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農村養魚人口中的“翻塘”是什麼意思?為何會出現翻塘,如何避免?

悠悠鄉村路


農村養魚人的口中“翻塘”是什麼意思?為何會出現翻塘,如何避免?翻塘是養魚行業的專用俗語,從字面上看,塘翻撲過來是什麼狀態,就是說魚塘發生毀滅性的死魚現象,一刻之間,所有的魚翻白死亡,這是多麼觸目驚心的養殖慘象。“翻塘”在水產養殖學裡的專業叫法“泛塘”。“泛”“翻”意思表明魚塘裡的魚一次性死得光光的意思。翻塘是養魚戶在日常魚塘管理上出現問題創成的毀滅性的死魚現象。翻塘死魚是水質突變和魚塘缺氧浮頭死魚。在高溫的夏季養殖極易出現翻塘,主要有兩種類型的翻塘,即水質突變和清晨缺氧。



第一,魚塘水質突變。A,魚塘水質突變的成因。魚塘單產較高,水質較肥,浮游生物繁殖過多,藍藻繁殖旺,在盛夏季節,造成魚塘中的營養物質元素缺乏,從而造成一夜之間藍藻全部死光。B,魚塘水質突變的後果。由於藍藻全部死亡後,蛋白質分解產生羥胺、硫化氫等等有毒物質,不僅能毒死所有水產動物,若是牛羊飲了這種水,也能毒死。藍藻全部死亡後,產生毒素,不僅引起魚塘水質突變,而且造成魚塘缺氧,使全部魚類水產缺氧種毒死亡。


C,魚塘水質突變的主要指標。①水質突變後,水變清,變瘦,遠看變黑,有很強的腥臭味。②水質突變後透明度在40㎝以上。③水溶氧極低,上層不超過1毫克/升,下層幾乎為0。④浮游生物量可超過200毫克/升,浮游植物種類單一,銅綠微囊藻佔80%,浮游動物只有纖毛類原生動物。D,魚塘水質突變的處理措施。①水質突變前,每天巡塘2~3次,即時掌握水質變化。防患於未然。②當藍藻繁殖時,選擇晴天中午排放一半的塘水。③使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全塘潑灑(5:2的混合劑0.7毫克/升)。③注水引種。施藥後3~4小時。向塘內注水,最好先注入其它魚塘沒有藍藻,水質較好的水20㎝1左右深,然後灌注河水,恢復到原來水位。這樣就可以避免翻塘死魚現象。


第二,魚塘清晨缺氧。這種翻塘現象的原因是①水質較肥,密度較大,午後或傍晚雷陣雨和急暴雨,導致第二天凌,嚴重缺氧死魚。②高產養殖魚塘,傍晚的最後一頓投餵過飽,魚夜間消化食物會大量消耗水溶氧,導致第二天凌晨缺氧浮頭死魚。③夏秋高溫,由於塘水過肥,密度過大,白天光照不良,氧量消耗明顯大於光照產氧,使塘水溶氧消耗殆盡,第二天凌晨缺氧死魚。清晨浮頭的應急措施:魚輕度浮頭,有聲音時下沉水中,應該即時開機增氧,或快速注入新水;魚嚴重浮頭,受驚不下沉,遊動無力,部分魚腹向上,這時不能開機增氧,不能大聲喊叫和攪水,而是應該加註新水,並使注水管與水面平行緩流入塘,使水形成全塘的圓圈循環,使魚聚集在水流的兩側,得到儘快緩解。這樣就能很快化解翻塘事故。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鄂東三農


農村養魚人所說的“翻塘”,也就是大量水中的水產魚類(尤其是鰱魚)出現的魚浮頭,在魚塘的水面魚嘴上下閉合呼吸空氣,魚尾左右擺動或有少量的跳躍現象,魚“翻塘”會嚴重影響魚的正常生長,如果不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會導致魚類大量可能的死亡,給水產養殖戶帶來不可彌補的經濟損失。



