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現在的德雲社弟子中,誰的風格最像郭德綱?

路人乙178714921


為什麼要接近郭德綱?不論私德,只說相聲專業上的能耐,德雲社目前說得最好的是高峰高老闆,雖然天份上缺了柳活一條腿,但綜合實力也完爆郭德綱了。此前何雲偉的實力還要高於高峰,這兩位是真正熱愛相聲真下功夫的。郭、於兩位先生是神一樣的存在,但未必是相聲之神,就像費玉清和張帝的葷段子脫口秀非常牛逼,但和唱歌無關。他倆有著傑出的才能,但在相聲業務上下的功夫明顯低於何、高二人。還是懷念零五年之前的郭德綱,零一年第一次聽他的賭論,驚為天人,奇怪從哪裡冒出這麼一位大仙。現在不行了,聽不下去。還是高峰高老闆比較受用。


陳默的常識


這個問題,如果改成,德雲社弟子中,誰更有可能繼承郭德綱的衣缽,也許會更好!

“7歲學評書,9歲學相聲的郭德綱”,1973年出生,從小時候算起,郭德綱的相聲已經學了足足37年了!

“可怕”麼?更“可怕”的是,相聲的四門功課“說學逗唱”,他郭德綱還是樣樣精通!還有更“可怕”的是,郭德綱今年才46歲,屬於“春秋正盛”!搭檔于謙,也只不過大郭德綱4歲,也才50歲,這“夫妻”倆的相聲,我們至少還能聽個十來年!

也許有人會問,那十來年後咋辦?十來年後,兒子徒子徒孫們就都起來了,郭麒麟,岳雲鵬,張鶴倫,張雲雷,燒餅,欒雲平,陶陽,曹鶴陽,閻鶴祥,孟鶴堂,郎鶴炎等等,就差不多都成了氣象!

郭德綱的相聲風格,隨著歲月增長跟聲望日漲,他的相聲越來越“穩重”,行為做派也越來越有一代宗師的氣質!

有人說郭德綱2005年以前的相聲最好,那是因為當時的郭德綱,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拼命說相聲掙錢上,吃不飽就是最大的驅動力!很多人會感慨,那時候的郭德綱真賣力氣!

而現在不同了,名氣越來越大的郭德綱,也離草根生活越來越遠,走到哪裡都是圍觀者,讓他再也無法真正的體驗生活了!成名之後幸福的煩惱,也是有得有失!現在的他,也無需再豁出命去說相聲了,徒弟們慢慢的都接過了相聲傳承的接力棒!

德雲社“雲鶴九霄”八九十個徒弟,可要說誰的風格最像郭德綱?鵬哥只能遺憾的說,這些徒弟們,頂多學習到了郭德綱的五成相聲功力!

打個比方,桃花島黃老邪教出的幾個徒弟,因為徒弟陳玄風梅超風夫妻倆的背叛,老黃一怒之下,把徒弟全部趕出了島!這幾個人,一個個在江湖上創下了赫赫名頭!陳玄風刀槍不入!梅超風九陰白骨爪!曲靈風善使劈空掌!陸乘風精研奇門遁甲!陸冠英善長腿法!馮默風當了善打兵器的鐵匠!

這幾個徒弟,每個人學了黃老邪的三招兩式,就成了武林知名人物,可見黃老邪功力的深厚與淵博!

如果說有人能繼承郭德綱的衣缽,還得從剛剛跨年商演裡的這幾個人中選!德雲社以前只有岳雲鵬跟孫越能商演掙錢,2018到2019的跨年,能掙錢的還得加上張雲雷跟楊九郎組合,孟鶴堂跟周九良組合,最後是張鶴倫跟郎鶴炎組合!以上這些人,除了孫越,都是郭德綱徒弟。

鵬哥最看好的是張鶴倫!最後說吧!

