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收藏:全面的豬隻皮膚病的診斷及治療方案

豬的皮膚病是近年來養豬業發展的一個障礙,本文通過對豬皮膚病的發生、幾種常見病的防治等進行總結,提出綜合防治方法,旨在為規模化養豬場和養殖戶提供參考。

近年來,隨著養豬業的發展,新品種的引進,豬養殖的密度增大,加之連續多年養殖,為豬皮膚病的發生流行創造了客觀條件,成為養豬業發展的一個障礙。各養殖場要提高認識,加強管理,正確診斷,綜合防治,預防和控制豬皮膚病的發生,減少損失,降低成本,促進養豬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收藏:全面的豬隻皮膚病的診斷及治療方案


1豬皮膚病發生原因

1.1飼養環境 圈舍衛生條件差,飼養密度大, 糞便處理不及時,豬皮膚不經常清潔,沾著糞便,通風不良,溼熱味重等。

1.2營養條件 飼料單一,營養不全,特別是缺乏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鋅等。

1.3衛生條件 平常不注意養殖環境的殺蟲消毒,昆蟲蚊蠅較多。

1.4管理不當 化學藥品刺激以及慢性消化道疾病,造成豬新陳代謝絮亂,內分泌失調等,也可引起皮膚病的發生。

2幾種常見的豬皮膚病及防治

引起豬皮膚疾病的種類較多,原因也比較複雜,養殖場比較常見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2.1豬疥癬又稱豬癩

此病由豬穿孔疥癬蟲,潛伏於皮膚所引起的感染症,對仔豬為害嚴重,常成為僵豬。

症狀:此病寒冷季節發生較多,通常於豬的頭部發現,從耳、眼、頰逐漸蔓延至背部、臀部及體側皮膚深層,導致皮膚髮炎發癢,常見患畜在圈舍內、欄杆或相互摩擦,甚至摩擦出血,落屑、脫毛。皮膚呈汙灰白色,乾枯,增厚,粗糙有皺紋和龜裂,豬隻消瘦,失去彈性,有痂皮。病豬生長停滯,精神萎靡,日益消瘦,重者可引起死亡,內臟無病變。疥癬症容易辯認,當一大群豬有搔癢現象時,常是疥癬蟲感染的先兆。

治療:先用高錳酸鉀清洗患處皮膚,然後用雙甲脒1:250稀釋後噴灑全身至溼透,兗州的一週兩次,不嚴重的一週後再噴一次,直到痊癒。如果有出現皮膚破損,發燒不吃的情況,配合注射頭孢+板藍根。同時,環境中需要用配好的雙甲脒噴灑,殺死環境中的蟎蟲。

2.2豬痘

豬痘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性皮膚病,皮膚損傷是豬痘感染的必要條件,主要是豬蝨及其他吸血昆蟲對皮膚損傷使病毒得以進入皮膚。

(1)症狀:豬痘多見於4~6周仔豬及斷奶仔豬, 四季均發,但多見於夏初、夏末季節。主要在無毛和毛少部位如鼻吻、眼瞼、腹部、四肢內側、乳頭等部位,開始為丘疹,然後發展成水皰,水皰破後會結痂,大多數痂皮在感染3周後脫落。

(2)治療:豬痘無特效療法,控制豬痘的最佳方法,就是對豬群進行豬痘疫苗接種,其次加強衛生管理及清除一切外寄生蟲。對病豬可用高錳酸鉀或者碘酸塗抹,配合頭孢+魚腥草治療,治療目的在於防止細菌繼發感染。

2.3滲出性皮炎

又稱溢脂性皮炎或煤煙病,由葡萄球感染引起,多見於5~6日齡哺乳仔豬和剛斷奶仔豬。感染仔豬亡率較高,可達70%左右。

症狀:一般先是仔豬在眼睛周圍、耳廓、腹部等出現紅斑、水泡,接著水泡破潰後水泡液呈棕黃色,如香油樣粘性滑液滲出,氣味惡臭, 然後粘液與被行一起幹燥後形成鱗片狀、棕灰色的結痂,外觀象全身塗上一層煤煙,後病情更加嚴重,有的仔豬不會吮乳或四肢關節腫大,出現呼吸困難、脫水、敗血, 直至死亡。