水產養殖出現魚“翻塘”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天氣突變的惡劣的出現,尤其是在夏季,天氣變化的悶熱、水錶面層氣壓的增高,浮游在不同水層的魚類,就象非高原生活區的人進入高原地區的“高原反應”,水層中的氧氣含量少,大氣壓力等影響,魚類不得不浮出水層呼吸氧氣;


其二,水產養殖魚塘存水少、水層低,而受太陽的輻射,水層氣溫的回升,魚塘的底層溫度也會提高,而浮游在魚塘中上層鰱魚等魚類受水溫的影響,會下浮到魚塘的底層與其它魚類爭空間、爭氧氣,惡性循環地造成魚塘底層魚類密度的增大和有氧含量的降低;

其三,水產養殖密度大,水生植物和投入魚的餌料多,而夏季魚餌料的吃不完,餌料受天氣氣溫回升快的影響,會發酵加重了魚塘的有機質含量,魚塘水質水肥的增加、水質的惡化;


如何避免魚“翻塘”不利出現?根據以上的分析,建議水產養殖戶應根據不同情形採取相應的措施:

一、如果是天氣氣候變化的影響,魚塘的水層深或適宜,天氣悶熱,大氣壓力高,應提前開啟魚塘中的增氧機,以此增加魚塘水層中的有氧含量;




二、夏季魚塘的水層淺,應適度補水增高水層,並根據水域的面積、水層,合理地抓好不同魚類的放養數量,因為放養密度的增大,各種魚類增長速度的不同,而飼料的投放量的增大,會給水質帶來有機質的提高,魚類生活環境受到影響,也不利於魚類的生長;

三、對於魚塘的水質肥沃,有機質含量高,實施放肥水、補新水,降低魚塘的有機含量和PH濃度,在夏季水產魚類的養殖應適度增高水位,這樣,天氣太陽光線的照射會對魚的生活影響少,浮游在中上層的水產才有更大的生活空間、更適宜的生存環境。




如果水產養殖戶對水產魚類的養殖能通過以上一系列的應對措施,我想,水產魚類“翻塘”的現象則會大大減少或完全能避免!


老農話三農


在一些有自然條件多水域的農村地區,發展養魚也是不錯的致富項目,魚對於其他畜禽來說管理上更簡單,有現成魚塘的話,投資也不會太高,只是購買魚苗和飼料就可以了,養魚中最怕的莫過於發生“翻塘”,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什麼是“翻塘”,怎麼防止“翻塘”的發生。



翻塘主要是在養殖魚類的過程中,因為水質的汙染或者天氣情況導致的。往往造成魚在短時間內大面積死亡,因為死亡的魚肚皮全部朝水面因此形成翻過來的情況,因此被形象地稱之為“翻塘”。下面我們就總結一下引起翻糖的主要原因。

一、養殖用水受到汙染

養殖水體的汙染可以直接造成翻塘的發生。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水體汙染比較嚴重的池塘,如附近有重汙染企業、養殖業的不合格排汙等,如這些汙染源直接排入養殖池塘,被人惡意投放有害物質,造成養殖水體不能滿足魚類生存,這樣會造成魚類直接中毒、死亡。針對這類情況,需要加強安裝監控設備、巡護池塘。以預防為主,特別是在養殖池塘上游有汙染源存在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最到密切監測,及時處理。


二、受天氣和氣溫的影響

養殖魚類容易出現翻糖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夏季高溫或氣溫突變,由於天氣突變或雷雨季節,天氣陰沉,使整體的氣壓變低,影響水中的溶氧含量。魚類對溶氧要求很高,而且非常敏感,高密度養殖更容易因為溶氧含量低導致魚缺氧,嚴重時直接造成魚類死亡,導致翻塘的發生。因此,對於養魚的池塘必須配備增氧和製氧設備,並根據養殖密度配足增氧設備,在環境突變前及時使用製氧設備,提高養殖水體提高水體的溶氧含量,儘可能把損失減少到最低。


