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七七事變中,兩個最凶殘的鬼子軍官,最終是什麼下場?

要說挑起盧溝橋事變的罪魁禍首,我們能開出一張長長的名單,最起碼也應該包括中國駐屯軍司令官田代皖一郎及其替換者香月清司、步兵第一聯隊聯隊長牟田口廉也、步兵第八中隊中隊長清水節郎、北平特務機關長松井太久郎……

和上述這些「幕後人物」不同,森田徹和一木清直這兩個上不得檯面的中級軍官在事變中表現得最為變態狂熱,他們赤膊上陣、攻城拔寨、嗜血如命、出盡風頭,也讓中國人永遠記住了他倆的惡名。

那麼,這兩個惡貫滿盈的魔頭最終下場如何呢?今天就來說一說。

七七事變中,兩個最兇殘的鬼子軍官,最終是什麼下場?

日軍佔領盧溝橋

平庸之輩改寫歷史

1937年7月,侵華日軍步步吞噬,已經控制了北平的北、東、南三面,虎狼環視,華北危急。

按照日本軍部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總體部署,在田代皖一郎和牟田口廉也的秘密授意下,日本華北駐屯軍步兵旅團第1聯隊打響了第一槍。

身為聯隊隊副的森田徹中佐上演了一出「三部曲」。第一部,7月7日傍晚在宛平縣城舉行演習, 然後以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蹤」為由強行進城搜查;第二部,當其要求被拒絕後,立即指揮日軍發起突進攻;第三部,以中國軍隊挑起戰端為藉口,要求迅速增兵,進而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七七事變中,兩個最兇殘的鬼子軍官,最終是什麼下場?

森田徹

由於在龍王廟和鐵路橋的作戰中指揮不力,中國駐屯軍司令官田代皖一郎被火線下課,幾天後此君竟然活活氣死。接替者香月清司命令打響事變第一槍的第1聯隊與前來增援的日軍迅速擊敗中國第29軍。於是,47歲的森田徹再次披掛上陣。

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3期步兵科的森田徹曾在日本軍校裡擔任過體操教員,1929年進入陸軍野戰部隊任步兵少佐,1932年率部參加了上海「1.28事變」作戰,戰績平平。按理說,像他這樣的平庸之輩在軍隊中混不了幾年就會退役,但盧溝橋的槍聲讓他成為了那個改寫歷史的人。

七七事變中,兩個最兇殘的鬼子軍官,最終是什麼下場?

田代皖一郎

在南苑地區,森田徹遭到29軍38、132師的頑強抵抗。29軍的手榴彈加大刀片雖然給予日軍一定的殺傷,但血肉之軀終究擋不住坦克大炮,防線不斷被突破,部隊損失慘重。29軍副軍長佟麟閣、132師師長趙登禹在激戰中殉國。

當親眼看到毫無反裝甲能力的中國軍人被日軍坦克碾得粉身碎骨時,精神極度亢奮的森田徹鑽進坦克裡,站在炮塔上,揮舞著戰刀高呼「萬歲」,驅動坦克四處碾壓中國士兵。從此,每當進攻受挫時,森田徹就會祭出坦克這一殺手鐧,他對坦克的喜愛和依戀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

七七事變中,兩個最兇殘的鬼子軍官,最終是什麼下場?

29軍大刀隊

「玉碎」諾門坎

森田徹因「七七事變」作戰有功獲得裕仁天皇親授的金鷹三級勳章,隨即晉升為大佐軍銜,不久就調往號稱「皇軍之花」和「將佐預備隊」的日本關東軍,任第七國境守備隊聯隊長。

在此期間,他在林海雪原瘋狂圍剿抗日武裝,製造多個「無人區」。他曾親手放狼狗咬死為抗聯送糧食的老人,也曾把數十名受傷被俘的抗聯戰士扒光衣服推進冰窟,將殘暴與變態集於一身。

1939年5月,日軍以精銳的23師團為主力,調集了180架飛機、90多輛坦克,向諾門坎地區的蘇蒙聯軍發動了大規模進攻。

熟知日軍作戰特點的朱可夫大將奉調前往諾門坎坐鎮指揮,僅5月27日至30日三天時間,蘇軍就殲滅日軍1個騎兵聯隊、1個戰車聯隊和3個步兵大隊。為挽救不利戰局,關東軍將即將晉升將軍的森田徹緊急抽調到23師團71聯隊任聯隊長,接替已戰死的原代理聯隊長東京治。

森田徹此時的作戰對手已不再是一手漢陽造一手大刀片的中國29軍,而是飛機大炮加坦克協同作戰的蘇軍立體戰役集群。森田徹最痴迷的坦克在蘇軍面前如同鐵皮玩具,不堪一擊。

七七事變中,兩個最兇殘的鬼子軍官,最終是什麼下場?

日本95式輕型坦克

8月20日,朱可夫指揮蘇軍以近300架戰機、1600多門火炮、498輛坦克,對日軍展開了強大的空炮火力和坦克集群突擊。日軍崇尚的刺刀在蘇軍的鋼鐵洪流前變得一錢不值,防線很快崩潰,71聯隊被合圍。

戰至8月26日,71聯隊傷亡殆盡,大隊長以下軍官幾乎全部戰死。窮途末路的森田徹在燒燬軍旗和密碼本後,頭纏白布條,身綁炸藥包,揮舞戰刀向滾滾而來的蘇軍坦克作自殺性「玉碎」攻擊。

沒衝出幾步,他就被迎面而來的機槍子彈掃倒,隨即被坦克履帶碾成了碎渣

酷愛用坦克碾人的森田徹最後被坦克碾死,果真是天道循環、報應不爽啊!

