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學劉邦,奔小康(十)天子之氣,恐怕自己都不太相信吧?

借古觀今,用歷史事件和教訓來指導今天的生活和選擇!大家好,我是借古觀今。

上一篇我們介紹了劉邦拉隊伍斬白蛇起義,當然實際他也是被逼的,今天我們繼續來介紹劉邦的發家之路。

《史記》記載:“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因東遊以厭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隱於芒、碭山澤岩石之間。呂后與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問之。呂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氣,故從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聞之,多欲附者矣。”


學劉邦,奔小康(十)天子之氣,恐怕自己都不太相信吧?

意思是說:有人給秦始皇帝彙報,說“夜觀天象,在東南方向能夠看到天子的氣象”,這在當時是大事,因為按道理皇帝的氣象只有秦始皇有,就算傳位,也是長安的二世、三世,現在東南方向有天子的氣象,那就說明這邊有人會造反當皇帝。

我看到這兒有一點特點佩服,我們國家的八卦啊、算命啊這些你說不準吧,總是能在關鍵的歷史節點指出一些方向性的東西,但是又不是那麼精準,而且經常是事後配合已經發生的事對照,你才知道當時的徵兆是什麼。

學劉邦,奔小康(十)天子之氣,恐怕自己都不太相信吧?

這個東西吧,所以好玩的地方就在這兒,你說它沒用吧,你要是不重視這個,那以後有的你後悔的,你說它有用吧,但是它又是模模糊糊、似是而非的,你想在事前得到精確的解釋和預言是不可能的。

但是不管怎麼樣,秦始皇很重視,為此專門巡遊東方,想通過這個舉動來鎮伏東南的天子氣。劉邦這貨消息倒也靈通,懷疑這件事與自己有關,就逃跑到芒山、碭山一帶的山澤岩石之間藏了起來。

學劉邦,奔小康(十)天子之氣,恐怕自己都不太相信吧?

說實話,就算此時有帝王之氣,也不是劉邦的,而應該是項羽的,要知道,秦王朝是倒在項羽的手上的,而不是劉邦這個前期打醬油、後期靠猥瑣的傢伙。

劉邦雖說是號稱起義了,可是他此時並沒有什麼明確的戰略目標,說白了,雖然他前期認為自己要像秦始皇那樣建功立業,但是具體怎麼操作,他也是一臉懵逼。

學劉邦,奔小康(十)天子之氣,恐怕自己都不太相信吧?

甚至可以說,劉邦從來也沒有想好他到底用一種怎麼樣的方法才能實現他心中崇高的皇帝夢想,此時的他,空有屠龍之術,卻連自己和周圍這些號人的吃飯問題都解決不了。

呂雉這個時候得發揮半邊天的作用,得安排人給他們這群草寇送吃的,但是他們經常流竄,不過每次呂雉都能找到,劉邦感到很奇怪,就問呂雉,呂雉說:“你所處的地方上面常有云氣,向著有云氣的地方去找你,肯定能找到你。”

學劉邦,奔小康(十)天子之氣,恐怕自己都不太相信吧?

這話我就不說拍馬屁拍的多低劣了,其實就是因為畢竟他們逃竄的都是荒無人煙的地方,只要留心一下人生活過的痕跡,肯定能找到這幫傢伙,畢竟那時候又沒有這麼嚴格的正規軍隊反偵查技巧。

但是劉邦聽到這番話心裡非常高興啊,而且這話是當著這群人的面說的,那自然就一傳十、十傳百,尤其是很多沛縣的子弟都聽說這個事了,陸陸續續越來越多的很多人都想歸附他。

學劉邦,奔小康(十)天子之氣,恐怕自己都不太相信吧?

親愛的讀者們,此時的劉邦和我們大家都差不多,甚至還不如我們,好好的鐵飯碗工作丟了,雖說有一群人跟隨他搞所謂的反秦大業,但是具體怎麼搞,能不能成功現在都還是未知數,前途渺茫,生死未卜。

不過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有想當皇帝的志向,那就要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畢竟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一直等所謂的萬事俱備,那麼永遠也沒有出發的時候了。

學劉邦,奔小康(十)天子之氣,恐怕自己都不太相信吧?

旗杆已立,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