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流水的河魚為啥不吃蚯蚓?

用戶3534259678697


用蚯蚓釣不到魚,你可能是忽略了這個細節了。

在釣魚得時候,魚餌的選擇非常多,有一種還被稱之為萬能餌--蚯蚓。因為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它都可以釣獲不少的魚獲。但為什麼有些人用它釣不上魚呢?

很多人喜歡把整條蚯蚓掛在鉤上,,覺得如果把蚯蚓分開幾段,會使蚯蚓失去動力,在水裡不能蠕動,因而達不到誘魚的效果。但你可知道,如果整條蚯蚓上鉤的話,魚兒很快就把鉤外的蚯蚓吃了,也產生了信號,當你提鉤時卻沒中魚。所以最好還是把蚯蚓分段,魚鉤露出一兩釐米得蚯蚓即可。並且蚯蚓的斷口分泌出的液體,對魚餌誘惑非常大不需要擔心魚不會過來吃。



垂釣小助手


流水的河魚,凡是雜食性魚類肯定吃蚯蚓!

首先,我們要了解水流較急的河流中雜食性魚類的食譜。急流中雜食性魚類常以小魚、小蝦、以及以各種方式進入水中的糧食性餌料、昆蟲、葷餌為食。由於流水中糧食性餌料較為稀少,因此,雜食性河魚對小魚、小蝦以及各種昆蟲等葷餌尤其感興趣。做為萬能魚餌的蚯蚓更是受雜食性河魚的青睞。

喜歡光顧河流等尤其是水流湍急的天然釣場的釣友們垂釣時,首選的釣餌便是蚯蚓。急流中垂釣可用浮漂也可不用浮漂,在河流較急的水域垂釣,無漂看竿釣法的垂釣效果要優於有漂釣法。因為浮漂在急流中受水流的衝擊而不易從浮漂上判斷魚兒咬鉤的狀況。垂釣時將蚯蚓掛鉤向水流中拋出,隨水流緩緩放線並頻頻向回拉動,造成蚯蚓在水中隨水流擺動的假象,目的是增大河魚追食的機會。一旦竿稍有彈振感,應立即抬手揚竿。

流水中,特別是水流較為快速的河流中,由於流水的衝擊,除了小魚和小蝦等天然餌料外,是很難留存住其他食物的,因此,凡是進入水中的餌料都會引起魚兒們的追逐和搶食,尤其是蚯蚓等葷餌。

所以,根本就不存在流水的河魚不吃蚯蚓一說,除非是釣鰱鱅。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聽說過有釣者用蚯蚓釣鰱鱅一說。


野釣魚倌


野釣環境複雜,會遇到各種水情、魚情。正如釣友的問題,流水的河,魚卻不吃蚯蚓。首先可以肯定的說,並非所有流水的河流裡的魚不吃蚯蚓,相當多河流裡的魚對蚯蚓是瘋狂爭搶的,那麼都有哪些可能造成這種現象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介紹。

1、流水情況下的水情、魚情

2、流水狀態下魚不吃蚯蚓的幾個可能原因

3、如何調整垂釣技巧、強化蚯蚓誘魚效果,使魚開口吞食蚯蚓流水情況下的水情、魚情變化

1、食物分佈不均勻:流水衝擊下,原本水底的浮游生物、植物碎屑翻到中上水層,隨流水向河流兩側靠攏,遇到障礙物、水草流速下降,逐漸堆積。食物分佈出現了分化,有的岸邊水質清澈,水體偏瘦,食物較少;而有的岸邊食物則豐富些,容易積聚魚群。

2、流速造成的溶氧量差異:流水速度小,魚能正常遊動,而流水促進上下水體的交換,溶氧量大,此時的魚群活躍,喜歡逆水遊動,此時攝食慾望高漲,覓食積極;但流水速度大,溶氧量大不假,但魚遊動費力,此時會躲到障礙物後方,躲避流水的衝擊,而此時也覓食受到影響。

3、大魚小魚分佈不同:在流水的衝擊下,大魚抗流水能力強,多向河流中間聚集,而小魚抵擋流水能弱,多分佈在河流近岸側。

流水狀態下魚不吃蚯蚓的幾個可能原因

上文是在流水情況下,水情、魚情的大致變化,所以這些變化,存在致使魚不吃蚯蚓的可能原因,具體如下。

1、魚的食性偏好

魚長期生活在一個水域,如果這裡存在的某種單一豐富的食物,魚長時間攝食,就可能形成依然,即癖習性,對其食物興趣下降,嚴重些甚至討厭其他食物。所以此時再用蚯蚓作釣餌,魚可能就不接受,自然沒有魚口。

比如:農村的魚塘,塘主經常投放顆粒飼料,魚產期食用這種顆粒飼料,極容易形成依賴,筆者層在這種魚塘揚竿,商品餌料、蚯蚓效果都不佳,最後向塘主要的原塘飼料,不一會就上魚了。