岳雲鵬:

先說岳雲鵬,以前很多人說,相聲四門功課“說學逗唱”岳雲鵬只佔個“忠”字,意思指岳雲鵬基本功不紮實,因為曹金何偉等人的出走,才輪到他。

鵬哥在這裡給岳雲鵬正名,儘管岳雲鵬天賦有限,但他能吃苦,善使相,從一開始大紅時的《五環之歌》唱吐,到現在四門功課的功力明顯見漲,近些年見慣了大世面的他,也不再只是“耍賤”,控場能力越來越強。1985年出生的岳雲鵬才34歲,加上德雲社“捧哏第二”的孫越全力託襯,未來的相聲歷史上,一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張雲雷:

1992年的小辮張雲雷,才27歲,他的出名是現象級的,長相俊秀的他被很多小姑娘像追歌星一樣捧他,搞的很多人都在蹭他的熱點!“說學逗唱”四門功課中,張雲雷的“學”“唱”不錯,其中《探清水河》是街知巷聞,郭德綱都說,追星張雲雷還得背功課,忒辛苦。

2016年的南京火車站的那場重傷,讓張雲雷從十幾米的高臺跌落,也讓張雲雷在兩年後的2018年又冉冉升起!一啄一飲,莫非皆有定數?!

但是很顯然,張雲雷身上的短板明顯,除了“學”“唱”,“說”跟“逗”還得繼續努力!他89年的搭檔楊九郎也才30,兩人以後的路還長!

孟鶴堂:

相比岳雲鵬跟張雲雷,孟鶴堂火的還不夠,差點氣勢!幾人中,鵬哥認為孟鶴堂長相最好看,他跟周九良在《相聲有新人》裡拿了總冠軍,也是實至名歸!鵬哥聽了他跟周九良的相聲,颱風穩,口齒不錯,但是總感覺他身上少點啥?可能是欠缺大場面的打磨?

孟鶴堂的搭檔周九良給他增色不少,但有時難免搶話,88年的孟鶴堂剛剛31歲,94年的周九良才25歲,稍顯稚嫩,相信隨著周九良的成長,兩人的配合會更加默契,發展大有天地!

忘了說孟鶴堂唱的《嘀嗒》,喜獲德雲社十大金曲第九名的好成績!

張鶴倫:

最後是張鶴倫,德雲社兩個人屬於自我創作型,一個岳雲鵬,一個就是張鶴倫,岳雲鵬是因為個人壓力,努力,而張鶴倫更多的是因為愛好!

三進三出德雲社的張鶴倫,可謂歷經波折,為了改掉“二人轉”東北口音,他一個字的發音,都練習上千遍,這樣才保證了“普通話”標準。

一開始張鶴倫的相聲,走的是岳雲鵬風格,如果說岳雲鵬是“便宜”的話,那張鶴倫是真“賤”,沒辦法,耍“賤”是最便利的成名手段,先火起來再收斂,也是郭德綱幫張鶴倫制訂的成長計劃!

近兩年,關注張鶴倫的觀眾會發現,張鶴倫越來越不“便宜”了,“說學逗唱”功力普遍見漲,颱風也越加沉穩,沒有以前臺上那種呱噪的感覺了。張鶴倫唱的不錯,有人說《照花臺》跟師傅郭德綱唱的一樣好聽,這是最大的褒獎!他唱的《妹妹若是來看我》成為德雲社十大金曲之一,雖位列最後一位,也是榮譽啊!

1985年的張鶴倫今年34歲,搭檔郎鶴炎1981年生人,38歲,郎鶴炎的捧哏功底,除了于謙跟孫越外,在德雲社數三數四的,他跟太子少保閻鶴祥有得一拼!

張鶴倫跟郎鶴炎的搭檔日漸默契,四門功課“說學逗唱”沒有明顯的短板,很有可能在將來的某一天,繼承了郭德綱的衣缽!

有人會問,郭麒麟跟陶陽呢?鵬哥看法是,郭麒麟也許會繼承德雲社,但是衣缽他繼承不了,陶陽,愛的是戲曲,說相聲是老郭給他找的謀生手段!

今天就到這,有話你就說!

我是大鵬哥,喜歡就關注我!