七七事變中,兩個最兇殘的鬼子軍官,最終是什麼下場?

諾門坎戰鬥中的日本炮兵

「為帝國強盛進程打響了信號槍」

在七七事變中,一木清直是日軍駐豐臺第3大隊大隊長,是森田徹的下級。以演習為名向中國宛平守軍挑釁,在盧溝橋打響了罪惡的第一槍的,就是他。

戰事開啟後,一木清直大隊向宛平縣城發起攻擊,隨後直撲宛平要地龍王廟和附近的鐵路橋,守衛橋頭陣地的中國守軍2個排全部陣亡。7月8日夜12時,人困馬乏的日軍在睡夢中遭到29軍敢死隊的襲擊,1箇中隊死在了鐵路橋上。捱了上峰一頓嘴巴子的一木清直慌忙親率預備隊發起反擊,一番血戰方後奪回陣地。

在隨後的南苑戰鬥中,一木清直看到森田徹率領坦克大隊威風八面,羨慕得不得了,也想鑽進坦克過過癮,只是由於軍銜低而未能如願。惱羞成怒的他把一腔怨氣統統發洩到中國傷兵的身上。在森田徹瘋狂碾壓中國官兵的血腥陣地上,那些殘存的中國傷殘官兵全部被一木清直下令屠殺。

七七事變中,兩個最兇殘的鬼子軍官,最終是什麼下場?

駐守盧溝橋的中國軍隊

事變後,一木清直曾得意洋洋地對外宣稱「為帝國強盛進程打響了信號槍」。天皇為他親授金鷹三級勳章,並在2個月內由少佐越級晉升為大佐。隨後,一木清直也像森田徹一樣,調升到日本關東軍第7師團14旅團28聯隊任聯隊長,成為東北抗日聯軍的死敵。

1938年3月,抗聯3師第8團被一木清直所部800多人包圍。為掩護團主力突出包圍圈,有著「射手之王」之稱的1連連長李海峰帶領12名戰士據險阻擊,直到全部犧牲。一木清直組織了5次圍攻,苦戰一天,死傷200多人,他本人差點被擊斃,卻連一件完整的可以邀功武器也沒得到,讓他在同儕面前大失臉面。

七七事變中,兩個最兇殘的鬼子軍官,最終是什麼下場?

一木清直

在「東方絞肉機」裡粉身碎骨

1942年4月底,關東軍第7師團奉命以14旅團28聯隊為基幹,編成「旭字一木支隊」,由即將晉升少將的一木清直大佐擔任支隊長,加入太平洋作戰。

日本海軍在中途島慘敗後,美日雙方的爭奪焦點轉移到瓜達爾卡納爾島。日軍大本營深感兵力嚴重不足,於是便想起了正在關島修整待命的一木支隊,想給他們找點活幹,也好讓求勝心切的一木清直有所表現。

8月18日晚,一木清直接到奪取瓜島命令後,將手下2400人分成2個梯隊,自己帶著第一梯隊和2門火炮、8挺重機槍,分乘6艘驅逐艦於20日晚在瓜島登陸。一木清直一心想為關東軍「露露臉」,不等後續部隊到達即下令發起奪取島上亨德森機場的奇襲作戰。

儘管一木清直心氣十足,但進攻兵力和重武器支援的匱乏,令其在美軍優勢火力的反擊下速敗。皓月下,一批批端著明晃晃刺刀高喊「萬歲」的日軍,迎著美軍潑水般的重機槍子彈,如飛蛾撲火般發動衝鋒。天亮之後,美軍的陣地前屍山累累。

七七事變中,兩個最兇殘的鬼子軍官,最終是什麼下場?

亨德森機場俯視圖

這場被稱為「東方絞肉機」的亨德森機場爭奪戰從夜晚打到第二天早上,日軍幾乎全軍覆滅,身負重傷的一木清直帶著剩下的23個能喘氣的餘部逃到了熱帶雨林中作垂死掙扎。窮追不捨的美軍出動了一個後備營和輕型坦克排追擊清剿。

21日黃昏,一木清直在後援無望的情況下命令通信兵向大本營發出了「一木支隊已全軍玉碎」的訣別電。他自己則奄奄一息地躺在潮溼的雨林中,眼睜睜地看著殘餘官兵被美軍坦克張著的血盆大口所吞噬。

七七事變中,兩個最兇殘的鬼子軍官,最終是什麼下場?

屍橫遍野的瓜島戰場

天黑時,美軍坦克發現了一木清直和幾個圍著他正在焚燒軍旗的日軍,便開足馬力衝了過去。和森田徹一樣,一木清直也在履帶下粉身碎骨(一說剖腹自殺)。

按照日軍的傳統,不是陸軍大學畢業的軍人很難升到大佐以上的軍銜。而一木清直卻在死後被追授陸軍少將,終於在陰間爬到了森田徹的頭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