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荊州市沙市區法院:一名刑事法官的“戰疫日誌”

法官是維護正義的“天平”,法官是懲治犯罪的“利劍”,疫情之下,法官又是守護生命的“戰士”。白衣作戰袍,愛心鑄鎧甲,他們的每一瞬間都值得記錄,每一刻都值得講述,讓我們一起看看荊州市沙市區法院刑事法官張志浩的“戰疫日誌”。


荊州市沙市區法院:一名刑事法官的“戰疫日誌”


當晚22:30

“下了一天雨,天氣特別冷,你們值夜班要注意保暖啊。”正跟隊員交接班的張志浩聽到這溫馨的叮囑,心裡暖暖的。不記得這是張志浩值得第幾個夜班,從“抗疫阻擊戰”伊始,他就積極下沉社區參與防控工作,後被抽調到疫情防控形勢異常嚴峻的紅景嘉園小區,成為沙市區法院“紅景嘉園B區守望突擊隊”的一員。他已經在防控一線連續奮戰20余天,今晚又將是一個不眠之夜。


荊州市沙市區法院:一名刑事法官的“戰疫日誌”


次日8:30

“昨晚一切正常,我已經燒了熱水,帳篷裡也消毒了。”和早班隊員交接完畢,張志浩便立刻趕回法院與刑事審判庭庭長楊軍匯合。這天本是他難得的休息日,但黃某和胡某兩名被告人羈押期限已滿,根據法律規定,今天必須取保候審,職責在肩,他果斷放棄休息。“值一夜班,身體吃不吃得消?”楊軍心疼地拍拍他的肩膀,“沒事的庭長,我年輕。”張志浩眼神堅定。匆匆吃幾口泡麵充飢,他便和楊軍一起奔走於區委政法委和區委疫情防控指揮部之間,就兩名女性被告人取保後的防控安排進行彙報請示。


荊州市沙市區法院:一名刑事法官的“戰疫日誌”


10:30

警車飛馳在去往荊州區第一看守所的路上,車內身著防護服的張志浩和楊軍,通過電話進一步與指揮部商討取保後隔離的細節問題。為防止疫情輸出,取保人員需在隔離點觀察14天,由於尚無疫情期間取保候審的規範程序可供遵循,一路上,楊軍的手機始終沒有放下,張志浩手中的工作預案不斷調整完善,力爭將取保人員安全迅速地送入隔離點,實現“點對點”的無縫銜接。


荊州市沙市區法院:一名刑事法官的“戰疫日誌”


11:00

趕到看守所,辦理完取保手續,接出兩名取保人員,張志浩細心地遞上了早已準備好的口罩。“疫情形勢嚴峻,到隔離點隔離觀察不僅是對你們自身健康的保證,更是對你們家人生命安全負責。”一番耐心細緻地宣講,讓黃某和胡某充分了解到當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她們主動承諾會積極配合健康檢查和集中隔離。


荊州市沙市區法院:一名刑事法官的“戰疫日誌”


12:30

定點醫院的健康檢查很快結束,檢查結果正常,胡某要求回家拿取衣物。“不用擔心,隔離點條件挺好, 你們的生活有保證,有什麼必需品,我去幫你取。”“黃某,你家在外地,生活物資我們也會供應到位,你和家人安心隔離就行。”張志浩讓她們用手機給家人報平安,和楊軍不失時機地做其家屬的思想工作。貼心的話語讓他們感到溫暖,最終家屬表示理解,黃某胡某也表示會配合隔離,拿上檢查結果他們直奔隔離點。


荊州市沙市區法院:一名刑事法官的“戰疫日誌”


13:30

到達隔離點,安頓好黃某和胡某,張志浩便驅車5公里來到胡某家中拿取生活必需品。“咕……”張志浩不好意思地捂住肚子,家家戶戶飄出的飯香在鼻尖糾纏,早上的那幾口泡麵,早已使他的肚子唱起了“空城計”。他甩甩頭將飢餓感拋諸腦後,“我馬上帶回隔離點給她,你們放心。”從胡某家屬手裡接過包裹,馬不停蹄趕回隔離點,交到了其手中,臨走時還不忘叮囑胡某要和黃某互幫互助,安心隔離。兩人深鞠一躬:“法官,你們這麼有人情味,謝謝你們!”


荊州市沙市區法院:一名刑事法官的“戰疫日誌”


14:30

“過幾天還有一名在松滋監獄關押的人員要釋放,疫情防控體系下需要多部門跨區域協調,我們要把預案做得更細緻,爭取辦理得更安全高效。”大口吃著盒飯的張志浩,反思和總結著今天行動帶來的經驗,計劃著接下來的工作安排。被汗水浸溼的頭髮一縷縷貼在鬢角,他顧不得擦拭便趕回辦公室繼續準備法律文書,跟相關部門溝通著接下來幾天釋放人員的事宜。


荊州市沙市區法院:一名刑事法官的“戰疫日誌”


16:30

“沒問題,我明天一早準時到崗。”掛上電話,張志浩邊下樓邊在手機上設置好鬧鐘,這種疫情防控、審判工作同時兼顧的生活已成為他的習慣。十幾個小時的堅守是對體力和耐力的考驗,雖然此刻的他滿臉疲憊,但第二天一大早你仍會在值守巡邏、物資配送、清運垃圾的崗位上看到滿血復活的他。“不累,懲治犯罪是我們的職責,疫情防控是我們的使命,兩者都不能辜負!”他在為自己加油,也在為千萬人守候。

雨後的晴空平靜祥和,夕陽的餘暉為他遠去的背影鍍上一層金色,我知道,明天的他依然會如陽光一般,為社區居民帶來溫暖……


通訊員:曹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