受,與大眾共享如下。

太極拳術的習練三步驟:樁功、走架、禪修,三位一體無法切割

第一步:樁功

樁是木樁的樁,但我們不能像木樁一樣木呆,人在靜態中像木樁立,用心意觀想,如松樹立在大地上,接受大地的氣機,裡外陰陽之氣交匯,在靜態中調心調氣的養生法,是意念和氣機在身上進行運化,不是一種純粹的靜態如木頭墩硬撐。

根據太極拳的身法,先把形規範,比如松肩沉肘、含胸拔背、松腰開胯,尾閭正中等,松沉到腳跟,身心放空放鬆,在此基礎上,用意念氣機進行運化。太極拳講究松淨、空明、虛靈,站樁的目的也是在體驗這種意境。

松是太極拳的核心技術,不能過多地用語言文字概念去闡述,要用身體去覺受和體驗,在靜態中運用意念和觀想去調整身體筋脈骨肉、關節等。也就是說,在靜態中,意念觀照如激光掃描,不斷地觀照,達到松空鬆放的調整。站樁是無形的太極拳走架,是用心意的過程,它不是純粹的保持不變“松”的狀態,是從內到外進行層層通透地調整。

樁功始終要求松,特別是四肢關節樞紐之關要處,如腋窩是中丹田心肺氣機傳遞的窗口,上身放鬆,如松肩沉肘目的是讓腋窩的氣機運化靈活。

在腋窩處調整時,用心意觀照極泉穴,極泉穴氣機自然強大撐開筋脈疏導。全身不能放鬆的主要原因是筋脈拉緊,可以通過意念,用暗勁在腋窩極泉穴強化,如充電達到一定的電壓時電線導體傳遞,筋脈具足氣機通達圓活。

筋脈充滿氣機,肌肉自然鬆軟,用觀照、意念、暗勁在腋窩下的極泉穴進行充電,讓筋脈生物電磁強化。人體一旦外創,肢體關節僵硬麻木,有經驗的針灸醫生在穴位上調整,筋脈的生物電通達速效治癒。

樁功應該在內圈手足的三陰脈上進行調整,重點在筋脈上調節。筋脈的調節是在穴位上的調節,上身集中在極泉穴和大包穴,抱球撐圓進行開合,這是上身樁功的調整。

下身是松腰開胯,但由於人長期的生活,承受各種壓力,腰的筋脈都收縮打結,經常會受到損傷。通過鬆腰開胯,進行放鬆調整帶脈和膀胱經的筋脈,這是有難度的。

如何更好地開胯松腰?

主要找筋脈的法則,尊重氣機的運化。

由於長期以來,大腿內側的筋脈受重力扭結失去彈性很難展開,用意念暗勁集中胯下會陰穴,放空、放鬆,然後觀照會陰穴像拱橋橫向撐開,如坐在馬背上的感覺,拓寬拉伸,令人感覺大腿兩側自然松沉至照海穴,令丹田的氣機自然鼓滿,命門撐開,胯展開。

松腰開胯要用意念來調整,不會造成胯下筋脈第二次的損傷,同時自然把胯、腿內側的三陰經(太陰脾經、厥陰肝經、少陰腎經)展開導引,筋脈氣機從外至內、從粗至細,層層從有形至無形轉化傳遞。生命本身是陰陽二氣混合體,雖然肉眼看不到,但通過特殊的儀器觀察,是磁場生物波或生物粒子從微觀慢慢傳導展現,從無形到有形,形成了人的結構。所以放鬆是建立在陰陽二氣平衡的基礎上,進行一種放鬆、放空。

樁功是直接調整陰陽二氣的平衡,藉助穴位,用正確的思想,但不能缺失一個信念。太極是智慧,天人交“感”的甘露,要以這種智慧調身、調心,這樣樁功就不會像木頭墩,實際上也是禪修,調心淨心融入宇宙法性本體。

宇宙虛空法界永恆的本體,不是想象中的無極,也不是概念,凡是腦子裡蹦出來的“東西”大都是妄念幻覺。只要能做到松淨空明,摒棄妄念貪慾,身體筋脈自然就能傳導無極的太虛清明。尊重身體的法則,松空鬆放,即松淨空明,進行調整,這樣的樁功始終在虛靈中涵照著。