濟州府大鵬哥


要問現在的德雲社笛子當中,誰的風格最像郭德綱,或許這個答案會有些意外,個人而言,不是岳雲鵬也不是“少班主”郭麒麟,而是如今羽翼未豐的義子,“京劇小神童”陶陽。

曾經看過魯豫採訪陶陽的一段採訪,儘管陶陽那時候還是各小孩兒的模樣,但是,卻有著同齡人少有的沉穩與大氣,說話落落大方,條理清晰,滴水不漏,無論神態還是語氣都像是出自一個孩子,當時的陶陽就講到,自己雖然和郭麒麟差不多的年紀,但是卻和他玩不到一起去,覺得幼稚。

郭德綱對於陶陽的喜歡不必多說,不僅收了陶陽做徒弟,還收為自己的義子,可見其喜愛的程度,郭德綱對於陶陽的喜愛溢於言表,他曾經講過:陶陽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很少見,有些時候我跟其他人說不明白的事情,卻和他能聊到一塊去。陶陽童年有著坎坷的經歷,這讓他比其他人看上去更加老成,而老郭也是曾經在相聲圈掙扎了許久之後事業上才開始有起色,這讓他和陶陽的關係亦師亦友。

儘管如今陶陽還沒有像其他是個一樣被老郭力捧,但是,最為所有郭德綱的徒弟中唱功數一數二的徒弟,相信深受師傅喜歡的陶陽有一天也會紅,陶陽沉穩的性格與唱功應該是最接近老郭的,將來在表演上努力點,加上老郭的點播,相信不會比郭雲鵬差。


舔狗請睜眼


算上離家出走的,都沒有人像郭德綱。、

這個感覺怎麼說呢,就好像老郭是一個佛,德雲社每個徒弟只能學到他的一個側面,然後就可以爆紅了。

比如張雲雷。現在抖音18個視頻搞不好有6個都跟他學唱“清水河探”。張雲雷得到了老郭有關唱的這個側面。同樣的還有陶陽等。

閆鶴翔:他捧人穩正。但這幾年更多砸在評書上,評書功底不斷加強,在捧人的問題上,只要不和于謙比,在德雲社也是前三了。

岳雲鵬呢:他其實學的是郭德綱的“舞臺感”。作為一個長相不突出,唱歌也不怎麼樣的人,他上臺之後表現出來的,就是老郭年輕時候對舞臺的感覺。很容易把觀眾帶入到他營造的氛圍裡。

孟鶴堂:目前最喜歡堂主,他得到的是郭德綱的“說”。

張鶴倫:他則得到了老郭的創作靈感,這兩年表演也越發穩重了,走的老郭的路線。

拋棄了的那個:以前學老郭的嘴臉是真像的。不過孩子可惜了,嘴臉這個東西,是老郭的皮囊,但相聲演員賣的是有趣的靈魂。然後就毀了唄。


酒騎風


樓下的,看準題目再回答好嗎,人家問的是現在德雲社中,不要再提那些離開了的人。我就提兩個,一個是郭德綱的大少爺,郭麒麟。一個是郭德綱的義子,曾經的京劇神童,陶陽。

郭麒麟,郭德綱的兒子,絕對的收到了郭德綱的遺傳和真傳!這兩點很重要,從小耳濡目染,再加上骨子裡的說相聲的基因。以前對郭麒麟的關注並不是很多,後來在歡樂喜劇人裡看過郭麒麟的表演,確實在這個年齡段,說成這樣沒給郭德綱丟臉。郭麒麟的風格跟郭德綱很像,走的路很正,就是說不像是岳雲鵬那些靠賣萌的路線。我一直覺得賣萌就跟小瀋陽似的,走不太遠。郭麒麟給人的感覺還是比較正面的路線的,靠的是語言的技巧,真正的包袱逗笑觀眾。當然了,他現在還比較年輕。語言功底上,生活閱歷上都跟自己的老爸差距很大。但是小夥子在各個節目上都表現的很低調,姿態擺得很正,一副謙虛好學的樣子。這就行,只要路線選對了,慢慢的走下,肯定能成為德雲社的優秀接班人,相聲表演藝術家的。

