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40週年再看「高達」:"機器人動畫"的落寞與時代觀影的悲哀

1979年,世界在震盪中。

十萬蘇聯陸軍入侵阿富汗,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中南半島在戰火下燃燒,南韓發生軍事政變,而日本全島,也籠罩在"蘇聯逆火式轟炸機航程可覆蓋日本全境,太平洋沿岸空降軍一夜之間可空投兩萬人至東京"的恐懼中。

這一年,《機動戰士高達0079》誕生,首次登上青森電視臺的屏幕,從此拉開一個時代的帷幕。

40週年再看「高達」:

四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已然可稱高達為時代的勝者,這個在日本已然成為國民級IP的系列偉作,不僅是銀河傳說的英雄譚,更是大宇宙世界觀的扛鼎者

然而說來也怪,當我們再看如今的高達時,卻總能無奈地發現——高達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雄風,漸漸在這個充斥娛樂主義的時代敗下陣來。

高達系列四十年來到底經過怎樣的風與雨?它成功或落寞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時代意義?今天,我們不妨遍數這四十年來高達走過的足跡,或許可以窺見日本動畫這四十年來轉變的映像。

英雄的黎明

談及高達,似乎總要從這個人開始。

40週年再看「高達」:

暮年的富野由悠季


那一年還名為富野喜幸的"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今已近不惑之年。

比起同時代33歲成名的松本零士與宮崎駿,21歲成名的今敏,19歲成名的手冢治虫與大友克洋,富野由悠季的動畫生涯可謂崎嶇。本打算投身航天火箭製造業,卻因為成績一片慘淡,不得已轉報文科,後來又夢想在電影業出人頭地,卻又由於當年電影行業競爭過於激烈,只好轉投門庭,於1964年加入動畫工作室"蟲pro",也就此開啟其動畫事業生涯。

彼時的蟲pro,在手冢治虫大名之下,彙集了丸山正雄,八田陽子,若尾博司等一派日後的業界菁英。偏科加入的富野,常因後輩遠高於己的繪畫技術而感到苦惱。為此,他苦練畫分鏡,也確有所成。他對於分鏡的執著,使他日後被業界戲稱為"妄想千本分鏡的富野"。

40週年再看「高達」:

富野由悠季的伯樂,一代大師手冢治虫


富野撰寫的劇本亦得到手冢治虫的青眼,使得他能夠擔任當年蟲pr核心作品《鐵臂阿童木》多集的監督。

三年後由於對蟲pro前景的不安離開蟲pro,富野嘗試過設計學院講師,廣告製作人等多種身份,但最終出於收入與個人追求,還是選擇回到動畫業界。作為分鏡師的他工作高效,口碑良好,博得業界讚賞,也因此他的足跡遍佈六七十年代的大多數經典動畫,其中邂逅了當時的開荒科幻作品《宇宙戰艦大和號》。

然而隨著地位水漲船高,富野極強的個人風格也隨之顯露。他厭惡這部刻意迎合大眾的鉅作,試圖在自己負責的集數里對它進行"修正"。由於富野私自篡改劇情的行為被發現,他也隨之被製片人西崎義展踢出了製作。心懷不甘的富野不久加入了當年在蟲pro時結識的同僚鈴木良武創立的日升動畫(sunrise),開啟了他人生的正章。懷著對《宇宙戰艦大和號》復仇的想法,《機動戰士高達》誕生了。

40週年再看「高達」:

七十年代的科幻動畫扛鼎鉅作《宇宙戰艦大和號》,是富野由悠季桀驁人生的起點


扶搖的青雲

在日升監督《無敵超人贊波3》與《無敵剛人泰坦3》後,富野接過《宇宙戰艦大和號》拉開的大宇宙序幕,與安彥良和,大河原邦男等日升主力一同開啟了《機動戰士高達0079》的製作。也正是由此,這位才華橫溢桀驁不馴的監督,開始書寫嶄新的歷史。

不同於以往"正義戰勝邪惡"的簡單敘事,《0079》將成人世界的兩極政治鬥爭帶入世界觀,由此將敘事較之同時代的作品更上一個維度。

同時,《0079》的主角也不是以往作品中單薄的勇猛英雄形象,《0079》通過對性格敏感的阿姆羅雷成長曆程以及其與哈姆雷特式人物夏亞·阿茲納布爾的碰撞,引申出貫穿高達宇宙觀的"新人類"(new type)理念,借劇中人物之口,呼籲"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在各類社會思潮湧動,美蘇意識形態鬥爭極為尖銳的1979年,這部"子供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40週年再看「高達」:

象徵英美西方世界的地球聯邦,旗幟靈感來源於北約


40週年再看「高達」:

象徵納粹德國與舊日本帝國的吉翁公國,旗幟靈感來源於納粹黨旗


《0079》初放映時雖遇波折,但隔年就由於其深度而得到觀眾大力支持,隨著模型熱賣與OVA放送,富野一躍為當年動畫界的風雲人物。不僅如此,高達開拓的嶄新宇宙世界,更對看慣了子供向動畫的年輕觀眾造成衝擊性影響。

40週年再看「高達」:

1981年2月22日是被歷史銘記的一天,時年四十歲的富野由悠季在新宿車站迎來人生的高光時刻。在一萬五千名全日本各地前來的愛好者面前,富野由悠季宣言"我們再次宣誓,將以動畫開拓出我們的時代,揭開動畫新世紀的幕布。"四十年後的他在上海SHCC展上回憶當年情景,依舊生慨嘆。

伴隨著日本經濟的超高速發展,《0079》大勝後六年,富野再度操刀《機動戰士Z高達》,萬眾矚目的這部續集,不僅彙集了安彥良和,大河原邦男等《0079》時代的元老,更得到了永野護,高橋久美子,藤田一已等業界新英。甚至連當時尚非出名的庵野秀明,也曾為《Z高達》提供過設計線稿。《Z高達》更是大獲成功,片中比《0079》更勝一籌的人物描寫與機械設計,也使高達徹底脫去了子供向外衣。

40週年再看「高達」:

《機動戰士Z高達》海報


當時尚是少年的虛淵玄,正是目擊了《Z高達》中的一位女角色死亡情節而改變了人生觀。不久,富野又於1987年與1988年接連創作出《機動戰士ZZ高達》,《機動戰士高達:夏亞的逆襲》等一系列高達粉今日耳熟能詳的鉅作。大幅的賽璐璐風格也展現出日本八十年代經濟高峰獨有的繁華景象。

與此同時,大批青年高達愛好者聚集的《高達前哨戰》等雜誌,以角木肇等人為代表,更開拓出了一片前所未有的愛好者新天地。模型製作也由此逐漸獨立出高達作品之外,成為高達的又一大支柱。而高達也借模型,ova, tv 雜誌四者的有機結合與青年觀眾產生高效互動,成為業界龍頭。

40週年再看「高達」:

高達愛好者自行創辦的《高達前哨戰》雜誌截圖,其中就有日後大名鼎鼎的角木肇


時代大洪水

九十年代是高達的逆風時代。《逆襲的夏亞》問世後不久,日本經濟泡沫破滅,舉國一時蕭條。

一面,模型廣告等創收益少,另一面,富野與日升的矛盾也逐漸浮出水面。富野極強的個人風格,早在《Z高達》創作時圍繞角色塑造與劇情走向就曾與日升製片人產生相當大的罅隙。

商業化與固守富野風格的矛盾,在1994年日升為萬代公司收購後日益激烈,以至於富野產生了"把高達毀掉"的念頭。九十年代的富野以新系列《新機動戰記高達W》《G高達》《V高達》《Turn A高達》等作品叩問市場,但都反響平平。已非盛年的富野,巨大的製作壓力與和日升的罅隙不斷摧毀著他的精神。面對商業上的失敗,製作理念的挫折,日升公司的巨大壓力,1994年,富野由悠季將高達系列腳本交於自己欣賞的後輩今川泰宏,旋即退出動畫製作舞臺,巨人的時代就此結束。

40週年再看「高達」:

今川泰宏,代表著《機動戰士高達G武鬥傳》


與此同時,由庵野秀明執導的《新世紀福音戰士》對高達的霸主地位造成了巨大沖擊。《新世紀福音戰士》對角色極富張力的描繪,滲透了大量宗教隱喻與存在主義哲學,一經誕生便成為現象級鉅作。而《0079》等作品中的那些"成人化思想"於此一比,則相形見絀。高達的霸主地位業已搖搖欲墜。

40週年再看「高達」:

時代級鉅作《新世紀福音戰士》


再起的航向

沒有了富野由悠季的高達迎來"後富野時代"。面對市場份額的巨大虧損,日升傾全力製作一部可以跟當年的《0079》所匹敵的扛鼎之作,以期挽救高達的未來。在這樣的基礎上,以《0079》劇情為藍本的《機動戰士高達SEED》誕生了。

40週年再看「高達」:

代表高達歷史轉折點的《機動戰士高達SEED》


日升全力培育的《SEED》,既有大河原邦男等《0079》起的元老,也出現了福田己津央,兩澤千晶等新面孔。今日大家耳熟能詳的子安武人,關智一,梶浦由記等人,也為《SEED》貢獻了力量。這部傾日升全力的鉅作,既挽救了高達,也成為高達商業化歷程的轉折點。

