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孤鸞》詩詞13篇大全集 待覓西湖半曲,對霜天清曉

孤鸞,詞牌名,又名“丹鳳吟”。以朱敦儒《孤鸞·天然標格》為正體,雙調九十八字,前後段各九句、五仄韻。另有雙調九十八字,前後段各九句、五仄韻;雙調九十八字,前後段各九句、五仄韻等變體。代表作品有趙以夫《孤鸞·梅》等。

孤鸞,調見朱敦儒《太平樵唱》。《填詞名解》卷三:“昔罽賓國王結置於峻岐之山,獲一鸞鳥,甚欲其鳴,而不能致。夫人曰:‘鳥見類則鳴,可懸鏡以映之。’鸞睹形,感羿悲鳴,哀響中宵,一奮而絕。詞取其事,以有《孤鸞》之名。”此調別名“丹鳳吟”,但與“丹鳳吟”本調無涉。

正體,雙調九十八字,前後段各九句、五仄韻。以朱敦儒《孤鸞·天然標格》為代表。此調始見《太平樵唱》,故首編此詞,而以馬詞、趙詞、張詞類列。 此詞前後段結句例作上一下四句法,填者辨之。 按張矩詞前段第一句“塞鴻來早”,“塞”字仄聲。第五句“一點陽和先到”,“陽”字平聲。後段第一句“算巡簷、索共梅花笑”,“索”字仄聲。第二句“是千古風流”,“千”字平聲。

變體一,雙調九十八字,前後段各九句、五仄韻。以馬子嚴《孤鸞·早春》為代表。此與朱詞同,惟前後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五字異。

變體二,雙調九十八字,前後段各九句、五仄韻。以趙以夫《孤鸞·梅》為代表。此即馬詞體,惟前後段第四、五句俱作五字兩句異。

變體三,雙調九十八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後段十句五仄韻。以張矩《孤鸞·以梅花為趙懶窩壽》為代表。此即朱詞體,惟換頭作四字兩句異。

《孤鸞》詩詞13篇大全集 待覓西湖半曲,對霜天清曉

孤鸞(梅)

宋代:趙以夫

江南春早。問江上寒梅,佔春多少。自照疏星冷,只許春風到。幽香不知甚處,但迢迢、滿汀菸草。回首誰家竹外,有一枝斜好。記當年、曾共花前笑。念玉雪襟期,有誰知道。喚起羅浮夢,正參橫月小。淒涼更吹塞管,漫相思、鬢華驚老。待覓西湖半曲,對霜天清曉。

孤鸞·江南春早

宋代:趙以夫

江南春早。問江上寒梅,佔春多少。自照疏星冷,只許春風到。幽香不知甚處,但迢迢、滿汀菸草。回首誰家竹外,有一枝斜好。記當年、曾共花前笑。念玉雪襟期,有誰知道。喚起羅浮夢,正參橫月小。淒涼更吹塞管,漫相思、鬢華驚老。待覓西湖半曲,對霜天清曉。

孤鸞·塞鴻來早

宋代:張榘

塞鴻來早。正碧瓦霜輕,玉麟寒少。昨夜南枝,一點陽和先到。黃昏半窗淡月,照青青、謝池春草。此際虛齋心事,與此花俱好。算巡簷、索共梅花笑。是千古風流,少陵曾道。爭似油幢下,對一枝春小。江城慣聽畫角,且休教、玉關人老。好試和羹手段,向鳳池春曉。

孤鸞(早春)

宋代:馬子嚴

沙堤香軟。正宿雨初收,落梅飄滿。可奈東風,暗逐馬蹄輕卷。湖波又還漲綠,粉牆陰、日融煙暖。驀地刺桐枝上,有一聲春喚。任酒帘、飛勸畫樓晚。便指數燒燈,時節非遠。陌上叫聲,好是賣花行院。玉梅對妝雪柳,鬧蛾兒、象生嬌顫。歸去爭先戴取,倚寶釵雙燕。

孤鸞(早春)

宋代:馬子嚴

沙堤香軟。正宿雨初收,落梅飄滿。可奈東風,暗逐馬蹄輕卷。湖波又還漲綠,粉牆陰、日融煙暖。驀地刺桐枝上,有一聲春喚。任酒帘、飛勸畫樓晚。便指數燒燈,時節非遠。陌上叫聲,好是賣花行院。玉梅對妝雪柳,鬧蛾兒、象生嬌顫。歸去爭先戴取,倚寶釵雙燕。