再說說另個一個,陶陽。京劇界的小神童,小時候就登上春晚的舞臺,被評為京劇行業的未來新星。可是郭德綱卻勸他改行,因為孩子太小,未來的變聲期,萬一唱不了京劇就晚了。當時就收了他,也教他相聲,評劇等等,各種的不耽誤吧算是。郭德綱曾經說過,德雲社小輩裡真正是他朋友的就是陶陽了,只有他倆交流的非常舒服。可見他小小年紀,就已經很沉穩,是真正的喜愛傳統藝術的人。估計,陶陽也是真正能保證傳統藝術傳承的人。未來,高峰的位置,德雲社總教習,應該就是陶陽的。

說到最後,這兩人再經歷時間的磨礪後,合而為一,應該就是現在的郭德綱了吧。傳統與現在的比較完美的結合體。


古鵲卟東


我覺得是曹雲金,因為郭德綱的相聲形象是“壞”,這個壞是嘴壞但不讓人討厭,

雖然曹雲金不是從小就跟著郭德綱的,曹雲金是2001年先跟著田立禾,一年後才跟著郭德綱學相聲,在德雲社,那時候王牌是郭德綱和于謙,除了他倆最受歡迎的就是曹雲金了!2011年曹雲金從藝十週年相聲專場從北展開始。2012年、2013年和2014年連續三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

那時候春晚最值得期待的相聲演員就是他和高曉攀了!

後面他們腦掰了,郭德綱和曹雲金的對戰是最誇張的,

最讓我感覺曹雲金像郭德綱的就是曹雲金在《吐槽大會》裡學郭德綱早年的言論的時候,“別人插你一刀,你血還沒舔乾淨呢,就有人勸你大度一點,這點人你得離他遠點,否則他遭雷劈的時候,容易連累到你”真的是小郭德綱了!


沉旎


其實不管其他外界因素,單純講風格,還是那個曹雲金,底子好,學藝精,老活兒多。



特別是他身上那個痞子勁兒有時候像極了郭德綱;岳雲鵬挺好的,但是隻適用於他的風格,單純論相聲功力,他不如曹雲金。從以前他跟老郭的視屏就能看出來,老郭是真把傢伙交給他了,而且身上也有老郭的影子,像極了老郭性格。



你能感覺到那種他倆身上那股傲勁兒。 由其是唱傳統戲曲時,大家可以仔細找找這兩人的神韻,我只談風格,不談個人恩怨,他倆的事我也管不著,也不糾纏。我只是個吃瓜的人,有相聲聽就好了。


大表哥也有春天


很高興能回答題主的問題。對於題目,如果把“現在德雲社中的弟子”去掉,我想大家的回答肯定會特別的統一,因為最像郭老師的是那個已經出走曹雲金。

說回正題,很遺憾,現在德雲社中沒有人能夠接近甚至模仿郭老師,哪怕僅僅是演出風格。郭老師的表演風格,是“帥賣怪壞”的集大成,現在德雲社的演員中,沒有人能夠佔全,但就其中的一方面來說,還有接近郭老師水準的可能。

首先,是“帥”。相聲裡面的帥,是指颱風:口齒清晰、瀟灑大方、舉止得體,給觀眾整體上清新舒暢的感覺。在這方面,個人覺得郭麒麟和孟鶴堂比較有潛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同樣的感覺,這幾年,感覺郭麒麟突然“長大了”:在舞臺上,越來越沉穩,也越來越有自信了。他的舞臺風格逐漸成熟,業務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還覺得缺少郭老師在舞臺的“靈性”;孟鶴堂颱風比較乾淨,嗓音有獨特優勢,讓人聽著舒服,但總是感覺有些溫吞,差些“火爆”,在與周九良的搭檔中,只有小先生先放飛自我,現場才能真正炸起來。

其次,是“賣”。這裡的賣,是指在創作和表演上的一絲不苟和深入研究。在業務學習鑽研方面,個人覺得郭老師弟子中,閻鶴祥算是比較努力的。論捧哏能力,在德雲社中也是功力比較突出的,一路為大小姐保駕護航。其實閻鶴祥在作品上付出心血比較多的,是對評書的整理、改編和創作,而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可惜,壯壯的“賣”只是佔了創作,表演上還需磨練。

