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 "兒子,你以後別帶孫兒來看我",老人的控訴:揭開中國家庭濫觴

老人控訴:"兒子,別帶孫子來看我了",揭開了中國家庭濫觴

大家都覺得現在的年輕人非黨辛苦,尤其是這一代有很多獨生子女。面對著社會上巨大的競爭,有著不小的工作壓力;還要照顧家庭,培養孩子;同時也要贍養夫妻雙方的老人。

不得不說,大家還是很"難"的。但是,同樣有困難,有壓力的還有老人們。在不少家庭中,老年人並沒有安逸地享受生活,而是還在為兒女們、孫子們付出。

這不,有一位老人開始控訴"兒子,你能不能別再帶孫子來看我了",老人的話也揭開了中國家庭濫觴。

鄰居李大嬸跟我傾訴過她的苦惱:李大嬸家有一個兒子,現在已經結婚,並且有了自己的孩子了,就在今年,兒媳婦又成功地懷上了二胎。

周圍的人都非常羨慕李大嬸,見到她都會說"你看你多幸福,孩子在身邊,又有兩個孫子,以後家裡別提有多熱鬧了,你就享福吧。"

可李大嬸每每聽到這樣的話,只能苦苦地笑一笑,因為這其中的苦只有她只知道。兒子和兒媳都是公司的普通職員,收入一般。

結婚那年,李大嬸幾乎把一輩子的存款都拿來給他們付房子的首付了。這還沒完,現在李大嬸每個月的退休金還要拿出來幫助他們還房貸。

為了維持自己的生計,同時還要幫襯孩子們,李大嬸將近六十歲的年紀了,還在打工賺錢。按理說這個年紀的人,應該在家裡享清福,可李大嬸卻還是這麼辛苦,一想到這,她就很難過。

而且,自從大孫子出生後,兒子就更是無休止地跟自己"借錢",雖然不明說,但隔三差五的跑到自己家裡,說孫子想去哪玩、想吃什麼用什麼,一聽這話李大嬸就明白了他們的意圖,又不想讓自己的孫子受委屈,也就只能給錢。

現在兒子的二胎也要出生了,兒媳在家經常唸叨,要好好給寶寶補補營養,以後寶寶出生要學什麼特長等等,李大嬸聽後不免出了一身冷汗。最近這段時間,兒子生病了,在家休息,兒媳又懷孕,所以孫子乾脆住在了李大嬸家裡。

這段時間,李大嬸不僅身體上更勞累,"錢包"也是越來越癟,小孫子看到什麼都想要,專挑貴的買,讓她有些吃不消。

後來兒子來接孫子的時候,對孩子說"奶奶家好嗎,以後要不要經常帶你來啊"李大嬸趕緊拉過兒子對他說"你能不能別帶孩子來看我,為了你已經扒了我一層皮了,你自己的孩子自己養行不行。"

聽了李大嬸的故事,作為寶媽的我感觸還是很深的。年輕人的壓力確實越來越大,但他們無形中會把壓力轉移到父母的身上,對於上了年紀的他們來說,是很難消化的。

為什麼都說這種情況是中國家庭的濫觴?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思想的轉變,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覺得老人"贊助"年輕人是正常的,也很少有老人會認同"養兒防老"的觀念了。

現在父母幫忙買房,給孫子交學費,已經變成了一種常態。正是因為人們觀念的"扭曲",才造成了現在這樣的情況。

那麼年輕人的哪些行為會給老人們壓力呢?

第一個,變相啃老

很多人會覺得,啃老是指自己不工作,讓父母養活自己。可現在有一種變相的啃老,是年輕人們會工作掙錢養家,但是會把孩子"推"給老人們,讓老人們給孫子花錢。

當然,很多老人是非常樂意給孫子錢,買東西給他們的。可是,要在他們可以承受的範圍內,並且是他們主動的。如果年輕人"要求"老人給孩子花錢,就會讓老人們有很大的心理壓力。

第二個,和老人互不理解

生活年代的不同,接受的教育有差距,兩代人之間在觀念上一定會有代溝。年輕人可能不理解老人們消費、育兒等方面的觀念,同樣,老人們也不懂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這樣是比較容易出現家庭矛盾的。這時候需要雙方的溝通、妥協,年輕人不能強制地要求老人理解自己,以自己的方式生活。

不管怎樣,父母養一個孩子已經很辛苦了,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也交給他們養了。年輕人們既然有了孩子,就要承擔起責任,對孩子負責,對父母負責。

家長們一定要讓小朋友從小就養成獨立的習慣,否則他即便長大了,也會依賴你一輩子。可父母只能幫一時,不能幫一世。大家對於這種情況怎麼看?一起來交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