三、管理不到位及其他因素

這一類原因造成的翻塘雖然為數不多,但也不是不存在的,一般是因為機械設備故障或供電線路故障,如供氧設施設備平時保養不好,導致不能使用或使用過程中損壞,或由於雷雨大風造成對供電線路損壞,這些都會導致設備不能工作運轉,最終導致翻塘的發生幾率。對於這類原因,需要平時注意對機器設備的維護,對於有條件的養殖戶應配備應急發電設備。

以上就是關於農村養魚翻糖的說明和分析,希望大家都重視起來。翻糖會造成大量的魚類死亡,這也嚴重影響到廣大養殖戶的經濟利益,因此提醒各位養殖戶必須要重視起來,特別是在現在這個季節,千萬要做好池塘的增氧工作,以避免魚群缺氧死亡。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按鈕,關注我的頭條號【呂家姐夫】,我們一起探討更多關於養殖的問題。

呂家姐夫


我是農村人,我有過養魚的小經驗。夏天草魚翻糖有以下幾種原因:一天氣惡劣情況很悶熱煩躁,比如突然的跑暴雨,漁民要一定要留心觀察。及時的開這樣機進行增壓,以免錯過最佳的挽救時機,造成漁民的重大經濟損失。二水質問題,或者養魚的魚的密度過大,也有可能人外的投毒。三如果預密度過大,加新水增加魚的活動量,在適當的情況可以拉網補大留小。四可以適的給魚塘撒一些藥物,可以降低亞酸硝氨的濃度,可以更好地改造改善水質。魚塘如何防範?在中午的時候,11點到兩點鐘左右,這個時候的水溫通過太陽的照射,通過開動增氧機,通過增氧機的攪動,調節氧氣的充足。其實,很多魚米清晨睜眼是一種誤區。既浪費了電費,又達不到最佳的效果,因為清晨氧氣太低,根本不能增加充足的營養量。通過魚的採食量,來觀察魚的活動情況,魚採食量活躍,可以適當的增加魚餌料。如果魚的採食量很不活躍,可以減少投餵,甚至是不喂。做到投食時定時定量,加強魚塘朝晚的巡查。做好每個季節的防病治蟲,這些問題都可以避免。


魚夢如夢


所謂的“翻塘”就是養殖的魚類大面積的翻白死亡 。

出現翻塘的原因錯綜複雜,需要綜合分析。但萬變不離其宗,就是水的深度與溶氧量的關係!

為什麼在夏天或高溫的天氣情況下出現這種魚翻塘現象,而在冬季雨季沒有這種現象發生呢?其主要原因就是高溫造成水中嚴重缺氧。據測試,水中的含氧量大大低於空氣中氧氣含量。空氣中的含氧量約為18%,水中氧氣含氧量為百萬分之六,可見水的容氧量是相當的低。

水中氧氣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水中植物,這些水中植物由於陽光照射而形成的光合作用,使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水中氧氣的60%來自於水中植物;二是大氣補充。在大氣壓的作用下,空氣中的氧氣向水中滲透,當水的氧氣的濃度達到飽和狀態後水也會向空氣中釋放出多餘的氧氣。

光照的強弱、氣壓的大小、氣溫的高低都會影響到水的溶氧量。水溫越高,氧氣的溶解度越低。因此水中的溶氧量是在不斷的變化。溶氧量的變化營養到魚的生活狀態。氣溫與容氧量也有密切關係。水中的氧屬於溶於水中的氣體,其溶解度的高低與氣溫的高低成反比。即氣溫越高氧氣的溶解度越低,氣溫越低氧氣的溶解度越高。另外水溫升高後,水中的魚和其他小動物的新陳代謝加快,呼吸量增加,從而使水中的氧消耗的更快,氧氣愈發稀薄,氧氣少到一定程度時,魚的生命就受到了威脅。為了應付氧氣少的狀況,只好減少活動,棲於水中不動或者游到水的表面,翹起嘴唇從水面吸收氧氣,這種現象就是人們常見的“魚浮頭”。若水中繼續缺氧,魚就會大批死亡漂浮水面,這就是魚翻塘。


當然除了溶氧量低導致魚翻塘外,還有如水體體質調不好、藻類處理不對都有可能引發翻塘。如何規範預防,還需養殖者提高自身養殖技術以及對現場敏銳的觀察力,才能在有翻塘苗頭時及時處理,降低風險!


