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大唐最悲催的皇帝,兩度稱帝,但一生都被女人玩弄於股掌之中

他本生在帝王家,按理說應該幸福一生,然而命運的安排讓他十分無奈,他當過太子,做過皇帝,但也一度被廢,他飽受艱辛,完成復辟,但最終被毒身亡,他一生都活在別人的世界中,被人操控著,被人擺佈著,名為皇帝,實為傀儡,那麼這位大唐皇帝是誰呢?

大唐最悲催的皇帝,兩度稱帝,但一生都被女人玩弄於股掌之中

走下皇位,被廢成王

《新唐書·卷四·本紀第四》:“嗣聖元年正月,廢居於均州,又選於房州。”

李顯出生於長安,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兒子,他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因而生來富貴,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中出生,李顯自然格外引人注目,隨著他的成長,李顯被封為周王,後來又被封為英王。再後來,他的兩位皇兄一死一廢,最後李顯則成為了皇太子。有些人不相信命運,然而命運是存在的,李顯早年的運數就很好,就這樣一帆風順的成為了皇太子,而後又成為了大唐的皇帝。然而李顯的命運不是一帆風順的,他成為皇帝后,母親武則天就成為了皇太后,李顯向來懦弱無能,因此大權完全掌握在武則天的手中。

眼看著手中的權利被一步步奪走,李顯自然十分痛苦,於是李顯想扶植自己的勢力,從而將大權奪回來。不久,李顯提拔了韋后的父親韋玄貞為為豫州刺史,還想進一步提拔他為宰相,但李顯此舉遭到了大臣裴炎的反對,李顯因此大怒,對著裴炎說:“我就把天下給他也無所謂,難道還在乎一個宰相之位嗎?”,裴炎聽後認為不妥,於是馬上報告了武則天,武則天聽後對李顯的舉動十分不滿,於是廢黜了李顯,將其貶為廬陵王,並將其貶出長安。事後,李顯的弟弟李旦成為了傀儡皇帝,也就是唐睿宗。

大唐最悲催的皇帝,兩度稱帝,但一生都被女人玩弄於股掌之中

悽悽慘慘,流放湖北

《舊唐書》:“元年二月,皇太后廢帝為廬陵王,幽於別所。其年五月,遷於均州,尋徙居房陵。”

李顯成為廬陵王后,被流放到湖北一帶,實際上就是被軟禁了起來,當時只有韋氏陪伴在他身邊,兩個人彼此相依為命,嚐盡了人世的艱難,當時他們不僅有生活上的困苦,還有精神上的打擊。李顯被軟禁後不久,弟弟李旦看大勢已去,於是上表遜位,從此武則天走上了皇帝的寶座。武則天成為皇帝后,大肆殘殺唐室宗親,一時間很多唐宗室子相繼被殺,李顯聽聞後,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之中,擔心自己某天也會身死人手。

這期間唐朝發生了造反事件,揚州徐敬業等人兵變,公然反對武則天執政,不久宗室琅玡王李衝、越王李貞等人也相繼起兵,他們紛紛打著反對武則天、匡復廬陵王的旗號,這些消息傳到李顯這邊,李顯自然十分苦悶,而且幾乎天天沉溺在恐懼之中。他經常睡不好覺,吃不好飯,晚上即使睡著了,也會被噩夢驚醒,每當聽說武則天派人來詢問,他都恐懼不安,度日如年,甚至常常想一死了之。

韋氏看在眼中,痛在心中,於是安慰李顯說:“禍與福是相互轉化的,人生難免有一死,何必現在就去呢”,於是李顯放棄了自殺的念頭,逐漸走出了陰影,在韋后的陪伴下,李顯的精神狀態一步步恢復了過來,他們相依為命,同甘共苦,因此情義非常深厚。

大唐最悲催的皇帝,兩度稱帝,但一生都被女人玩弄於股掌之中

復為太子,穩固地位

《舊唐書》:“聖曆元年,召還東都,立為皇太子,依舊名顯。”