治療:頭孢肌肉注射,每公斤0.1ml,連用3~5d,並用0.1%高錳酸鉀水浸泡發病仔豬身體1~2min,頭部用藥棉沾高錳酸鉀水清洗病灶。

2.4溼疹 豬溼疹又稱豬溼毒症

主要是豬長期生活在嘲溼的環境中造成的,高溫的夏秋季節該病的暴發率更高,發病較重。(1)症狀:初期豬的頜下、腹下或大腿內側皮膚出現黃豆大小的扁平丘疹、水泡、膿皰,並瘙癢不安,以後隨著病情加重最後形成潰瘍。病程長者豬常揩牆、擦樹止癢,導致全身被毛脫落,出現局部感染,糜爛或化膿,最後豬體消瘦、虛弱而死。

(2)治療:山大黃末開水衝調灌服或拌飼料喂飼,同時可以外敷傷口。每天用藥前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皮膚一次,頭孢+板藍根注射,一天一次,連續三日。

2.5圓環病毒病 圓環病毒病又稱皮炎腎病綜合症

主要侵害皮膚和腎臟,發病率高,病程長, 尤其是在夏秋高溫季節,嚴重影響豬隻的生長髮育,造成生長減慢,死亡率上升。(1)症狀: 豬隻的耳、背、腹部、後軀等皮膚出現紅斑、斑點、丘疹及黑色或深褐色壞死痂,有的在生殖器附近、耳後等部位出現病變較多。體表淋巴結腫大,尤其是腹股溝淋巴結非常明顯。部分病豬有不同程度的弓腰現象,按壓之後更加明顯,怕痛,有明顯的躲閃反應。

(2)治療: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首先要做好圓環病毒疫苗。發現病豬後要立即進行隔離,採取有效的綜合防治措施,避免出現繼發感染,對嚴重的病豬及早進行撲殺,控制疫情擴散。拌料:一噸料藍淨顆粒2kg+複方阿莫西林1kg,連續7-10天,不吃料的選擇注射:干擾素+頭孢+板藍根,一天一次,連續3-5日。

2.6豬蝨和蚤

豬蝨常寄生於耳基部,頸部、腹下及四肢內側。豬身上有蝨後瘙癢,到處摩擦, 可引起皮膚紅疹啃癢與擦傷以及化膿性皮類,有脫毛與脫皮現象,嚴重感染時造成豬貧血。豬蝨還是傳播豬痘的重要媒介。寄生在豬身上的蚤是一種人蚤,常寄生於在汙穢環境中飼養的豬身上。治療:(1)用1%高錳酸鉀水沖洗,雙甲脒1:250兌水噴灑全身和環境,板料用複方伊維菌素一噸料1kg,連續7日。

3 綜合防治

(1)加強飼養管理,搞好圈舍衛生,做到乾燥、通風,冬季豬的草墊要勤換。保持豬舍衛生,豬體應保持清潔,用具固定使用,以免傳染。場內注意清理雜草,驅除蚊蠅,同時養殖密度不要過大。、

(2)根據豬的皮膚病種類,對病豬的圈舍、用具、柵欄等有針對性進行消毒。{前期有豬場全面消毒防治方案}不經消毒,任何用具不能帶入豬舍。

(3)做好豬群的驅蟲工作{前期有專題驅蟲方案}},杜絕使用發黴飼料,減少應激發生,使用提升免疫力的藥物,發病豬隻應配合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減少繼發感染。

(4)對新引進的豬要隔離觀察,經隔離一段時間鑑定無病後,方可合群飼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