光明三農


農村養魚人口中的“翻塘”是什麼意思?為何會出現翻塘,如何避免?

我的父親就是一名農村養魚人,對於這個問題,我來回答。“翻塘”是每個養魚人最不希望看到的情況,所謂翻塘就是養殖的魚出現大面積死亡,一旦發生,將產生慘不忍睹的巨大損失。很不幸的是,家裡的魚塘也曾經翻塘過,雖然沒有到全部死亡的地方,但是也確實損失慘重,前後魚的死亡和用藥的損失,加起來有接近20萬,魚塘魚死了大半。今天,作為一名養魚人,來和你一起分析為什麼會翻塘,如何避免?


一、魚塘為什麼會出現翻塘?

由於魚塘養殖,大多數都是密集式的規模養殖,數量多、密度大,魚塘容易發生缺氧、水質惡化等情況。尤其在高溫環境,所以翻塘主要發生在夏季,家裡魚塘翻塘也是在去年的夏季。

總體來說,魚塘發生翻塘主要有這麼幾點原因:第一,由於魚塘溶解氧不足,魚類由於缺氧,嚴重者導致翻塘的情況;第二,由於病害,魚類互相傳染,水體又無法快速緩解,造成魚類中毒死亡;第三,由於管理不善,飼料投放過多、飼養密度過大、增氧機使用不當,導致魚塘缺氧和毒害並存,尤其是多年未清的老塘,塘底長期被汙泥覆蓋,在被翻上來之後,導致缺氧中毒。

二、如何避免魚塘養殖出現翻塘呢?

對於所有魚塘養殖戶而言,下大雨魚跑掉了都行,就是不能出現翻塘,因為一旦翻塘不僅魚類大量死亡,還要及時將魚類打撈掩埋,防止造成二次汙染。那麼,該如何預防呢?

第一,要合理使用增氧機。魚塘養殖密度大,夏季高溫或者長時間陰雨天氣,都會降低水中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水中的溶解氧。加上魚類大量活動,氧氣需求量較大。這就要求我們要及時增氧,增開增氧機,確保魚塘氧氣供給。


第二,要時刻防止魚類中毒。魚塘養殖的魚類中毒,有很多種可能,外來因素和內在因素,無論是哪一種,我們要及時防範。比如在拉魚之後,要及時施用藥劑,防止魚類損傷中毒。時刻關注魚類狀態,如果出現浮頭、小面積死亡,要及時查明原因,及時使用魚藥,增開增氧機,有必要要減少或者停止投餵。同時,對於魚塘當中出現的死魚,要在第一時間撈出,防止病害傳播感染。

綜上所述,在農村從事魚塘養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魚類是活物,受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如果不能精細管理,最後不僅賺不到錢,也將損失慘重。現在正處於夏季,也是魚類餵養最多,生長最快的時期,要關注魚塘水質和魚類狀態,防止翻塘。


指尖三農


泛塘的原因很多,主要還是池塘水質惡化引起,與魚苗放養密度和養殖規模沒多少關係。

下面我來說明一下引起泛塘的幾個原因:

原因一,水質:養魚先養水,要想養好魚,必須要先養好一塘水。魚類活動對水質的要求相當嚴格,尤其是到了高溫季節,魚類生長越來越快,攝食量加大,水質檢測尤為重要。

養殖池塘,要求水質肥、活、嫩、爽,肥是指水質要肥,這樣更有利於魚類生長及各種藻類的繁殖。活是指活水,池塘要定期加註新水,提高水體透明度與溶氧量。嫩是保持池塘水質鮮嫩,避免池塘水質老化,有條件的池塘,高溫季節可以定期更換掉一部分底水。爽跟嫩差不多,就是說池塘水質早晚要有明顯的變化,早晨池塘水質清新,透明度高,傍晚水質濃度逐步加深,早清晚綠。

原因二,天氣:連續晴天高溫,池塘表面水層溫度也漸漸的升高,有時表面水層溫度可達30度左右,如果突然遇到大風大雨或者是強對流天氣,極易造成池塘缺氧,引起泛塘。

由於天氣驟變,又遇大雨,池塘水質變化明顯,上下水層溫差大,魚類抗應激能力差,有的池塘甚至出現倒藻現象,這就是泛塘的前兆,養殖戶要加緊巡塘,採取措施降低水中有害物質,提前開啟增氧機增氧,確保安全,做到萬無一失!

