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從你的角度來看,造成現在醫患關係緊張的根源是什麼呢?如何才能改變目前的這種局面?

全科掃地僧


15年前,我因血壓有點高,胸口悶,到湛江醫學院附屬就診,醫生馬上要求住院,要做造影,至少要8幹,那時工資才1幹多!我住1天后,不同意做造影,要求出院,某醫生態度好差。竟然開降低心率藥給我,回到家裡,服了一粒,第二天夜裡12點,頭昏迷頭皮麻痺…愛人哭了,叫120…到縣醫院。醫生告訴我,你心率本來6O,不高。不該給降心率藥…原來如此!後來到高州醫院,醫生都年紀輕輕,很和藹。只做動態心電圖…20O塊,排除冠心病…近日到廣州某大醫院,甲醫生開出1萬元門診檢查費,我不相信。再看乙醫生,說正常,3月複查一次…唉,叫我怎麼辦?我自己去研究嗎?


用戶2249879338921


本人有這麼個思維被別人駁斥了,一個落水將死的人,在水裡沒有一個人下河救他,結果家屬只能罵這些人冷血。不可能打殺他們。而當這個人被救起送到醫院,原來人還有口氣,結果沒救過來。這個時候家屬就有可能大發雷霆,甚至在爭吵中動粗。為什麼?我認為是“希望”,別人不救家屬認為是理所應當,會救那是意外,而當落水者(病人)到了醫院,人們就把一切的希望寄託在了醫護人員身上,哪怕是落水者(病人)肺出血而死去,他們都是不能接受的,他們會認為人剛才還會說話,怎麼可能死去?這樣,家屬就非常有可能醫鬧!

所以,到醫院看病救治本來就是%而已,沒有絕對的可能,哪怕是別的醫生可以看好,但求治的患者或者家屬對醫生的選擇都是出於自願的,你可以不找這位醫生去找別的治療,只要不把希望能治好變成理所當然能治好。這樣也許就不會有醫鬧了吧?


一碟清水


醫院明碼標價,不搞大處方,過渡檢查,迴歸到治病救人,醫患關係問題是制度設計與執行的問,不是醫生個人人問題,不能怪醫生!怪只能怪該死的制度制定者!一群不花一分錢能亨受高等醫療的官人,能為老百姓和醫生出發制定制度這才是怪事了!


用戶1879108774806


醫術和醫德是重中之重,把別人錢袋掏空了,又治不好疾病,又抓住患者當搖錢樹不放。(治不好的,不擅長的,就承認本院能力不夠,請患者另行就醫。這很難嗎?),所以,醫德太重要了,醫術不精就別接本院不擅長的就行了,您不是神仙,可決定患者生死。


草屋和二畝地


個人認為:

1、防疫(為主,少得病)、醫療(為輔,保障)沒有矛盾統一!

2、醫療、醫藥行業的市場化,莆田系不斷髮展,追逐利益最大化!

3、科室、醫務人員任務化!

4、以上原因造成過度醫療化!

建議:恢復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國家增加投入!以公立醫院為主,民營醫院為輔!從政策上改變病不起,因醫療致貧的現狀!


lywxc168


主要還是醫術不行,老百姓花錢多,還治不好病,哪個不生氣,所以對醫院、對醫生產生了牴觸,排斥,過去古時候的好醫生,一副藥就能將病徹底治好,哪個不尊敬。現在絕大多數是西醫治療體系,治個小病,各種檢查,流程,各項收費,醫院不是治病的,是來多花錢的,哪個不氣


金敏志


正好昨天晚上看到一個十二分鐘的視頻。李玲教授講的現在醫患關係衝突。李玲教授開頭說的特別明顯了收紅包都不是秘密了,現在的醫院醫生的收入和患者是分不開,有利益就會有矛盾。有矛盾就會發生衝突,醫生收紅包。和好開藥而且開病情以外的要是正常的,比如患者得了感冒醫生就會讓你抽血化驗CT檢查,反正只要是你進醫院就要掉毛而且你有大的病情需要手術醫生給你的套路也是一點點責任沒有,總體現在大部分醫生是沒有醫德只有利益,如果想了解醫患糾紛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收索《李玲教授演講》你就會明白了


路見不平想吐槽


不負責任的醫療,騙錢是醫患關係的主要矛盾。醫院就是閻王殿,院長是閻王、醫生是判官,護士是小鬼。他們售出的藥品有成癮性,吃了他們的藥就一生也不要想著斷了藥,不吃就難受,吃了就緩解。他們打著白衣天使的大旗,做的比毒販子還可惡醜事。


用戶9773339400319


造成今天醫患關係緊張的原因是:

一.有人讓醫療市場化,但違背了市場規則,

供需雙方有失公平。

1.商品質量有三包,但醫療沒有。

2.服務有質量要求,但醫療沒有。

二. 有人將醫療變成賺錢的手段, 醫療本身

違背了醫療的目的。

1.醫療從誕生開始,他的主要目的是為人的

健康服務,賺錢不是醫療的目的。但今天

的醫療賺錢成為了主要目的。方向發生錯

誤。


民正平


貴,還不治病,出了問題哭訴無門。一個落枕很簡單的毛病,刮痧就可以很快治好,到了醫院裡花了千八百的效果還不好,一般都得三四天。前幾年我和一個同事到當地最好的醫院去看病,就是不小心閃了腰,拍了個片子,醫生看了看說沒啥事,回去上一下熱敷就好了,我給你開點兒藥,結果拿了藥一看,全是治感冒的。你說像這樣醫患關係能好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