武則天稱帝之後,一直憂慮著一個問題,她不知道選誰來繼承帝位,在立子還是立侄子上猶豫不決,此時狄仁傑看出了武則天的心思,於是對武則天說:“太宗皇帝辛辛苦苦,冒著刀槍箭鏃,平定天下,而高宗更是將二子託付陛下,然而現在陛下卻要讓位他族,這樣有違天意。況且兒子和侄子誰更親呢?陛下如果立子為帝,則百年之後,配享太廟,承繼無窮;立自己的侄子為帝,從未聽過侄子祭祀姑姑的。”,武則天聽後,頓時感悟,當天對狄仁傑說:“朕夢見鸚鵡兩翼折斷,是什麼徵兆?”,狄仁傑於是借題發揮說道:“鸚鵡代表姓氏,即武氏,兩翼代表兩個兒子,陛下只有起用這兩個兒子,才能振翅高飛”,武則天聽後,於是在心中定下了主意。

不久,武則天以李顯生病為由,將李顯接回洛陽治療,從此李顯結束了流放的生活。再後來,武則天重新立李顯為皇太子。李顯成為皇太子後,對武則天十分謹慎,為了鞏固自己的位置,李顯特意與武家搞好關係,並決定和武氏聯姻,他將自己的女兒永泰公主嫁給了武則天的侄孫武延基,也將自己的另一個女兒安樂公主嫁給了武則天的另一個侄孫武崇訓,從此李家與武家聯姻,可謂親上加親,以此來穩固自己的位置。

大唐最悲催的皇帝,兩度稱帝,但一生都被女人玩弄於股掌之中

二度為帝,暴斃而終

武則天喜歡養男寵,這使得張易之、張昌宗日益得寵,他們甚至一度干預朝政,讓很多大臣頗為不滿,很多皇族後裔也對祖母養男寵而感到不滿,最後張易之將這些事情報告給了武則天,並說他們誹謗朝廷,武則天大怒,賜死了孫子李重潤及永泰公主的丈夫武延基,永泰公主也因為驚嚇過度難產而死。這些事情激怒了李顯,也激怒了朝臣,當時很多朝臣都想趁武則天病重之時,發動政變,除掉二張,擁立李顯。

《舊唐書》:“神龍元年正月,鳳閣侍郎張柬之、鸞臺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將軍敬暉、右羽林將軍桓彥範、司刑少卿袁恕己等定策率羽林兵誅易之、昌宗,迎皇太子監國,總司庶政。大赦天下。”

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正月,宰相張柬之、大將軍李多祚及將軍薛思行等人發動了神龍政變,他們率領五百羽林軍,衝入玄武門,在迎仙宮殺了張易之、張昌宗。武則天見大勢已去,先讓太子李顯監國,次日傳位,隔了一天,李顯再度成為皇帝,李顯復辟後,大赦天下。然而李顯當政之後,依舊被他人左右局勢,玩弄於股掌之中。比如韋后與武三思關係曖昧,並形成了新的政治勢力,一度左右著朝政,而對於這些,李治只能看在眼中,卻也無能為力。5年後李顯被韋皇后及安樂公主下毒毒死,終年55歲,這就是唐中宗李顯的一生。

大唐最悲催的皇帝,兩度稱帝,但一生都被女人玩弄於股掌之中

結語

李顯的一生經歷了大落大起,也經歷了世態炎涼,在權力的鬥爭中,他時而上,時而被廢,時而再度稱帝,然而終其一生來看,他似乎也是傀儡皇帝,幾乎沒有什麼實權,一生都在別人的掌控之中,最終被毒而死。然而人物悲劇命運的背後,不難看出宮斗的激烈,權利是一把雙刃劍,弄不好就會傷到自己。

參考文獻《新唐書》、《舊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