2、釣點選擇錯誤

如前文所講,河流因為走水,魚群分佈並不均勻,多向有障礙物、水草等食物豐富,能阻擋水流衝擊的水域聚集。如果釣點選擇錯誤,魚群密度極低,魚少自然吃蚯蚓的幾率就小。

3、醬層太厚,水流衝擊淹沒蚯蚓

走水的河流,通常採用跑鉛釣法,重鉛沉底,穩定住浮漂不被水流沖走。弊端則是如果河流淤泥過多,重鉛、鉤餌入手後,容易被水流衝擊,淤泥將蚯蚓淹沒,魚群發現不了蚯蚓,自然不會咬餌,浮漂沒有動作。

4、魚群密度極低

自然水域魚資源匱乏,加之撒網捕魚者眾多,剩下供釣魚人垂釣的魚資源少之又少,所以許多釣魚人極容易空軍。在這樣魚群密度低的水域揚竿,魚沒口的也很好理解。

5、魚種、魚層出現偏差

雖然蚯蚓是一款優良釣餌,但也並非所有的魚種都偏好的,有些魚並不怎麼偏愛,比如鰱鱅、草魚等,而草魚、鰱鱅又屬於中上水層魚。走水的狀態下,多采用跑鉛釣法,鉤餌著底,因此,遇到多草魚、鰱鱅等素食魚的水域,魚口零星,或不吃蚯蚓,也就正常了。

6、水溫過高或水溫過低

魚都有適宜的水體溫度,一旦超過或低於最適宜水溫,魚的活性、覓食慾望會顯著下降,比如冬季或夏季高溫時候,魚都四處躲藏,都會遇到長時間不吃餌的情況。因此遇到這種情況,也會不吃蚯蚓的。

如何調整垂釣技巧、強化蚯蚓誘魚效果,使魚開口吞食蚯蚓

結合上文流水情況的水情、魚情,與幾個不吃蚯蚓的幾個原因,如何調整垂釣方案及強化蚯蚓的誘魚效果,使走水河流的魚開口吞食蚯蚓呢,具體如下。

1、改變垂釣釣點

正如上文所說,走水情況下,大量魚群會聚集在水草處或其他擋水的障礙物附近,所以在這樣的附近打窩聚魚,設置釣點,魚群密度大,用蚯蚓被魚咬的概率大些。

2、窩料選擇大顆粒,使用錐形打窩器

走水不太嚴重,仍然可揚竿的情況下,選用的窩料,顆粒的比重大一些,避免被流水沖走。同時打窩時,不建議手拋、打窩杆,優先考慮錐形打窩器,錐形打窩器沉入水底後,窩料才散出,這樣更有利於將魚群聚集到窩點。

3、強化蚯蚓的味型豐富度

蚯蚓攝食的食物不同,氣味有濃有淡,氣味淡的誘魚速度慢些。可事先準備一些丁香油,在揚竿之前,將蚯蚓輕蘸一下丁香油,濃郁的香氣,有利於魚群的聚集。

寫在後面

每有一款餌料適用所以的水域,每個餌料都有優點和缺點,蚯蚓也一樣。當在某一處水域,魚口零星時,首先分析水情、魚情,分析魚不吃餌是水情導致,還是魚的原因。釣友找到原因所在,或調整垂釣方法或改變餌料,相信會有不錯的魚情。


野釣分享


不吃蚯蚓的魚很少,有魚的水域會不吃蚯蚓現像並沒有。蚯蚓是全世界釣魚人都還在使用的傳統釣餌,你的問題是你個人錯誤認識。

蚯蚓與糧食或商品粉餌相比是誘引範圍小,很難引起小魚大群聚集。而真正善用餌的釣魚人,是不怕小魚大群聚集的,小魚成群搶食是大魚的引路旗。

只要同樣被發現了,蚯蚓的吸引力對大多數魚類還是超過素餌的。

真正善於野釣的,特別是在野河裡,用蚯蚓最好與素餌窩料配合使用。簡單的每次投放蚯蚓鉤餌前,滾沾一下粉餌就很好。

大地裡的黑青蚯蚓,釣肉食性魚效果很好,但釣小型魚擋嘴。養殖的容易買到的大平二號紅蚯蚓,釣魚適應更廣泛。

潮溼生活汙水聚集處,會有種黃環蚯蚓(不是那種細小水蚯蚓),皮薄腥臭,但釣魚效果還要好於大平二號。









華胄大道


流水河的魚不是很好釣的,能釣,但要用對餌。同一種魚,也許這條河用蚯蚓好釣,但換成別的水域也許商品餌又更好的些。總之,不同水域用不同的餌,可以看看旁邊有沒有人在釣,他們是用什麼餌釣,魚口勤不勤。根據其他釣友來判斷什麼餌好用

另外,現在10月了氣溫也下降了,等氣溫穩定下來,魚獲會更多!!!大鯽大鯉


野釣周小二


一個原因,河裡沒魚,二個原因河裡都是鰱鱅,吃不了成塊的蚯蚓,三個原因,河裡缺氧,魚不開口,

四個原因河水太深,你下底勾,魚層不在底裡活動,


Nshen


水肥了,你可以換清淡點的餌料試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