再次,是“怪”。“怪”指的是相聲演員的創造力和革新精神。在這方面,郭老師弟子中最突出的一個是張鶴倫。不論是段子包袱的內容創作,還是歌曲改編,都在德雲社是首屈一指的。表演風格很獨特,特別是去年的“德雲撲克”,給人的感覺很棒。

最後,是“壞”,指相聲演員表演的聰明勁兒和壞勁兒,其實就是“靈氣”。在這方面可能就是岳雲鵬比較接近了。小嶽在表揚中,用自己的“相”,彌補了基本功欠缺的不足,而且見慣了大場面的小嶽,現掛能力和控場能力也越來越高。但小嶽的壞,還是透著一股“賤氣”,與郭老師還有一定差距。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好在德雲社的小角們還都年輕,還有很多打磨提升的空間,未來可期。歡迎大家討論指正。


老趙叨叨叨


就目前來看、應該是張雲雷了,同屬“摩羯座”、同樣是唱功了得——區別在於一剛一柔。只不過,“說學逗唱”四項基本功,張雲雷在“說逗”方面要趕超師父、只怕還需時日。

再看郭德綱其他徒弟:陶陽的重心目前已經轉移到京劇;岳雲鵬從早期“萌賤”演變成了穩健型觀眾緣藝人、說學逗唱都不錯但屬於郭德綱之外的另一種“款式”;根正苗紅的郭麒麟轉身專注於影視綜藝、可憐了閻鶴祥。

張鶴倫的風格有些沿襲岳雲鵬的路數、逐漸在形成屬於自己的標籤、目前尚不明朗——或者還沒完全跳出岳雲鵬的“魔爪”;孟鶴堂似乎在模仿師父的軌跡,只是對傳統曲目並不擅長——更多是“學”唱流行音樂;燒餅太鬧、“小四”曹鶴陽顯然難以駕馭。


如果可以回放,風格最像郭德綱的徒弟已經離開了——他就是曹雲金,舞臺上的那股“壞”勁、撩大褂的擺式和氣勢,太像郭德綱了。如果再算上“和昔日授藝恩師開撕”這檔過往史、那麼倆人就可以用“神似”形容之了。

當然,郭德綱和楊志剛對簿公堂、曹雲金與郭德綱開撕這兩件事,表面都是師徒反目、但本質不同。曹雲金是磕頭拜師的“擺知”徒弟、況且有臨危叛走(最次也是臨陣脫逃)之嫌;而郭德綱只是楊志剛的“口盟”學徒,況且老楊有不厚道之舉在先。

當然,曹雲金得到郭德綱衣缽相傳也只是表層,更深層次——比如對相聲藝術的精髓領悟、對藝術商業化運作和經營等、曹雲金連皮毛都沒學到。尤其在“柳活”——也就是“學”唱方面,曹雲金不行、當年能幾段京劇的何三雲偉也不行。


其實說到底,沒必要刻意去重走郭德綱的路子,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每個人都應該形成與眾不同的明顯特徵。

郭德綱也說過,同樣的段子、同樣的舞臺和觀眾,他表演和徒弟表演的效果往往差別很大,這並非孰高孰低、而是觀眾對於熟悉的段子有天然的“先入為主”感。

這也就是為什麼翻拍的電影或電視劇、多數情況下難以替代老版本的緣故。論特效、舞美、劇情合理性等都不亞於舊版、但觀眾似乎就只認準了“原先的好”這個奇怪定律。

曲藝也是如此,前有古人、後無來者,要想超越、只能翻新——哪怕翻得只剩下軀殼。

所以,不應該是德雲社哪些徒弟神似郭德綱、而是在學得師父所授手藝之上、獨樹一幟。刻意模仿、雖說“神似”、但離“迷失”也就不遠了。


岑詮


郭德綱的風格也分早期中期和現在。早期的郭德綱為相聲而努力,為溫飽而奔波,難免到處碰壁而心生戾氣。中期的郭德綱事業有成,鐵杵成針而有豪氣。現在的郭德綱,順風順水,不管是兒子還是弟子都讓他風光無限,是油然而生的和氣。郭德綱的弟子當中,還真沒有一個像郭德綱的,兒子更不像。原因是在郭德綱這顆大樹底下,晚輩們只要刻苦用功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