孤鸞(以梅花為趙_窩壽)

宋代:張榘

荊_清曉。問昨夜南枝,幾分春到。一點幽芳,不待隴頭音耗。亭亭水邊月下,勝人間、等閒花草。此際風流誰似,有_窩詩老。向虛簷、淡然索笑。任雪壓霜欺,精神越好。最喜庭除,下映紫蘭嬌小。孤山好尋舊約,況和羹、用功宜早。移傍玉階深處,趁天香繚繞。

孤鸞·荊溪清曉

宋代:張榘

荊溪清曉。問昨夜南枝,幾分春到。一點幽芳,不待隴頭音耗。亭亭水邊月下,勝人間、等閒花草。此際風流誰似,有孄窩詩老。向虛簷、淡然索笑。任雪壓霜欺,精神越好。最喜庭除,下映紫蘭嬌小。孤山好尋舊約,況和羹、用功宜早。移傍玉階深處,趁天香繚繞。

孤鸞·冰心孤寂

宋代:黃載

冰心孤寂。戀幾插靈峰,半泓寒碧。骨瘦和衣薄,清絕成愁極。蕭然滿身是雪,怕人知、鏡中消息。獨向百花夢外,自一家春色。記羅浮幽夢渾如昔。是浸眼鯨波,倚雲丹壁。夜醉空山酒,叫裂橫霜笛。回頭洞天未曉,但迢迢、江南千驛。飲散東風落月,正海山浮碧。

孤鸞(四明後圃石峰之下,小池之上,有梅花)

宋代:黃載

冰心孤寂。戀幾插靈峰,半泓寒碧。骨瘦和衣薄,清絕成愁極。蕭然滿身是雪,怕人知、鏡中消息。獨向百花夢外,自一家春色。記羅浮幽夢渾如昔。有浸眼鯨波,倚雲丹壁。夜醉空山酒,叫裂橫霜笛。回頭洞天未曉,但迢迢、江南千驛。飲散東風落月,正海山浮碧。

《孤鸞》詩詞13篇大全集 待覓西湖半曲,對霜天清曉

孤鸞(次虛齋先生梅詞韻)

宋代:張榘

塞鴻來早。正碧瓦霜輕,玉麟寒少。昨夜南枝,一點陽和先到。黃昏半窗淡月,照青青、謝池春草。此際虛齋心事,與此花俱好。算巡_、索共梅花笑。是千古風流,少陵曾道。爭似油幢下,對一枝春小。江城慣聽畫角,且休教、玉關人老。好試和羹手段,向鳳池春曉。

孤鸞·沙堤香軟

宋代:馬子嚴

沙堤香軟。正宿雨初收,落梅飄滿。可奈東風,暗逐馬蹄輕卷。湖波又還漲綠,粉牆陰、日融煙暖。驀地刺桐枝上,有一聲春喚。任酒帘、飛勸畫樓晚。便指數燒燈,時節非遠。陌上叫聲,好是賣花行院。玉梅對妝雪柳,鬧蛾兒、象生嬌顫。歸去爭先戴取,倚寶釵雙燕。

孤鸞 前段末句少一字

宋代:無名氏

蝦鬚初揭。正社日停針,窗風鳴鐵。懶自梳妝,亂挽鬟兒非滑。追想昨宵瞥見,有多少、動情誰說。枉在屏風背後,立歪羅襪。聽玉人言去苦難洩。任樹上黃鶯嘆離別。強欲排餘恨,反寸腸悲裂。試使侍兒挽住,想未離、畫橋東折。傳道行蹤已遠,但垂楊煙結。

孤鸞·天然標格

宋代:無名氏

天然標格。是小萼堆紅,芳姿凝白。淡佇新妝,淺點壽陽宮額。東君相留厚意,倩年年、與傳消息。昨夜前村雪裡,有一枝先折。念故人、何處水雲隔。縱驛使相逢,難寄春色。試問丹青手,是怎生描得。曉來一番雨過,更那堪、數聲羌笛。歸去和羹未晚,勸行人休摘。

《孤鸞》詩詞13篇大全集 待覓西湖半曲,對霜天清曉


《孤鸞》詩詞13篇大全集 待覓西湖半曲,對霜天清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