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懷二胎有年齡“末班車”,婦產醫生建議:超過這個歲數最好別生

政策允許後,很多家庭開始步入生育二胎的行列,據數據顯示70後生下二胎的意願明顯強於適育年齡的90後,

這也就意味著高齡產婦的數量激增。

顯然,70後孕媽並非在適齡生育的年齡段內,這也意味著她們將會面臨更多的生育風險。普遍意義上認為23歲到28歲年齡段之內是適齡生育的,35歲以上被定義為高齡產婦。同時在我國也實行晚婚晚育政策,那麼生育的年齡上限究竟是多少呢?

山東67歲孕媽順利誕下女嬰,醫生:這是個例!

前段時間山東棗莊一名67歲孕媽順利誕下女嬰的消息,受到了全國網友的關注。雖然面臨很多爭議,比如說生育壓力、孩子培養問題等,但是,這無疑也為眾多高齡產婦注入一劑強心劑。

“既然65歲都能生,那就說明高齡產婦生育風險並不大。”抱有這樣的心理,很多年齡不在適齡生育範圍內的女性,在強烈的生育意願的支配下,似乎也想要加入二胎生育的大軍。

懷二胎有年齡“末班車”,婦產醫生建議:超過這個歲數最好別生

而大部分婦產科醫生對於此的看法是純屬個例。高齡產婦確實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風險。比如說妊娠疾病併發症以及胎兒畸形,發生這些意外情況的利率較高。

婦產科醫生並不建議人們盲目跟風,冒著高齡生育的風險,拿自身和胎兒的生命做賭注。

那麼,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生育最好別超過多少歲呢?

女性最晚生產年齡,婦產醫生建議:超過這個歲數最好別生!

婦產醫生建議在女性停經前十年最好不要生育。通常女性的停經時間是55歲,所以最晚的生育年齡儘量保持在45歲以內。所以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生育這段年齡不宜超過45歲這個界限。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Journal》上曾刊登這樣一則研究:《Maternal Age and Risk of Labor and Delivery Complications》,研究顯示大於35歲的孕婦早產等意外狀況的發生率較高;大於45歲的老年婦女患胎兒窘迫和胎兒發育不良的比例明顯增加,超過最佳是生育年齡的產婦需要面臨更多的生育風險。

數據顯示:30歲以上的女性在生育能力上會呈現出按年下降的趨勢,並且達到了3%-5%的下降比例,當女性到了40歲的時候這種比例下降更加的明顯。

懷二胎有年齡“末班車”,婦產醫生建議:超過這個歲數最好別生

超出適齡生育範圍的產婦期所提供的卵子質量相對較差,這就導致胎兒需要承受更多的風險,比如說早產畸形,這些意外狀況發生的幾率更大。本著對於孩子以及家庭都負責的態度,冒著巨大生育風險而執意拼生的做法並不適宜。

高齡產婦需要面臨的生育壓力也不少

1)精力有限

對於年齡有一定優勢的適齡的寶媽來說,育兒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頻繁的夜奶、哄睡令人很難招架,睡眠不足導致孕媽衰老加劇。

而就高齡的寶媽而言,顯然這個過程會更加難熬,更加消耗精力。本身年齡較大的寶媽自身身體恢復會有一定的受限,這時候又要承擔照顧寶寶的壓力,顯然難以承受。

懷二胎有年齡“末班車”,婦產醫生建議:超過這個歲數最好別生

2)教育理念跟不上

如今的育兒早已不再是早前的吃飽穿暖,家長們更加註重對教育方式的探索。以往的育兒經驗並不一定有用,甚至有可能是造成誤導。而年齡相對較大的寶媽對於流行的教育理念接受度較低,這就很容易造成教育方面的跟不上,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3)經濟壓力

時下的育兒成本非常高昂,即便不讓孩子上學區也會讓孩子去上輔導班。這就意味著高齡寶媽需要在養育上花費的開銷更大更多。如果沒有有力的經濟基層,那麼高齡生子的生活會過得非常艱辛。

懷二胎有年齡“末班車”,婦產醫生建議:超過這個歲數最好別生

4)身體條件

高齡寶媽在產後身體恢復會是一道難關。因為其在孕期一些妊娠疾病的發生概率較高,比如說妊娠高血壓,即便是在生產後,寶媽患上高血壓的幾率也大為增加。這在某種程度上就意味著高齡產婦身體恢復更慢,生育對身體影響更大。

所以在女性們滿足自身的生育願望的同時,也要考慮自身和胎兒的健康。盲目的跟風或者拼生並不是理智的做法。生育二胎需要面臨著更多的風險,這也是高齡人群需要謹慎考慮的內容。

大家對於高齡生育有哪些看法呢?對此又有哪些建議分享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說出你的想法,我是豆寶奶奶,母嬰育兒經驗豐富,想要了解更多,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