站樁是根據前人的經驗,十條身法:松肩、沉肘、含胸、拔背、護臀、松腰、開胯、眉間拓寬等,把身法掌握好就如煉丹的爐子先架好,然後煉丹。看得見的是有形的身體在站樁,看不見的是心意氣生物粒子在和諧共振。太極的心是智慧靈光,本來具足,引導當受用。站樁是重要環節,從太極拳術角度來說,是能量氣機的蓄養淨化和提升,是用來修身入道的法門。

太極拳術的習練三步驟:樁功、走架、禪修,三位一體無法切割

第二步,太極拳走架

走架一般都會不經意被套路牽著鼻子轉,內在的氣機很難展現,時間久了關節磨損,神經受損。走架是練氣機的圓活,樁功是練意念專注,禪修是調心安心和明心。

太極拳走架主要是練丹田腰胯氣機的運化,禪修是以練上丹田神明靈光智慧為主。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是整體關係,從粗分到細分,從有形到無形。

如何才能把體內的氣機貫穿動作走架?

太極拳走架若沒有氣機意念,那純粹是一個空殼。太極拳是以綿、柔來體現,有利於氣機的傳遞。

外家拳注重一種爆發力,是在掤勁上爆發,在身體的外圈進行的一種鍛鍊。太極拳以虛勁道為主導,虛勁表現出來是鬆柔松坦,一般在身體內側進行運化,所以太極的功夫大都展現在身體內圈,是陰柔圓活。

要尊重太極拳的法則,既然是國術,就要遵循前輩們的思想和經驗。所謂陰陽二氣的內外圈,先說陰是陽的體,陽是陰的用,二氣互根體用。內圈走化,借有形的架,達到調和無形內在氣機的運化和鍛鍊

太極拳看得見的是走架,看不見的就是內在的氣機,不是純粹的比畫動作,是借有形的架做一種思想覺性涵照的軌道運行,讓心氣在這個軌道上運轉淨化。所以定要明確,太極拳練的不是動作、技巧,不是一招一式格鬥術,練的是內在陰陽二氣的平衡,練的是心氣的和諧,要具足一種信念作為支配。

什麼是信念?

首先是對太極思想的一種仰止,太極是智慧的結晶,是傳統文化的思想母體,要深信不疑,形成精神力量,這就是信念。對於道教修煉者來說,太極是他們的一種信仰,是思想的仰止。太極的中和思想,無異於佛家的中道中觀思想。

太極對修道者來說是信仰,對練太極拳的人來說是為人之道。日常中進行太極拳柔和走架,況且待人接物時,也要以太極的思想貫通運作細行。

上下盤身體不相應的要整合,合勁合氣,手腳、肩胯各部分要整合,手腳和內在的心意要整合,即內三合、外三合。這是傳統說法,需要長期的鍛鍊,有一定難度。能否找到一種技巧?凡事總有竅訣。

筆者不是專業的太極人,卻熱衷探索此國術,依自身的體驗是先解讀身體氣脈的結構,如身體腋窩氣機強大時,心肺氣機即中丹田氣機,從胳膊到手指各關節易得到體現和展示。腋窩是開關和樞紐,無形的氣機從此處轉化為有形的勁道,牽引全身虛實走化。

松肩沉肘,是為了更好地讓腋窩氣機進行轉化,中丹田的氣機通過腋窩,從無形轉化為有形,傳遞併到達五指。五指是連心的,如果想心靈手巧,腋窩的氣機定要調節好。腋窩有心包經、心經、肺經經過,是中丹田外顯氣機的總彙,把三經的氣機調柔,調和達成一片。五指是心的開關,如電腦的鍵盤可以操作,五指的放空放鬆可達到調心,讓中丹田更加圓活有趣。

因此,腋窩是關要處,上身在太極拳走架時,腋窩如軲轆在轉,不是胳膊在轉動。松肩沉肘,目的是不要拉住掤緊腋窩,是讓它自然鬆放,具氣要走下弧,目的是讓上下丹田交匯,沉肘如老式火車外部大輪轂在牽引。松肩沉肘時是兩個肘在旋轉內合、內扣、內旋,是在牽引腋窩氣機的轉化,暗合兩胯骨相互牽引推動。所以說太極拳走架時,上身胳膊的氣機和中丹田的氣機要重點集中意念和暗勁,觀察留意腋窩的變化。

PS:本平臺收錄的各武術前輩及武友的言論,只為個人學習,因個別圖文資料來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見諒。尊重原創作者版權,期望各友留言點評告知。溫馨提示:網絡文章要結合自身的體證,是否適合自己,要辯證的看,不盲從。祝各位武運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