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有一種悲劇,叫哈姆雷特式復仇

提起哈姆雷特,我們都會想起那句,曾引起千萬人共鳴的話:“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

《哈姆雷特》是英國傑出戲劇家莎士比亞的作品。

《哈姆雷特》作為四大悲劇之首,創作於17世紀初。講述了王子復仇期間,內心種種的矛盾與糾結,並最終悲劇丟掉性命的故事。

關於哈姆雷特的悲劇原因,一直都有很多的說法,而莎士比亞也曾解釋說,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紫陌每次閱讀《哈姆雷特》後,也會有不同的感受。而最近,紫陌再讀《哈姆雷特》後,才發現:造成哈姆雷特悲劇的根本原因,是優柔寡斷。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有一種悲劇,叫哈姆雷特式復仇

1. 表面上是父親離世帶來的不幸,實際上是優柔寡斷造成的悲劇

哈姆雷特是丹麥年輕有為的王子,他聰明機智、樂觀積極,深受百姓的喜愛。但是這樣一位受人愛戴、完美無缺的王子,卻在父親的意外離世、母親改嫁、愛情落空後,而性格大變。

他變得冷酷無情、甚至有些狂躁不安。因為他不能接受父親的突然離世,是因為意外造成的;更不願面對母親因為脆弱和無情,而選擇改嫁。看著昔日相貌和才華都不如父親的叔叔,不僅坐上了皇位,還“搶走”了母親,哈姆雷特越發覺得生活是由不幸組成的。

後來,哈姆雷特通過父親的鬼魂得知,父親並非死於意外,而是被叔叔謀殺的。哈姆雷特非常氣憤,但是他卻並沒有馬上為父報仇,而是在打草驚蛇後,失去了最佳的報仇機會。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有一種悲劇,叫哈姆雷特式復仇

英國著名學者布拉德雷曾提出: “哈姆雷特幹嗎不聽從鬼魂的吩咐,立即動手復仇? 這樣就不用一死就是八條命,另外七條人命可以保全了。”

確實,如果哈姆雷特直接殺了叔叔,而不是反覆確認、再三放過的話,那叔叔早就成為哈姆雷特的劍下亡魂了。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哈姆雷特非要選擇延宕復仇呢?紫陌認為,這還要從他優柔寡斷的性格說起。

哈姆雷特聽到父親的鬼魂說,自己死於叔叔克勞狄斯的毒藥,哈姆雷特雖然氣憤,但是卻因擔心自己被憤怒蒙了心智,便請來戲班子來驗證鬼魂的說法。因為舞臺劇真實還原了,克勞狄斯殺害哈姆雷特父親的全過程,所以,這部打草驚蛇的舞臺劇一上演,克勞狄斯就明白了哈姆雷特的深意。

從克勞狄斯的反應來看,哈姆雷特也確認了事情的真相。但是,當他看到克勞狄斯在房間禱告時,卻仍然沒有當機立斷地為父報仇,而是再一次因為自己的優柔寡斷而放過了他。

《鬼谷子》有言:“故夫決情定疑,萬事之基”。也就是說,決情定疑、當機立斷,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而優柔寡斷,乃是人生的第一大忌諱。

人生的十字路口,最忌諱的就是優柔寡斷,因為這樣會錯過最好的時機。哈姆雷特便是如此,自以為可以等到一個最好的時機,為父報仇,卻因為自己的優柔寡斷,而一次次錯過了機會,甚至賠上了自己的性命。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有一種悲劇,叫哈姆雷特式復仇

2.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視角下,盡現哈姆雷特的優柔寡斷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他認為任何人的心理中,都存在著兩種具有動力性質的量,也就是“動力的量”,即“本能”和“抵抗”。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視角下,哈姆雷特優柔寡斷的內心被透視,也讓讀者感受到了他優柔寡斷背後的原因。

①被壓抑的本能,造就了哈姆雷特的優柔寡斷

弗洛伊德認為,“自我在和討厭的本能遭遇時,剛一交鋒便退縮回來;於是它阻止本能衝動接近意識,也不讓衝動直接釋放出來,但本能衝動卻依然貫注著滿滿的能量。”這種被壓抑的本能衝動,“通過迂迴曲折的方法,找到了釋放的途徑和替代性滿足的方法,使得壓抑的目的全部落空。”

哈姆雷特的本能慾望,是對母親的愛慕。父親在哈姆雷特心裡,雖然是高大、英勇的,但是他卻也會因為父親擁有母親,而對父親心生嫉妒。而且,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哈姆雷特只能壓抑自己對母親的愛。

當哈姆雷特的本能慾望,不斷被壓抑,哈姆雷特就必須要找到出口去釋放,所以他便將自己的慾望,轉移到了權力和王位上。於是,他對父親的感情就由嫉妒,而變成了憎惡。在這種內心情感的夾雜下,當他得知克勞狄斯是殺人兇手後,才會變得更加優柔寡斷,才會遲遲沒有動手報仇。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有一種悲劇,叫哈姆雷特式復仇