原因三,合理使用增氧機:對於養殖池塘來說,如何正確使用增氧機,充分發揮增氧機的作用,至關重要!以前養殖戶只有在魚類缺氧浮頭時才會開啟增氧機,其他的時間都是少開或不開。

增氧機並非普通的救命機,也不是隻能增氧,消除池塘水體氧債?晴天中午適當的開啟增氧機,不但可以起到池塘增氧的效果,提高水中溶氧量,還可以曝氣、攪水、調節上下水的溫差,溶解水中有害氣體,降低有害物質的增加,加快魚類健康生長!

養殖池塘,能夠做到以上幾點,養殖過程中,就不會出現魚類泛塘!





用戶22954642155


在養殖人的話語裡,翻塘是最不願意提及的話題,我們其實可以從字面上去理解翻塘。翻,魚翻肚即死亡的意思;塘,魚塘的意思,也就是整個魚塘;那麼連起來就是整個魚塘的都翻肚了,即整塘魚死亡!那麼翻塘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直接缺氧死亡

目前在養殖的魚塘中,發生翻塘的多數是由於缺氧造成的。很多時候我們在高密度養殖的池塘都會安裝增氧設備,但是很多養殖戶卻沒有安裝停電報警裝置以及溶解氧監測設備,這就造成在意外停電之後或者是投料之後忘記開增氧設備的情況下養殖戶不得而知,一旦時間過長,水體裡的溶解被消耗殆盡之後,整塘魚就會死亡。


還有一種情況是池塘底部條件較差,在天氣突變時候造成上下水體對流,底部大量有機質翻到池塘上部並消耗氧氣,造成水體缺氧進而引發魚翻塘。

間接環境或病害導致缺氧死亡

很多時候我們也會看到一些網箱或者魚塘不缺氧,魚也會大量死亡,這很可能就是中毒或者爆發疾病等現象。特別是在洪水爆發季節,很多工廠汙水被帶到養殖區,造成魚類中毒死亡。還有就是一些病毒性或者寄生蟲病,造成魚類鰓絲損傷,對水體中的溶解氧獲取能力下降,造成間接的缺氧死亡。


如何預防及避免

在養殖池塘,我建議最好是安裝停電報警以及溶氧監測報警裝置,當出現溶解氧過低的時候要及時通知養殖者。此外要定期檢查魚體情況,特別是在疾病流行季節要提前預防及治療。對於底質狀況較差的魚塘,我們要及時改底,備足應急增氧物品,在天氣突變時候提前使用。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我是珠海禾蟲哥,歡迎點贊、轉發,交流討論。感謝有你!

珠海禾蟲哥


農村養魚人口中的“翻塘”是指養殖的魚在水裡呼吸不到氧氣,跑到水面張開嘴來呼吸空氣。通常用我們老家的話來說,就是魚浮頭了。這種現象是水產養殖者最不願意看到的,如果處理不當,大量的魚會缺氧死亡,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


出現“翻塘”的原因

1、在飼養的過程中,投放的飼料和肥量大,魚類無法消耗這麼多的量,導致大量的有機物和飼料沉入到水底,腐爛以後就會汙染水質,產生大量的細菌。特別是在高溫的夏季,這些沉入水底的有機物和飼料加速發酵,消耗了水中大量的氧氣,造成池塘缺氧。

2、溫差比較大的時候,特別是悶熱的陰雨天氣,池塘光照不足,沒有光合作用的產生,會造成水中的氧氣不足。

3、投放的品種不理,吃食魚的種類過多,而濾食性魚類的品種太少,導致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魚類來不及吞食它們,就會造成爭耗水中的氧氣。