《SEED》毫無疑問是對"富野高達"的一種叛逆。除去了性格怪癖的祖師,新監督福田己津央在《0079》劇情大綱基礎上,以迎合少年觀眾為目的,將主軸設定為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也不同於以往高達作品追求軍武的真實性,《SEED》對機戰進行了浪漫化處理,華麗的主角機體與不堪一擊的雜魚形成鮮明對比,使之更為貼合大眾審美。

可說,《SEED》就是為市場化而生的一作。《SEED》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吸引了一大批粉絲幾乎成為當代高達的代名詞,進入了新世紀一代人的記憶。

《SEED》也引起了元祖一代老高達粉與新粉的對立。儘管《SEED》依舊維持了高達系列高質量的機械設計,其不寫實的機戰畫風也使老高達粉絲對其感到排斥。沒有了八十年代角木肇對著F15戰鬥機構思EX—S高達駕駛艙內部構造的精益求精,只剩下"強襲自由最帥最強"的輕浮。

40週年再看「高達」:

《SEED》系列機設的代表強襲自由高達


而後日升又推出了《SEED》的續集《SEED DESTINY》,在製作過程中還發生過監督福田已津央出於迎合觀眾的目的將原主角飛鳥真的戲份與劇情大幅改動,甚至將主角改換一事,可見《SEED》系市場化程度之深。

到今日為止關於《SEED》的爭論已持續十八年,這部比相當一部分高達粉年紀都要大的作品,其名氣與實力是否相符仍受質疑。論者或指責《SEED》的戀愛劇傾向,但也應看到,《SEED》對女性心理的描繪,也同樣開創了時代。不同於以往高達作品中作為男性主角陪襯的女性角色作用,《SEED》真切描繪出了憑己努力的奮發女性形象。

從這一點來說,《SEED》在高達時代上的作用同樣舉足輕重。而把商業化視作洪水猛獸的衛道士,其論點似亦值得商榷。論者或可以指責強襲自由高達不切實際,卻忽視了其機設大河原邦男正是元祖高達RX78的設計者。《SEED》對於生命科學的探討與追問,對戰爭的反思,亦具有相當的現實意義。在今天的我們,亦應秉持"相互理解"的"新人類"理念,而非對彼此的愛好口誅筆伐。

40週年再看「高達」:

繼《SEED》後被推上電視機的是《高達00》。《高達00》中和了老高達粉與市場化的需求,《00》中既有對男女主角情感的細膩描繪,也混入了現代世界的國際爭鬥,也同樣傳遞了對人類命運的思考與對人類光輝的仰望。

這部2009年的作品同樣在市場上取得成功,只是此時的動畫市場,《FATE》,《東方project》等當代主流大熱IP已經出現,"萌化"成為主流。列處期間的機械人動畫顯得格格不入。儘管《SEED》,《00》等作品的人物塑造甚至對之後的萌系作品產生深刻影響,但也難擋機械人動畫式微的潮流。高達在蹣跚間艱探索自己的道路。

赤子的斜陽

2010年富野由悠季受邀赴北京大學演講,在講座上,他提及了戲劇化情節的處理,故事結構的塑造,對動畫本質的理解,以及對資本涉足動畫的厭惡。從業五十年來,他仍然保持著當年新宿車站的那顆赤子之心。這位四十年前的開荒者,已然離開了他親手拉開的大宇宙幕布,而將其留給一代又一代鮮活的後人。

40週年再看「高達」:

2017年上海SHCC展上的富野由悠季


憑藉日升家大業大的基礎,《機動戰士高達UC》等作品還是擁有高口碑與高製作的成就,製作高達模型相關的萬代公司也在製作軍模的富士美,長谷川等同行中一騎絕塵。而高達在新世紀後,也推出過寫實戰爭向的《一年戰爭秘錄》,《雷霆宙域戰線》等面向老高達粉絲的作品,子供向的《高達創戰者》,亦嘗試過電腦遊戲等形式。只是與時代主流的《FATE》等IP比,已顯式微。

40週年再看「高達」:

2019年,日升新作《機動戰士高達NT》登上大屏幕,這也是高達系列作品首次登上中國大陸的大屏幕。然而與當季《哪吒》《復聯》《命運之夜劇場版》相較,仍是失色,遠無當日《0079》的光彩。

儘管種種,矗立於東京臺場的獨角獸高達依舊向時代展現其身姿。無論如何,機動戰士高達都將以大宇宙動畫世界觀的開拓者,為後人所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