②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理論,解釋了哈姆雷特的優柔寡斷

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由先天的各種本能和慾望組成,所奉行的是快樂原則,不顧任何理性和倫理道德的約束;自我代表理性和常識的東西,它努力用現實原則,代替在本我中,自由地佔支配地位的快樂原則;超我是一種理想化的、道德化的自我,奉行的是理想原則。

哈姆雷特一直是聰明果敢的,但是為父報仇這件事情上,卻一再地放棄和延宕。那是因為他內心深處潛藏著許多的慾望,這些慾望雖然可以使他快樂,但是在外部現實環境及道德準則的壓力下,哈姆雷特必須要用一種理想的超我狀態,來壓抑最原始的本我願望。

為了王位和權力,憎惡父親是違反綱常;愛慕母親則是霍亂倫理。哈姆雷特一方面想要滿足自己的願望,另一方面又受到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間的激烈摩擦和碰撞,而矛盾,所以才會優柔寡斷,遲遲不肯動手。

③俄狄浦斯情結,讓哈姆雷特的優柔寡斷更加清晰

這種無意識中對與自己異性的父母的慾望,被認為是俄狄浦斯情結。根據弗洛伊德泛性論學說,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俄狄浦斯情結,具體表現是: 每個男孩都愛母恨父,想要弒父娶母,而每個女孩都怨恨自己的母親,並想取代母親與自己的父親結婚。

父親被殺,母后改嫁亂倫後,哈姆雷特意識到了自己潛在的俄狄浦斯情結。他愛慕母親的真心,因為社會道德的束縛,一直被壓抑著。但是,克勞狄斯弒君的行為,卻再一次震醒了哈姆雷特對母親的慾望。

雖然哈姆雷特十分仇恨克勞狄斯,但他同時也嫉妒克勞狄斯。因為克勞狄斯不僅替他實現了弒父的願望,還搶走了他心愛的母親。客觀上說,克勞狄斯和哈姆雷特有著相同的慾望,如果哈姆雷特殺掉克勞狄斯,那就相當於否定了自己。所以,潛在的俄狄浦斯情結,讓哈姆雷特進退兩難,也造成了他行動上的延宕、也是他優柔寡斷的根本原因。

通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哈姆雷特行動上優柔寡斷的原因,被放大化,也被合理化,同時也讓我們對《哈姆雷特》這部作品,理解得更透徹。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有一種悲劇,叫哈姆雷特式復仇

3. 跳出優柔寡斷,謀定後就要大膽行動才能成事

《韓非子·亡徵》有云:“緩心而無成,柔茹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

說的就是:行事遲疑的人,終究無法成事;性格懦弱,又沒有什麼決斷,無法決斷怎麼做好還是不好的人,終究是要敗亡的。所以,優柔寡斷的人,註定無法成事。

雖然事出有“因”,但哈姆雷特終究還是因為優柔寡斷,而造成了悲劇。如果他能在謀定後,就迅速行動,也不至於產生最後的悲劇。事實上,悲劇的並不只是哈姆雷特,現實生活中,因為優柔寡斷而造成的悲劇,不在少數。

正如雨果所說:“哈姆雷特像我們每一個人一樣真實,他是一個巨人,卻是一個真實的人。”他代表了一類人和一個時代。

建安五年,曹操與袁紹率兵,在官渡決戰。袁紹擁兵11萬,在地理位置上也優越於曹操。而曹操當時只有2萬多人,糧草也遠遠不夠,所以,如果袁紹謀定後,就迅速行動,一定可以取勝。

許攸當時建議袁紹,從側後方突襲曹操的大本營,但是,袁紹卻優柔寡斷、不敢主動出擊,也正因為袁紹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才給了曹軍時間,讓曹軍有機會可以擊敗7萬餘敵人,並在這場戰役中取勝。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有一種悲劇,叫哈姆雷特式復仇

生活中,像袁紹這樣擁有一把好牌,卻因優柔寡斷,而滿盤皆輸的例子並不少。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缺才能,也並不缺機遇,而是就缺了謀定而後動的衝動勁兒。袁紹和曹操之間的實力,本來就懸殊,如果袁紹懂得謀定後迅速行動,也不至於損失慘重;如果哈姆雷特能在謀定後,迅速行動,他也不至於悲劇收場。

拿破崙曾說:“優柔寡斷讓許多人面臨不幸,它會使人對一些事情失望,然後把懲罰強加在自己身上。”司馬遷也說過,“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優柔寡斷的人,常常會因為自己的猶豫,而錯過最好的時機,從而無法成事;而謀定後大膽行動的人,則會因為自己的大膽行動,而成事。人最大的悲哀,就在於錯失機遇後,無法彌補,而不得不以悲劇散場。生活中,並不提倡魯莽行事,當然也不提倡,謀定後裹足不前。凡事謀定後,大膽行動,才能最終成事。

無論是戲劇的臺本、還是歷史的前車之鑑,都告訴我們,優柔寡斷的人,註定會與悲劇相遇。因為謀定後,就要大膽行動,只有這樣,才不會錯失機遇,才能最終成事。

但願我們都不會因為優柔寡斷,而面臨悲劇;但願所有的謀定,都能迎來一個大膽地行動;而所有的行動,也都能換來一個好的結局。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有一種悲劇,叫哈姆雷特式復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