4、水質環境不好,PH值超標,過肥過瘦的水質,水位太淺等都會造成缺氧。

避免“翻塘”的措施

1、用測氧設備定期檢測水質,發現缺氧時,及時採取補救措施。

2、改善池塘的水質環境,定期進行消毒,到了冬天的時候要清淤。放養的密度要控制在合理的範圍,魚種的搭配要協調,施肥和投放飼料要根據實際情況投餵,一次不能投放過多。

3、到了夏天高溫悶熱的天氣,適當開增氧機補充氧氣,增加水中的含氧量,清除水中硫化氫等有毒氣體。

4、餵食時控制好量,魚吃得太多對氧氣的消耗量大,容易發生浮頭的現象。

5、對於缺氧的池塘,可以向水中潑灑增氧劑或雙氧水等藥劑,臨時改善水體狀況。後期要進行循環抽水換水,使池塘的水質達到正常的含氧量。


養魚最大風險就是出現“翻塘”,有時候發生嚴重的問題是不可逆的。只有平時做好溶氧監控,出現了缺氧的苗頭就立即進行挽救,將損失降到最低。對於那些底質本來就差的池塘,要進行徹底改底後才能進行養殖。


農事隨談


首先明確一點,農村魚塘“翻塘”現象很普遍,但是隻要掌握方法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的。

小時候,一到夏天小焦就經常聽見大人們說哪哪魚塘給“翻塘”了,然後大人們一窩蜂地跑去買魚回家吃,因為“翻塘”的魚價格是很便宜的。所以那時候小焦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聽見“翻塘”,因為有魚吃。等到漸漸長大一點才知道,原來“翻塘”其實不是件好事情,會給養魚的人造成很大損失。那麼,到底農村說的“翻塘”是啥意思?應怎樣避免“翻塘”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我們先來看看啥是“翻塘”。

其實,“翻塘”就是水塘裡的生物特別是魚出現上浮和翻肚子的現象。所以“翻塘”的魚塘水面上基本上都是一大片白色的“魚肚子”。魚塘出現“翻塘”的原因比較多,比如有人下毒、水體重汙染、氧氣不足等原因。我們這裡只討論氧氣不足的情況,因為這個是自然的現象。

之所以會出現“翻塘”這種現象,一是因為魚塘中飼料過多,或者有汙染的水(比如糞水),或者池塘中某些腐爛的雜質太多而在池塘底部淤積。遇到天氣過熱(比如暴雨來臨前的悶熱天氣)的時候,這些淤積的東西就會因為發酵而產生沼氣,造成水中氧氣含量降低,所以,魚兒不得不上浮吸氧,這就是為啥暴雨來臨前總能在水面看見魚在水面遊動的原因。二是因為秋冬交替季節,溫度下降,大量魚兒到水底活動,造成水底含氧量減少,出現“翻塘”現象。

當水中缺氧比較厲害的時候,有些魚就會因缺氧出現昏厥,就有了翻肚現象。一般來講的話,魚塘一旦“翻塘”,就會有大量的魚死掉,損失還是比較慘重的。所以,為了減少損失,魚塘主就會把這些“翻塘”的魚低價賣掉。

我們再來看看如何預防和解決“翻塘”現象

如果是因為氧氣不足導致的“翻塘”現象,首先還是要檢查換水系統是否健全、運轉是否正常,並經常換水。其次要注意經常清理打撈魚塘,防止魚塘出現腐爛物質的淤積。然後就是要定時定點打開增氧機,保持魚塘氧氣含量正常,從而解決“翻塘”現象。

一般來講,夏季和秋冬交替時節最容易發生氧氣不足現象,氣溫過高池塘會產生沼氣,氣溫過低魚兒會減少水面活動,又可能會造成水下氧氣含量不足。所以,一定要時刻注意,用適當的方法保證水體含氧量,避免出現“翻塘”。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這裡,歡迎關注【村官小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