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一張張佈滿勒痕的臉,美!


一張張佈滿勒痕的臉,美!

這張照片,如果不是隔離服上寫著“李劍”的名字,記者已經完全認不出她是誰。當她除去防護服,臉上佈滿了勒痕……這一瞬間,竟讓記者有些淚目。(護目鏡上滿是水珠)

因為工作的原因,記者不止一次接觸過李劍。第一次採訪,是前不久一位患者突發心臟驟停,是她和同事及時趕到,才搶回了患者的性命。第二次,是作為奮戰在防疫一線的“戰士”,被充實到發熱病房,即隔離區。

一張張佈滿勒痕的臉,美!

李劍身穿隔離服

李劍是龍南醫院全科醫學科副主任,原本她和愛人,打算帶著全家人去旅行,因為這次疫情,她毅然主動退掉了去西安的機票。

“兒子成績特別好,每次考完試,我們都帶他出去旅行作為獎勵,可這次我得食言了!”李劍說,“非典那會兒,我剛上班;汶川地震的時候,我想去支援,那時我正在哈醫大讀研究生;這次疫情,我一定要衝在最前線!”語氣鏗鏘而果敢。

李劍是一名全科醫生,技術比較全面,有經驗,更重要的是,她是一名黨員,在這個關鍵時刻,必須要衝鋒陷陣,全力以赴。她說這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

發熱病房,也就是隔離區。進去後,得十幾個小時才能出來。因此,約好的採訪時間,被一延再延,好像被隔離門“阻隔”了。

從1月28日早上8點一直到1月29日凌晨3點,李劍和她的夥伴們不眠不休,始終奮戰在防疫的“最前線”。

等都忙完的時候,大夥兒都快累癱了。

脫下隔離服,面容外露,臉上的勒痕立刻顯現出來。

在隔離區裡的十多個小時裡,為了不上廁所,他們不敢喝水。可是,身體被厚重的隔離服包裹著,猶如洗桑拿,汗水卻順著防護鏡一直往下淌

一張張佈滿勒痕的臉,美!

護士長施佰麗

對於普通人覺得神秘又可怕的隔離區,李劍是這樣說的,“進去的10多個小時裡,穿著隔離服不能吃飯、喝水、上廁所。但,作為醫生和一名黨員,真沒時間想別的。”

讓李劍感動的是,一同抽調來的張豔麗醫生,下午從家裡回來主動值班,王佐巖醫生也一直忙著協調各種工作……大家的心始終在一起。“我要記錄下這些最美的身影和笑臉,告訴所有人,有我們在,大家不要怕!”

一張張佈滿勒痕的臉,美!

張豔麗醫生

李劍告訴記者,在沒有被抽調到發熱病房之前,她的同事們已經非常辛苦了。王巧玲醫生一邊打吊瓶一邊寫病歷;科裡最瘦的張豔麗醫生,連續工作24小時,接了好多患者,夜班都沒下;莊麗輝醫生“連軸轉”17個小時,剛要休息就又去搶救一名重患……

一張張佈滿勒痕的臉,美!

王巧玲醫生一邊打針一邊寫病歷

這些最美的逆行者,正在用生命保護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有理由相信,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也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冬季的黑夜儘管漫長,但依然遮擋不住黎明的曙光!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